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航  徐宏平  华海婴 《医学争鸣》2009,30(2):100-103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及对其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400g/L四氯化碳复制模型,造模后给予姜黄素治疗,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肝纤维化分级和血清生化学检测;免疫组化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检测肝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结果:Cur治疗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减轻(P〈0.01);并且大鼠血清ALT(nkat/L),AST(nkat/L),ALP(nkat/L)水平明显降低[(757±234)惦(1677±252),(2776±238)VS(4865±403),(1850±191)掷(4310±728),P〈0.05或P〈0.01],A/G比值提高[(0.89±8.06)US(0.60±7.48),P〈0.05];Cur治疗组TGF-β1mRNA,TGF-β1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下降[(3.13±1.55)粥(9.56±2.01),(0.32±0.12)傩(0.87±0.40),P〈0.05或P〈0.01];Caspase-3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5.47±1.06)US(1.56±0.61),P〈0.05].结论:Cur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促进Caspase-3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癖丸干预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0.5%的DMN溶液2mL/kg体质量腹腔注射,每周连续注射3d,每日1次,共4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第3周开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消癖丸组,消癖丸组给予消癖丸煎剂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2周后,观察大鼠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大鼠比较,造模2和4周时模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P〈0.05),4周时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血清AIT、AST、ALP、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2)模型大鼠肝组织炎症反应及胶原沉积逐渐加重,4周时部分大鼠肝组织已形成完整包绕的假小叶结构,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炎症、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3)模型大鼠肝组织α-SMA蛋白表达逐渐增加,4周时显著高于2周模型组(P〈0.01);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显示,肝组织α—SMA、TGF—β1、TIMP-1和HO-1mRNA的表达随着模型的进展逐渐升高(P〈0.01);与4周模型组比较,消癖丸组肝组织α-SMA蛋白的表达及α—SMA、TGF-β1、TIMP-1、HO-1mRNA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消癣丸能够显著抑制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进展,且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藏药帕珠丸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IL-1、IL-6、TNF一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50、100、200mg·kg^-1帕珠丸混悬液,观察其对肝组织IL-1、IL-6、TNF—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藏药帕珠丸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IL-1、IL-6、TNF-α、TGF—β1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TGF—B,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藏药帕珠丸可能是通过降低肝组织中IL-1、IL-6、TNF-α、TGF—β1含量及TGF—β1 mRNA表达,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发挥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4.
八味护肝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八味护肝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ALF)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八味护肝胶囊组、益肝灵胶囊组。用烈性酒灌胃方法制备ALF大鼠模型。于1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纤维化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八味护肝胶囊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W)及TGF—β1、TIMP1明显降低(P〈0.01)。结论八味护肝胶囊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TGF—β1、TIMP1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肝炎平对日本血吸虫感染致肝纤维化家兔肝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肝炎平治疗组。模型组及肝炎平治疗组通过腹部贴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180条/只),6周后用吡喹酮200mg/d,整片喂服,共2d,进行杀虫治疗,杀虫治疗后肝炎平治疗组予以肝炎平治疗6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HGF、TGF-β1在肝内的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HGF、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家兔经肝炎平治疗后肝组织内TGF-β1的蛋白和mRNA表达降低,而HGF的表达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肝炎平抑制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家兔肝组织TGF—β1的表达,促进HGF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TGF-β/smad信号通路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 growthfactor,CTGF)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诱导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ureteralobstruction,UUO)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方大、中、小剂量组和西药组,另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只设为假手术组。3周后处死大鼠,称取体质量;取血清检测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ureanitrogen,BUN)水平;取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G(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TGF-β)、smad2、smad7、CT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各组肾间质纤维化指数。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Cr和BUN值较假手术组偏高;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益气活血方可以降低Cr和BUN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大部分肾小管管腔扩张,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球数目明显减少,胶原成分显著增加。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和西药福辛普利钠组大鼠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肾小管扩张情况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胶原成分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D、smad2和CTGF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7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TGF-β、smad2、CTGF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5),smad7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UUO大鼠肾组织中CTGFmRNA的表达可能通过TGF-β/smad信号通道进行调节;益气活血方可以通过下调TGF—β、smad2和上调smad7的表达来抑制CTGF表达,进而遏制肾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BMP-7防治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fic protein-7,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运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诱导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分为5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预防组、对照组。预防组从实验开始、早期治疗组从实验第2周、晚期治疗组从实验第4周腹腔注射外源性BMP一7.每周3次: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和预防组的肝纤维化级别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和治疗组中BMP-7可以抑制纤维化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治疗组中的TGF-β1的表达较模型组中明显减少(P〈0.05)。结论BMP-7有效预防和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纤维化肝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TGF—β1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庆南  梁增文 《广西医学》2002,24(12):1945-1946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的表达和分布规律,初步探讨TGF-β1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50-300克,皮下注射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CCl4后1,4,8周处理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及分布。结果:TGF-β1主要表达于肝脏间质组织中。CCl4注射诱导后,大鼠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强(P<0.01)。且CCl4注射1、4、8周组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强度呈明显的逐级递增的趋势(P<0.01)。结论:TGF-β1的表达水平与大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显正相关,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软肝宁煎剂对肝纤维化大鼠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软肝宁煎剂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复合因素诱导Wistar大鼠建立肝纤维化模型,设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软肝宁煎剂预防组和软肝宁煎剂治疗组。实验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肝脏指数和肝功能:ALT、AST,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并作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及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软肝宁煎剂预防组、治疗组与模型组肝纤维化大鼠组织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2.在肝脏指数方面: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差异;3.软肝宁煎剂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和大鼠肝脏组织中HA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4.软肝宁煎剂预防组和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抑制了TGF—β1的表达。结论软肝宁煎剂可通过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ECM的降解,减少细胞因子TGF—β1的产生及释放来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红景天甙对肝纤维化大鼠Samds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红景天甙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Smad通路的影响.方法: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以红景天甙水溶液干预性治疗,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和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检测大鼠肝组织Smads表达情况.结果: 红景天甙干预性治疗使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下降[(53.4±19.5) vs (88.7±22.8) mg/L, P<0.05],肝脏胶原占肝组织面积比例减少为(0.041±0.011)[模型组(0.167±0.052),P<0.05];治疗组肝脏Smad 4蛋白表达阳性率降低为(0.023±0.008)[模型组(0.137±0.090),P<0.01],Smad 4 mRNA阳性率降低为(0.233±0.018)[模型组(0.741±0.091),P<0.01];Smad 7蛋白阳性率增加为(0.067±0.010)[模型组(0.019±0.002),P<0.05],Smad 7 mRNA阳性率增加为(0.198±0.011)[模型组(0.074±0.012),P<0.01];肝组织Smads蛋白表达与Smads mRNA水平变化一致.结论: 红景天甙防治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减少肝脏胶原沉积,抑制肝脏Smad 4表达及促进Smad 7 mRNA表达,从而减弱了由TGFβ1介导的肝纤维化信号,可能是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白酒对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合并肝癌大鼠肝组织中Kruppule样因子6(Klf6)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2种白酒和黄曲霉素B1(AFB,)对大鼠进行处理,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合并肝癌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模型大鼠肝脏组织Klf6、转化生长因子-Bl(TGF-B1)、p21及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脏组织中Klf6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制备了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合并肝癌大鼠模型,不同白酒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肝硬化合并肝癌的程度不同。Klf6、p21在白酒A组(AD组和AG组)的表达率高于白酒B组(BD组和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B1,α-SMA在白酒B组(BD组和BG组)表达高于白酒B组(BD组和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白酒A组(AD组和AG组)肝组织Klf6基因的mRNA表达高于白酒B组(BD组和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白酒对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硬化合并肝癌大鼠肝脏Klf6、p21、TGF.B1和d.SMA的表达不同,可能是导致酒精性肝病(ALD)的程度不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p1(TGF-β1)、Ⅰ型受体(TGF-RⅠ)和Ⅱ型受体(TGF-RⅡ)表达的影响。方法 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组。至造模第9周。模型组随机分为3组:造模结束即处死(S组)、IL-10治疗2周后处死(I组)及自然恢复2周后处死(R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方法检测各组肝脏及血清中TGF一β1、TGF-RⅠ和TGF-RⅡ含量。结果 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肝病理组织学显示I组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R组纤维化程度无明显改善。TGF-β1、TGF-RⅠ和TGF-RⅡ的阳性表达分别为S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I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阳性指数接近P〉0.05),R组降低,但阳性指数仍明显高于I组(P〈0.05)。血清TGF-β1在S组浓度最高,I组最低。R组较S组略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I组(P〈0.05)。结论 外源性IL-10可能通过抑制肝组织中TGF-β1及相应受体的表达。减弱TGF-β1致纤维化的作用.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甲益肝颗粒(S—JG)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细胞转化生长因子即(TGF—β1)mR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的剂量的三甲益肝颗粒(1.7,3.4和6.8g/kg)灌胃大鼠,制备含药血清,作用于HSC—T6细胞48h,以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其对HSC—T6细胞TGF—β1 mRNA和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水飞蓟宾组,三甲益肝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的TGF—β1 mRNA,T1MP-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65±0.05,1.67±0.04,1.23±0.07,0.72±0.02,2.23±0.12,2.17±0.12,1.41±0.03,0.49±0.09,与对照组的TGF-β1 mRNA和TIMP-1 mRNA表达水平(2.11±0.11,2.72±0.11)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甲益肝颗粒降低HSC—T6细胞TGF-β1 mRNA,TIMP-1 mRNA表达水平,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苦参素注射液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时IL-10、TGF-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为临床应用中药防治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Cl4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组和苦参素注射液干预组,检测Ⅰ型胶原在各组肝组织中的表达及IL-10、TGF-β1在各组血清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肝组织、苦参素注射液干预组肝组织和肝纤维化模型组肝组织中Ⅰ型胶原表达的平均密度值分别为0.298,0.313,0.5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IL-10表达含量分别为1412.38pg/L、1311.81pg/L、877.03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TGF-β1表达含量分别为491.29pg/L、665.36pg/L、959.09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素可减轻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TGF-β1和IL-10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价临床上治疗肝纤维化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肝心宁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脏TGF-β1及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并饲以高脂低蛋白饲料和30%酒精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11只)、模型组(15只)、阳性对照组(14只)、肝心宁高剂量组(14只)和肝心宁低剂量组(14只),6周末处死所有动物,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并采用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GF-β1 mRNA、Smad-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β1 mRNA、Smad-3 mRNA表达明显增强。经肝心宁治疗后大鼠肝脏TGF-β1表达比模型组减弱,肝心宁同时下调Smad3的表达。另外,肝心宁组大鼠肝脏病理变化显著改善。结论:肝心宁可下调TGF-β1 mRNA、Smad-3 mRNA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或减轻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分子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气管内滴入博来霉素(5mg/kg)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和阿魏酸钠组。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胶原纤维染色检测胶原纤维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TGF-βRⅡ及Smad4 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TGF-β1 mRNA表达。结果胶原纤维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肺内胶原纤维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阿魏酸钠组(P〈0.001)。大鼠肺内TGF-β1、TGF-βRⅡ和Smad4的mRNA表达在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阿魏酸钠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阿魏酸钠能有效地减轻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TGF-β1、TGF-βRⅡ和Smad4的mRNA表达上调,从而干扰TGF-β1/Smad4信号通路对靶基因的激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扶正活血不同组方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血清及肝组织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及疗效差异。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采用CCl4加橄榄油造模,治疗组分为扶正活血1号方、2号方、3号方,并设阳性药物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对各组动物灌服不同药物及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TGFβ1、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扶正活血不同组方对大鼠肝组织与血清中TGFβ1和TIM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和阳性对照组(P〈0.05或P〈0.01),而1号方和2号方的改善作用较3号方明显。结论扶正活血不同组方均能有效抑制TGFβ1、TIMP-1的表达,从而减少或降低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增殖及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蒙诺(福辛普利钠)组和祛风通络方组。并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大鼠MC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GF—β1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风通络方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祛风通络方作用优于蒙诺(P〈0.05)。模型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和蒙诺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与蒙诺组比较,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P〈0.01)。LPS刺激后可提高大鼠系膜细胞内IL-6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mRNA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祛风通络方组、蒙诺组与模型组比较,IL-6mRNA表达下降(P〈0.01);祛风通络方降低IL-6mRNA表达的作用亦优于阳性对照药蒙诺(P〈0.01)。结论:祛风通络方对大鼠MC增殖及其TGF—β1和IL-6mRNA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与TGF-β1/Smad2通路的关系。方法以Wistar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为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7、14、28d)处死动物,以Masson染色观察甘草酸二胺治疗前后梗阻侧。肾小管的损害、肾间质纤维化指数;以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中转化生长因β1(TGF—β1)、Smad2信号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FN)等的表达情况;结果①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呈时间依赖性(P〈0.01);TGF—β1、Smad2、FN蛋白呈时间依赖性上调(P〈0.01),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TGF—β1与Smad2、Smad2与FN、TGF—β1与FN蛋白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987,r=0.992,r=0.981,均P〈0.01)。②甘草酸二胺能改善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P〈0.01),下调肾脏组织TGF—β1、Smad2、FN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甘草酸二胺能减轻UUO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s通路的激活,减少肾间质纤维连接蛋白的沉积,减轻肾间质的纤维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增殖及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蒙诺(福辛普利钠)组和祛风通络方组。并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大鼠MC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TGF—β1和IL-6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祛风通络方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5),且祛风通络方作用优于蒙诺(P〈0.05)。模型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和蒙诺组系膜细胞TGF—β1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祛风通络方组与蒙诺组比较,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P〈0.01)。LPS刺激后可提高大鼠系膜细胞内IL-6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6mRNA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祛风通络方组、蒙诺组与模型组比较,IL-6mRNA表达下降(P〈0.01);祛风通络方降低IL-6mRNA表达的作用亦优于阳性对照药蒙诺(P〈0.01)。结论:祛风通络方对大鼠MC增殖及其TGF—β1和IL-6mRNA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