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EB病毒VCA-IgA抗体水平对鼻咽癌放射治疗远期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君  申良方  章正 《中国医师杂志》2003,5(8):1120-1121
许多的研究表明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1] 。对其的研究多见于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早期诊断方面[1,2 ] 。EB病毒壳抗原的免疫球蛋白A(VCA -IgA)抗体在鼻咽癌的诊断中较为特异 ,临床上关于应用检测VCA -IgA滴度评价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 (放疗 )远期预后的报道较少。本文观察 1 2 9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VCA -IgA不同滴度对放射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 ,旨在探讨VCA -IgA抗体滴度和预后的内在联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 2 9例首诊的鼻咽癌患者 ,经病理切片证实为低分化鳞癌 ,Karnofsky评分≥ 70分 ,年龄1…  相似文献   

2.
EB病毒血清学筛查对鼻咽癌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既往中山市所作鼻咽癌EB病毒血清学筛查效果评价的基础上 ,调整对照组后 ,本研究重点探讨筛查对鼻咽癌死亡率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 :1987年中山市 16个镇区对 2 5~ 69岁本地户口自然人群进行了鼻咽癌筛查 ,并对筛查与对照组( 16个镇区未参加筛查者 )追踪随访至 2 0 0 0年底 ,搜集其发病与死亡资料。对照组人数由 1987年筛查镇区年中人口数减去筛查组人数而得。筛查与对照组总观察人数 ,扣除各自死亡与失访人数后逐年相加而得。筛查与对照组鼻咽癌患者病理诊断率分别为 97.6%、92 .5 % ,地市级以上医院确诊者分别占 96.7%、91.7% ;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EB-VCA IgA)在鼻咽癌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09年7月-2011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EB-VCA IgA筛查的3 820例居民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EB-VCA IgA;对结果异常者取鼻咽部黏膜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分析EB-VCA IgA在鼻咽癌筛查中的意义。结果在3 820例居民中,EB病毒抗体阳性48例(1.26%),确诊为鼻咽癌2例。结论在鼻咽癌的高发地区,EB-VCA IgA可作为一项常规防癌检查项目,以有利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EB病毒VcA-IgA抗体与鼻咽癌病人疗效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B病毒和鼻咽癌密切相关 ,EB病毒VcA -lgA抗体作为临床肿瘤标记物在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确定高危人群和评估癌变风险等方面有一定价值 ,但与鼻咽癌临床疗效的关系报道较少。本文研究了VcA -IgA抗体情况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为临床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相关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0年到 1995年经本院病理确诊的鼻咽癌初治住院病人共 12 0例 ,根据VcA -IgA抗体情况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入组条件 :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 ,心、肺、肝、肾功能均正常 ,VcA -IgA抗体滴度≥ 1∶10阳性 ,无远处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B病毒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潜伏蛋白(EBNA1)免疫球蛋白A抗体(IgA)的检测对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酶法(IE)和酶联吸附试验(ELISA)检测326例鼻咽癌患者、1290例非鼻咽癌门诊患者、职工体检767例血清中EB病毒VCA/IgA、EA/IgA、NA1/IgA抗体。结果鼻咽癌患者VCA/IgA、EA/IgA、EBNA1/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9%、8t.9%、和87.7%;非鼻咽癌患者组为18.0%、0.2%、和15.3%;对照组为5.1%、0、13.8%。鼻咽癌组的三种IgA抗体阳性率均分别高于非鼻咽癌组和对照组(P〈0.001),非鼻咽癌组的VCA/IgA抗体阳性率亦高于对照组(P〈0.001)。检测VCA/Ig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7.9%和94.9%;EA/IgA为引.9%和100%;EBNAI/IgA为87.7%和86.2%。结论VCA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在较高的水平;EA灵敏度低特异度高;EBNA1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及VCA,提示免疫酶法检测VCA/IgA抗体仍然是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理想的方法,ELISA法EBNAI/IgA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比前者低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福州地区部分人群EB病毒VCA-IgA抗体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福州地区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在本地人群中分布的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8000例福州体检人群的EB病毒VCA-IgA,并与其它地区进行比较。结果:VCA-IgA阳性者712例,阳性率为8.90%,其中女性阳性率为9.27%(346/3732),男性阳性率为8.58%(366/4268);EB病毒VCA-IgA检出率高低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在福州地区8000例人群中,EB病毒VCA-IgA在各年龄段均有较高的感染率,其中≥60岁年龄组VCA-IgA感染率最高达14.11%,应加强对福州地区人群EB病毒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EB病毒(EBV)DNA的检出率,了解儿童EB病毒感染情况,以及与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关系,以有效的预防EBV感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8 348例疑似EBV感染患儿EBV-DNA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8 348例疑似EBV感染患儿总体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作者1989—1990年对市区工人、干部2755人,以免疫酶法进行了EB病毒IgA/VCA、IgA/EA抗体检测,共检出IgA/VCA抗体阳性79人,阳性率2.86%(79/2755);阳性结果与性别、年龄关系不大;IgA/EA抗体全部阴性,均未追踪观察,故转归情况未明。  相似文献   

9.
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前瞻性方法对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进行了调查。根据随访1987年广州市、中山市和四会市近10万居民EB病毒抗体(VCA/IgA)普查中所有阳性人群和配对选择阴性对照资料,到1994年底,共发现鼻咽癌94例,其中阳性队列91例,阴性队列3例,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313‰和126‰,调整性别年龄后相对危险度为1014。95%可信区间为348~4760。结果表明,EB病毒与鼻咽癌有密切的关联,除具有筛检的意义外,还提示长期的高鼻咽癌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EBV)抗体检测结果,为鼻咽癌早期筛查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将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及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顺利完成EBV(Rta)-IgG、衣壳抗原(VCA)-IgA、早期抗原(EA)-IgA抗体检测,分析EBV抗体阳性情况及阳性患者分布特点及鼻咽癌风险。结果 共纳入健康体检者2 942例,检出Rta-IgG阳性73例、VCA-IgA阳性120例、EA-IgA阳性94例,Rta-IgG、VCA-IgA、EA-IgA单项阳性率分别为2.11%、3.23%、2.72%,Rta-IgG、VCA-IgA双项阳性率为0.37%,VCA-IgA、EA-IgA双项阳性率为0.48%。男性Rta-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的VCA-IgA、EA-Ig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Rta-IgG、VCA-IgA、EA-Ig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0岁者Rta-IgG、VCA-IgA、EA-IgA阳性率更高。EBV抗体检测结果提示鼻咽癌患病风险低2 680例、轻度175例、中度76例、高度11例,男、女性的鼻咽癌风险患病风险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鼻咽癌患病低风险、轻度风险、中度风险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45岁低风险者更多,而≥60岁者轻、中、高度风险者更多。不同鼻咽癌家族史者鼻咽癌患病风险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体现在低风险和中、高度风险人群。结论 郑州市健康体检人群EBV抗体检测结果以VCA-IgA阳性率最高、且男性VCA-IgA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60岁者Rta-IgG、VCA-IgA、EA-IgA阳性率更高、鼻咽癌患病风险增加,应加强健康体检人群EB病毒抗体检测,以做好鼻咽癌早期筛查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EB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免疫功能状况及其与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放射比浊法检测50例IM患儿(IM组)急性期、恢复期血清免疫球蛋白,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23+,同期检测50例同龄健康儿童(对照组).结果 IM组急性期IgA、IgG、IgM分别为(0.75±0.65)、(7.55±2.05)、(1.85±0.55) g/L,IM组恢复期分别为(0.95±0.55)、(8.85±2.25)、(1.75±0.65) g/L,对照组分别为(1.25±0.75)、(10.65±2.55)、(1.80±0.50)g/L,IM组急性期IgA、IgG明显低于IM组恢复期和对照组(P<0.01),而IgM与IM组恢复期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组急性期CD3+、CD4+、CD8+、CD4+/CD8+、CD19+、CD23+分别为0.6050±0.0850、0.2080±0.0315、0.6520±0.0520、0.45±0.35、0.0580±0.0205、0.0250±0.0135,IM组恢复期分别为0.7220±0.0820、0.3575±0.0375、0.3565±0.0565、1.45±0.45、0.1580±0.0280、0.0625±0.0225,对照组分别为0.7530±0.0830、0.4850±0.0450、0.3275±0.0575、1.48±0.55、0.1850±0.0560、0.0805±0.0175,IM组急性期CD3+、CD4+、CD4+/CD8+、CD19+、CD23+明显低于IM组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而CD8+明显高于IM组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结论 EB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2.
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鼻咽癌等相关,是重要的肿瘤相关病毒.EBERs是EB病毒潜伏感染的细胞内数量最多的病毒转录产物,可能在潜伏感染及细胞转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此文综述了EBER基因变异及EBERs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影响人群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随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运用应激理论和综合健康概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其一年间变化。方法:抽取简阳市某厂1160名职工为研究对象,进行基线调查和一年后随访。以问卷和临床检查相结合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应激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和社会功能及现患疾病,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997年影响该人群疾病总分的主要因素有工种、年龄、阳性症状数、阳性症状均分、主观支持分,R^2=0.32;1998年的主要因素有年龄、SCL-90总分、阳性症状均分、支持利用度,R^2=0.345。结论:年龄、心理应激水平、社会支持等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心理社会因素,且一年时间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某三甲医院一年来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情况,分析常见病种的构成及临床特征,为EB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采用荧光PCR法检测EBV核酸载量,并对检测结果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313例血浆标本中EBV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阳性标本314例,总体阳性检出率为23.91%,其中女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21.60%,男性为25.27%,男女不同性别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异((口恶)2=2.26,P=0.133)。在不同年龄段的EBV-DNA阳性检出率出现两个高峰,分别为1~10岁和61~70岁。不同季节间的EBV阳性检出率也有不同,其中秋季最高为36.44%,冬季最低为13.00%。该院科室之间患者EBV的阳性检出率前五位的依次为:儿科(40.91%)、放疗科(39.30%)、血液科(18.50%)、感染科(16.98%)、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15.79%)。不同疾病的EBV阳性检出率不同。结论 EBV的阳性检出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相似,有年龄、季节差异,无性别差异。EBV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5.
中山市HIV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和随访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对中山市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的分析和随访 ,了解其HIV的传播途径、高危行为和生存现状 ,为干预HIV传播提供依椐。方法 于 1992~ 2 0 0 3年每年对中山市新发现的HIV感染者建立档案 ,制订个人健康咨询随访表 ,2 0 0 0年起每年进行一次咨询随访 ,了解其健康状况、去向及家属感染状况。结果 共新发现HIV感染者 72 5例 (其中艾滋病患者 12例 ) ,感染途经以静脉吸毒为主 ,占 89 93% ,有偿献血、单采浆及受血感染占 2 6 2 % ,性接触感染占 6 90 %。咨询随访前后吸毒者共用针具率分别为 98 4 7% (6 4 2 / 6 5 2 )、5 6 2 5 % (171/ 30 4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咨询随访三年后仅 2人坚持戒毒。咨询随访前非婚性行为发生率为 2 4 0 0 % (15 8/ 6 5 8) ,15 8例有非婚性行为者咨询随访前后从不使用安全套分别占 80 38%、4 5 5 7%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999~ 2 0 0 3年随访者共发生相关疾病死亡 96例 (其中新发现及发展为艾滋病患者死亡 2 2例 ) ,入院治疗仅 6 1人次。结论 中山市HIV感染途经以静脉吸毒为主 ,并存在性传播的危险 ,感染者生活质量低。应加强HIV感染者健康教育 ,减少二代感染 ,并帮助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提高HIV感染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B病毒急性感染与胎儿水肿的关系,了解妊娠中晚期EB病毒感染对母儿的危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孕期B超检查符合胎儿水肿综合征的40例孕妇作为研究组,进行孕妇血清EBEA-IgM检测,观察妊娠结局,并随机抽取同期101例胎儿正常的孕妇血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孕妇EBEA-IgM阳性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48.5%,P〈0.01),且死胎、活产、胎儿异常引产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产中早产(40%)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9%,P〈0.05)。结论孕期急性EB病毒感染与胎儿水肿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应重视孕期EB病毒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EBV与HCC的关系及与其它病毒有无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包埋HCC标本中EBV。结果 PCR测EBV DNA(BamHl W和/或LMP1)阳性率为28.2%。免疫组化测EBV LMP1多定位于肿瘤细胞中。结论 EBV在HCC组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可能在HCC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表达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糖蛋白G免疫优势片段gG321-580,探讨重组gG321-580作为检测HSV-2特异性IgG诊断抗原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开发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 整合有gG321-580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接种Sf9昆虫细胞,NTA-Ni2+纯化表达His-gG321-580融合蛋白.应用HSV-2感染Vero细胞,制备HSV-2病毒抗原.将gG321-580蛋白和HSV-2病毒抗原分别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法(gG321-580-ELISA和病毒抗原-ELJSA).分别用gG321-580-ELISA和病毒抗原-ELISA检测105份临床样本,两者的检测结果以HerpeSelect 2 ELISA IgG试剂盒作为金标准,在特异性、灵敏性和符合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SDS-PAGE和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表达的gG321-580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0000,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与HerpeSelect 2 ELISA IgG试剂盒相比,gC321-580-ELISA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83.3%、81.8%、82.9%,病毒抗原-ELISA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20.8%、93.9%、43.8%.gG321-580-ELISA敏感度和符合率高于病毒抗原-ELISA.结论 表达的HSV-2重组gG321-580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是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转随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四川省某地区静脉吸毒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抗体阳转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了解该人群HCV流行的态势.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在四川省西昌市招募HCV血清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107人,每6个月随访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采集血样检测HCV血清抗体.结果 队列随访2年,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为81.3%(87/107),HCV阳转率为38.45/100人年.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中,性别(RR,2.59;95%CI,1.18~5.65)、年龄(RR,0.52;95%CI,0.28~0.96)、近3个月静脉注射频率≥7次/周(RR,2.68;95% CI,1.33~5.42)和近3个月共用针头或注射器(RR,2.22;95%CI,1.11~4.45)是HCV血清抗体阳转的危险因素.结论 静脉吸毒人群HCV新发感染率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静脉吸毒人群的共用注射器行为和高危性行为.  相似文献   

20.
TTV母婴传播途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输血传播病毒 (TTV)在孕产妇血清、乳汁及新生儿脐血中的感染情况 ,探讨其在母婴间的传播途径及生后 1年期间的带菌情况。方法 :应用套式 PCR对 40 0例正常孕产妇分娩前的血清及其新生儿的脐血血清标本、产妇的乳汁配对进行 TTV DNA检测 ,对阳性的母亲及其新生儿进行 6个月、 12个月随访 ,对 TTV DNA成对阳性的母血、母乳及其婴儿的血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 ,比较分析母婴 TTV感染株之间核苷酸的序列同源性。结果 :62例孕妇血清、 4例新生儿脐血清、 2 0例母乳检测出 TTV DNA,孕母 TTV感染率 15.5% (62 / 4 0 0 ) ,出生时母婴 TTV传播率 6.5% (4/ 62 ) ,阳性母亲乳汁 TTV DNA检出率 3 2 .2 % (2 0 / 62 ) ,经 6个月、 12个月随访孕母血 TTV DNA阳性的 42对母乳喂养的母婴 ,母血清 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2 1.3 % (9/ 4 2 )、 82 .1% (2 3 / 2 8) ,婴儿血清 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 40 .5% (17/ 4 2 )、 2 8.5% (8/ 2 8)。配对比较母婴间 TTV感染株序列同源性为 97.4%~ 99.8%。结论 :TTV可经非血液途径传播 ,TTV感染可自然转阴 ,并存在健康携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