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常中青年人和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4h动态血压波动规律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检测 44例正常中青年人和 57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结果 :两组 2 4h动态血压均值波动规律呈日间上升、夜间下降趋势 ,高血压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血压昼夜变异曲线呈双峰 谷形状 ,高血压患者第 1峰值更突出 ;两组比较昼夜节律消失者和昼夜节律正常者差异显著。结论 :高血压病治疗以峰值出现前用药更趋合理 ,不仅能控制血压水平 ,积极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 ,减少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厚 ,而且可减低心血管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关系,观察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对血压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2例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存在者(H1组)与性别、年龄配对的22例昼夜节律消失者(H2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监测仪同步记录24h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化。结果 在H2组中SDNN,VLF,LF,HF均显著性低于H1组(P<0.05)。HF尤其在夜间下降更明显(P<0.01)。在H2组内白昼与夜间SDNN,rMSSD,HF,LF/HF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24h血压波动情况与自主神经调节有关,说明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自主神经损更严重,从而继发心、脑、肾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对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纯性高血压组)和8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24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分析其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24h、13间、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及血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组,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单纯性高血压组(P〈0.01或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对鉴别继发性高血压的意义.方法 对34例继发性高血压(SH),42例原发性高血压(EH) 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SH组24h、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平均水平明显高于E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组夜间压力负荷大于50%左右,EH组夜间压力负荷不足20%;SH 组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非杓型明显多于E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h血压(日间、夜间)平均水平较高、夜间下降不明显、夜间压力负荷〉20%的患者可能存在SH,可疑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通过20例正常人、70例各类疾病患者的核素肾动态显像血管相血流灌注曲线(RPC)分析,提示:(1)RPC能灵敏地反映肾血供及损害情况;(2)巯甲丙脯酸(CAP)试验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有重要意义;(3)对肾切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及术后功能的评价,核素肾动态显像是灵敏、简便、无创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为杓型组,〈10%为非杓型组。结果非杓型组夜间收缩压(SBP)、夜间舒张压(DBP)比杓型组明显增高,非杓型组IMT明显大于杓型组,IMT与夜间SBP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导致IMT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应用无创动态血压分析系统监测120例正常人和各期高血压病(EH)患者的昼夜血压变化,观察到除Ⅲ期EH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无明显改变外,其它各组的SBP、DBP和心率(HR)夜间均有明显下降。夜间SBP和DBP下降率分别是Ⅰ期17%、14%,Ⅱ期9%、6%,Ⅲ期2%、2%;夜节律紊乱Ⅰ期6%、Ⅱ期31%、Ⅲ期82%,Ⅰ期夜间血压下降率与正常人相比最明显(P<0.05)。所以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做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程度和靶器官受损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动态变化情况,探讨昼夜节律异常与尿钠、尿钾排泄的变化规律。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9例。根据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血压波动情况,分为昼夜节律正常组(杓型组)31例和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非杓型组)28例,收集患者24 h尿液并分析24 h尿钠和尿钾水平。非杓型组的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及夜间尿钠排泄量均高于杓型组(P<0.05或P<0.01),同时非杓型组24 h尿钾低于杓型组(P<0.05)。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尿钠、尿钾排泄呈现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刘克强  李雪彪 《天津医药》1999,27(6):329-332
对110例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和163例正常对照者取血测定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I与 D多态性及循环中酶活性。高血压组D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 0.518 2和0.432 5(P<0.05)。两组中ACE活性均存在DD>ID>Ⅱ。高血压组及对照组ID型ACE活性分别为314.1±67.94和258.35±64.11(P<0.01),Ⅱ型分别为259.68±69.68和220.88±62.85(P<0.05)。高血压组应用赖诺普利后各基因型患者血压均有明显下降,降压幅度DD>ID>Ⅱ。结果显示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密切关系,DD型有高易患性。ACE活性受基因型控制,DD型活性最高。应用赖诺普利后各基因型血压均有下降,降压幅度 DD> ID> Ⅱ。 DD型可作为ACE抑制剂应用的最佳指征。  相似文献   

10.
鲁茸达瓦 《河北医药》2014,(13):1945-1947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下对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单纯高血压60例(高血压组),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60例(靶器官损害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都给予了动态血压监测,并且进行了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24 h舒张压与24 h收缩压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同时靶器官损害组的夜间收缩压和夜间舒张压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家族史、受教育程度与体重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 P <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下有利于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诊断,其发病受到吸烟、家族史、受教育程度与体重等多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加强对于动态血压的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观察心痛定治疗5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变化,同时应用阻抗血流图测定CO、SV、CI、TPR、VET5项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显效(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3.98/2.65kPa,或恢复正常血压)43例(77%),有效(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下降≥2.65/1.33kPa,或接近正常血压)13例(23%);(2)心功能改变,CO(L/min)从3.47增至311,P值分别为〈0.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对左室肥厚(LVH)影响。方法:对确诊的60例EH患者行24h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EH伴LVH与无LVH两组24h平均收缩压(SBP)及昼间平均SB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夜间平均SBP、平均舒张压(DBP)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两组24h收缩压负荷(SBP load)及舒张压负荷(DBP load)有显著性差异(P<0.05),昼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SBP load及DBP loa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昼间收缩压标准差(ABPVs)有显著性差异(P<0.05),夜间ABPVs及舒张压标准差(ABPVd)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者其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明显增大。夜间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液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浓度,主要靶器官内皮素受体A(ETRA)、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变化以及四逆汤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 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肾性高血压组和四逆汤治疗组,每组8只。根据双肾动脉夹闭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应用RBF-2型大鼠尾动脉血压计测量血压,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ET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脑、肾组织ETRA和NOS的表达。结果:①四逆汤治疗组大鼠血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②血清NO和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动物血压与血清NO水平成反比。③各靶器官ETRA表达水平,肾性高血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四逆汤治疗组在肾和心均显著低于肾性高血压组。④肾和脑iNOS表达水平,肾性高血压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四逆汤治疗组明显低于肾性高血压组。心脏eNOS表达水平,肾性高血压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显著高于高血压组。结论:四逆汤可能通过调节肾性高血压大鼠肾、心、脑血管活性物质的表达和血液内的有效浓度,发挥其血压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70例正常人的血清IgG、IgM和C4水平,结果高血压组IgG值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若以正常对照组IgG值均数加一个标准差为正常高限,则高血压组中IgG值超过正常者占28.6%,明显高于对照组14.1%(P<0.05),且IgG升高的百分率随高血压病期的加重而增加,3例IgG升高的高血压患者用小剂量环磷酰胺治疗一个月,IgG值均下降至正常范围,其中2例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IgG升高的趋势,IgG值均下降至正常范围,其中2例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研究结果显示,原 性高血压患者有IgG升高的趋势,IgG升高与高血压患者的血管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陈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768-1771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对2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 ABPM,观察其24 h平均收缩压(24 h MS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MDP)、白昼平均收缩压(dMSP)、白昼平均舒张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夜间平均舒张压(nMDP)、夜间血压下降率。结果 21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100例为杓型血压,78例为非杓型血压,35例为反杓型血压。随年龄增长反杓型血压发生率明显升高,其中老年组(≥60岁)患者反杓型血压发生率较中青年组(<60岁)高,而老年组患者杓型血压发生率较中青年组患者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女性患者反杓型血压发生率较男性高,但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时血压波动情况通过24 h ABPM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不断增高,提示增龄可明确影响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方法连续选择57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64例同期住院的同龄、同病且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在开始治疗前接受了无创便携式(美国AMR4型)动态血压监测仪检查。结果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收缩压杓型例数和舒张压杓型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收缩压非杓型例数和舒张压非杓型例数则明显多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着明确的异常昼夜血压节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增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影响。方法连续选择新近来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9例,入选对象在开始治疗前接受了创便携式(美国AMR4型)动态血压仪24h血压监测。结果 10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老年高血压组(58例)的收缩压(SBP)夜间下降率、舒张压(DBP)夜间下降率、SBP杓型例数和DBP杓型例数均明显少于中、青年组(51例),而SBP非杓型例数和DBP非杓型例数则明显多于后者(P均<0.01~0.05)。结论增龄可明确影响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变化。  相似文献   

18.
张戈  光雪峰 《首都医药》1998,5(1):48-48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糖苷酶(NAG)对反映不同分期、不同程度以及没年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用速度法测定8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0例正常血压者的尿NAG。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AG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P〈0.01),且与原发性高血压分期、分度及患者年龄有关。结论:提示尿NAG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以50例健康查体者24h动态心电图作为正常对照,比较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福辛普利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时域指标。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用药前时域相邻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纽,经福辛普利治疗后SDNN、SDANN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SDNN,SDANN与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显示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与病情呈正相关。各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福辛普利治疗后心率变异损害均有改善,血压有效下降。结论福辛普利在降压的同时,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临床及动态血压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凤芝  张丽辉 《天津医药》1999,27(9):523-52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患者临床及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特点及实用价值,方法:对40例IRS患者与40例原发性高血压(EH)而无糖尿病病史临床对比分析,应用AMR-4型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对其进行24hABPM。对两组临床资料24h最高收缩压(SBPmax)最高舒张压(DBPmax)平均收缩压(xSBP)和平均舒张压(xDBP)白天和夜间xSBP及xDBP,血压负荷,昼夜收缩压和舒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