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活血方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出血性中风血瘀生风病机假说。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活血方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血塞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检验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血瘀生风作为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3.
中风痴呆临床表现多呈现气虚血瘀证候;气虚血瘀后脑失濡养是中风痴呆的根本所在;气虚血瘀影响五脏化精,尤其是肾精失于充养髓海导致中风痴呆的形成。气虚血瘀是中风痴呆的病理关键。 相似文献
4.
肾虚血瘀在老年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地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为15%~25%,患者中50岁以上老年人占79.5%~86.4%,因而本病受到广泛关注。中医药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多从气虚、血瘀、痰热腑实,肾虚血瘀等立论。相应施以益气活血,化瘀通腑,补肾活血等法,均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气虚血瘀与中风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气虚血瘀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情志变化、饮食嗜好、体质情况等相关因素及与先兆症、临床表现、现代病理机制密切相关,认为气虚血瘀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和治愈率低为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很有必要。对于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各家认识不尽相同。本文试从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来探讨中风病的发病基础。 人的生命活动是脏腑功能协调的体现。气血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有赖于气之温煦、推动、气化作用及血之濡养作用。气血二者彼此相关、相辅相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血之生化布达须靠气来完成,气之许多功能亦须以血为载体来实现,二者共…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王键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9,18(2):46-49
选用中老龄大鼠,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结扎左侧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模型。通过对一般体征、局部脑组织血流量、脑水肿、血液流变学、血浆血栓素A2(TXA20、前列环素(PGI2)的观察。结果表明:模型鼠出现偏瘫症状;脑组织含 显著增高,脑水肿明显;rCBF显著增高,PGI2显著降低,血液呈高度浓、粘、凝、聚状态。符合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8.
热补手法系指针刺入一定穴位得气后 ,通过行针产生热感以治疗虚证、寒证的一种手法。本实验选取努针热补针法与提插补法、捻转补法及烧山火手法进行对照筛选 ,通过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的对照研究 ,旨在探讨多种热补手法的不同临床效应 ,从而为多种热补手法筛选、寻找临床依据 ,为临床、教学、科研服务。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12 0例 ,其中脑梗塞 110例 ,脑出血 10例。男 6 6例 ,女 5 4例 ;年龄最小 5 2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9d ,最长 3个月。所有病例随机分为 4个组 (提插补法组、捻转补法组、烧山火手法组、努针手法组 ) ,每组…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研究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与中风发病的相关性,探讨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症状积分,预测中风发病的可能性。方法选取6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先兆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2个月后中风发病与否为终点,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烟酒史、家族史、体重指数、危险因素干预依从性和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研究中风先兆发为中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体重指数、危险因素干预依从性、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与中风先兆发为中风有相关性(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医临床症状和危险因素干预依从性是中风先兆发为中风的独立因素。结论中风先兆12个月后发为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和危险因素干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12.
论气虚血瘀在高血压肾损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彬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9(4):9-10
通过探讨气虚血瘀在高血压肾损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气虚血瘀是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关键,并探讨了益气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临床调查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病机证素的分布、演变情况,揭示"瘀热"病机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按照"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证素诊断量表",采用多时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 028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分析5个时间点(入院时,病程第3、7、14、21天)8个病机证素(瘀热、风阳、火热、痰热、痰湿、瘀血、气虚、阴虚)的分布、演变情况。结果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不同时间点瘀热比例均高于其他病机证素,风阳、火热居前位。将各病机证素例数按时间点进行纵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瘀热为病理本质,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风、火、痰源于瘀热搏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用温针灸技术研究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病程为8±1.4月),在康复过程中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病程为7.5±1.7月),在康复过程中只行单纯针刺治疗。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行八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残程度和肌力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残程度和肌力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3.4%(P<0.05),显效率达50.9%(P<0.05),有效率达42.1%(P<0.05)。结论:利用温针灸技术可以提高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疗效,为临床上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脑血康片治疗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为进一步提高疗效,2001年3月~2002年3月,我院门诊应用脑血康片采用随机对照法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患者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建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探讨建立中风病证侯诊断标准的方法,观察了10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气虚瘀证患者,对其证侯指标:舌、脉、症状进行了可靠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提出急性期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症的诊断标准,包括辩病和辩证两上方面。辩病可见半身不逐、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CT检查符合缺血性中风改变;辩证必须有肢体瘫软、倦怠嗜卧、口唇紫暗,脉沉细等主症,并可兼见头痛而痛处不移、汗出 相似文献
18.
CT在缺血性中风辨证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缺血性中风以半身不遂,口服呙斜,语言蹇涩,有时伴突然昏倒,神志不清为表现一种疾病。具有变化快、致残率高、预后差之特点。及时 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该病的关键一步。由于CT的应用,使诊断更加迅速、准确。本文提出CT表现与缺血性中风的辨证之间具有相关性,给我们的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的指标。使先进的医疗设备为中医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恢复期患者白睛络脉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脑康2科诊断为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7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眼针联合疗法治疗。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及白睛络脉积分。对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及白睛络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白睛络脉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眼针联合疗法治疗气虚血瘀证型中风疗效显著,且与脾胃区白睛络脉变化密切相关,为眼针联合治疗中风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35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5例选用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对照组70例选用维脑路通治疗,均以30 d为1疗程,1-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165例中,痊愈58例,显效55例,有效36例,无效16例,有效率达90.3%.对照组70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