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8年1月~2012年9月经前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81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应用的椎间植骨支撑材料不同分为钛网组41例和人工椎体组40例,测量并比较各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节段后凸角(Cobb角)大小、伤椎邻近上下椎体间高度.结果 8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以上,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的Cobb角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bb角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组的Cobb角及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改变明显大于人工椎体组;术后复查CT,椎管容积扩大,致压骨块消失,植入骨已与相邻椎体融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2级.术中无较大副损伤出现,术后未发生钛合金板与螺丝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彻底,重建方式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分布原则,脊髓功能恢复较好,与钛网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具有术后Cobb角改变小,相邻椎间隙高度降低小,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脊柱前路手术中使用具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间支撑体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8年12月对本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76例行侧前路减压术、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间支撑体植骨重建椎体骨缺损,并观察术中和术后局部及全身反应、人工椎体稳定性、材料与骨组织界面接触、植骨愈合等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至5年,平均随访16个月,无明显局部及全身反应,组织相容性好.术后3~6个月达骨性愈合,椎节即刻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均好,无界面骨质吸收及人工椎体下沉现象.结论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间支撑体可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后椎体骨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是目前较理想的椎体间支撑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收治的Altas分类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患者(18~43岁),行骨折椎体上1/4~1/2切除、椎管减压、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脊髓均获有效减压,椎管恢复有效容积,手术时间为(172±33)min,手术中出血量为(435±53)ml,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未有脊柱后凸畸形及钢板螺钉断裂、松动、腰痛等并发症.脊柱畸形矫正均为近解剖复位,12例均获骨性融合.结论 前路椎体部分切除减压、相邻椎体融合、短节段内同定术治疗胸腰椎Altas B爆裂骨折,脊髓减压彻底,脊柱畸形矫正,重建脊柱稳定,恢复了脊柱生理曲线,减少相邻节段退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蒋电明  权正学  欧云生  倪卫东  梁熙 《重庆医学》2007,36(11):1010-1012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在恢复椎体结构和高度中的作用.方法 从2003年12月~2005年5月行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移植重建脊柱前路手术后的椎体缺损共36例.应用病种:椎体爆裂骨折32例、原发椎间隙感染2例、椎体肿瘤2例.结果 随访6~21个月(平均8个月),影像学资料显示植入体3~4个月与上下相邻椎体愈合、重建的椎体高度没有降低、术前神经损伤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纳米羟基类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支撑材料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结构,并能与椎体愈合,达到有效重建椎体结构的作用,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前路钛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忠  赵万恒  沈日尔 《吉林医学》2010,(30):5392-5392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胸腰椎前路钛板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应用胸腰椎前路钛板加钛网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结果:36例患者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手术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CT及X线片,椎体高度复位满意,椎管减压彻底。术后平均随访13.5个月,所有病例未发现椎体高度明显丢失,内固定无松动及移位,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减压钛板加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能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结构、重建其稳定性;恢复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效果肯定,且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椎体治疗脊椎结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群波 《四川医学》2006,27(4):391-392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人工椎体在脊柱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19例脊柱结核患者行胸腰椎前路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复合人工椎体植入、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19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慢性窦道形成。术后6个月复合人工椎体植骨融合率选85%。无内固定松动及螺钉断裂。结论脊柱结核的治疗是病灶清除、减压矫形、植骨融合和坚强固定。复合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植入融合率高,牢固可靠。避免了自体髂骨取骨,是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3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后路行椎体次全切除、脊髓环形减压、钛网支撑植骨重建前中柱及椎弓根钉后柱内固定.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 S IA)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X线及CT片评估骨折复位、减压及骨融合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3.5小时;平均出血量1257m l.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患者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椎体的高度、曲度和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除A级患者外,其它各级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重建术单一入路对严重的胸腰椎损伤同时完成了彻底的椎管减压、前中柱重建与脊柱三柱稳定,具有创伤小、脊髓减压彻底、脊柱前中后柱即刻稳定等特点,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脊柱的生理曲度、椎管容积和脊柱即刻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和分析前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方减压前路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脱位36例,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结果 术前椎体压缩33.5%~69.5%,平均45.9%,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按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神经功能均有1级以上的恢复,其中16例完全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未见后凸畸形复发或加重.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及折断现象.结论 前路手术可以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压充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脊柱胸腰段前路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旗  朱耀明 《重庆医学》2003,32(9):1242-1242
目的 正确选择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获最佳脊髓神经恢复和脊柱稳定,减少并发症。方法 本组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29例,术前X摄片、CT检查;术后1、2、3、6个月、1年摄片及部分CT检查,观察固定和减压效果。结果 29例经平均11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胸腰椎爆裂前路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恢复椎体高度,正确掌握前路手术适应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成福  周军杰  纪斌  成翔宇  王臻 《上海医学》2006,29(12):886-887,F0003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其特点是脊柱前、中柱受累,在轴向应力或轴向应力伴屈曲应力作用下椎体呈爆裂样裂开,椎体后侧骨折片常连同椎间盘组织突人椎管,引起椎管狭窄、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传统的后路手术不能有效地达到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目的。前路手术可在直视下清除致压物,达到椎管前方完全减压的目的。前路手术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方法,主要有椎体间单纯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和植骨融合后金属内固定物加压固定两种。1995年5月至2004年12月我科分别应用以上两种手术方法治疗10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现将两者的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Z—plate钛钢板内固定系统在胸12椎体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胸12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前路椎管减压、植骨、并采用Z—plate钛钢板内固定系统前路固定。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访时间5~36个月,平均18个月,植骨均已牢固融合,无植骨块塌陷及伤椎高度丢失,亦无钢板、螺钉断裂及松动现象。无继发性脊柱后突畸形的病例。结论Z—plate钛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胸12椎体爆裂性骨折可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并发症少,适合于胸12椎体爆裂性骨折行前路椎管减压后的脊柱稳定性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9例,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X线片及三维CT扫描,观察椎间高度、椎间支撑体及周围植骨融合情况、椎管减压程度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结果:1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6~36个月,术后1周X线片未见支撑体明显移位,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3个月X线片、CT扫描示椎管通畅无占位,支撑体及周围植骨与临近椎体间隙模糊;术后6个月、12个月X线片、CT扫描示18例患者支撑体及周围植骨与邻近椎体有连续骨小梁形成,1例支撑与椎间无连续骨小梁通过,但周围植骨已骨性愈合;1例支撑倾斜(矢状面或冠状面倾斜角度均〈10°);19例Frankel分级均明显改善。结论: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间支撑植骨减压彻底,有利于脊髓神经恢复,支撑体植骨有利于恢复脊柱稳定性,降低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孙江波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3):285-287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固定的可能性。方法2001年5月 ̄2005年1月,收治32例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其中T1212例,L117例,L23例。按Franke1分级评定:A级6例,B级5例,C级7例,D级14例。手术均行前路减压内固定术。结果32例术后影像学检查胸腰椎生理弧度基本恢复正常。均获随访10~51个月,平均17.9个月。神经功能除2例脊髓完全损伤无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未出现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继发性脊柱后突及节段性不稳等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修复重建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减压彻底、植骨充分及内固定牢固等特点,有助于椎体高度恢复和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析66例,胸椎8例,腰椎58例。其中20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行椎板减压脊髓探查术。结果:被压缩的椎体前缘高度,术后均恢复到90%以上,椎管扩大,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AF内固定系统配合椎板减压是治疗胸腰椎骨析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震 《西部医学》2011,23(8):1500-1501
目的观察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椎管狭窄合并双下肢全瘫或不全瘫患者进行经前路切开复位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探查减压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复查X片及CT均复位满意,椎管减压彻底;随访时间最长两年,最短八个月,植骨均已融合,无断钉松动等并发症,脊髓及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固定牢固,减压彻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的临床经验。方法:施行前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共15例,对其手术适应症、优缺点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讨论。结果:所有病例均经随访,椎间植骨融合良好,脊柱畸形得以纠正,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采用路减压Kaneda内固定植骨治疗在神经减压、纠正脊柱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方法、临床疗效以及相关问题。方法回顾研究2006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87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87例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65例随访8~30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12例无神经损伤者,术后功能良好,其中3例下腰椎前路术后患者述性功能减退;骨折并不全瘫者42例中35例有1~3级恢复;11例完全截瘫中,2例4级恢复,6例1~3级恢复,3例仅部分感觉恢复。全部患者X线片或CT均显示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发生。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减压彻底、重建脊柱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对男性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应谨慎实施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8.
赵万恒  罗成辉  王国新 《四川医学》2009,30(9):1436-143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患者,并分析前路手术的优缺点、适应证及内固定的选择。结果所有患者脊髓均获得有效减压,15例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3.5年,发现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 s角由术前平均170°恢复到50,°Frankel分级恢复一级者5例,恢复二级者5例,无变化者5例。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9.
后路内固定加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8年2月应用后路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56例,T113例,T1221例,L123例,L29例。结果56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9个月)。术前椎管占位25%-75%(平均37%),椎体压缩40%-70%(平均56%),cobb角21.5°-42.3°(平均29°)。术后椎管内占位5%-20%(平均13.6%),椎体高度65%-98%(平均82.5%),cobb角3.1°-9.3°(平均5.6°)。长期随访术后cobb角丢失〈1°,椎体前缘高度丢失〈2 mm。结论后路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人工骨植骨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方法,与单纯前、后路内固定手术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