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机体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补体(C3、C4)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00例RRI患儿和10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IgG、IgM、IgA、C3、C4水平检测。结果:RRI患儿组IgG、Ig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RRI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IgG、IgA、C3的检测可作为RRI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同时对RRI快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液免疫活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补体(C)、免疫复合物(IC)、免疫球蛋白(Ig)成分含量变化和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反正常对照组血清IgA、IgG、IgM、C4和C3含量进行检测。结果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C、IgM、IC、C3、C4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P重症组血清IgA、IgG、IC、C3、C4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或0.05)。结论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对判定病情严重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a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患者(实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结果,同时与40饲正常人(对照组)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IgG、IgA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IgM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补体∞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并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补体(C3、C4)、C-反应蛋白(CRP)及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IgM)水平的变化及其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RA患者与40例健康人血清C3、C4、CRP、IgA、IgG、IgM水平,比较30例RA患者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结果RA患者血清中C3、CRP、IgA、IgG和IgM检测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补体C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CRP检测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前后C3、C4、IgA、IgG、IgM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补体、CRP、免疫球蛋白均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CRP还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过程,观察补体、CRP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中C3、C4、IgG、IgA、IgM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应用免疫指标协助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方法:用Array 360 System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14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中的C3、C4、IgG、IgA、IgM的含量,并以50例正常人及158例其他肾脏疾病患者-包括急性肾炎(AGN)60例,急性肾衰(RPGN)40例,慢性肾炎(CGN)58例的血清检测上述项目作对照比较。结果:肾病综合征(NS)的IgG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IgM、C4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C3较正常人有所降低(0.02<P<0.05),IgA与正常人无差异,与其他肾病患者结果均有差别。结论:测定血清中的C3、C4、IgG、IgA、IgM水平对NS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患儿体液免疫功能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病情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改变及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手足口病患儿40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组20例、重症组20例,另选取健康同龄儿童8例作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及补体C3、C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症手足口病患儿IgM、IgG、Ig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但补体C3、C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病毒后,体液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IgA降低,但对补体C3、C4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金晓秋  赵雪松 《中国医疗前沿》2012,(10):53+64-53,64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与体液免疫的状态,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42例临床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CD4+、CD8+、CD4+/CD8+比值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RRI患儿的总T淋巴细胞、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P〈0.01、P〈0.01),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血清IgA、IgG明显减低(P〈0.05、P〈0.05)。结论 RRI患儿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均明显,对临床免疫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及IgG亚类的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与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的关系,为治疗RRT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28例RRTI患儿IgG、IgA、IgM及IgG亚类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RRTI患儿血清IgG、Ig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血清Ig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t=-2.524,P〈0.05);RRTI组血清IgG2和IgG。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t=-2.107,-2.72;P〈0.05或P〈0.01)。结论:RRTI患儿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和IgG亚类可提高RRTI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水平,探讨患儿发生支气管肺炎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58例为观察组,同期儿保门诊经体检为健康正常的小儿共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小儿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C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CD8+T淋巴细胞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M、IgG及补体C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补体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机体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检测免疫功能对诊断及指导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翠  顾萍  张晓贺 《吉林医学》2009,30(13):1238-1238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5例肾病患儿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患儿血清IgG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IgM、IgE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g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IgA、IgG、IgM、IgE水平可为进一步探讨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儿童维生素A、E水平及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并诊断为RRI的268例患儿为观察组,本院同期体检的134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比例)及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进一步比较RRI患儿维生素A、E正常与缺乏者的免疫功能指标,分析RRI患儿维生素A、E与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维生素A、E水平和正常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D3+、CD4+、CD4+/CD8+、CD19+和IgG、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CD8+高于对照组(P<0.05),而NK细胞比例和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患儿维生素A正常者CD3+、CD4+、CD4+/CD8+和IgG、IgA水平均明显高于维生素A缺乏者(均P<0.05);而CD8+、CD19+、NK细胞比例和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维生素E正常与缺乏患儿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RI患儿维生素A、E水平与CD3+、CD4+、CD4+/CD8+和IgG、IgA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CD8+、CD19+、NK细胞比例和IgM水平均未见相关性(均P>0.05)。结论广西地区RRI患儿血清维生素A、E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均降低,两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化,以期能为临床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急性期MPP患儿196例(MPP组),其中轻型152例,重型44例,选取同期外科择期手术7岁以下儿童50例为对照组,检测IgA、IgG、IgM水平及CD3^+、CD4^+。结果:MPP组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轻型患儿X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型患儿IgM水平高于轻型患儿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CD3^+、CD4^+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轻型患儿CD4^+低于对照组,重型患儿CD4^+低于对照组,CD3^+低于对照组及轻型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感染患儿存在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及T淋巴细胞低下,重型肺炎患儿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患儿体液免疫的变化特点。并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体液免疫各指标的相互关系。方法观察组选择母乳性黄疸患儿38例.按血清胆红索水平分为A组(血清胆红素〈205μmol/L)和B组(血清胆红素≥205μmol/L);对照组选择健康儿40例为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23。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结果B组CD23、IgA、IgG、IgM明显低于A组及C组(P〈0.01).A组CD23、IgA、IgG、IgM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稍增高即可降低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新生儿脐血血清IgG、IgA、IgM、C3、C4的变化,探讨新生儿脐血的免疫功能。方法24例正常足月自然分娩新生儿脐血作为研究对象,26例健康成人献血员(男女不分)的血清作为对照。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IgG、IgA、IgM、C3、C4的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脐血清中IgG、IgA的量与成人血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IgM、C3、C4的量显著低于成人血清(P〈0.01)。结论脐血清中IgM、C3、C4的水平低于正常成人水平,IgG、IgA的水平与正常成人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1年后海洛因依赖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检测海洛因依赖者血清IL-2、sIL-2R、IL-6、IgC、IgM、tgA、C3及C4等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美沙酮维持治疗后血清IL~2、c3、C4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清sIL~2R、IL-6、IgG、IgM、Ig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清IL~6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IL-2、sIL-2R、[gG、IgM、IgA、C3、C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经过美沙酮长期维持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逐渐恢复,但仍处于低下状态,因此,在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免疫功能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进行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检测3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和IgG、IgA、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变化,并和3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组与健康儿童组比较,CD3+.CD8+明显增高(P〈0.05),CD4+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IgG、IgA、IgM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补体C3、C4的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失调,血清免疫球蛋白的降低可能与辅助诱导性T细胞亚群(CD4+)的减少和T抑制细胞(CD8+)数量增多和(或)功能不足有关。  相似文献   

17.
冯战桂  张国英 《海南医学》2013,24(12):1772-1774
目的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树突状细胞(DC)水平及与树突状细胞活性密切相关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分别检测5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变化,其中42例测DC水平,并与具有可比性的36例健康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外周血DC水平[(5.21±1.74)×106/L)]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CD8无显著性变化;免疫球蛋白IgG、IgA含量显著性下降(P〈0.01),IgM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RRI患儿存在DC活性下降和免疫功能失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并可能与患儿的发病、病情转归、预后等有关,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参考指标。DC计数及活性分析可作为RRI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免疫复合物(IC)和补体(C)成分含量变化及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手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聚乙二醇沉淀比浊法对MPP患儿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gG、IgA、Ig M、IC和补体C1q、C4、C3、B因子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gG、IgM、IC、C1q、C4、C3、B因子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MPP重症组血清IgG、IgA、IC、C1q、C4、C3含量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或P〈0.05)。结论 MPP患儿体液免疫活性变化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判定病情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MPP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给予阿奇霉素加玉屏风颗粒治疗,对照组33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3周,观察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儿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的含量。选择同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组。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与健康组比较,IgA、补体C3、C4水平降低,IgM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gA、IgG升高,IgM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C3、C4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C3水平升高,IgM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C4水平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C3水平高于对照组,IgG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及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导致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异常。玉屏风颗粒辅助用药治疗可改善、提高患儿体液免疫功能,对促进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预防复发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韩宜姚  白敏 《中国医药导报》2013,(30):117-119,122
目的通过测定手足口病(HFMD)患儿机体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01)、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以探讨HFMD患儿体液免疫与HFMD的关系。方法收集舟山医院妇幼保健院区2010年6月-2012年12月HFMD患儿50例,其中30例肠道病毒71(EV71)感染呈阳性,20例呈阴性。另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儿为对照。血清免疫球蛋白如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采用放射性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TNF-α、IL-6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EV71阳性感染的HFMD患儿血清TNF-α、IL-6、IgA、IgG、IgM及补体C3、C4水平依次为(66.0±11.2)ng/L、(44.3±7.7)ng/L、(0.50±0.37)g/L、(8.09±3.55)g/L、(1.47±0.70)g/L、(0.96±0.51)g/L、(0.21±0.07)g/L,与其他肠道病毒引起HFMD相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2、0.734、0.209、0.125、0.259、0.209、0.833,均P〉0.05),但EV71阳性感染组血清TNF—α、IL-6、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98、19.496、4.319、2.756、2.379、2.146、3.148,均P〈0.05),其中IgA、IgG和补体C3、C4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IgM、TNF—α、IL-6则明显升高。结论EV71感染HFMD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紊乱.TNF—α、IL-6参与了HFMD的病理过程,可为HFMD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