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2年9月间13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可见肺硬化性血管瘤特征性结构:实性结构、乳头状结构、硬化性结构、血管瘤区;免疫组化示TTF-1、EMA标记阳性;随访均无转移和复发.结论 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以下特点:(1)发病率低,是一种少见病,常见于中年女性;(2)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漏诊;(3)胸部CT扫描在发现和诊断PSH上有一定价值,但最终还需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4)免疫组化对PSH的组织学起源、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很大帮助,常表现为上皮标记阳性;(5)治疗首选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有完整病历资料的住院病人 2 2例(1995年~ 2 0 0 0年 )行瘤周围缝扎后 ,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 ,通过术后 0 .5~ 5年的疗效观察作出评价。结果 :2 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缝扎加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均达瘤体闭锁无残留 ,经过术后 0 .5~ 5年的观察未见复发。结论 :瘤周缝扎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安全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颌窦血管瘤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1年以来收治的50例上颌窦血管瘤进行分析。结果:上颌窦血管瘤早期以鼻出血为主,晚期可出现类似恶性肿瘤体征,手术切除无我1例大出血,无1例复发。结论:根据临床体征,结合影像学检查,上颌窦穿刺,活组织检查可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上颌窦血管瘤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91年以来收治的 5 0例上颌窦血管瘤进行分析。结果 :上颌窦血管瘤早期以鼻出血为主 ,晚期可出现类似恶性肿瘤体征 ,手术切除无1例大出血 ,无 1例复发。结论 :根据临床体征 ,结合影像学检查 ,上颌窦穿刺 ,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5.
上皮样血管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搜集7例上皮样血管瘤病例,从其病理形态、发病高峰年龄、发病常见部位及男女两性之间发病率的差异对其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上皮样血管瘤有4例发生于女性,有5例发生于头面部,1例有随访资料,5个月后复发。结论上皮样血管瘤容易发生于成年女性,头面部高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若手术切除不彻底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例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术中所见、病理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肿瘤对脊髓的压迫症状,临床表现不典型。MRI是最有效的诊断手段,椎管内硬膜外呈椭圆形或梭形异常信号影,TlWI上为等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两端尖锐,多呈"鼠尾状"或"毛笔尖状"。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满意,未见复发,术后复查MRI示脊髓硬膜囊完全膨隆,瘤体完整摘除,脊髓信号正常。结论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椎管内肿瘤摘除,多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类型及治疗效果。结果:15例均行手术治疗,一次性切除椎管内肿瘤;术后随访648个月,14例患者神经功能症状踢显改善,无变化1例,无手术死亡,无肿瘤复发。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恢复脊髓功能最有效的方法;尽可能切除肿瘤,有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面部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折叠瓣和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预防腮腺血管瘤切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Frey综合征的效果.方法43例腮腺血管瘤患儿(男33例,女10例)经耳前和耳后切口切除整个腮腺,并将ADM置入腮腺床,再用SMAS折叠瓣进一步修补.通过调查问卷,由3位口腔颌面外科医师评估术后面部外形满意度.用Minor淀粉碘试验评估术后是否出现Frey综合征.结果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瘢痕隐蔽好,双侧面部对称.88.4%( 38/43)的患儿术后面部轮廓极好,11.6%(5/43)非常满意.用Minor淀粉碘试验检测术后患者的Frey综合征发生率是4.7%(2/43).腮腺血管瘤无复发.结论 经耳前后入路切除腮腺,置入ADM并用SMAS折叠瓣修复腮腺床,术后外观良好,大大降低了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提高了术后面部外形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肝血管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例肝血管瘤手术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5~10 cm 13例.>10cm2例.行左半肝切除5例,肝中叶切除1例,尾状叶+左半肝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8例.结果 通过间歇阻断入肝血流,出血量500~2600ml.本组术后随访率80%,所有病例未见复发.结论 熟练的肝外科技术,特别是紧邻下腔静脉的巨大肝血管瘤的切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王柏毅  刘虹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6):152-152,156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婴幼儿真性血管瘤瘤内给药注射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80例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瘤内间质注药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治疗效果。结果:经1~4次注射,63例血管瘤完全消失,随访无复发;17例经6次注射后瘤体明显缩小,未再注射,为顺利手术切除创造了条件。结论:婴幼儿血管瘤经瘤内间质给药,全身毒副反应少,只要在适应证范围内,临床疗效显著,方法易行。  相似文献   

11.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是由胚胎血管内到增生所致的畸形,可发生于任何组织和器官,较多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约占60%。血管瘤在临床上可分为毛细血管型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四型。对于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临床上常进行手术切除,但有些血管瘤瘤体较大,侵及范围深而广,切除瘤体遗留的创面如果修复不理想,就会影响外形及功能,因此,术后的即刻修复是极其重要的。现将我院185年至11年术后修复的368例病人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①本组资料共368例,男136例,女232例,手术年龄最小的45天,最大的  相似文献   

12.
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血管瘤供应血管,注入栓塞剂,栓塞血管,使血管瘤缺血、变性、坏死、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此方法治疗口腔大面积血管瘤的报道较少。以往治疗口腔血管瘤采取硬化剂注射、冷冻治疗,对于大面积的血管瘤位置较深,效果不佳,易复发。介入栓塞为治疗口腔大面积血管瘤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栓塞治疗口腔大面积血管瘤的护理经验并不多,为积累有关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现将我们对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  相似文献   

13.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胸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15例肺硬化性血管瘤表现为肺部的结节样病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无一例术前影像学诊断为该病;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有多形性;该组术中冰冻病理有3例误诊,术后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确诊金标准。治疗以胸腔镜手术切除病变,经快速冰冻病理结果证实为良性病变后结束手术为最佳方案。15例患者无一例术后复发。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胸腔镜下切除肿物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病变后结束手术是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血管瘤指由胚胎发育期间血管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高发于口腔颌面部,病情严重可引发溃烂、相邻器官损害等情况,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及外形美观造成了严重影响[1].临床针对口腔颌面血管瘤患儿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完全切除病灶后会对患儿面部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患儿家属常会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刘芳  刘合春  梅保华  曹健  罗钢 《江西医药》2013,(12):1188-1190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脾脏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脾脏血管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类型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其次为毛细血管瘤。彩色多普勒、CT、MRI对脾脏血管瘤的定性诊断率100%,手术切除疗效好。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脾脏血管瘤临床诊断的主要手段,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并最大限度保留脾脏功能,是脾脏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并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外科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0~2012-10外科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右半肝切除9例,左半肝切除6例,左外叶切除4例,尾叶切除3例,肝中央叶段切除2例,肝段切除1例。术后均未见有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结论:外科肝切除术是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有完整病历资料的住院病人22例(1995年-2000年)行瘤周围缝扎后,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通过术后0.5-5年的疗效观察作出评价。结果:2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缝扎加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均达瘤体闭锁无残留,经过术后0.5-5年的观察未见复发。结论:瘤周缝扎加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闫世霞  刘学丽  周毅 《河北医药》2003,25(8):607-607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 ,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 ,好发于面颈部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粘膜 ,如唇、颊、舌、口底等组织。由于上述部位解剖复杂 ,功能重要 ,手术切除易造成面部畸形。我科自 1995年至 2 0 0 0年应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5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 ,男 2 8例 ,女 2 4例 ,男女之比为 1.17∶1;年龄 3个月~ 46岁 ,2岁以内 2 8例占 5 3 .85 % ,其中多发性血管瘤 8例占 15 .3 8%。本组按传统分类法进行分类 ,杨梅样血管瘤 17例 ,海绵状血管瘤 19例 ,混合型血管瘤 13例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外科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先采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出现腹腔内复发及肝脏转移者投用"格列卫"口服化疗,待肝脏转移灶消失、复发肿瘤缩小后再次手术切除病灶.结果 本组随访1~5年,25例均获临床治愈,其中7例术后出现腹腔内复发及肝脏转移而不能再次手术者,经投用"格列卫"口服治疗6个月至1年,有4例患者肿瘤得到控制,有3例获得再次手术时机,随访至今,效果良好.结论 外科手术切除病灶仍是目前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汪阳  洪涛  王淳良 《中国医药》2010,5(3):250-252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6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均全切除,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患者新出现外展神经麻痹,5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恢复。1例患者术前呼吸机辅助呼吸2个月,术后呼吸无恢复,半年后死于肺部感染。5例患者术后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平均4.6分(平均随访时间为2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符合手术指征的,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以全切,愈后良好。对于脑干深部或无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可以保守治疗。放疗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不肯定,应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