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咪替丁预防危重新生儿应激性溃疡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重新生儿由于病情重,且常伴使用激素治疗,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很高。有报道,危重新生儿约80%以上有急性胃黏膜病变,而应激性溃疡者占7%~14%。我科采用西咪替丁预防危重新生儿应激性溃疡5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洛赛克和西咪替丁治疗危重儿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应激性溃疡的危重病儿随机分为洛赛克治疗组38例,西咪替丁治疗组38例,所有患儿均给予病因、对症及支持治疗,同时洛赛克治疗组给予洛赛克0.6~0.8mg/kg,1次/d口服或经胃管注入,连用3~5d。西咪替丁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每日10~20mg/kg,静脉输注,连用3~5d。观察两组患儿应激性溃疡临床好转情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洛赛克治疗组与西咪替丁治疗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洛赛克治疗危重儿应激性溃疡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与西咪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07例脑出血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随机分为治疗组泮托拉唑60mg静脉注射,1次/d;对照组西咪替丁400mg静脉滴注,2次/d;2组均14d为1个疗程,观察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的应激性溃疡是否有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分别为5.56%和24.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预防脑出血并发的应激性溃疡效果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19例重病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用3种工物治疗方案分别治疗,A组为氨甲苯酸联合西咪替丁,B组为奥曲肽(商品名:善得定),C组为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3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分别为59.46%、87.18%和100.00%,总成本分别为265.26元、1507.58元和1572.46元。结论:C组是治疗应激性溃疡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危重新生儿常因使用激素治疗后发生应激性溃疡。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中20%患儿具有胃肠道出血征象,在危重新生儿中约有80%以上有急性胃黏膜病变,而应激性溃疡者占7%~14%。我院NICU自2007年5月起对危重新生儿入院后3h内静脉应用西咪替丁和鼻饲蒙脱石散(思密达)等干预措施,使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洗胃、应用西咪替丁及蒙脱石散鼻饲对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情况。方法:选择67例年龄10min~12h新生儿患有窒息、休克及颅内出血等严重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以常规治疗原发病,积极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早期洗胃、鼻饲西咪替丁及蒙脱石散,疗程1~3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早期洗胃、应用西咪替丁及蒙脱石散鼻饲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皙蔚  吴达生  汤健 《上海医药》2001,22(11):502-502
目的:探讨泰胃美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18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A组66例,B组115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压及对症处理。A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泰胃美静脉滴注,0.4-0.6g,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A组和B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0.6%和22.6%,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预防性应用泰胃美能有效地防治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奥美拉唑应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A组、B组、C组,每组20例。 A组使用奥美拉唑治疗1d,B组治疗3d,C组治疗5d,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出血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A组应激性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45.0%)明显高于B组(5.0%)与C组(10.0%)(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B组VAP的发生率为10.0%,低于A组的30.0%和C组的55.0%(P<0.05)。 B组ICU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A组、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奥美拉唑治疗3d的疗程较为合理,可有效减少VAP的发生,预防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和应激性溃疡,缩短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在预防中枢性应激性溃疡中的作用。方法 在我院住院的17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预防组、西咪替丁预防组、未使用药物预防组,观察各组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例数。结果 三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奥美拉唑预防组1.7%、西咪替丁预防组11.7%、未使用药物预防组17.2%;奥美拉唑预防组的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咪替丁预防组(P<0.05)和未使用药物预防组(氏o.05)。结论 对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能有效地防止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从住院总费用分析,具有良好的费用一有效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B、C组, A组39例患者采用的雷贝拉唑溶于葡萄糖溶液治疗法,B组39例采用的奥美拉唑溶于葡萄糖溶液治疗法,C组38例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法,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病情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B组的89.74%和C组的89.4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C组,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可收到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预防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178例,分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组(治疗组)98例,给泮托拉唑钠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用西咪替丁80例,给予西咪替丁0.8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0~15d,对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组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西咪替丁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重度颅脑损伤及脑出血患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新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干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及治疗时机。方法285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B组和c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于术后7~14d和15—30d开始高压氧治疗。观察三组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和预后。结果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7—14d,B组与A组、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5—30d,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B组与A组、B组与c组、c组与A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三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压氧干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明显,术后7~14d开始应用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低温海水浸泡、力竭性游泳刺激,建立应激性溃疡的动物模型。方法Wistar雄性大鼠56只分4组,A、B、C组各16只,D组8只。A组0℃海水浸泡同时给予疲劳性游泳刺激;B组单纯0℃海水浸泡;C组力竭性游泳刺激;D组为正常对照组。通过观察胃粘膜溃疡的发生率和Guth法评价溃疡分数。溃疡局部胃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A组发生应激性溃疡12只(75.0%),B组发生应激性溃疡7只(43.8%),C组发生应激性溃疡6只(37.5%),D组未发现溃疡。A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于B、C组(P<0.01),B、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分数A组(33.5±1.2)、B组(23.1±11.6)、C组(27.7±12.2)、D组(1.0±0.2),A组和B、C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B、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温海水浸泡加力竭性游泳刺激可有效诱导应激性溃疡,是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眯替丁400mg/次进行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40ms/次进行静脉滴注,1次/d,2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14例患者出现了应激性溃疡,其发生率为28%(14/50);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应激性溃疡,其发生率为6%(3/50)。两组患者问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治疗组的空腹PH值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奥美拉唑治可以很好的预防疗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联合云南白药鼻饲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的患儿随机分成西米替丁组、云南白药组和治疗组各50例。西米替丁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予西米替丁0.1g+冰生理盐水10ml混匀后经鼻饲胃管注入,8小时1次;云南白药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卜予云南“药0.25g+冰生理盐水10ml混匀后经鼻饲胃管注入,8小时1次;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则予西米替丁0.1g、云南白药0.25g+冰生理盐水10ml混匀后经鼻饲胃管注入,8小时1次。三组均用药至胃管回抽无咖啡样液体后继续用1天。结果治疗组和西米替丁组、云南白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76%,治疗组和西米替丁组、云南门药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0.71,P〈0.01;χ^2=8,3,P〈0.01)。结论西米替丁联合云南向药鼻饲治疗新生儿应激性溃疡疗效显著,有利于尽早喂养,促进原发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吸入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毛细支气管炎惠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分别在采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或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联合西咪替丁。结果:总有效率治疗B组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喘憋消失、气促缓解、哮呜音消失、湿哆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治疗B组与A组和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增强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安全、有效、简便。  相似文献   

17.
西咪替丁预防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6例临床分期为Ⅲ-Ⅳ级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在常规脱水利尿、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西咪替丁组(男性 43例,女性 20例;年龄 60 a± s11a)和对照组(男性 46例,女性 17例;年龄 59a±12 a)各63例。西咪替丁组加用西咪替丁 0.4 g, ivgtt, bid × 14 d。结果: 2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 6%和 33%,脑出血死亡率为 8%和 32%,西咪替丁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咪替丁静滴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中容量负荷对移植肾早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909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根据术中容量治疗量(ml/kg)分为A组:〈20;B组:20~29;C组:30~39;D组:40~49;E组:≥50。对比观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发生率。结果 DGF的发生率,A组54.2%,高于B组的31.5%(P〈0.05);ATN的发生率,A组(13.8%)高于其他组(B组6.5%,C组6.4%,D组5.9%,E组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在年龄、体重、MAP和CVP术前基础值高(P〈0.05)。结论 肾移植术中液体治疗要结合MAP和CVP的动态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治疗带状孢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按自愿原则将168例患者分为A、B、C、D四组,各42例。A组给予安慰剂治疗;B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维持治疗每日225mg;C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每日375mg;D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VAS)变化、睡眠障碍指数(SPI)变化,并评估重点睡眠干扰评分(EMSIS)、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VAS、SPI、EMSIS均明显优于A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的VAS、SPI、EMSIS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VAS评分和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SPI和EMSI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VAS评分、SPI、EMSIS和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上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29%、90.48%、92.86和73.81%,治疗优良率分别为21.43%、71.43%、83.33%和54.76%。C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A、D组,治疗优良率明显好于A、B、D组(P〈0.05)。结论相比于安慰剂和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在PHN治疗中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减轻疼痛对睡眠的干扰。为了提升治疗有效率,剂量宜选择每日375mg,分3次口服;但是,普瑞巴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临床运用中,必须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贺晓菊  沈婷  余腊梅  李勤 《江西医药》2012,47(10):851-853
目的探讨小剂量硫酸镁静滴联合口服利托君在治疗早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早产治疗病例360例分为3组:A组采用常规剂量硫酸镁静滴,B组采用常规剂量利托君静滴,C采用小剂量硫酸镁静滴+口服利托君联合治疗分别治疗不同孕周的早产。观察3组在抑制宫缩、延长孕周、孕妇副反应、新生儿预后等方面的效果。结果在抑制宫缩方面,治疗组B组效果最好,C组次之,A组最差,在降低早产率上,B组与C组均明显高于A组,P〈0.01,而B组与C组之间无差异,P〉0.05;在停药率上,A组为1例,C组为0例,而B组停药率为25%,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新生儿出生后转NICU率方面,A组与B组和C组比较,其新生儿转NICU的比例最多,P〈0.01,而B组与C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硫酸镁+口服利托君联合用药在治疗早产中的疗效肯定。能有效降低早产率,且副作用少,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