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评估X、CT及MRI在脊柱包虫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例脊柱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特点,探讨其诊断及误诊原因.方法 1957年10月至2006年6月收治5721例包虫病中,脊柱包虫病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15-56 岁,平均28.3岁,病史0.5-12 年,平均3.2年.发病部位:颈椎3例,胸椎11例,腰椎5例,骶骨6例.从临床、流行病学、影象学及免疫学等方面综合分析,总结其影像学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25例脊柱包虫中有23例来自农牧区或有犬羊密切接触史(92%).25例均行X线检查,13例行CT检查,5例(38.46%)诊断包虫.19例行MR检查,17例(89.47%)诊断为包虫病,多房性是本病的特征之一,T1WI母囊信号高于子囊是其另一特征.15例行皮内casoni试验,阳性12例(80%),4例行包虫病八项免疫试验均为阳性.结论 脊柱包虫病X线和CT表现易误诊为结核、转移瘤、骨巨细胞瘤或骨囊肿等,MRI有助于脊柱包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血清学检查对确诊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壁报交流     
脊柱结核常见误诊误治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常见误诊误治原因,总结诊疗经验。方法:收集脊柱结核患者249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误诊误治共计183例次,约占70%。结论:脊柱结核发病初期误诊误治以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扭伤为主;影像学有“骨结构破坏”时误诊以骨折、骨肿瘤为多;  相似文献   

3.
包虫病是通过粪口途径由动物传染给人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为细粒棘球绦虫。最易受累的脏器为肝和肺,肝肺包虫病几乎占到所有包虫病的90%。骨包虫病少见,仅占0.5%~4%,其中脊柱包虫病占到骨包虫病的50%。脊柱包虫病发病隐匿,不易早期诊断和治疗,容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同时该病使脊柱周围重要的结构受到累及,手术难度大。2005年9月及2007年10月收治的2例胸椎包虫病病例,经手术及后续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包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990年10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脊柱包虫病患者9例,病程为3个月~12年。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腰背疼痛和腰背部包块,术前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4例。包虫病8项免疫试验均为阳性。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病变单纯累及胸椎2例(T8、T9 1例,T11、T12 1例),腰椎2例(L3 1例,L1、L2、L3 1例),胸腰段4例(T12、L1 2例,T12、L1、L2 2例),骶椎1例。X线片、CT检查误诊为椎体结核5例、转移瘤2例、脊索瘤1例、腰大肌脓肿1例。MRI检查7例诊断为脊柱包虫病;2例病变单纯累及腰椎者缺乏囊中囊典型信号改变,误诊为脊柱转移瘤。均行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其中病变单纯累及胸椎的2例与骶骨1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2例腰椎病变者行椎板间开窗椎管减压,4例胸腰段病变者行脊柱侧前方入路经横突椎管减压。7例术前诊断脊柱包虫病者术前口服抗包虫药阿苯达唑2~3周,所有患者术后继续服用阿苯达唑3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1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失血量170~470ml,平均300ml。7例术前MRI检查诊断为脊柱包虫病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脊柱细粒棘球蚴病,2例术前MRI误诊为脊柱转移瘤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腰椎泡状棘球蚴病。随访1~10年,平均4.6年。1例腰椎泡状棘球蚴病患者术后8个月植骨未愈合,经理疗、促骨生长药物治疗,1年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性愈合;其余8例患者植骨区骨性融合,愈合时间为5~8.5个月,平均7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6例,无变化3例。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MRI检查对脊柱细粒棘球蚴病有诊断价值,对腰椎泡状棘球蚴病易误诊,后者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脊柱包虫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探讨脊柱结核特点。脊柱结核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对于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目前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诊断方法种类繁多。最新提出免疫与结核诊断密切相关,将成为脊柱结核今后研究的焦点,也是未来检测的发展方向。另外,还需熟悉脊柱结核的鉴别诊断,以免误诊为其他脊柱疾病。  相似文献   

6.
<正>骨包虫病发病率低,仅占包虫病的0.5%~4%~[1],其生物学行为相对肝脏、腹腔包虫更为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结核、肿瘤、骨囊肿以及其他疾病,发病隐匿,难以早期确诊,易误诊从而延误治疗,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本科收治的1例股骨干包虫病病例进行报告并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不典型脊柱结核的误诊原因及诊断方法.方法分析23例不典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资料。结果不典型脊柱结核具有某些结核的共有特征.X线片、CT、MRI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探查、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结论导致误诊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结核的认识不足及缺乏整体的观点,对有伴随症状的椎体破坏.应将脊柱结核作为主要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椎间盘炎常被误诊为结核或肿瘤,2006年10月,我科收治1例成人原发性椎间盘炎患者被误诊为脊柱结核,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脊柱结核常见误诊误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结核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临床上误诊误治现象十分常见.本文收集本科1998年5月~2008年5月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249例,对其误诊误治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0.
脊柱的化脓性感染临床上较少见,后果非常严重,须尽快明确诊断和治疗。不典型患者不易与缺乏典型临床表现及及影像学特征的脊柱结核相鉴别,容易造成误诊。本院自1999—2006年间一共收治该类患者8例,均误诊为脊柱结核,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