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电切术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 ,经宫颈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或子宫肌瘤切除术(TCRE/M)以治疗子宫出血性疾病 ,国内外均已有报道。我院应用这一技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 72例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对象 :本工作的对象为 1995年 5月至 1998年 12月收住我科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72例 ,平均年龄 45 8岁 (33~75岁 )。 72例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血 ) 2 7例 ;子宫肌瘤31例 ;绝经后出血 9例 ;子宫内膜息肉 2例 ;子宫腺肌瘤 3例。 6 3例未绝经患者的异常子宫出血时间平均 2 84年 (<3年 46例 ,4~ 10年 14例 ,≥ 11年 3例 )。 34例肌瘤及腺肌瘤患者除 1例子宫…  相似文献   

2.
例1.患者42岁,住院号3195。因月经紊乱4年,药物治疗无效,于2002年3月于我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应患者要求行宫腔镜下部分子宫内膜电切术(切至宫颈内口),切除物术后病理送检诊断为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过长。患者术后1年内每月有点滴状月经,1年后经量增多,最多时每天约40mL,经期3d。末次月经2003年5月3日,  相似文献   

3.
患者39岁,住院号141839。因药物流产后7d,发现盆腔包块1d于2004年5月14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8月因月经量增多,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在我科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月经按月来潮。末次月经为2004年3月24日,停经后有轻度恶心,于13d前在当地行尿HCG检查阳性,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服药前未行B超检查)。服米索前列醇后出现腹痛,持续1d,阴道有少量出血,暗褐色,5d后阴道流血停止,无烂肉样组织排出。近1周偶感下腹胀痛,来我院就诊。B超提示,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右宫角可见一约4.3cm×3.5cm大小混合性占位病变,子宫直…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个新方法,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简便的治疗手段。我院采用宫腔镜直视下切除息肉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47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电切术是治疗月经过多的新型手术。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能保留子宫的完整性等特点,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很多学者对其疗效、对痛经的影响、并发症的产生存在疑问。我院应用子宫内膜电切加电凝术治疗126例月经过多的患者,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前不同内膜预处理方法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5组:A组(药物预处理组),又分为A1组(孕三烯酮)60例,A2组[合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12例,A3组(醋酸棉酚)58例,B组(机械性预处理组)40例,C组(对照组)30例.5组均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和C组比较,A1、A2、A3组内膜均较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薄化内膜的效果优于其他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C组比较,A1、A2、A3组内膜单位面积的腺体数目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内膜单位面积的腺体数目少于A1组及A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和C组比较,A1、A2、A3组内膜间质较致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和C组比较,A1、A2、A3、B组手术需要时间较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1、A2、A3组的无月经率明显高于C组及B组.结论:官腔镜术前进行内膜预处理可提高手术效果及取得较好的月经改善.宫腔镜术前内膜预处理方法的选择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6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0%。其中治愈80%(54/68),有效10%(7/68),无效10%(7/68)。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近期疗效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电切术子宫穿孔16例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子宫穿孔的发生原因、诊断、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 1990年5月至2002年7月,5家医院共行宫腔镜电切术3541例次,其中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1431例,1468例次,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797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783例,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189例,宫腔镜子宫粘连切除术(TCRA)112例,宫腔镜宫腔异物取出术(TCRF)192例。术时均行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手术日前晚放置宫颈扩张棒或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手术步骤按不同的指征及目的进行。结果 发生子宫穿孔16例(0.45%),8例因放置器械所致,其中7例扩宫时穿孔,1例置镜时穿孔,8例为电切电极引起。子宫穿孔发生率,TCRA 4.46%(5/112),TCRF 3.12%(6/192),TCRE 0.27%(4/1468),TCRM 0.13%(1/797);TCRP及TCRS无子宫穿孔发生。16例穿孔均于术中发现,其中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发现10例(62%),宫腔镜及临床发现6例(38%)。13例为完全子宫穿孔,其中腹腔镜监护发现2例,B超监护发现5例,宫腔镜先于B超发现4例,患者首先出现症状,然后B超证实子宫穿孔2例;子宫不全穿孔3例,2例腹腔镜监护发现,1例B超监护发现。结论 应尽量减少扩宫,置镜在直视下进行;术者的经验及手术类型如TCRA和TCRF与子宫穿孔的发生有关。宫腔镜电切术时B超、腹腔镜监护有助于预防,但不能完全防止子宫穿孔。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是近年治疗顽固性功血的有效措施,既保留了子宫,又不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被誉为子宫内膜去除的"金标准".我们自2002年开展此类手术,并进行随访,现将随访3年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以评价该手术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本院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功血患者,排除妇科恶性疾病,已无生育要求,不愿切除子宫或有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分析其月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及手术操作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5~20分钟,平均出血约10~15ml,术后随访3~24月,闭经28例,占41.18%,经量正常36例,占52.94%,经量减少4例,占5.88%,满意率达100%。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顽固性功血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能保留子宫,且不影响卵巢功能,提高妇女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与内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因围绝经期功血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32例,其中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消融组)68例,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电切组)6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愈率及手术并发症,以评价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消融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电切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的出血量较电切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的治愈率为98.5%,虽优于电切组的93.8%,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29例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刮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0.10±1.05)ml、(35.20±1.08)min、(4.10±1.20)d,均低于对照组的(62.18±5.20)ml、(47.26±5.20)min、(6.28±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1.22±0.22)ng/ml、(4.43±0.13)×109/L、(7.65±1.20)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55±0.20)ng/ml、(6.58±1.26)×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治疗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生殖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93例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电话追踪及门诊随访妊娠情况,统计分析妊娠情况及影响术后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对93例患者的术后生育情况进行跟踪记录,随访12~24个月,随访中位数20个月。(1)术后76例(81.72%)获得妊娠,累计妊娠次数83次,其中流产累计24人次,活产累计59例;59例活产中,47例(79.66%)剖宫产,12例(20.34%)顺产。与手术前比,手术后妊娠人次和活产人次增加,人均妊娠次数和流产人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镜二次探查后1个月妊娠13例(17.11%),2个月妊娠14例(18.42%),半年内共计妊娠46例(60.53%),术后1年共计妊娠61例(80.26%)。(3)妊娠患者的年龄、阴道纵隔、宫腔粘连与未妊娠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盆腔粘连、有流产史和输卵管通畅的患者妊娠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盆腔粘连(OR 8.802,95%CI 6.035~10.635)、流产史(OR 5.053,95%CI 3.256~12.369)为术后妊娠的危险因素,输卵管畅通(OR 0.051,95%CI 0.016~0.436)为术后妊娠的保护因素。结论:腹腔镜监护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子宫完全纵隔患者的自然流产率,提高妊娠率和活产率,改善妊娠结局。盆腔粘连、流产史、输卵管是否畅通是影响子宫纵隔切除术后患者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KDR)在单纯增生、腺肌病患者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前后表达的变化,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分子学机制。方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诊刮病理为单纯增生内膜,于刮宫后12~15d行电切手术,取电切内膜标本10例、子宫腺肌病增殖中晚期的患者电切子宫内膜10例为术前实验组;功血患者于TCRE术后6~18个月取内膜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于TCRE术后6~18个月取内膜7例为术后实验组;正常对照选取增殖中晚期子宫内膜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组织中MVD、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并抗第八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标记间质微血管并进行微血管计数、以计算机图像分析获得VEGF、KDR值。结果 单纯增生及腺肌病之子宫内膜其MVD、VEGF及KDR的表达在TCRE术前与正常对照组和术后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单纯增生和腺肌病TCRE术后的子宫内膜MVD、VEGF及KDR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单纯增生与腺肌病之子宫内膜MVD、VEGF及KDR表达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腺肌病子宫内膜MVD、VEGF及KDR的均值比单纯增生高。结论 子宫内膜电切术对子宫内膜MVD、VEGF及KDR的表达起降调节,为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提供理论依据。对于腺肌症患者术后辅以抗血管药物可能有助于抑制复发。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致过度水化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5 0岁 ,绝经 1年 ,初潮年龄 15岁 ,平素月经正常 ,末次月经 2 0 0 0年 12月 6日。入院前 2 0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点滴状出血 ,持续 8d未净而行分段诊断性刮宫 ,刮出少量内膜组织 ,病理检查为“子宫内膜轻度不典型增生” ,患者要求治疗而入院。既往有“肝硬变”病史。入院检查 :脉搏 80次 ,血压 10 0 / 70mmHg(1mmHg =0 133kPa) ,心肺无异常 ,肝脾未扪及。无腹水征象。妇科检查 :外阴及阴道正常 ,宫颈光滑 ,子宫前位 ,大小正常 ,质地中等 ,活动正常 ,双侧附件区正常。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拟行全子宫切除术。麻醉穿刺中 ,发现皮肤…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子宫内膜去除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endometrium,TCRE)或子宫内膜去除术(endometrial ablation,EA)是指在官腔镜引导下,将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甚至肌层破坏,造成月经过少,甚至闭经,从而达到治疗子宫内膜出血性疾患,目前已成为妇科内窥镜的一项常规手术。此种治疗方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治疗的依据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于我院门诊行LEEP治疗并有妊娠意愿的患者115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比较成功妊娠患者一般情况、病理结果、手术至妊娠间隔时间及妊娠结局,分析术后至妊娠间隔时间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87例LEEP术后成功妊娠,其中早期流产9例(10.3%)、晚期流产9例(10.3%)、早产19例(21.8%)、足月产50例(57.6%)。不同妊娠结局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术后病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LEEP手术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5,P=0.025)。早期流产患者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明显低于足月产患者(P=0.004)。LEEP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对妊娠结局影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P0.01),对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最佳切割值是13.5。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13.5月和≥13.5月患者比较,妊娠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LEEP术后至初次妊娠间隔时间≥13.5月较13.5月妊娠后流产发生率低。结论:LEEP术后初次妊娠间隔时间过短早期流产发生率增加,把握好术后妊娠间隔时间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影响妊娠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30例EMs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腹腔镜术后妊娠率为58.3%(134/230),其中术后1年内妊娠者100例,占74.6%。使用孕三烯酮者87例,其中47例(54.0%)妊娠,1年内妊娠者36例;使用GnRH-a者143例,其中87例(60.8%)妊娠,1年内妊娠64例。(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既往有妊娠史、术中行道格拉斯窝重建、术后GnRH-a治疗与术后妊娠率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757,P=0.001)、既往有妊娠史(OR=0.975,P=0.042)、术中行道格拉斯窝重建(OR=0.553,P=0.035)、术后GnRH-a治疗(OR=0.544,P=0.029)为术后妊娠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腹腔镜术中彻底切除病灶,术后给予积极药物治疗,可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5月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14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72例保守治疗无效、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其中12例同时行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59例行单纯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内突壁间肌瘤切除术(直径≤5.0cm),9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2年,月经改善率98.5%,TCRE后62例无月经,8例月经减少,68例月经正常。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