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12周,以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病情,计算复发率;以自制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复发率为0,干预8周PANSS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12周PANS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1.4%(5/44)。12周末两组依从性评分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施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在精神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行CBT 8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CL-90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除偏执、精神病性外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BT可提高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伴有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即在12周内给予12次团体认知行为治疗,1次/周,连续进行12次,60 min/次.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24周时对两组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2周治疗结束及随访24周时,在PANSS的幻听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生存质量的各维度均分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组的100例患者按床号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第8周末采用自制的药物认知与服药态度评估表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优劣及疾病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BPRS各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服药依从性,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摘要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米氮平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8周末应用HAMA.HAMD对患者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8周末研究组抗焦虑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较比单纯应用药物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早期精神分裂症应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与奥氮平药物治疗,分析患者的PANSS评分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PANSS评分情况,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药物来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干预,采用SCL-90、BPRS量表,分别对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前后的评价。结果研究组在干预后其SCL-90、BP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康复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功能失调性认知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抑郁症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在维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合并认知行为护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第8周采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护理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第8周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4周、第8周研究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第4周、第8周DAS总分及DAS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4周、第8周DAS总分、完美化因子、依赖性因子、认知哲学因子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8周,吸引和排斥因子、强制性因子、自主性态度因子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矫正治疗能改善抑郁症患者功能失调性认知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恢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药物加认知领悟治疗,对照组:药物加普通心理治疗,出院后随访2年,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复发率.结果 出院时,出院后1年、2年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或P<0.001);BPRS评分出院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后1年、2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认知领悟治疗可有效地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提高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认知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对120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心理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认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缓解率、复发率、社会功能恢复显著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治疗对于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有显著改善作用,能够显著提升缓解率、降低复发率,恢复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意象对话疗法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过程中所起作用.方法 选择开放式管理住院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给予工娱疗法和集体活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每周一次共8周的意象对话疗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康复状态量表(MRSS)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各评定一次.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6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MRSS总分与各分量表分以及SD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意象对话疗法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利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2.
张敏  李俊亚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28-3229
目的 探讨程式化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8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家属参与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训练组进行8周的程式化训练,然后全部随访44周.选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进行评估.结果 训练组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分在第20、32、44周末均较对照组显著为低(t =2.42~11.19,均P<0.01),而阳性症状分在44周末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P<0.01);训练组的ITAQ评分在第20、32、44周末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3 ~8.32,均P<0.01);训练组MRSS评定中依赖性活动、能力缺乏、社交能力及目前症状和异常行为平均分在20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67~4.31;2.374>t >1.664,P<0.05;t>2.374,P<0.01).随访1年,训练组复发2例(5.13%)少于对照组5例(14,71%)(x2 =0.87,P<0.05).结论 程式化训练可明显提高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效果,明显降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工娱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100例住院康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工娱护理。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一般健康问卷(GHQ-28)在研究前后进行全面对照。结果治疗12个月末时,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MRSS总分及GHQ总分均下降;研究组减分值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工娱护理有助于改善慢性康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康复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9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明显降低(P〈0.05),FIM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NSS评分总分【(44.18±1.96)分]和阴性症状评分【(14.74±1.83)分】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FIM评分[(113.26±9.12)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个体化康复治疗方法,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护理,观察组给予以社会功能训练为主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康复状态量表( MRS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MRSS评分、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社会功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刚刚出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入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自然回归社会。对比研究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过为期1年的中途宿舍系统的康复训练,研究组PANS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其社会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知力教育8周,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末分别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以及服药依从性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间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自知力教育,能显著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度洛西汀+奋乃静)和观察组(奋乃静+安慰剂).在治疗前,治疗后4、8、12周末分别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NA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作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 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韦氏记忆量表的再认、联想及记忆商(MQ)为:(10.4±2.1)、(11.4±1.9)、(103.6±13.8);观察组分别为(8.9±2.8)、(9.4±2.5)、(91.8±14.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4、8、12周末TESS评分,研究组均低于观察组,且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度洛西汀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且副作用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精神分裂症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全程综合心理行为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生活质量量表(GQOLI)、患者的情况调查表(一般情况、服药依从性、复发、再就业)评价患者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第1年PANSS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和GQOL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在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就业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全程心理行为干预能促进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心理干预,采用SAS、SDS、IPROS评分评价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经干预治疗后,入组2个月后SAS、SDS、IPROS评分均比入组时具有显著性下降(P<0.05)。观察组评分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认知行为心理干预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对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