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由肉毒杆菌产生的蛋白质,它有阻断运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的释放作用从而阻止肌肉活动。它可用于一些肌肉痉挛性疾病的治疗。本就其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的应用情况做一报道。  相似文献   

2.
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4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我们对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食管下括约肌(LES)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T,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060801)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和方法24例患者(住院患者22例,门诊患者2例)中,男12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Auerbach神经节数量减少或萎缩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障碍,食管蠕动减弱,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及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压增高,松弛率降低,从而导致食管扩张所引发[1].  相似文献   

4.
陈保银  马竹芳 《吉林医学》2011,(35):7493-7494
目的:探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贲门失弛缓症行内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结果:治疗后症状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结论:食管下括约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好,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32例内镜下注射肉毒毒素A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前营造整洁、温馨、舒适环境并及时进行床旁心理护理,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配合医生熟练完成治疗,术后加强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均治愈并且复查预后好。结论:术前干预、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3个重环节。  相似文献   

6.
贲门失弛缓症系食管神经源性疾病之一,由于食管神经肌肉的功能失调导致吞咽动作时,食管体部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弛缓不良而致继发性食管扩张的一种疾病。我院自2001年开展了内镜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作一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动力学改变及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BT)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内镜及X线监视下,用3cm OTW气囊对56例患者先扩张后注射肉毒毒素,扩张压力为80~155kPa,维持30s~1min,反复2~3次。然后注射BT100u。结果:56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可进半流食和普食。13例患者治疗前LES压力(7.86±1.42)kPa,扩张治疗后LES压力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小气囊扩张术联合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疗效高、持续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药物结合内镜下注射肉毒素及单纯肉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醇酯口服结合内镜直视下于食管下段括约肌(LES)固有肌层处局部注射肉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对照组采用肉毒素内镜下注射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停服药物1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吞咽困难Stooler分级及治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治愈率及有效率之间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肉毒素注射+药物口服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的有效率高于单纯肉毒素注射治疗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停服药物1月后有效率均显著下降,均为0%。结论:食管下段括约肌局部注射肉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技术操作简单,近期治疗效果好,是值得推崇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阮海兰 《西部医学》2009,21(8):1370-1372
目的探讨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贲门失弛缓症患者28例随机等分为扩张组和联合组,前者仅用气囊扩张治疗,后者接受气囊扩张治疗后,在内镜直视下食管括约肌(LES)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术前、治疗后3、12和24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LESP)、松弛率(LESRR)及贲门口内径、5min存留钡柱高度等。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时联合组与扩张组的临床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2和24个月时,联合组的临床效果高于扩张组;治疗前后LESP和LESRR的差值,联合组均高于扩张组;治疗后3个月贲门口直径、5min存留钡高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O.05),治疗后12和24个月两组的贲门口直径、5min存留钡高度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气囊扩张联合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疗效高、持续时间长、患者痛苦小等优点,是治疗责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以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功能受损为特征。该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手术治疗风险较大,并发症多。近年来,内镜下治疗因其疗效肯定、并发症少逐渐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线治疗方法,尤其是内镜下肌切开术以其媲美手术治疗的疗效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采用。然而,国内外对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适应证的选择及其确切疗效等尚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1.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 《吉林医学》2010,31(7):994-994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CA)内镜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资料。结果:患者配合,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的正规培训、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沟通、设备的有效管理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利用肉毒毒素 (BT)治疗贲门失弛缓 (AC)已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1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治疗 12例患者 ,临床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患者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0~ 5 0岁 ,平均年龄 3 4 .7岁 ;病程 2~ 2 0年不等 ,平均病程 5 .6年 ,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呕吐 ,胸骨后疼痛及消瘦等 ,结合上消化道钡餐 ,胃镜检查等确诊为 AC,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地接受过口服药物治疗且为无效者。1.2 方法 :1主要材料 :日本富士能 EG- 4 10 HR电子胃镜系统 ,QL YMPU S(1K)静脉硬化剂注射针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气囊扩张及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扩张组18例,注射组13例)进行1个月和1年随访观察,通过对临床症状、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和食管测压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例行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患者治疗前,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为(8.34±1. 62)kPa,松弛率(LESR)为(30.45±3.36)%.治疗后1周LESP降至(4.13±0.42)kPa,LESR为(50.87±3.47)%.13例行气囊扩张术患者治疗前LESP为(7.58±1.48)kPa,LESR为(29.45±2.29)%.治疗后1周LESP降至(4.53±0.38)kPa,LESR为(48.47±3.32)%.两者运动学参数改善无明显差异,但行气囊扩张术有贲门黏膜撕裂、擦伤、渗血等并发症.结论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和气囊扩张均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气囊扩张术并发症更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支架放置组11例,经内镜安装可回收全覆膜防反流支架,术后2个月回收支架;扩张组16例,行内镜下探条或气囊扩张。在治疗后6、12、18个月时随访,了解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11例支架放置组患者,支架均成功置入并顺利取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扩张组16例中有2例术后并发贲门黏膜撕裂大出血,无1例发生穿孔。在治疗后6个月随访两组患者咽下困难缓解率均达到100%。16例扩张组患者18个月后有5例复发(31.3%),临床症状≥Ⅱ级,11例支架组患者18个月后只有1例临床症状为Ⅰ级(9.1%),支架放置组较扩张组疗效更显著(P0.01)。结论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远期疗效理想,可作为贲门失驰缓症的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和临床症状,对比内镜下水囊扩张及肉毒毒素注射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临床初次确诊为原发性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内镜下水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个月的临床症状评分和食管动力学指标,并记录随访12个月内患者的缓解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1个月的临床症状积分(总体症状、反食、吞咽困难、胸痛)和食管动力学指标(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和松弛率、食管体部收缩幅度及顺行性收缩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1周水囊扩张组反食、吞咽困难症状积分的改善优于肉毒毒素注射组(P<0.05,P<0.01),治疗后1周和1个月水囊扩张组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的改善优于肉毒毒素注射组(P<0.01).术后12个月水囊扩张组和肉毒毒素注射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73.2%和61.5%,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术后12个月两组累积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结论 内镜下水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两种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有效,而且前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肉毒毒素治疗责门失弛缓症(AC)的疗效,提出延长药效的优化方案。[方法]对16例贲门失弛缓症的病人进行窥镜下肉毒毒素环形点注后临床观察。[结果]通过窥镜注药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降低与贲门扩张程度均有显著差异(P〈0.001),其有效率达93.7%。反转注射法与常规法,定期复注与单注法二项比较,其延长疗效作用均有显著差异(P〈0.05),维持疗效的时间超过1.5年。[结论]肉毒毒素治疗AC是有效的疗法,提出针头刺入深度、定期复注和反转注射法等优化方案,治疗AC更为有效而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自制气囊内镜直视下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自制气囊 ,内镜直视下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36例 ,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996 0 1-2 0 0 1 0 6 ,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36例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2 0例。年龄 19~ 5 8岁 ,平均 33.3岁。临床诊断标准 :①典型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吞咽困难 ,尤其在情绪波动、进食冷饮时梗阻明显。伴有反流、呕吐及营养不良。②内镜检查 ,食道内有食物残渣及粘液滞留 ,食道腔扩大 ,贲门闭合 ,粘膜平滑 ,胃镜进入胃内无明显阻力 ,高位反转观察胃底贲门部无异常。  采用自制气囊 ,长 5 0~ 6…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甲英 《中外医疗》2011,30(8):187-187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是一种以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Low Esophageal Sphincter,LES)不能正常松弛为特征,并伴有食管失蠕动和LES静息压增高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在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为主,由于内镜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少等特点,已成为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笔者综述国内外文献报道,介绍了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进展,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在气囊扩张加食管下括约肌(LES)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BT)组(联合组)和气囊扩张组(扩张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特征以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贲门失也缓症患30例,所有患根据临床症状、钡餐、内镜和食管测压确诊,确诊后联合治疗14例,单纯气囊扩张治疗16例。监测治疗后、治疗后3d、3个月及1年的临床积分及测压指标。结果:两组患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持续1年。治疗后3d、3个月和1年,两组LES压力(LESP)和LES松弛率(LESR)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LESP下降明显,较扩张组相差显(P<0.05)。治疗前全部患食管体部均为非推进性同步收缩波,治疗后联合组1例恢复为推进性收缩波,较扩张组相差显(P<0.05)。治疗前全部患食管体部均为非推进性同步收 缩波,治疗后联合组1例恢复为推进性收缩波,而单纯气囊扩张组无改善。结论:气囊扩张加LES内注射BT联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较好,不仅降低LESP,而且改善LESR,缓解临床症状,疗效较单纯气囊扩张治疗为佳。食管测压是主要的随访方法,LESP和LESR是有效的动力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注射序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收集1999-07~2007-05在我院确诊的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联合肉毒素注射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32例,于治疗后1、3、6、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贲门口内径、5min存留钡柱高度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吞咽困难消失或明显改善,随访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100%、96.88%、87.50%和74.19%。结论气囊扩张术联合内镜下肉毒毒素注射序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操作安全,近远期疗效好,治疗费用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