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是兴奋性氨基酸的一种特异性受体,不仅参与突触兴奋性的传递,而且还与突触的可塑性及发育[1]、神经元变性和某些神经精神病的发展有关.NMDA介导的神经兴奋毒性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在体外循环手术尤以深低温停循环后,脑部损伤作为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质量.本文在此就NMDA受体介导的体外循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NMDA受体属于谷氨酸受体,它在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是脑缺血、缺氧和脑外伤等导致脑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生理和某些病理情况下,NMDA受体的激活具有促进神经元存活及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程度诊断中,医学上主要以新生儿临床表现以及Apgar评分为诊断依据,但此法缺乏准确的评判依据,故而极易产生误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影像学诊断技术也不断的完善,MRI、CT等应用愈发普遍,且诸多学者研究表明,MRI应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诊断效用更加显著。本文就MRI诊断以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疾病进行分析,对MRI临床应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 (N -methyl -D-aspartatereceptor,NMDAR)是兴奋性氨基酸的一种特异性受体 ,不仅参与突触兴奋性的传递 ,而且还与突触的可塑性及发育[1] 、神经元变性和某些神经精神病的发展有关。NMDA介导的神经兴奋毒性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在体外循环手术尤以深低温停循环后 ,脑部损伤作为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质量。本文在此就NMDA受体介导的体外循环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谷氨酸和NMDA受体谷氨酸被认为是脊椎动物神经兴奋性的主要递质。…  相似文献   

5.
N一甲基一D一天门各氨酸(N-Me山yi-D-Ape,NMDA)受体是兴奋性氨基酸(ExCitompAlllllloACids,EAAs)的一种特异性受体。目前认为,NMDA受体介导的EAAs激发钙离子细胞内流在缺血、缺氧、持续癫病、脑外伤等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6]。本文就近年来NMDA受体与缺血性脑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INMDA受体的分子生物学特性l·INMDA受体的分子结构EAAS主要通过受体活化方式而发挥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作用L‘」。根据EAAs受体的药理和电生理特性,中枢神经系统EAAS受体可分为两类:离子通道型受体和亲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我国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实验研究的作者研究能力和合作关系的分析,揭示我国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历程。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获取国内公开发表的期刊文献的题目和摘要,以Endnote格式导出,BICOMB抽取和整理关键词信息生成矩阵,借助Ucinet的NetDraw可视化软件绘制图谱。结果:共有1 731位作者在1998-2015年期间从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相关实验研究,其中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的47位作者共发文188篇。对188篇文献所有合著作者关系进行聚类分析,从22个研究团队中选出5个研究团队。结论:我国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幼鼠的实验研究起步较晚,各团队研究特色鲜明,团队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同时应加强针灸和康复训练在该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临床研究失利的原因及NMAD受体亚单位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NMDA受体与脑损伤的关系;(2)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脑中风临床治疗药物的争议;(3)亚单位选择性NMDA受体拮抗/激动剂作为新型脑中风治疗药物的研究趋势。对于NMDA受体拮抗剂作为脑中风治疗药物的开发前蒂进行了展望:NMDA受体拮抗/激动剂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研究资料,目前的研究虽遇挫折,但放弃NMDA受体拮抗刑的研究为时尚早,希望能寻求一种新的给药途径来解决临床治疗时间窗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脑缺血再灌流后多胺与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观察全脑缺血大鼠缺血期与再灌流期海马组织多胺与EAA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再灌流期腐胺含量增高,EAA释放增加,采用EAA的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可使增高的腐胺降低,表明多胺代谢紊乱与EAA释放密切相关,多胺代谢又受MNDA受体的调节,多胺与EAA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共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大鼠模型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对脑组织和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颈动脉分离结扎法建立缺血缺氧脑损伤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缺氧脑损伤6 h模型组(HI6 h组)、缺血缺氧脑损伤12 h模型组(HI12 h组),以及等剂量compound C处理的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血糖水平与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7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01例,对其进行血糖监测,观察患儿血糖水平与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比较不同程度脑损伤患儿的血糖异常率及血糖平均值。结果: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损害重度患儿血糖异常率及血糖平均值明显高于轻度、中度患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糖异常可加重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损伤,故对其患儿须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尽早发现纠正异常血糖,从而有效地降低脑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水疗对缺氧缺血新生鼠学习记忆的干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蓉  赵聪敏  张雨平 《重庆医学》2006,35(20):1865-1867
目的探讨水疗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的干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水疗组、非干预组与假手术对照组,水疗组在HIBD后24h予相应干预治疗.持续28d。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点海马CA1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NR1亚单位的表达,并于干预结束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各组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突触结构。结果干预28d.水疗组海马CA1区NR1的蛋白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高于非干预组,但低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显著。透射电镜下,水疗组大鼠海马突触后膜致密物(post synaptic density,PSD)较多,结构致密,非干预组海马PSD少,结构疏松,颜色浅谈。结论水疗能一定程度改善HIBD新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海马NMDA受体下调是其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皮质神经细胞S897位点磷酸化的NMDA受体-1亚基(phospho-NR1 S897)表达以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TanⅡA对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2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IBD组及HIBD+TanⅡA组,按Rice-Vannucci方法制作HIBD动物模型,时间点选择HIDB后3,6,12和24 h(各组各时间点n=10)。TanⅡA按1μg/g每12 h腹腔注射1次。应用Fura-2 AM标记和日立F-4500型荧光扫描仪测定[Ca^2+]i。应用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方法测定phospho-NR1 S897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BD组损伤侧脑细胞[Ca^2+]i绝对值和损伤侧与对侧的[Ca^2+]i比值明显升高,各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比较,HIBD+TanⅡA组各时间点的[Ca^2+]i升高的程度均有所减轻,其中24 h损伤侧与对侧的[Ca^2+]i比值较HIBD组降低2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大脑皮质有大量均匀分布的phospho-NR1 S897染色阳性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BD组各时间点损伤侧脑皮质区phospho-NR1 S897阳性表达细胞数和绿色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比较,HIBD+TanⅡA组各时间点的损伤侧脑皮质区phospho-NR1 S897阳性表达细胞数和绿色荧光强度均升高,其中HIBD后3 h和24 h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nⅡA可以减轻HIBD导致的脑皮质区phospho-NR1 S897表达减弱的程度,并降低HIBD导致的[Ca^2+]i升高的程度,提示TanⅡA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NMDA受体的表达,减少细胞内游离钙聚集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IIA)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脑皮质神经细胞S897位点磷酸化的NMDA受体-1亚基(phospho-NR1 S897)表达以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探讨TanIIA对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2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IBD组及HIBD+TanIIA组,按Rice-Vannucci方法制作HIBD动物模型,时间点选择HIDB后3, 6, 12和24 h(各组各时间点n=10)。TanIIA按1 μg/g每12 h腹腔注射1次。应用Fura-2 AM 标记和日立F-4500型荧光扫描仪测定[Ca2+]i。应用免疫荧光组化染色方法测定phospho-NR1 S897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BD组损伤侧脑细胞[Ca2+]i绝对值和损伤侧与对侧的[Ca2+]i比值明显升高,各时间点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比较,HIBD+ TanIIA组各时间点的[Ca2+]i升高的程度均有所减轻,其中24 h 损伤侧与对侧的[Ca2+]i比值较HIBD 组降低24.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对照组大脑皮质有大量均匀分布的phospho-NR1 S897 染色阳性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IBD组各时间点损伤侧脑皮质区phospho-NR1 S897阳性表达细胞数和绿色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BD组比较,HIBD+ TanIIA组各时间点的损伤侧脑皮质区phospho-NR1 S897阳性表达细胞数和绿色荧光强度均升高,其中HIBD后3 h和24 h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nIIA可以减轻HIBD导致的脑皮质区phospho-NR1 S897表达减弱的程度,并降低HIBD导致的[Ca2+]i升高的程度,提示TanIIA对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NMDA受体的表达,减少细胞内游离钙聚集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刺激及水疗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的干预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新生7 d龄SD大鼠分为干预组、非干预组及假手术组,干预组又分为丰富环境组、水疗组、丰富环境 水疗组.干预组在HIBD第2天分别予相应干预治疗,持续28 d.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相点海马CA1区NMDA受体NR1亚单位的表达,并于干预结束后利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突触结构.结果 干预28 d,干预组海马CA1区NR1的蛋白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高于非干预组,其中丰富环境组、丰富环境 水疗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疗组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透射电镜下,干预组大鼠海马突触后膜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较多,非干预组海马PSD最少,结构疏松.结论 丰富环境刺激及水疗有助于新生大鼠HIBD的恢复,其中以丰富环境刺激、丰富环境刺激联合水疗干预效果显著,海马NMDA受体表达变化是其可能的影响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镁离子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36史,随机分成3组,(1)假手术组,仅作颈正中切口,不作颈总动脉结扎;(2)对照组(生理盐水组)HIBD后即刻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每6小时1次,共6次;(3)观察组(硫酸镁组)HIBD后即刻腹腔注射硫酸镁450mg/kg,每6小时1次,共6次。(1)于手术后,(2)、(3)于最后1次用药后48小时断头取脑,分别测定脑组织中NO和MDA的水平,并作HE和Tunel染色,光镜下检测脑细胞凋亡数。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NO和MDA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脑细胞凋亡数目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镁离子对HIBD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理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减少NO的合成,抑制自由基的活性,阻止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黄广  肖育  陈映曼 《河北医学》2008,14(3):255-258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后细胞凋亡与自由基损伤机制的研究。方法:7日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6组:①正常对照组;②HIBD后0h组;③HIBD后24h组;④HIBD后48h组;⑤HIBD后72h组;⑥HIBD后7d组。制备HIBD模型后0,24,48,72h,7d后处死大鼠,取脑并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作HE和Tunel染色光镜下检测各组脑细胞凋亡数。结果:HIBD后各组脑组织SOD,MDA水平及脑细胞凋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48h及72h组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8h与72h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大鼠HIBD后48~72h为脑损伤高峰期,细胞凋亡与自由基损伤均参与了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害,阻止细胞凋亡或抗自由基损伤应争取在48h内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下丘脑弓状核(ARC)内微量注射谷氨酸(Glu)对大鼠痛阈的影响,初步探讨Glu参与ARC痛觉调制作用的受体机制。方法ARC内分别微量注射Glu或NMDA受体激动剂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和拮抗剂5-甲基-二氢-丙环庚烯-亚胺马来酸(MK-801)以及非NMDA受体拮抗剂6-氰基-7-硝基喹喔啉-2,3-二酮(CNQX),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痛阈。结果ARC内微量注射Glu(3.0,5.0,10.0 nmol)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大鼠的痛阈,出现镇痛效应。ARC内微量注射NMDA受体激动剂NMDA(0.1,0.5,1.0 nmol)能模拟Glu的作用,也能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痛阈,出现镇痛效应。NMDA受体拮抗剂NK-801可翻转Glu和NMDA的镇痛效应,而非NMDA受体拮抗剂CNQX不能翻转这种效应。结论ARC内微量注射Glu能参与ARC对痛觉的调制,产生镇痛效应,且这种调制是由NMDA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18.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属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之一,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近来研究表明,中枢NMDA受体参与疼痛的发生和发展。电针是目前临床用于镇痛的常用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中枢NMDA在疼痛和电针镇痛中的作用,以期为阐释电针镇痛的NMDA受体干预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一种针对NMDA受体NR1亚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以功能性损伤为主,脑电图检查通过记录脑电信号的变化,可以敏感地反映脑功能异常。抗NMDA受体脑炎较为常见的脑电图特点为慢波性异常、癫痫样放电、大量β活动、极度δ刷状波等。本文从上述脑电图模式的波形特点、起源部位、发生机制、临床价值等方面,综述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脑电图特点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