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海洛因依赖者清醒状态下快速脱毒与纳曲酮冲击疗法的优劣。【方法】海洛因依赖者清醒状态下用丁丙诺啡,纳洛酮注射液进行快速脱毒为A组(30例);选择年龄、性别、滥用史、滥用方式、末周日滥用量基本一致者,采用纳曲酮冲击疗法者为B组(30例)进行对照。按纳曲酮冲击疗法操作程序准备及用药。比较两组住院至冲击治疗时间,冲击治疗中反应及治疗后戒断症状,不良反应等。A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A组患者平均住院4d左右完成脱毒,较B组(平均6.4d)明显提前完成脱毒(P〈0.01)。A组治疗时间,平均2h,病人一直处于清醒状态,治疗期间各项生命体征正常、平稳。治疗后戒断症状轻,无不良反应。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对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没有明显影响,冲击成功率100%。【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清醒状态下快速脱毒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可操作性更强、戒断症状及不良反应更轻;是目前较好的快速脱毒方法,很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复合布比卡因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0~85岁膀胱癌或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术毕均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其中A组配方为吗啡5 mg 0.75%布比卡因15 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B组、C组分别将吗啡改为丁丙诺啡0.45 mg或0.3 mg.观察术毕(t1)、术后3 h(t2)、6 h(t3)、12 h(t4)、24 h(t5)、拔除PCA时(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RSS);t1~t6 PCA按压次数及总用量;不良反应.[结果]三组HR、MAP、SpOz及VAS无明显差别;A组患者RSS在t3、t4高于术毕,且从t3~t6 B,C两组明显低于A组,C组明显低于术毕(P<0.01);PCA按压次数C组明显多于B和A组(P<0.01),总用药量C组>B组>A组(P<0.01);A组有较多的恶心呕吐病例(P<0.01),有4例患者出现嗜睡现象(P<0.05),但无明显呼吸抑制.[结论]丁丙诺啡复合布比卡因能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术后PCEA,其中以丁丙诺啡0.45 mg配方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配伍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效果.[方法]171例择期行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5 μg/kg,B组予10 μg/kg,C组予20 μg/kg的布托啡诺,三组均配伍丙泊酚1.8~2.5 mg/kg.观察并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2 min(T1)及术毕(T2)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相关项目,行术后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T1时点SBP、DBP、HR、RR及SpO2均较T0时点降低(P〈0.05),C组的SBP、HR、RR及SpO2较A组、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毕即T2时点A组和B组SBP、DBP、HR、RR及SpO2均恢复到T0水平(P〉0.05),C组SBP、DBP及HR仍较术前低(P〈0.05).A组入镜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较B组及C组长(P〈0.05),丙泊酚的总用量亦较B组及C组多(P〈0.05),但术后清醒时间较C组短(P〈0.05),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VAS评分高于B组及C组(P〈0.05).A组术中体动多于其余两组(P〈0.05).A组和B组恶心呕吐、眩晕及嗜睡的发生率均较C组低(P〈0.05).[结论]布托啡诺配伍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麻醉安全有效,10 μg/kg的布托啡诺剂量较为合适,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可降低手术难度,不影响术后清醒,减轻术后疼痛,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进行胸腹大手术的老年患者使用瑞芬太尼麻醉之后达到适宜镇痛效果的最佳剂量.[方法]将60例择期行胸腹大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15例,分别于停用瑞芬太尼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25 μg/kg(A组)、0.035 μg/kg(B组)、0.045 μg/kg (C组)和0.065 μg/kg(D组).评估4组患者在静脉镇痛后20 min(T1)、40 min(T2)、80 min(T3)、120 min(T4)4个时间点的镇痛及镇静效果,需要加注镇痛药物的例数及各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等.[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患者在40 min和80 min时镇痛效果明显增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并且要求加注镇痛药物的例数也少于A组(P〈0.05).A组患者在T1时镇静效果较B、C组差,Ramsay评分显著降低(P〈0.01),D组患者在T1时镇静效果较B、C好,Ramsay评分显著增加(P〈0.01).与A,B,C组相比,D组患者有明显的呼吸抑制,延迟拔管时间及术后清醒时间.B组及C均能取到极为满意的镇痛镇静效果,而B组浓度较小,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更少.[结论]舒芬太尼可作为经受胸腹大手术的老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镇痛的理想静脉用药,推荐最佳剂量为0.035μg/kg.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美沙酮与丁丙诺啡加洛非西定梯度治疗海洛因依赖戒断症状的疗效。方法将 15 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三组 ,每组 5 0例 ,进行为期 12d的戒毒治疗 ,研究组采用美沙酮 (总量 80~ 110mg) ,丁丙诺啡 (总量 0 .6~ 1.5mg)。洛非西定 (总量 1.6mg)治疗。美沙酮组 (对照A组 )采用美沙酮(总量 13 9~ 175mg)口服治疗 ;美沙酮加丁丙诺啡组 (对照B组 ) ,采用美沙酮 (总量 90~ 12 0mg) ,丁丙诺啡 (总量 0 .9~ 2 .3mg)治疗。用统一的评定量表评定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在控制戒断症状、停药后无反跳现象、脱试率低、成瘾风险性小等方面均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美沙酮加丁丙诺啡加洛非西定梯度治疗海洛因依赖戒断症状效果满意 ,是一种较好的戒毒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AT )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4例 SAT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分为 A 组(单数号,n =42)与 B 组(双数号,n =42)。 A 组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及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治疗,B 组口服泼尼松片,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退热、疼痛与肿大消失)、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半年复发率。【结果】A 组疼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 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B 组为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1/42),低于 B 组的14.3%(6/42),复发率为2.4%(1/42),低于 B 组的16.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治疗 SAT 可更快消退患者发热、甲状腺疼痛、肿大等症状,且副作用少、复发率低,与口服泼尼松相比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时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筛选急性重度CO中毒昏迷患者4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纳洛酮治疗组(B组),每组24例.A,B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治疗后测定血浆β-EP水平,观察患者苏醒时间、治愈率、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病死率等.[结果]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血浆β-EP水平明显增高,治疗12 h、24 h、48 h时,B组β-内啡肽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患者苏醒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治愈率也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应用纳洛酮能快速降低重度CO中毒时血浆β-EP水平,缩短患者昏迷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NB-UVB照射治疗,C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治疗,患者在治疗后d10根据玫瑰糠疹症状和体征评分评判疗效,比较三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有效率87.5%显著高于A组67.5%和B组6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NB-UVB照射治疗玫瑰糠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舍曲林联合多沙唑嗪控释片与单用舍曲林治疗早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男科门诊无器质性病变的早泄患者34例,随机分成单用组、联合组各17例, 单用组口服舍曲林50 mg(性生活前4~6 h服用), 1次/日,联合组口服舍曲林50 mg,每日一次(性生活前4~6 h服用)和多沙唑嗪控释片4 mg,每日一次,观察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问卷中的性交满意度评分、每周性交频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患者及其配偶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结果]单用组、联合组两组患者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在治疗后均显著增加,而联合组较单用组增加更显著(P=0.016);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两组均有显著性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139);治疗后每周性交频率两组均显著增多,联合组患者每周性交频率增加更明显(P=0.0107);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641).[结论]舍曲林联合多沙唑嗪控释片较舍曲林单用治疗早泄具有更好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周健  邹嘉平  张磊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976-1977
[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和依巴斯汀联合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为变应性鼻炎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10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和依巴斯汀联合用药组(A组),依巴斯汀组(B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组(C组),分别用药四周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评估.[结果]三组患者经四周治疗后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后平均症状和体征总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C组有效率分别与A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和依巴斯汀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联合用药控制鼻炎症状效果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对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妇镇痛效能及副作用的影响。[方法]160例剖宫产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4组,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PCEA。M组:吗啡7mg+罗哌卡因150mg+昂丹司琼8mg;MNl组:吗啡7mg+罗哌卡因150mg+纳洛酮0.25mg;MN2组:吗啡7mg+罗哌卡因150mg+纳洛酮0.40mg;MN3组:吗啡7mg+罗哌卡因150mg+纳洛酮0.55mg。各组均加盐水至100mL,在镇痛开始后48h内不同时间观察VAs疼痛评分、Ramsay’s评分、恶心呕吐、瘙痒、排气时间及呼吸抑制。[结果]MN1组、MN2组和M组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MN3组的VAS评分则明显升高,与M组比较,MN1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MN2组与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7mg吗啡伍用0.40mg纳洛酮用于PCEA对吗啡镇痛效果无影响,并可有效地减少吗啡术后镇痛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周传意  朱红  张达人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3):430-431,435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同步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64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化放组和单放组,每组32例。化放组采用化疗方案为紫杉醇顺铂同步化疗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Co体外照射在化疗开始时同步进行。单放组仅采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2年生存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放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脱发发生率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放纽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同期化疗合并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局部晚期NSCLC能提高近期疗效,患者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支持治疗下,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剂量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三联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96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口服呋喃唑酮100mg:阿莫西林1000mg和奥美拉唑20mg;对照组:48例,口服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和奥美拉唑20mg;两组均为每天2次,抗生素疗程1周。8d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连服3周。患者在停药后4周行胃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和Hp根除率及副作用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根据意向治疗分析(1TT)和按治疗方案分析(PP),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是85.4%VS87.5%和89.1%VS89.4%,两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是87.5%VS 91.7%and91.3%VS93.6%,两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8.7%和6.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呋喃唑酮、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高,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泵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分别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来治疗方案,改用胰岛素泵治疗,1周后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4组.A组胰岛素泵联合格列美脲,B组胰岛素泵联合吡格列酮, C组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 D组胰岛素泵联合阿卡波糖,共治疗4周.对比分析4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 FBG、2hPG 、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1);四组之间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1); B 、C、D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均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胰岛素泵分别联合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能较好地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但分别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吡格列酮时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奥曲肽在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43例排除需急诊手术的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肠梗阻病因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按常规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治疗;奥曲肽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醋酸奥曲肽25 μg/h,持续静脉泵入,连用3~10 d.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引流量和腹部X线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奥曲肽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管拔出时间、胃管引流量、腹部X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肠梗阻有效、安全,能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喹硫平合并氯硝西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8例AD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服用常规剂量喹硫平组[(对照组,常规剂量100mg/d基础上适当加大至150-275mg/d)及常规剂量喹硫平合并服用氯硝西泮(0.5-3mg/晚)组(观察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7.9%,观察组有效率为93.9%,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副作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喹硫平合并氯硝西泮治疗AD伴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剂量低频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合并肾性贫血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低频率rhEPO治疗组与小剂量高频率rhEPO对照组,治疗组应用10000U rhEPO每周1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应用3000U rhEPO每周3次皮下注射,分别观察治疗前及用药后4周、8周及12周患者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2周后患者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有升高( P <0.01),且治疗组治疗4、8周后患者Hb、Hct水平升高更明显,贫血伴随症状得到明显纠正,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剂量低频率rhEPO能快速改善肾性贫血患者贫血情况、不良反应低、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诺和锐30R三餐前皮下注射与诺和锐R三餐前皮下注射加睡前注射来得时在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风险。【方法】将本科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期间68例初诊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使用诺和锐30R三餐前皮下注射;B组使用诺和锐R三餐前皮下注射加睡前注射来得时,出院后继续治疗,为期12周。观察两组患者5个时点(空腹及三餐后2h,睡前)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过胰岛素治疗后各时点血糖及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和B两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均有效,但A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天数、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3次餐前注射诺和锐30R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强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乳果糖和食醋预防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果糖和食醋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HE)的疗效.[方法]将70例确诊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及食醋灌肠,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发生HE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氨含量明显下降,数字连接实验(NCT)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乳果糖和食醋能有效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HE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