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杰  尹立岩  马燕  李东 《山东医药》2006,46(22):3-4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患儿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状况和胸腺肽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标仪检测31例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血中CD3CD4、CD8、CD4/CD8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支原体肺炎组比较。结果 ①急性期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组和支原体肺炎组比较,CD3、CD4显著降低(P〈0.05),TNFα显著升高(P〈0.01),CD8、IFNγ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组急性期和4周后比较,CD3、CD4、IFNγ升高(P〈0.05),TNFα显著降低(P〈0.01),CD8无变化。用胸腺肽治疗患者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结论 支原体肺炎肺外损伤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低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因子中TNFα早期升高,而IFNγ不明显;恢复期TNFα下降,而IFNγ升高明显。用胸腺肽治疗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急性期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取30例急性期MPP患儿(MPP组)及2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IFN-γ及TNF-α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血清IFN-γ、IL-5及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TNF—α也有升高趋势(P〉0.05),IL-2和IL-4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MPP急性期患儿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主要经Th1型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为主,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患儿血清白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2011年5月~2012年12月入住我院的60例肺炎支原体患儿与40例健康儿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IL-18、TNF-α及TGF-β1,比较MP急性期及恢复期与对照组、MP重症患者与轻症患者急性期、MP重症患者与轻症患者恢复期上述指标的水平.结果 MP恢复期及急性期与对照组血清IL-18、TNF-α及TGF-β1水平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MP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重症患者与轻症患者急性期血清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重症患者与轻症患者恢复期血清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儿与MP患儿血清IL-18、TNF-α、TGF-β1具有明显差异,且在不同发病期、病情轻重方面也具有明显差异,对于MP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占宇 《山东医药》2012,52(3):71-72
目的探讨IL-2、IL-8、TNF-α在支原体肺炎(M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MP患儿40例,检测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2、IL-8、TNF-α和免疫球蛋白(Ig)水平。结果 MP急性期患儿血清Ig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MP急性期患儿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恢复期及对照组,而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均<0.01。结论多种炎性介质共同参与了MP的发生、发展,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出现紊乱。联合检测血清IL-2、IL-8、TNF-α水平有助于MP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TNF-α、IL-6、IL-8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5例正常患儿作为对照组,25例轻症MPP作为实验A组,25例重症MPP为实验B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TNF-α、IL-6、IL-8浓度变化以及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表达水平。结果 MP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TNF-α、IL-6、IL-8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B组显著高于实验A组,P〈0.05;MPP患儿CD3+、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实验B组比实验A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TNF-α、IL-6、IL-8浓度变化呈正相关,与T细胞亚群CD3+、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TNF-α、IFN-γ、IL-6水平与慢性病贫血( ACD)的关系。方法选择ACD患者24例( ACD组)、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16例( IDA组)、正常健康志愿者16例(对照组),比较各组TNF-α、IFN-γ、IL-6及血清铁( SI)、铁蛋白( SF)、血红蛋白( Hb)、CD8+T细胞比例。分析ACD组TNF-α、IFN-γ、IL-6水平与SI、SF、Hb、CD8+T细胞比例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DA组Hb、SI、SF及ACD组Hb、SI明显下降(P均<0.05),ACD组SF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IDA组比较,ACD组TNF-α、IFN-γ、IL-6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 ACD组TNF-α、IL-6水平与SI、Hb呈负相关(P均<0.05),TNF-α、IFN-γ、IL-6水平与SF呈正相关(P均<0.05)。 ACD组TNF-α、IFN-γ、IL-6水平与CD8+T细胞比例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TNF-α、IFN-γ、IL-6参与了ACD的发生和发展,是造成并加重ACD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肝脏疾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10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IL-10在肝病患者血中的浓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体外检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IL-10的浓度。结果IL-4、TNF-α、IFN-γ在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组患者外周血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01-P〈0.05),而IL-10的肝病组与正常组之间、肝病组之间相比,均未有显著差别(P〉0.05);IFN-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和重型肝炎组(P〈0.05);IL-4在重型肝炎组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急性(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IL-4、IFN-γ、TNF-α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IL-4、TNF-α、IFN-γ分别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促纤维化作用和抗纤维化作用;促炎因子 IFN-γ、TNF-α和抗炎因子IL-4共同参与重型肝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感染对大鼠脑组织神经丝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弓形虫感染对大鼠脑组织神经丝(NF)mRNA表达和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弓形虫感染组(A组)腹腔感染弓形虫速殖子2×10^2/ml悬液2ml;正常对照组(B组)腹腔注射灭菌生理盐水2ml。感染弓形虫速殖子9周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大脑组织中高分子量NF(NF—H)、中分子量NF(NF—M)和低分子量NF(NF—L)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ELISA测定其血清IFN-γ、TNF-α、IL-4等细胞因子。结果大鼠弓形虫感染9周后,大脑组织NF.LmRNA下降为正常对照组的64%(P〈0.01);NF—M为96%(P〉0.05);NF—H为89%(P〈0.05)。感染组大鼠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大鼠血清中IFN-γ、TNF-α、IL-4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水平(P〈0.05)。结论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大鼠脑组织中NF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的下降,血清IFN-γ、TNF-α、IL-4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双氢青蒿素哌喹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哌喹(科泰复)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PCP)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以每周2次连续6周皮下注射地塞米松诱导SD清洁级大鼠建立肺孢子虫肺炎动物模型,采用科泰复40mg/kg,连续3d,双氢青蒿素(科泰新)60mg/kg,连续6d治疗实验大鼠,以复方新诺明为治疗对照组,通过存活率、体重回升率、肺重/体重比、肺印片的每视野包囊均数、大鼠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和血清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等指标考核其疗效。结果科泰复、科泰新治疗组的大鼠存活率提高,治疗后大鼠体重增加,肺重/体重比、肺印片的每视野包囊均数和血清NO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PCP模型阳性对照组(P〈0.05),而科泰复和科泰新治疗组大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和IFN-γ水平则均显著高于PCP模型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科泰复、科泰新对大鼠肺孢子虫肺炎具有治疗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汪群英  徐芸  李建生 《山东医药》2008,48(14):55-56
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以及IL-2、IL-4、IL-10、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设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H患者CD4^+、CD4^+/CD4^+和CD4^+CD28^- T细胞均明显升高(P均〈0.05),CD4^+ CD25^+明显降低(P〈0.05),IL-2和TNF-α显著升高(P均〈0.05)。认为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的变化与MH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方法 将7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轻度急性发作组、中度急性发作组、重度急性发作组,选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各组MP特异性抗体、MP阳性检出率、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哮喘组患者MP-IgM、MP-IgG阳性检出率为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哮喘组IFN-γ、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引起哮喘急性发作的原因可能与MP感染有关,且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导致MP感染发病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武国霞 《山东医药》2011,51(43):89-90
目的探讨血清白三烯B4(LTB4)、IL-6、IL-8及TNF-α水平变化在过敏性紫癜(HS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2例HSP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LTB4、IL-6、IL-8与TNF-α水平。结果HSP组血清LTB4、IL-6、IL-8与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早期(P均〈0.05);HSP组并肾损害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无肾损害者(P〈0.05)。结论LTB4、IL-6、IL-8、TNF-α水平升高及其相互作用所致免疫病理损伤可能是HSP发病的重要因素,且TNF-α可能参与了继发性。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院的55例老年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MPP)的临床资料,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5名患者的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其血清IL-10、TNF-α及TGF-β1水平进行了分析,比较急性期及恢复期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重症组与轻症组急性期及恢复期上述指标水平。结果 1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期患者血清TNF-α及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但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症组急性期患者血清IL-10、TNF-α及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3重症组恢复期患者血清IL-10、TNF-α及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老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10、TNF-α、TGF-β1水平高低反映了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病情缓解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水平变化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健康人(对照组)、44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增生组)、61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ELISA法检测三组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和Th2类细胞因子IL-6水平;分析CD4+CD2+5Treg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细胞因子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TNM分期Ⅲ、Ⅳ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显著高于0~Ⅱ期患者、对照组和增生组,且术后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均〈0.05);乳腺癌组TNM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IL-2、IFN-γ、TNF-α水平明显低于0~Ⅱ期患者、对照组和增生组,IL-6水平则反之(P均〈0.05);乳腺癌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IL-2、IFN-γ、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579、-0.607、-0.691),与IL-6呈正相关(r=0.804),P均〈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机制为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参与机体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张雷家  张金萍  胡冰 《山东医药》2005,45(31):21-22
对95例乙肝病毒(HBV)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其IL-10、IL-12和IFN-γ血清水平,同时检测HBV—DNA和HBVM。结果HBsAg携带(ASC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儿(CHB组)的IL-10、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P值分N〈0.05,〈0.01,〈0.01)。ASC组高病毒载量者IL-10和IFN-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CHB组高载量者IL-10、IL-12和IFN-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ASC组和CHB组IL-10与IL-12、IFN-γ均呈显著正相关,IL-12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HBV感染患儿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应答,与HBV—DNA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降钙索原(PCT)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2007年1月-8月诊断为重症MPP的住院患儿36例,对照组为同期无感染的正常儿童15例。分别于入院24小时内急性期及恢复期取外周静脉血2ml,离心后留取血清标本,-70℃冰箱保存备用,对照组同样方法留取标本,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测定PCT。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PCT平均值分别为(0.21±0.13)ng/ml,(0.09±0.14)ng/ml,对照组儿童PCT平均值为(0.04±0.03)ng/ml。急性期与恢复期PC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恢复期PCT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症MPP在急性期血清PCT仅轻度增高,在恢复期降至正常范围。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血清PCT不能取代MP-IgM抗体,MP—IgG抗体,而且需结合年龄、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片特点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RMPP患儿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7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比较两组疗效、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TFN-γ、IL-1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能够有效抑制患儿血清促炎症因子水平,并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共刺激分子B7-H3(sB7-H3)、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58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为观察组22例和恢复期为对照组36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因素。 结果观察组sB7-H3(152.39±19.02)(ng/L)、IFN-γ(63.57±9.82)(ng/L),较对照组sB7-H3(136.82±17.43)(ng/L)、IFN-γ(39.08±6.74)(ng/L),比较P<0.05。急性期组患儿呼吸衰竭、呼吸道反复感染构成比与恢复期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道反复感染、sB7-H3、IFN-γ均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的危险因素(OR=3.347,2.986,2.593,P<0.05);ROC分析显示,肺泡灌洗液中sB7-H3、IFN-γ表达水平预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47.50 ng/L和52.17 ng/L,灵敏度分别为82.14%和71.43%,特异度分别为76.56%和95.3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和0.828。 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中sB7-H3、IFN-γ表达均异常升高,二者均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的危险因素,二者为预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史良俊  王俐  张瑞连 《山东医药》2011,51(23):86-87
目的探讨IL-2、IL-6、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发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5例RMPP患儿(RMPP组),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2、IL-6、IL-10和TGF-β1,并与2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MPP组)和1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对照。结果 RMPP组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IL-2、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MPP组和对照组,IL-6、TGF-β1水平均显著高于MPP组和对照组(P均〈0.05);RMPP组和MPP组组内上述各项指标在急性期及恢复期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恢复期MPP组IL-2、IL-6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IL-2、IL-6、IL-10和TGF-β1可能参与了RMPP的发病机制,检测其血清水平可为临床判断MPP病情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IL-6及TNF-α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ITP患儿(ITP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恢复期测定其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以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对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关系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ITP组治疗前及恢复期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其中治疗前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IL-6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r=0.515)。结论IL-6和TNF-α作为炎性因子可能协同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检测其血清水平可为ITP诊断及疗效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