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皮是烧伤病人良好的供皮区 ,头皮血管丰富 ,愈合快 ,并可重复多次取皮 ,而且感染率低。头部取皮操作简便 ,取皮技术易掌握。取皮后不影响头部活动 ,但头部取皮失血较多 ,止血困难 ,为减少取头皮的失血 ,我科自 1995~ 2 0 0 0年 ,对头部取皮时局部止血药应用进行观察研究 ,认为立止血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在头部取皮时局部止血方面有良好作用 ,现将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自 1995~ 2 0 0 0年 ,烧伤病人头部供皮者随机选样 6 0例 ,年龄 2~ 70岁 (平均 2 7.6± 14.3) ,烧伤总面积为 2 %~ 90 % (平均 47.2 %± 32…  相似文献   

2.
张会堂  张明卿 《人民军医》2000,43(4):202-202
1990年以来 ,我们首选移植头皮治疗小儿烧伤及大面积烧伤创面 82 1例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4 78例 ,女 3 4 3例 ;年龄 6个月 78岁。烧伤面积 3 % 89%。共取头皮 1 0 0 0次 ,其中男 61 2次 ,女 3 88次。 1 2岁以下 564例 ,取皮 62 0次 ,分别占本组病人和取皮次数的 68 4 %和 62 %。利用头皮行异体皮加自体微粒植皮 2 3次 ,邮票状植皮977次。同一病人反复取头皮最多 1 3次 ,平均每例1 2 1次 ;供皮区愈合时间为 5 8± 0 5d。遗留小片瘢痕秃发区 9例 ( 1 2 % ) ,最大面积 2cm2 ,最小不足 1cm2 ,相应的受皮区有…  相似文献   

3.
湿润烧伤膏在中厚皮片供区创面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 (MEBO)在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72例因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切痂或瘢痕挛缩畸形整形并行中厚皮片移植术的患者 ,根据皮片供区创面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传统方法组 (32 )例和湿润烧伤膏组 (4 0例 ) ,对两组创面的愈合时间和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传统方法组愈合时间 10天~ 2 8天 ,平均 17 4± 7 4天 ,6例创面发生感染 ;湿润烧伤膏组愈合时 9天~ 17天 ,平均 12 2± 4 2 ,仅 1例创面出现脓疱。两组间平均愈合时间比较P <0 0 1。结论 :在适当时机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 ,可明显细胞短愈合时间 ,并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4.
供皮区创面皮肤再生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皮肤再生疗法对供皮区创面愈合的作用,寻找提高供皮区创面愈合质量和速度的理想方法。方法:选择供皮区创面刃厚皮28个,薄中厚皮26个,厚中厚皮18个,每个创面分成两个区域,分别随机应用MEBO药纱(实验组)和凡士林纱布(对照组),观察术后疼痛、出血及愈合时间等情况,术后6个月应用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评估上述供皮区瘢痕形成及增生程度,并进行随机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供皮区创面术后无疼痛、出血及瘢痕发生数较对照组少,平均愈合时间:刃厚皮5.3±1.1天,薄中厚皮7.5±3.4天,厚中厚皮13.6±4.9天,对照组分别为8.1±1.2天、10.4±3.2天、18.5±4.2天,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术后随访6个月瘢痕评分值:中厚供皮区创面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MEBO药纱处理供皮区创面效果优于凡士林纱布,具有止血、止痛、加快供皮区创面生理再生愈合的作用,无明显瘢痕增生,是提高供皮区特别中厚供皮区创面愈合质量和速度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头皮作为供皮区通常用于大面积烧伤,特别是儿童烧伤的植皮,其优点是头皮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可在短时间再次取皮;取皮过程中疼痛较轻,病人易于耐受;取皮后所留疤痕可被长出的头发遮盖;又因头皮与面部颜色相近,头皮还是面部整容的传统供皮区。但头皮作为供皮区也有缺点,会出现不必要的头发转移,出血过多和供皮区秃发。  相似文献   

6.
庄军达  肖添有 《人民军医》2003,46(7):399-400
烧伤后并发湿疹有时症状、体征不典型 ,尤其创面有感染时易误诊误治。 1998~ 2 0 0 1年 ,我们共收治烧伤后并发湿疹 2 0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17~ 5 6岁 ,平均 35岁。烧伤总面积 1%~ 30 %,平均 11 5±3 5 %TBSA。烧伤深度为Ⅱ度~Ⅲ度。湿疹始发部位 :创面 6例、创面周围 7例 ,愈合后创面 5例 ,供皮区 1例 ,全身性湿疹 1例。烧伤后至出现湿疹时间 3~ 36 0天 ,平均 34± 5天。创面早期处理情况 :外用烧伤湿润膏 7例 ,京万红软膏 1例 ,自制中草药外敷 1例 ,其余病例没有外用特殊药物。 2 0…  相似文献   

7.
人纤维蛋白胶对供皮区创面的止血与修复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人纤维蛋白胶 (FS)对中厚供皮区创面的止血和修复作用。方法 选择 30例、90个创面为研究对象 ,分自然止血法组、凝血酶止血组以及FS组 ,均选择自体相应部位、相似深度创面进行对照。分别观察各组间创面的止血时间和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 FS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比自然止血组和凝血酶止血组分别缩短 36秒与 13秒 (P <0 .0 1) ;FS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 (12 .1± 2 .32 )天 ,自然止血组和凝血酶止血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分别为 (19.8± 3.86 )天与 (19.2± 3.6 5 )天 ,前者与后两者相比 ,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 (P <0 .0 1)。结论 FS对中厚供皮区创面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并能促进创面提前愈合和预防创面感染。  相似文献   

8.
头部取皮创面处理方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湿润烧伤膏药纱与凡士林油纱在头部首次取皮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头皮首次取皮深度相同的创面,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以湿润烧伤膏药纱作为内层敷料治疗,对照组用凡士林油纱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出、疼痛程度及是否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头部供皮区创面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7d±0.8d,无一例发生疼痛及感染等病症.药纱极易去除;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7.2d±1.3d,创面有紧缩不适感,5例诉说创面干燥、疼痛,2例痂皮下感染,油纱去除困难,7例因去除凡士林油纱时导致头皮小面积再损伤,形成新创面,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具有非常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能促进头皮取皮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病人不适感.  相似文献   

9.
脑干肿瘤占儿童原发性颅内胶质瘤的10—15%,关于本病的自然病史及治疗已有报导,但对治疗后复发的类型未予研究,因此,照射范围未予肯定。本文报告了1967.1—1984.6 DuKe 大学医学中心收治的38例18岁以下脑干肿瘤患者,平均年龄8.9±3.9岁,男:女=1:1。全部病人经放射治疗,平均剂量52.6±5Gy,每次1.7—2.0Gy。23例局部照射,平均96cm~2,14例全脑照射后局部追加照射,平水278cm~2。25例可评价的复发病人中,22例(88%)在照射野内,2例在照射野内及照射野外,1例在全脑照射野内追加照射野外。全组5年存活率39%。结果表明:脑干肿瘤病人治疗  相似文献   

10.
13例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12例获得成功。术后二尖瓣开口面积由1.13±0.31cm~2扩大至1.57±0.50cm~2(P<0.05);左房平均压由2.45±0.50kPa降至1.29±0.57kPa(P<0.001);跨二尖瓣压力阶差由1.92±0.60kPa降至0.70±0.46kPa(P<0.001);肺动脉平均压由3.45±0.8lkPa降至2.22±1.35kPa(P<0.05);心排血量由2.95±0.49L/min提高到4.53±0.29L/min(P<0.001)。说明PBMV是一种近期疗效显著、创伤小、毋须开胸的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MEBO治疗外伤后感染性小面积头皮缺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 (MEBO)与常规换药方法对外伤性感染后小面积头皮缺损的疗效。方法 :将1997~ 1999年收治的 12例感染性头皮缺损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即MEBO组与常规换药组 ,各 6例。病人均为院外已行缝合术 ,但发生头皮下感染的病例 ,平均皮肤感染的面积为 6 0± 1 3cm2 ,两组伤情相近。MEBO组按烧伤湿性医疗技术操作规程换药治疗 ,常规换药组按传统换药治疗 ,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MEBO组愈合时间 ( n±S)为 15 0± 2 2天 ,常规换药组为 2 0 2± 2 6天 ,组间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湿润烧伤膏对外伤后感染性小面积头皮缺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足踝部,尤其是小儿跟腱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4年12月,采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2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4~45岁,平均21岁。创面均伴血管、骨及肌腱外露,创面缺损范围4cm×6cm~23cm×18cm,皮瓣切取范围为6cm×8cm~25cm×20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1例移植皮瓣坏死,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6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耐磨,无局部溃烂,均恢复保护性感觉。4例全足脱套伤患者皮瓣外形臃肿于术后8~12个月行二次手术皮瓣修整后,外形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具有切取范围大、血管口径粗、部位隐蔽等特点,由于股前外侧皮神经吻合可以获得较好的保护性感觉,可广泛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在骨盆肿瘤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在骨盆肿瘤化疗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3例骨盆肿瘤患者采用Co bra或Yashiro导管进行超选择插管 ,找出肿瘤的所有供血动脉 ,然后根据血供进行超选择性灌注化疗 ,并用明胶海绵随机对其中 11例患者进行所有肿瘤供血动脉的选择性栓塞 (单纯栓塞组 ) ;对其中 12例患者除进行所有肿瘤供血动脉的选择性栓塞外 ,还对双侧髂内动脉主干进行栓塞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组 ) ,栓塞后 2 4~ 4 8h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 ,计算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结果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组手术中暴露肿瘤的出血量为 80± 2 6 6 3ml,术中总出血量为 775± 2 35 97ml,手术时间为 16 4 17± 2 6 4 4min ;单纯栓塞组上述指标分别为 2 0 0± 4 8 5 8ml、176 3 6 4± 390 5 7ml、2 2 8 18± 37 37min。双侧髂内动脉栓塞组明显少于单纯栓塞组 (P <0 0 0 1)。手术中术野更清楚 ,易剥离 ,出血少 ,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随访 6~ 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法能有效减少骨盆肿瘤的术中出血 ,利于肿瘤彻底切除 ,结合化疗能减少肿瘤复发或转移 ,是一种有价值的术前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1963年国外有人报告1例用头皮作为供皮区的病例,从六十年代初期国内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中,也开展用头皮作为供皮区。近十多年来,在保留有健康头皮的大面积烧伤病人治疗中,几乎都把头皮作为首选供皮区。此外,我们还把刃厚头皮应用于严重烧伤后期的瘢痕整形,也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由于头皮愈合能力强,可以多次重复取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保留了一顶健康  相似文献   

15.
路辉  王炎焱 《人民军医》2000,43(8):464-465
我们于 19981999年观察了脑梗死 3 0例急性期及随后 3周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t PA、PAI)活性水平 ,了解其在病程中血纤溶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脑梗死组 3 0例均经CT或MRI确诊 ,男22例 ,女 8例 ;年龄 60 82岁 ,平均 69 4± 8 2岁。病程162 8d ,平均 16± 6 2d。梗死部位 :侧脑室前角及尾状核头部 7例 ,内囊前肢 6例 ,豆状核 5例 ,内囊后肢 2例 ,丘脑 2例 ,脑叶及深部 8例。对照组为健康老人2 0名 ,男 16人 ,女 4人 ;年龄 60 81岁 ,平均 65 4± 5 2岁。1 2 方法 观察组取血 2次 ,…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Nuss法比较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漏斗胸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漏斗胸患者156例,以18岁为界分为成年组(≥18岁)、未成年组(<18岁)。进行手术创伤、并发症、术后效果的比较.。结果一般情况比较:(1)平均手术时间:未成年组(62.4±5.25)min,成年组(90.6±10.2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未成年组(3.5±0.72)ml,成年组(12.27±5.39)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卧床时间:未成年组(2.5±0.5)d,成年组(3.35±1.2)d;平均住院日:未成年组(8.5±1.5)d,成年组(8.9±3.2)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情况:未成年组出现2例术后气胸,1例术后排异反应;成年组并发症依次为胸腔积液(5例)、气胸(3例)、支撑板移位(2例)、排异反应(1例)。矫形满意度:未成年组术后外形满意率为93%,成年组为86%。结论成人Nuss手术较未成年人的难度、风险均明显增大,术后矫形效果不及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7.
3种途径深静脉置管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993年初 ,笔者等对行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行深静脉置管术 ,建立临时血液透析通路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共 2 86例。随机分为行锁骨下静脉穿剌组 (A组 ) ,颈内静脉穿刺组 (B)组 ,股静脉穿刺组 (C组 )。A组共 15 0例次 ,男 83例次 ,女 6 7例次 ,年龄 35~ 85岁 ,平均 6 2 .6±12 .6岁 ;B组 6 0例次 ,男 37例次 ,女 2 3例次 ,年龄38~ 80岁 ,平均 6 2 .9± 12 .7岁 ;C组 76例次 ,男 4 0例次 ,女 36例次 ,年龄 35~ 82岁 ,平均 6 2 .1± 12 .3岁。1 2 穿刺适应证 患…  相似文献   

18.
1995年6月~1996年12月,我院采用针刺素穴等方法救治急性乙醇中毒,并与钠洛酮静滴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发现针刺解酒效果明显优于纳洛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醉酒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1)针刺组37例,男35例,女2例;年龄15~53岁。平均27.3岁。饮酒量357.2±120.5ml,其中兴奋期1例,共济失调期3例,昏睡期33例。醉酒至救治时间1.8±0.53h。(2)纳洛酮组31例,男30例,女1例;年龄17~50岁,平均28.1岁;平均饮酒量341.7±118.6ml。其中兴奋期1例,共济失调期2例,昏睡期28例,醉酒至救治的时间2.1±0.72h。1.2 治疗方法 在催吐或洗胃、静滴10%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压力疗法防治整形供皮区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整形手术取中厚皮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供皮区愈合后进行弹力绷带或弹力套连续加压治疗,时间每天>18h并坚持6~12个月,对照组供皮区愈合后未经任何治疗;对比观察供皮区术后12个月的瘢痕增生防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94.9%,对照组总优良率40.5%;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采用压力疗法防治整形供皮区瘢痕增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慢性周围动脉闭塞的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价值。方法 :36例慢性周围动脉闭塞中 ,男 19例 ,女17例。年龄 38~ 6 9岁 ,平均 4 8.5± 6 .8岁。右下肢 11例 ,左下肢 16例 ,左上肢 6例 ,右上肢 3例。按治疗方式分为 3组 ,常规动脉内导管药物溶栓者 16例 (A组 ) ,改良动脉内导管药物溶栓者 12例 (B组 ) ,超声溶栓结合导管内药物溶栓者 8例(C组 )。溶栓后球囊成形者 13例 ,同时行内支架植入者 4例。结果 :36例慢性周围动脉闭塞均溶栓成功 ,无 1例产生并发症。A、B、C三组的平均溶栓时间分别为 18.4± 5 .8h ,9.6± 3.2h和 8.5± 2 .8h ,C组的溶栓时间明显短于A、B组 (P <0 .0 5 )。A、B、C三组的平均尿激酶量分别为 10 6 .8± 38.5万u ,112 .5± 2 5 .6万u和 4 5 .6± 12 .5万u ,C组的平均尿激酶用量明显少于A、B组 (P <0 .0 5 )。结论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是慢性周围动脉闭塞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