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将目的基因用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使其表达此基因而获得特定的功能,继而执行或介导对肿瘤的杀伤和抑制作用,从而达到治疗之目的。基因治疗涉及目的基因、载体及受体细胞三方面。有效的基因治疗依赖于外源基因高效而稳定的表达。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分为生  相似文献   

2.
1研究背景肿瘤是当今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肿瘤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将目的基因转移导入靶细胞,使其获得特定的功能,继而执行或介导对肿瘤的杀伤和抑制作用,或保护正常细胞免受化学治疗与放射治疗的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E5基因导入系统的体外、体内基因导入瘤谱,建成一个平台技术:一个基因导入系统可用于多种肿瘤的基因治疗。方法 应用E5基因导入系统在体外、体内转移报告基因到IGF I R阳性的多种肿瘤细胞与裸小鼠皮下肿瘤。结果 E5基因导入系统在体外转移报告基因到富于IGF I R的5种肿瘤细胞,在体内将报告基因转移到IGF I R阳性裸小鼠皮下肿瘤,其导入率与IGF I R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体外、体内均不能将报告基因导入到IGF I R阴性的肿瘤细胞和裸小鼠皮下肿瘤。结论 E5基因导入系统具有相对的靶向性与广谱性,在临床基因治疗研究和应用中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肿瘤与正常组织基因及调控区域的结构差异,从分子水平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基因治疗成为肿瘤治疗中极具应用潜力的新策略。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介导的靶向基因治疗方法既可增强裸质粒DNA在癌细胞内的转染和表达,又能提高基因治疗的靶向性,减少全身不良反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临床肿瘤治疗技术。作者就有关超声结合纳/微泡介导的输送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基因转染的应用进展和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已有10余年,但疗效尚未确定。治疗策略也不下12种,但何种策略为佳尚无定论。目前采用的策略多数为单一基因治疗,鉴于肿瘤的发生可能涉及多种基因及多种因素,发病过程也是多步骤的,该研究探索多种基因及因素的配合进行实验性肿瘤的联合基因治疗研究。首先克隆一系列的治疗基因,构建不同载体及调控原件,然后进行不同基因的联合治疗作用,并与放射治疗相结合,最后还筛选新的肿瘤治疗侯选基因,旨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策略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肝癌自杀基因治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尽管其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世界每年因肝癌致死的病人仍达百万人之多。传统的手术、放化疗等手段可一定程度改善早期病人的预后 ,但对转移、复发及中晚期患者却无能为力。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展、人们对肿瘤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利用肿瘤与正常组织基因及调控区域的结构差异 ,从分子水平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基因治疗成为肿瘤治疗中极具应用潜力的新策略。肝癌的发生并非某个基因的单独作用 ,而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的复杂过程 ,因而不依赖于肿瘤细胞的遗传背景 ,直接向肿瘤细胞引…  相似文献   

7.
张春华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0):939-941,945
近年来,放射诱导基因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之一。该治疗策略一方面将放射治疗与基因治疗有机地结合,发挥协同治疗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放疗具有靶向性和可控性,实现了对杀伤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作者简要概述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该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渗透,肿瘤基因治疗得以迅速发展,一些肿瘤基因治疗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已渐趋成熟,并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过度到临床应用.肿瘤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已为肿瘤的放射治疗从分子水平解释和加以认识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基因调控和放射敏感性关系的研究,为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由于放射治疗技术渗入到基因治疗中去,也为肿瘤基因治疗带来新的活力和前景,两者优势互补,有望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于晚期肿瘤的治疗,若选用手术治疗复发率高、易转移、生存率低,因此非手术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突变的产生等。研究发现,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在人类50%的肿瘤中都发现p53基因有缺失或突变,可见其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p53基因对肿瘤治疗联合化疗、放疗对肿瘤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就p53基因的结构、功能与肿瘤的关系以及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虽然目前世界上肿瘤基因治疗是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但是基因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手段尚很不成熟。首先肿瘤的发生涉及很多基因的改变,很难想象只针对个别基因进行基因治疗就能彻底治愈肿瘤。另外,目前基因转移系统的效率尚不能达到肿瘤治疗的临床要求。因为肿瘤治疗与遗传病治疗  相似文献   

11.
克隆化基因的真核细胞转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真核转染技术是将克隆化的外源基因通过某种特定的手段导入真核细胞的一种方法。可以用来导入高效表达的蛋白 ,研究其结构或生化特性 ,也可以用于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等。目前真核转染技术已经用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治疗与转基因动物等方面的研究。根据研究目的不同 ,基因转染有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两种。瞬时转染是在转染后不对转移进去的目的基因进行筛选 ,被转染的群体细胞瞬时表达效率取决于细胞摄入转染DNA的数量、基因的拷贝数和每一基因的表达水平。稳定转染是在转染后进行选择 ,分离出外源基因稳定整…  相似文献   

12.
周祖文 《医学文选》2002,21(4):541-544
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及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 ,尽管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较多 ,但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预后。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研究表明 ,肝癌是由多基因突变引起的 ,故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进行肝癌的基因治疗 ,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现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自杀基因治疗  自杀基因治疗就是通过基因转染技术使目的基因选择性表达在肿瘤细胞内 ,方能准确地杀伤肿瘤的细胞 ,保护正常组织 ,减少毒副作用。目前已发现和克隆出多种自杀基因 ,其中研究最为深入…  相似文献   

13.
江永浩  叶钢 《四川医学》2006,27(4):358-360
自杀基因治疗法是肿瘤基因治疗中的重要方法。该法采用药物敏感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友;达刍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研究最多的自杀基因是TK基因。本文就TK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简单终述。TK基因治疗肿瘤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研究的深入,TK基因治疗将成为人类攻克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东 《医学综述》2011,17(17):2610-2613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疗效欠佳;基因治疗因其效果佳,不良反应小,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大肠癌基因治疗的方法包括基因修正或基因置换、基因免疫治疗、RNA干扰技术等。选择肿瘤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和靶点,提高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靶向性、高效性和可调控性,是目前大肠癌基因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因治疗正在成为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用于携带外源基因的载体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腺病毒载体因宿主范围广、感染率高、病毒相对容易制备且不会与受染细胞发生整合等诸多优点,成为基因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系统。肿瘤的基因病毒治疗是指在肿瘤特异性增殖病毒中加入抗癌基因,将肿瘤的基因治疗与病毒治疗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可靶向杀伤肿瘤细胞,保护正常细胞免受严重伤害。  相似文献   

16.
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设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自杀基因疗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措施。但如何有效提高疗效是目前仍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由于免疫机制在自杀基因疗法旁杀伤效应中的重要作用,激活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自杀基因抗肿瘤作用的炎症免疫微环境,是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的主要策略。中医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状态方面具有肯定的作用,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将自杀基因疗法与中医中药联合应用,有可能起到提高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疗效,防止肿瘤复发的作用。提出了自杀基因联合中医药疗法治疗肿瘤的新设想,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HSV-tk/GCV系统对HeLa细胞杀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卞卡  张惠中  任继鸿  赵辉  成诗银 《医学争鸣》2006,27(12):1068-1070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更昔洛韦(HSV-tk/GCV)系统对宫颈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构建hTERT基因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I-neo/hTERT-tk,分别用脂质体法转染宫颈癌细胞(HeLa)和正常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新霉素(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 用RT-PCR法比较两种细胞tk基因的表达情况;给予前药更昔洛韦(GCV),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TERT调控的HSV-tk/GCV系统对两种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果:hTERT启动子调控下的HSV-tk/GCV系统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使36.7%的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细胞ECV304作用则不明显. 结论:hTERT启动子调控的tk基因治疗是一种具有肿瘤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有望解决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特异性杀伤及降低毒副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在恶性胶质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胶质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侵袭性极强的肿瘤,临床治疗极为困难。目前肿瘤的基因治疗仍存在较多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未能从分子水平阐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因而,筛选恶性胶质瘤差异表达基因及寻找肿瘤相关基因显得尤为必要。基因芯片是最新发展起来的可应用于高效、快速的大规模筛选肿瘤相关基因的技术,将对肿瘤的分子病理分型和临床治疗、预后判断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对基因芯  相似文献   

19.
基因治疗是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将正常的基因转移到体内,以期通过导入基因的表达,补充缺失的或失去正常功能的蛋白质,或抑制体内某些基因过盛表达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类方法。目前这种方法已开始应用于临床一些血液病和肿瘤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些心血管病如高胆固醇血症,β脂蛋白缺陷症、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高血压症亦是由于体内某些基  相似文献   

20.
肿瘤基因治疗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 3个方面 :( 1)寻找具有治疗意义的目的基因 ;( 2 )建立有效的靶细胞向转移目的基因的载体系统 ;( 3)使目的基因在靶细胞中表达 ,发挥生物学效应达到治疗目的 ,目的基因成功转移入靶细胞是基因治疗最重要的环节。肿瘤基因治疗基因转移方法较多 ,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 3大类。包括裸露 DNA直接注射、多价阳离子 - DNA复合物转化、电转化、脂质体共转化和病毒方法等。利用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基因特异性导向靶细胞表达是近年来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它是利用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