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距骨的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观察了24侧尸体足标本,均无已知临床血管疾病。在死后36~48小时之间行动脉灌注ABS填充剂,以化学腐蚀和手工剔除的方法清除软组织。距骨的血供来自小腿下部三根主要动脉的分支,即跗骨管动脉和三角支、近端和远端跗骨窦动脉、颈上支及后结节血管丛。跗骨管动脉常发自足底内侧动脉,而三角支多单独自胫后动脉发出;跗骨管动脉通常比三角支和跗骨窦动脉都来得细小。以上的这些动脉相互吻合,形成了一个骨膜血管网,覆盖于全部的距骨非关节面上。而且,环绕着跗骨管、跗骨窦、距骨颈的上面和距骨体部的内侧面,由三角支、跗骨管动脉、跗骨窦动脉、颈上支及其相互之间的吻合血管网形成了一个不定形的距骨动脉环。本文还讨论了距骨缺血性坏死与动脉环的可能关系,距骨骨折脱位或手术后的缺血性坏死是由于距骨动脉环的毁损或功能受影响所致。三角支在距骨骨折脱位时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或手法复位时应注意保护。  相似文献   

2.
距骨周围跗骨脱位2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晖 《中国骨伤》2009,22(3):235-235
距骨周围跗骨脱位(距跗关节脱位)为踝关节严重损伤,占所有脱位的1%~1.3%。自2000年至2006年收治距骨周围跗骨脱位病例22例,随访2~7年,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距骨颈骨折的显微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距骨骨折在跗骨损伤中占第2位,多见于男性青壮年。距骨颈骨折约占距骨骨折的30%,距骨的血液供应有3部分,一部分来自胫后动脉,一部分来自胫前动脉,另一部分来自腓动脉。距骨表面大部为关节软骨面覆盖,无肌肉附着;血管进入距骨的部位较为集中。在距骨颈骨折时,特别是在HawkinsⅡ、Ⅲ型距骨颈骨折后,骨折愈合困难,距骨坏死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距骨颈骨折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应用趾短伸肌跟骨瓣经跗骨窦向距骨体移植、螺丝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脱位14例,经8~48个月随访,按Kenwright疗效标准:优9例,良3例,可2例。结果表明趾短伸肌跟骨瓣向距骨体移植,可改善距骨体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治疗距骨颈骨折脱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趾短伸肌跟骨瓣移植及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趾短伸肌跟骨瓣经跗骨窦向距骨体移植,螺丝钉或克氏地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脱位14例,经8-48个月随安Kenwright疗效标准:优9例,良3例,可2例。结果表明趾短伸肌跟骨瓣间距骨体中改善距骨体的血供,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治疗距骨颈骨部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的损伤机制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部分跟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主要为高能量损伤所致。跟骨解剖结构复杂,有4个关节面,跟骨后部包括距下关节面和载距突的中关节面。跟骨前部包括距下关节小的前关节面和跟骰关节鞍状关节面。跟骨的前后部分由跗骨窦和跗骨管分开。治疗以恢复跟骨的高度、宽度、轴向长度、Bo。hle  相似文献   

7.
孙义元  李棋 《中国骨伤》2022,35(6):589-594
跟距骨桥多发生于跟距关节内侧,在足跗骨畸形中占比最高,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发病时多表现为疼痛、距下关节活动障碍。跟距骨桥的分型多种多样,不同的分型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不同。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是Rozansky分型,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Lim分型则更为简单全面,而对于合并足部畸形或者骨关节炎推荐使用Blitz分型。在治疗方面,轻微症状患者建议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选择关节镜下手术切除骨桥,而面积较大(>50%距下关节面)、多关节面骨桥、畸形严重的患者可选择切开手术,Ⅰ期或Ⅱ期处理合并平足畸形;对于多次关节镜或切开手术失败,合并严重骨关节炎或者复杂的跟距骨桥患者可选距下关节或三关节融合术,并矫正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距骨颈骨折螺钉自距骨内侧壁安全固定时螺钉安全通道的建立。方法 限定志愿者年龄20~60岁,男性身高165~185 cm,女性身高155~175 cm,体质指数(BMI)< 25,既往踝、足部无骨折病史,非重体力劳动及长期站立工作者,X线片证实无关节退行性改变等。共获得男性33名,年龄21~59岁,平均43.7岁,身高168~184 cm,平均176.0 cm;女性22名,年龄22~60岁,平均43.2岁,身高158~172 cm,平均165.4 cm。对所有志愿者的踝部及足部进行CT扫描,将重建层厚为0.75 mm的图像数据以DICOM格式存入光盘,使用SuperImageTM Orthopedics Edition1.1软件对图像进行显示和三维重建。测量距骨颈和跗骨管的高度,建立螺钉进入跗骨管的模型;模拟螺钉自距骨内侧壁远端中1/3和下1/3两点置入,并沿两条不同的方向走行,测量螺钉的最大长度及角度;最后使用SPSS 13.0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获得距骨颈和跗骨管的高度值,同性别左右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距骨颈和跗骨管高度均大于女性;获得螺钉自距骨颈穿出进入跗骨管的模型;获得以距骨内侧壁远端中1/3和下1/3为入点、自不同方向置入时螺钉的长度值和角度值;以距骨内侧壁远端中1/3为入点时螺钉固定的夹角较以距骨内侧壁远端下1/3为入点时明显更大;;计算出螺钉不同固定方向的长度、角度的安全范围。 结论 螺钉固定时应避免对距骨血运造成进一步破坏;距骨内侧壁中1/3是螺钉固定的良好入点;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与距骨颈骨折内固定方式相结合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跟骨骨折是足跗骨中最常见的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经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多为粉碎型骨折,骨折线的方向错综复杂,手法整复有一些病例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我们从2002年以来采用跟骨重建钢板治疗26例跟骨经关节粉碎型骨折,术中经拍摄跟骨侧位、轴位X片检查,达到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10.
通过距骨X线片及标本的观察 ,以证实距骨确有头颈体尾四部分 ,距骨后突骨折实际是距骨尾骨折。对 84 8张踝关节侧位片及 2 0 0例成人干燥距骨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距骨从整体看形似乌龟 ,97%的距骨有距骨尾 ,其尾有长、中、短之分 ,其中距骨尾骨折 52例 ,占 6 8%。认为距骨应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 ,对距骨尾部骨折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关键。这既符合解剖学上命名的完整性 ,又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距骨X线片及标本的观察,以证实距骨确有头颈体尾四部分,距骨后突骨折实际是距骨尾骨折。对848张踝关节侧位片及200例成人干燥距骨标本进行观察与测量。距骨从整体看形似乌龟,97%的距骨有距骨,其尾有长、中、短之分,其中距骨尾骨折52例,占6.8%,认为距骨应分为头、颈、体、尾四部分,对距骨尾部骨折手术切是治疗的关键。这既符合解剖学上命名的完整性,又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距骨尾部骨折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4年1月~1995年4月处理踝跟部骨折98例,其中距骨尾部骨折16例,占踝部骨折15%.通过X线片及CT对距骨形态扫描,作者认为距骨应分头、颈、体、尾四个部分;距骨尾部骨折的治疗以切除为宜.距骨后先天性三角骨不一定存在,可能是距骨尾骨折远端未愈合的游离骨块.  相似文献   

13.
距骨尾的命名及距骨尾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距骨尾命名提供科学依据并研究其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测量804例成人踝部X线侧位片上距骨尾长度,测量330例成人距骨标本上距骨尾的长,宽,厚度,观察距骨尾及整个距骨的形态。结果距骨整体形如乌龟,确有尾成人X线片距骨尾平均长6.8mm。按长度分为长尾型(6.6%)、中尾型(78.3%),短尾型(14.2%)、缺如型(0.9%)。骨折53例(6.6%)。距骨尾在12岁左右出现,三角骨27例(3.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跗骨间骨桥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关于跗骨间骨桥的诊断及治疗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跗骨间骨桥是足部跗骨间桥接组织,常见类型为跟距骨桥和跟舟骨桥。跟舟骨桥在后足斜位X线片即可确诊,多数跟距骨桥需CT扫描确诊,MRI可用于软骨性和纤维组织性骨桥的诊断。石膏固定对于有症状患者是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失败未发生退行性变患者,切除骨桥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单纯距下关节融合可用于治疗跟距骨桥切除失败的患者,对于距下关节融合失败和跟舟骨桥切除失败的患者可行三关节融合术。微创治疗应严格掌控手术适应证。结论跗骨间骨桥诊断方法较为明确,应将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合以提高诊出率。手术治疗指征尚存在争议,仍需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长期随访报道。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主诉右足踝疼痛3年,长时行走、跑跳时右踝内下方明显酸痛不适,易扭伤,症状反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查体可见:右内踝尖下方可及一质硬肿块,距下关节活动度下降。X线及CT提示:跟骨载距突及距骨内结节骨性增生突起(图1)。诊断为右足跟距骨性融合(未完全,以下简称骨桥),此为跗骨间融合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予以手术切除骨桥,术中注意保护胫后肌腱和踇长屈肌腱(图2A、2B)。骨桥完全切除后(图2C),填塞自体脂肪组织,缝合切后并予以石膏托固定制动3个月,之后积极功能锻炼。患者恢复良好,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6.
距骨尾部骨折16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于1994年1月 ̄1995年4月处理踝跟部骨折98例,其中距骨尾部骨折16例,占踝部骨折15%。通过X线片及CT对距骨形态扫描,作者认为距骨应分头、颈、体、尾四个部分;距骨尾部骨折的治疗以切除为宜。距骨后先天性三角骨不一定存在,可能是距骨尾骨折远端未愈合的游离骨块。  相似文献   

17.
距骨损伤与距骨坏死及其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距骨损伤对距骨缺血坏死的影响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本文通过25例距骨重度骨折脱位、3例距骨全脱位和17例距骨周围脱位的治疗,并分别经平均7年和2年5个月的随访观察,来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的损伤对距骨缺血坏死的影响。结果 距骨重度骨折脱位和全脱位缺血坏死率和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100%,距骨周围脱位则无缺血坏死发生。作者比较重度距骨骨折脱位和全脱位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距骨切除和关系融合术三种治疗方法的结果,仅融合术最为满意。结论 作者建议在距骨有发生缺血坏死高危损伤的病例,融合术应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詹开喜  王大斌 《中国骨伤》2009,22(12):900-901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骨折,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多由高处坠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属于高能量损伤,以青壮年居多。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67例69足的跟骨骨折手术病例,共发生术口感染、术口皮肤坏死、腓骨肌腱损伤、距下关节炎疼痛等不同并发症10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最常见,大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跟骨组成足内、外侧弓的共同后臂,其形态和位置的变化对足弓的形成和负重,站立及行走功能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跟骨骨折,特别是波及距下关节造成Bo¨hler角变化的骨折,都可影响到足弓后臂,从而减弱了足的弹性作用和腓肠肌肌力。我院自1992年~1999年,采用透视直视下闭合牵引复位,纵轴向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靴外固定治疗波及Bohler角变化跟骨骨折1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性15例;女性3例。高处坠落伤…  相似文献   

20.
距骨在下肢功能中的作用、解剖的复杂性以及骨折类型的易变性常使距骨新鲜骨折的治疗变得复杂,且后遗症多,预后较差.距骨骨折大多是由严重暴力造成的,最常见的原因是高处坠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距骨骨折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对距骨解剖血供、临床分型、手术入路及术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