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婴和接种麻疹免疫前后的抗体水平。方法:40例婴儿在接种麻疹疫苗前后1月分别采集血清标本,以血凝抑制法检测其抗体。结果;免前抗体几乎平均滴度为1:3.36,血清阳性率为92.5%,免后抗体GMT为1:24.59,血清阳性率为100%,免疫成功率与87.5%。结论:免前抗体的存在对免疫成功有干扰作用,高比例的免前血清阳性说明体内仍还残留有胎传抗体,或已受麻疹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伊川县正常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和麻疹疫苗的免疫成功率,总结麻疹防治工作经验。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40岁正常人群242人和8—12月龄儿童41人麻疹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72.31%,免疫成功率为87.8%。结论 伊川县正常人群麻疹抗体免疫水平较低,免疫成功率较低,容易发生小年龄组麻疹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临沂市麻疹疫苗 (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 1 534名 8月龄~ 39岁健康人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1 534人中抗体阳性 1 1 90人 ,阳性率 77.57% ,几何平均滴度 (GMT) 1∶783。 2~ 4岁儿童抗体阳性率最高 (85 .71 %~ 98.44% ) ,GMT则从 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 ,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 8月龄~ 2岁儿童 1 88人 ,免疫成功率为 96 .81 % ;MV复种 5~ 7岁儿童 1 86人 ,免疫成功率 61 .2 9% ;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 2 8.4倍和 3 .1倍。结论 不论是初种或复种 ,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苗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0~8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的消减状况,评价8月龄婴儿的抗体水平对麻疹疫苗接种效果的影响,为制定麻疹的免疫策略和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6月在亳州人民医院就诊的2周岁以内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婴幼儿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检测麻疹病毒抗体IgG。 结果 共调查2周岁以内婴幼儿288名,其中159名婴儿未接种过麻疹疫苗,79名婴幼儿接种过一剂次麻疹疫苗,50名婴幼儿接种过两剂次麻疹疫苗。对于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婴儿,0月龄婴儿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00.00%,8月龄抗体阳性率为9.52%,随着月龄的增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生年份早于1991年和出生年份在1991年及以后的母亲所生婴儿的麻疹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64%和4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接种过一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MCV1)的婴幼儿,≥9月龄和8月龄接种MCV1的婴幼儿的麻疹IgG 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1 558.22 IU/L和1 133.05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年份早于1991年和出生年份在1991年及以后的母亲所生婴幼儿接种MCV1后的麻疹抗体GMC分别为 1 410.06 IU/L和999.29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于接种过两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MCV2)的婴幼儿,婴幼儿接种MCV2后的麻疹抗体GMC与性别、地区、首剂接种时间及母亲出生年份等因素均没有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9.52%的8月龄婴儿的麻疹抗体仍为阳性,婴儿体内胎传抗体的存在会影响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的效果,但这种影响会在第二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后被消除。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临沂地区1989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按随机抽取5个县的0~4、5~9、10~14、15~19、20岁及以上5个年龄组共393人做为监测对象。抗体阳性率为67.94%,GMT 为1:6.6830,抗体<1:8者占49.36%。各年龄组及各性别时抗体阳性率与 GMT 无显著差异。人群抗体水平较低,麻疹疫苗接种工作不平衡,有造成麻疹局部流行的危险性。强调应该做好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并注意麻疹发病年龄后移这一新动态,在适当时机可有针对性地进行青少年及成人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潍坊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在2个区随机抽取767名0-39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767人中抗体阳性595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以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12月龄儿童94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MV复种5-7岁儿童93人,免疫成功率61.29%;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前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8.
检测142对母、婴血清中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结果有19对母、婴抗体均为阴性,7例低滴度(≤1∶4)抗体母亲的婴儿抗体也为阴性,麻疹抗体的阴性率母亲为13.4%,刚出生的婴儿为18.3%,抗体几何均值(GMT)分别为8.3和6.5.婴儿在3、5、7及8月龄时抗体累积阴性率分别为51.0%、78.1%、97.8%及100%.对母传麻疹抗体消失的14例3月龄、39例5月龄及21例7月龄婴儿进行沪_(191)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免疫1月后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57.2%、97.5%及100%.抗体GMT为12.34、18.89和22.23,在有麻疹患者的地区可考虑将免疫年龄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9.
沈婧 《大家健康》2016,(12):298-299
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海安地区常住人口庥疹血清抗体水平,为预测庥疹疫情以及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性别、有无接种史等在海安县随机抽取750人为调查对象,采样进行庥疹抗体水平调查。结果:1)人群中庥疹抗体阳性率为82.4%,男性为84.8%,女性为80.0%(300/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男性和女性庥疹抗体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差异(P >0.05)(2)接种过庥疹疫苗者抗体阳性率为97.22%,未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为4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两者庥疹抗体水平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海安县人群庥疹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短期发生庥疹流行和暴发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后所生婴儿的胎传麻疹抗体的动态变化,并了解其对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300位育龄妇女纳入本研究,检测麻疹IgG抗体后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设立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I组,52例)、高抗体疫苗接种组(II组,53例)、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III组,98例)和低抗体疫苗接种组(IV组,97例)。I组和III组不接种疫苗,II组和IV组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各组均于待产时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育龄妇女所生婴儿出生时、8月龄大时、接种麻疹疫苗后半个月和接种麻疹疫苗后3个月血麻疹IgG抗体,于接种麻疹疫苗后半个月同时检测麻疹IgM抗体。分析育龄妇女待产时麻疹IgG抗体水平与婴儿出生时IgG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婴儿麻疹IgG抗体的动态变化及IgM抗体的情况。结果:对育龄妇女待产时麻疹IgG抗体水平与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85,P=0.00,提示存在相关性。重复测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I组和II组、III组和IV组之间婴儿麻疹IgG抗体变化差均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而I组和III组、II组和IV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11和P=0.45)。接种后3个月各组间比较,F=1.36,P= 0.26,提示各组间此时间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IgG抗体趋势图显示,婴儿的胎传麻疹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步减少,在接种麻疹疫苗3个月时又明显升高。I~IV组婴儿麻疹IgM抗体样本/临床值比值(S/CO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95,P=0.42,提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可提高所生婴儿胎传麻疹抗体水平,使婴儿在接种麻疹疫苗前获得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会影响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三亚市麻疹疫苗免疫人群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亚市麻疹免疫成功率与人群抗体水平状况,为及时调整和完善免疫策略及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ELISA法检测麻疹IgG抗体,计算免疫成功率。结果8月龄婴儿麻疹免疫功率平均为95.40%、保护率为77.59%、CMT 1:748.98,人群抗体保护率为63.27%,CMT 1:396.28。有36.71%人群的麻疹免疫抗体≤1:200。结论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特别是落实1.5岁儿童的茄强免疫,同时要确保疫苗有效接种剂量;对计免工作薄弱的地区。重点人群儿童要开展麻苗的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12.
小榄镇1995/1997出现麻疹散发病例,患以学龄前儿童为主,且有免疫接种史。为杜绝麻疹的发病及了解儿童麻疹抗体水平,1997-03我镇对2~7yr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普种,普种前后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近2年,其发病率有所上升,主要发病趋势是大龄儿童发病率高,但未到免疫月龄婴儿(≤8月龄)发病率仍占一定比例。为了探讨疫苗时代≤8月龄婴儿麻疹的发病原因,我们于2003年4月对350名不足8月龄婴儿的麻疹胎传抗体进行了动态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麻疹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自中国开展计划免疫接种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近年来,1岁内婴儿发病率较以前明显上升,婴儿发病已成为麻疹流行的新变化,对麻疹疫苗接种程序提出了新挑战[1].为了解婴儿麻疹的临床及流行病学新特点,现对2001年9月~2006年8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61例<1岁患儿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华亭镇婴儿麻疹基础免疫的成功率及免疫后近期抗体水平,笔者于2004年10月抽查66例未接种麻疹疫苗且未患麻疹的婴儿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前后血清学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麻疹流行特征和学生麻疹IgG抗体水平。方法对34名8个月龄婴儿进行麻疹免疫成功率监测,对844名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学生进行麻疹免疫水平监测。麻疹IgG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法检测。结果8个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为100%,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94.12%,GMT为1∶1352u;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学生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73.76%~88.64%;小学高年级、初中及高中学生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44.17%~46.85%。结论8个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初免效果好,保护性抗体阳性率高;小学高年级及以上学生麻疹IgG抗体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孕妇麻疹抗体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麻疹疫苗被广泛使用以来 ,麻疹的总体发病水平已大幅度下降。但因麻疹疫苗还达不到持久免疫的功效 ,致使近年来成人麻疹和婴儿麻疹的发病增多 [1 ,2]。由于孕妇体内的麻疹抗体水平与胎儿体内的麻疹抗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3 ,4],故了解其现状 ,就可以为制定育龄妇女和婴儿的麻疹预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我们于1997年对148例孕妇进行了麻疹抗体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院产前门诊妊娠妇女148例 ,年龄 (26.9±2.4)岁 ,于怀孕 (8.8±1.8)周时采集外周静脉血作麻疹抗体水平检测。2.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为了解我市健康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麻疹IgG抗体(M-IgG)水平,以及我市近年来乙肝和麻疹疫苗接种情况,于2002年6月对全市1990-1999年出生的人群进行了乙肝表面抗体和麻疹IgG抗体水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4月,我科收治1例接种麻疹疫苗2d后发生麻疹的婴儿,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女,8个月,在当地接种麻疹疫苗(生产厂家,批号均不详),接种后观察15min,无异常反应离开。2d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4℃)伴流涕、精神欠佳,哺乳尚可,以“上感”自服“再林”等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