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配型横突拉钩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组配型横突拉钩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腰椎骨骼标本和腰部软组织的观察、测量,设计制作了以腰椎横突为固定支点的组配型拉钩,将其应用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植骨的手术方式,并与传统椎板拉钩的使用进行比较。对比2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液量、切口长度、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下腰痛评分法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方面,组配型横突拉钩组优于椎板拉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切口引流液量、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VAS评分及最后随访JOA评分方面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椎板拉钩相比,组配型横突拉钩具有容积小、组装方便、把持性好、固定确切、视野大、对手术操作干扰小以及适合人群和手术方式广泛等优点,可作为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显露工具。  相似文献   

2.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胸腰段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1/2.相当一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目前常用手术方式之一.椎弓根螺钉的应用,使脊柱骨折治疗发生了很大的飞跃,与以椎板或横突为固定点的骨钩相比,其具有力学强度大,稳定性高,融合效果好等优点.从微创理念讲,现已广泛开展的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short segmentpedicle instrumentation SSPI)尽管较长节段固定优越,但仍存在某些不足.有鉴于此,为尽可能克服上述不足,有学者开展了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即将两对椎弓根钉分别固定于骨折椎及其相邻的正常椎体中,并用于临床,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Mao KY  Wang Y  Xiao SH  Zhang YG  Liu BW  Zhang XF  Cui G  Zhang XS  Li P  Mao KZ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067-1070
目的 探讨单侧切口微创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月至6月18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单侧切口METRxTM X-tube进行MIS-TLIF手术,同侧置入椎弓根螺钉后进行加压固定,同一切口向对侧置入经椎板关节突螺钉,进行围手术期指标观察、影像学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07±19)min,术中出血量(62±21)ml,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1±5)h.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平均长度(52± 2) mm.术后X线和CT显示螺钉均穿过关节突关节,术后和随访期间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F =42.221 ~259.833,P<0.01).结论 单侧切口MIS-TLIF可完成椎弓根螺钉结合经椎板关节突螺钉的双侧混合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节省内固定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并椎间融合术治疗巨大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7例巨大型LDH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采用正中切口入路22例(正中切...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骨折占脊柱损伤的首位,椎弓根螺钉固定已广泛用于脊柱骨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传统手术方法采用后正中入路,术中需大范围剥离、牵拉椎旁肌肉和关节突附着肌肉,尤其置入椎弓根螺钉时需一定的外倾角而持续牵拉压迫椎旁肌肉,导致椎旁肌缺血水肿甚至坏死,引发患者术后腰痛和肌肉萎缩[1、2];术后远期伤椎塌陷及脊柱后凸畸形的再发生[3、4]。为克服以上弊端,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对收治的42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21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俊雄  任增煜  苏秀君 《骨科》2011,2(1):47-48
目的 观察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新鲜骨折的复位效果.方法 对50例胸腰椎骨折给予伤椎及上下邻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根据CT扫描选择伤椎椎弓根钉,在复位时通过直接推顶伤椎椎弓根钉,使得向后移位的椎体向前复位,恢复脊柱序列.行椎板减压,横突间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经过10~15个月随访,术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术后Cob...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病变的早期并发症。[方法]男47例,女65例;年龄29~79岁,平均55.1岁。疾病类型:腰椎间盘退变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13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10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14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腰椎退行性滑脱(Ⅰ度)17例。单节段病变93例,双节段病变19例。采用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观察其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出现腰椎病变节段定位错误3例、异常出血2例、硬脊膜撕裂并脑脊液漏1例、椎弓根骨折3例、终板损伤2例。术后出现切口问题10例、血肿形成2例、神经损伤5例、椎弓根螺钉位置不正确3例、椎板关节突螺钉位置不正确10例、再次手术2例、融合器移位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1%。[结论]通道下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病变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开展的早期阶段。并发症的发生除了与手术方式密切相关,病例和融合器的选择、手术操作亦是重要的因素。只要严格手术适应证的选择、细致的手术操作,以及影像系统的辅助应用,并保持循序渐进,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腰椎椎板减压、椎管后外侧植骨融合、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狭窄及不稳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7年 4月~ 2 0 0 2年 4月 ,对 4 4例实施椎板减压同时作小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 ,腰椎管腔狭窄症 12例 ,退行性脊椎滑脱 10例 ,腰椎不稳症 3例 ,下腰椎二次手术 2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2 3个月(3~ 6 2个月 ) ,共植入 2 0 0枚螺钉 ,螺钉断裂 1枚松动 2枚 ,无神经损伤及螺钉安置不当需二次手术的病例 ,未发现假关节及骨不愈合 ,临床优良率 97 7%。结论 使用椎弓根内固定器及椎管后外侧植骨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国产钛合金RF ,DRFS具有价格低廉、疗效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病变并发症的发生特点和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的166例腰椎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4例,女102例;年龄24~74岁,平均51.9岁;病程8个月~30年,平均47.5个月;腰椎间盘退变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17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23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27例,腰椎退行性Ⅰ度滑脱(Meyerding分级系统)21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5例;单节段病变124例,双节段病变42例;L_(3,4)6例,L_(4,5)97例,L_5S_121例,L_(2,3)、L_(3,4)1例,L_(3,4)、L_(4,5)26例,L_(4,5)、L_5S_115例。结果 :166例患者术中无异常出血,均未输血;术中硬脊膜损伤并脑脊液漏1例、椎弓根(椎弓根入点)骨折4例、终板损伤2例。切口皮肤无坏死,切口无感染。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1例。椎弓根螺钉位置Ⅰ度163例371枚螺钉,Ⅱ度3例3枚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Ⅰ型157例199枚螺钉,Ⅱ型8例8枚螺钉,Ⅲ型1例1枚螺钉;椎板关节突螺钉偏短2例。失访5例,死亡2例,其余病例获得12~60个月的随访,平均35.4个月。随访过程中出现终板切割并融合器部分嵌入椎体14例14个节段。出现异常的双下肢疼痛1例。除11例11个节段不能明确外,其余148例189个节段获得椎间融合。未发现椎弓根螺钉与椎板关节突螺钉松动、移位、断裂,椎间融合器亦无前后向移位,未观察到邻近节段的明显退变现象。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Cobb角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虽然小切口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瞄准器引导下经皮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腰椎病变是一较好的手术方式,但仍面临着并发症的问题,要求术者具有丰富的脊柱外科手术经验、术中严谨的操作、充分利用影像辅助系统,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脊柱损伤特别是胸腰椎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hort-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SSPI)作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主要手术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用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ono-segment pedicle instrumentation,MSPI)治疗胸腰椎骨折[3~7],通过将椎弓根螺钉置入伤椎及相邻椎体,对骨折椎体直接复位、固定,达到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少融合节段及术后并发症的目的。现就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