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A4)
伤情检验是刑侦工作当中的重要部分,其对于行凶方、作案工具、作案动机等均有着较强的引导意义,并且可能成为指证行凶者或凶手的直接证据。在实际工作当中,不同致伤工具所形成的伤口状态具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成伤机制也明显不同,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受害人伤口进行判断。基于此,本文以某一案例作为参考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奶头锤在人体颅骨形成损伤的形态及机理,分析推断本例命案的致伤物。方法根据本例命案死者头部损伤及颅骨骨折形态特征,推断奶头锤与人体接触面的形状及大小,并通过奶头锤在尸体标本头部模拟打击实验,进一步确认奶头锤两端形成损伤的特征及区别。结果奶头锤半球形锤背垂直打击颅骨可形成成孔状骨折,以颞部为易,另一端圆形平坦锤击面垂直打击未能形成孔状骨折,而偏击顶部则可致颅骨形成半月形阶梯状凹陷骨折,骨折的弧边内陷较深,骨面呈斜坡状。结论推断2.0磅奶头锤为本例命案致伤物,案件侦破后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二次交通事故成伤致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思路。方法:收集3例二次交通事故成伤致死亡案例,多渠道收集案件信息,全面细致检验尸体,再现事故发生经过,明确死者的成伤过程,分析损伤的成伤方式、严重程度,判断生活反应,确定死者的死亡原因及各次损伤对死亡的参与程度。结果:二次交通事故成伤致死亡案例,存在损伤重、多发伤、复合伤、成伤方式多样、成伤机制复杂、生前伤死后伤并存,甚至多次损伤相互叠加、破坏、掩盖等特点。结论:二次交通事故成伤致死亡的法医学鉴定应以法医尸检为基础,结合痕迹学、运动力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4.
5.
1 案例报告 金某,男,17岁,2007年10月7日下午时许在其打工的粮店吃过晚饭后外出,7时许与朋友通电话称被人殴打,此后手机一直无人接听,10月10日下午5时许被人发现死于其租住房屋内床上. 相似文献
6.
8.
9.
中央型肺癌系指发生于主支气管及叶支气管的肺癌。肿瘤生长发展一般均从支气管粘膜呈结节浸润性生长,有的沿腺体导管扩散,有的从粘膜表面穿破基底膜向下浸润,进一步扩展到支气管软骨层破坏软骨。进一步发展,肿瘤可穿过软骨入支气管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