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尽快提高ICU低年资护士掌握ICU专科理论及技能,加强临床护理、病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ICU低年资护士进行有计划地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ICU的基本理论及技能、ICU的医院感染管理、ICU仪器设备的使用、ICU护理安全等。结果通过PDCA循环法,逐步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专科理论及技能水平,保证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ICU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对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及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引入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中,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ek)、处理(Action)的具体措施的实施,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急诊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的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工作能力、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测评分别与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的对照组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有效地提高低年资护士急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护理工作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化培训在提高ICU低年资护士气管插管技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ICU低年资护士47人分为观察组27人和对照组20人,观察组采用系统化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时间、动作准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培训有效提高ICU低年资护士气管插管动作准确性,缩短操作时间,使低年资护士能熟练掌握及时有效实施气管插管护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知信行培训模式在儿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儿科低年资护士122名,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核心制度培训,观察组采用知信行培训模式,连续培训1个月后,对所有护士跟踪随访6个月,比较2组护士培训前后技能变化。结果:培训后,观察组低年资护士的职业情操、认知技能、人际关系、自我管理、组织管理、软技能总分以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护士培训前后的护士自我满意率和病患家属满意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知信行培训模式培训儿科低年资护士,护士的全面素质得以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儿科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且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 PDCA(plan -do -check -action)循环在神经内科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学生45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神经内科进行实习的护理本科生4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习生为传统的示范讲授型带教模式,观察组学生运用 PDCA 循环带教模式,观察期为1个月,对比两组实习生实习前后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结果:两组实习生进入神经内科实习前一般资料(含性别、年龄、教育背景等)、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及老师满意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经过1个月实习后,两组学生的成绩较实习前明显提升(P <0.05),其中,实行 PDCA 带教的观察组实习生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 <0.05)。结论:将 PDCA 循环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本科临床教学中,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神经内科专科操作技能与理论知识,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焦点管理循环法(find organize clarify understand select plan do check act, FOCUS-PDCA)对急诊低年资护士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6名急诊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借助模拟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培训和考核,对FOCUS-PDCA实施前后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FOCUS-PDCA实施后,急诊低年资护士除颤、心肺复苏、球囊、吸痰、心电监护、洗胃各项操作的通过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实施FOCUS-PDCA程序有助于提高急诊低年资护士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率,应适时开展,以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ICU低年资护士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8名新晋入职的低年资护士为培训对象,按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护理操作考核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认为观察组学员主动性、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较对照组强(P<0.05).观察组学员对体验式教学法各项认同率均超过90%,其中增强团队意识认同率最高.结论:体验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专业技能,增加团队意识和归属感,更快的适应和胜任ICU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对低年资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120名低年资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培训,试验组按个案护理关键点的三级护理查房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在专科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知晓率、患者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评价两种培训模式的效果。结果:两组的专科技能考核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病情八知道知晓率、患者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以个案护理关键点培训低年资护士的模式,对低年资护士专业能力的提高确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问题导向临床医学课程(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PCMC)教学法联合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整(action)]循环在神经重症进修人员颅脑超声临床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进入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外科ICU培训的32名进修医师按照入科时间分为对照组(14人)和观察组(18人)。观察组接受PCMC教学法与PDCA循环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颅脑超声临床培训,对照组采用演示示范、学员操练及教师评价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结业前1周,比较两组进修学员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技能测评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的差异,评估临床教学培训效果。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进修学员颅脑超声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的各单项成绩及总成绩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问卷调查显示观察组在7项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修学员在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MC教学法与PDCA循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提高颅脑超声临床教学培训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工作坊模式在低年资护士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工作的90名低年资护士,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工作坊组,每组4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模式,工作坊组采取工作坊模式。每周培训2次,每次2 h。比较两组护士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得分、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护士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两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得分均较培训前升高,且工作坊组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坊组培训后的沟通协调能力、应急处理能力、急救配合能力、工作效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工作坊组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工作坊模式用于低年资护士可强化其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效果,增强护士综合能力,提高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areto定律与PDCA原理在ICU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提高ICU护理带教效果。方法将96名ICU实习护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8人,分别采用Pareto定律与PDCA循环相结合的方法(PP法)、传统方法进行带教,通过测量每组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出科考试合格率来评价其带教效果。结果PP法的理论出科考试合格率、技能出科考试合格率均为98%,传统法的理论出科考试合格率、技能出科考试合格率分别为83%、81%,PP法的理论出科考试合格率、技能出科考试合格率较传统法分别提高了15%、17%;理论出科考试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技能出科考试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Pareto定律与PDCA循环结合法的带教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在ICU护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在ICU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玲  郑化为  葛梅  张娟  李冬梅  勾芳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2):2166-2168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改善医院ICU护理缺陷的价值,为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ICU进行诊治的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5年1—12月在ICU进行诊治的患者160例作为观察组,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疾病类型等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经验式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2组患者的护理人员在人数、学历构成、职称构成、年龄分布等指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记录2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与护理质量。 结果 观察组出现身份识别错误1例,药物配发错误1例,护理缺陷发生率为1.3%,对照组出现身份识别错误3例,输液管理缺陷3例,药物配发错误4例,其他2例,护理缺陷发生率为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管理期间都进行30次检查,检查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物品完好率分别为99.27±0.94和84.97±2.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问卷调查,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人数156例,满意度得分为97.03±3.80,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人数138例,满意度得分为83.84±4.5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在应用能减少医院ICU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ICU物品完好率,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黄小琴 《中外医疗》2014,(12):160-162
目的:探讨实施PDCA提高门诊注射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9月于该院注射室进行注射治疗的180例患者按照奇偶数字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9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构建PDCA循环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知识掌握度。结果①对照组患者对护士热情接待、护士接药后仔细核对、护士进行用药指导、护士技术操作水平、护士热情帮助解决困难、护士“三查七对”到位、护士主动巡视、护士输液前解释以及输液环境满意方面的满意率分别为90.00%、83.33%、78.89%、77.78%、83.33%、80.00%、75.56%、80.00%及77.78%,观察组分别为92.22%、100.00%、93.33%、97.78%、96.67%、100.00%、98.89%、96.67%及100.00%,两组除了在“护士热情接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知识掌握达标率为83.33%,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下对注射室患者提供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增加了其对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应加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管理法在化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静脉化疗安全管理中运用PDCA管理法,主要措施有:成立PDCA管理护理专项管理小组,制定严密的化疗安全计划和安全化疗管理流程、实施阶段做好患者化疗前健康宣教、强调PDCA管理监控、检查计划实施巩固成果等措施。结果 PDCA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护理缺陷减少13%,P<0.05。PDCA管理实施后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合格率提高了35%,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100%,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肿瘤化疗安全培训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用药失误,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密切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低年资护士(工作0年~1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模式培训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评价2组护士考核成绩及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护士在考核成绩及护士对培训过程与效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模式的培训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临床专科理论、专科操作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能够提升护理管理水平,规范培训流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志愿者照护实践对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8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与试验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人文关怀理论培训;试验组在常规理论培训基础上增设志愿者照护实践,每2个月1次,每次4 h,连续4次。培训后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CAI)、临床沟通能力量表(CCCS)和护理职业生涯管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后,试验组低年资护士CAI认知、勇气、耐心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而CCC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试验组职业生涯管理晋升公平、提供职业信息、促进职业发展各维度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2组注重培训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志愿者照护实践,有助于提升低年资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深化优质护理工作内涵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年资护士实施垂直管理的方法及成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373例工作年限≤3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实施垂直管理,建立低年资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综合绩效津贴考评制度及人力资源宏观调控机制,增设护理管理岗位,对低年资护理人员实施轮转计划;成效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和低年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充分高效地利用了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后总体满意度[(4.86±0.26)分]及各维度得分[(4.62±0.28)、(4.80±0.33)、(4.88±0.30)分]情况均优于实施前[(3.62±0.40)、(3.73±0.39)、(3.95±0.31)、(3.69±0.35)分],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施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后低年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各项维度得分情况[(3.89±0.58)、(4.15±0.79)、(3.92±0.56)、(4.73±0.75)、(4.12±0.36)分]均优于实施前[(3.74±0.69)、(3.11±0.35)、(3.70±0.54)、(3.12±0.76)、(2.34±0.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年资护士垂直管理有效解决了护理资源紧缺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对其他医院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工作量评分系统(ICNSS)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采用ICNSS量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评估其所需护理工作量,根据评估结果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对照组则根据患者数量确定每班护士人数而对其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和患者转出ICU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CNSS量表可为ICU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提供依据,提高护士对资源配置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