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跟骨外侧直切口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跟骨外侧直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观察,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优势.[方法]1999年1月-2008年5月,对70例8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行手术治疗,采用跟骨外侧直切口,切口位于足背与足底皮肤移行部上方1 cm处,向前达跟骨前部近跟骰关节,向后达跟骨结节前方,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腓骨长短肌腱被保护于近端皮瓣中并牵开,沿骨膜向上锐性剥离显露距下关节外侧,观察骨折情况及Gissane角的改变.将骨折复位,恢复距下关节解剖形态及足弓,克氏针临时固定,选择合适的可塑性跟骨解剖钛钢板自切口内置入并调整,C型臂X线机下观察位置良好,分别用松质骨螺钉经过跟骨板钉孔将跟骨距下关节后外侧骨折块与跟骨载距突、跟骨粗隆部及跟骨前部固定,骨缺损部植入自体或异体骨填充.[结果]70例87足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6%.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良率86.2%.[结论]该手术创伤小,血运破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关节镜直视下Sanders Ⅱ~Ⅲ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9年2月—2021年1月用本方法治疗Sanders Ⅱ~Ⅲ跟骨骨折患者28例。在跟骨结节及距骨颈处置入牵引针,用牵开器内外侧牵开,恢复跟骨的长度,无内外翻。关节镜入路为后外侧口入路及外侧口入路,直视下清除碎骨块、血肿,闭合撬拨复位跟骨后关节面,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克氏针临时固定;将复位宽度的钢板置于足内外侧,用大力复位钳自足两侧持续向中间加压,逐渐恢复宽度。复位良好后置入经皮空心螺钉完成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3.3±1.4)个月。末次随访,足踝活动度及力线恢复良好,依据AOASF评估标准,临床结果优18足,良8足,可2足,优良率为92.9%。[结论]关节镜直视下微创复位内固定Sanders Ⅱ~Ⅲ跟骨骨折,复位精准,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外侧小切口有限内固定治疗部分塌陷移位性跟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侧小切口行有限内固定治疗部分塌陷、移位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07年1月共用外侧小切口加有限内固定治疗25人(27足),显露距下关节面,以距骨和部分未塌陷的距下关节面为参照恢复距下关节面,经皮多枚克氏针恢复跟骨角,有限内固定维持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25个月,参照美国骨科足与踝关节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评定,平均89分。24足正常愈合,3足延迟愈合,无皮缘坏死,无感染病例。[结论]外侧小切口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方法,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干扰,且有利于关节面及跟骨外形的复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严重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和简单内固定的乎术治疗效果[方法]86例严重跟骨骨折(SandersⅢ、Ⅳ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外侧切口切开复位植骨加钢板内固定和克氏针、拉力钉或可吸收钉等简单内定,必要时加用石膏外固定.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问、术中出血、伤口并发症、骨折的稳定性及术后功能等进行统计,了解两种不同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简单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和伤口的并发症少,而骨折的稳定性、术后功能等和钢板内固定组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跟骨粉碎性骨折,传统的钢板内固定往往不能达到牢固内固定的目的,而且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微创操作、简单内固定和传统钢板内固定术后功能相当.对于严重粉碎性跟骨骨折,微创切开复位简单内固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2018年6月~2019年1月,我科对18例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采取外翻位固定,皮肤愈合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21足),男14例,女4例,年龄35~65岁。跟骨骨折:左侧8例,右侧7例,双侧3例。均为闭合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5~12 d。1.2治疗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单侧跟骨骨折患者取健侧卧位,双侧跟骨骨折患者取俯卧位。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全层切开,显露距下后关节面,3枚1.5 mm克氏针分别打入外踝、距骨颈和骰骨阻挡软组织,撬拨复位,恢复距下后关节面平整和跟骨高度、宽度,克氏针临时固定。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克氏针框架结构与钛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6年3月~2008年12月本院治疗的156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66例用克氏针框架结构治疗,90例用钛钢板治疗,记录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评分等数据.[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26个月,平均12个月,克氏针框架结构组、钛钢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显著差异,骨折愈合时间及优良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两者有各自的优缺点,都是治疗跟骨骨折的较好方法,而距下关节的重建以及恢复跟骨的长度和宽度则是取得良好疗效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外侧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自2006年1月~ 2009年1月,对8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8足采用传统跟骨外侧“L”形切口,40足采用改良外侧切口.对两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Bohler角、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及AOFAS评分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Bohler角及AOFAS评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外侧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克氏针缝线逐步紧缩皮牵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致钢板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3月-9月,对3例跟骨骨折术后钢板外露患者,采用清创及负压封闭引流术,保留内固定钢板,创面清洁后,两侧皮缘分别穿入克氏针,缝线牵拉克氏针,分次逐步紧缩,使伤口逐渐缩小,伤口闭合。结果 3例伤口均顺利愈合,随访3~6个月,无再感染,骨折顺利愈合,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利用克氏针缝线逐步紧缩皮牵引治疗跟骨骨折术后皮肤坏死钢板外露,操作简单,手术风险低,医疗费用低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切口螺钉、克氏针内固定在治疗跟骨骨折中防止皮瓣感染或坏死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33例跟骨骨折采用有限切口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取外侧横形切口3~6 cm暴露距下关节复位并植骨,克氏针结合螺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无皮瓣感染或坏死.31例术后14 d拆线切口一期愈合,2例切口少许渗出,间断拆线20 d后愈合.均获随访6~30个月,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有限切口联合有限内固定既能有效地复位、植骨内固定而且能大大降低皮瓣感染或坏死的概率,减少创伤,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567例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借助跟骨骨折撑开复位钳复位,克氏针、螺钉内固定。结果本组567例581足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应用Greighton-Nebraska跟骨骨折评价标准评价手术效果,548足(优),33足(良),总体优良率100%。结论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采用跗骨窦小切口,克氏针、螺钉有限内固定,微创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跗骨窦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6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术前和术后6个月B?hler角及Gissane角.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0个月.无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及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B?hler角、G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一种肘关节外侧微小切口交叉克氏针体外持续加压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肘外侧切口对7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外侧进行交叉内固定,并使针尾于体外张力相钩,形成外侧持续加压固定.结果 骨折复位均良好,全部愈合,拔针时间3~4周,肘关节功能良好,3例发生轻度的内翻(<7°),但外观无影响,未作处理.结论 肘关节外侧微小切口交叉克氏针体外持续加压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刨伤小、固定牢靠、功能恢复快、有利于骨折愈合,必要时外侧截骨,可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改良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比较跟骨外侧常规切口和改良切口,对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两者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外侧切口术后皮缘坏死率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改良外侧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宏  成金磊 《骨科》2011,2(3):117-119
目的 观察和分析改良外侧切口微创手术中撬拨复位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6月对22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改良外侧切口进行骨折微创复位内固定,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对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评估,并观察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Creighton-N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内固定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行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内固定手术的78例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回顾分析,将术后并发症等级≥2记为观察组,<2记为对照组,分析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65岁、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受伤至手术时间<7 d、未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软组织、术后未放置引流管相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岁、长期吸烟史、糖尿病史、受伤至手术时间<7 d、未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软组织、术后未放置引流管是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内固定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跟骨骨折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术患者,应当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中注意保护软组织,术后放置引流管,同时嘱恢复期的患者戒烟,规律治疗糖尿病,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高迪  贾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12):1099-1102
目的探讨应用跟腱旁、跟骨外侧两种小切口并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5例按患者意愿进行分组,A组(跟腱旁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45例,B组(跟骨外侧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38例,C组("L"形扩大外侧切口钢板内固定)42例。比较三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末次随访AOFAS评分、Bhler角改变、Gissane角改变以及术中出血量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125例获得随访8~28个月,(14.6±1.2)月。三组Bhler角改变、Gissane角改变以及末次随访AOF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B组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C组[手术时间(45.1±4.1)min and(43.2±8.3)min vs.(50.4±7.2)min,t=3.610,4.845,P均=0.000;切合愈合时间(15.1±3.2)d and(16.5±2.3)d vs.(23.3±5.4)d,t=9.836,5.863,P均=0.000],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明显少于C组[术中出血量80~450(中位数230)ml and 70~390(中位数180)ml vs.100~700(中位数400)ml,Z=-5.901,7.461,P均=0.000;住院费用1204~4507(中位数2750)元and 1015~5774(中位数2415)元vs.4124~12 041(中位数8504)元,Z=-6.877,8.480,P均=0.000],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0%(0/45)and 2.1%(1/38)vs.19.1%(8/42),χ2A-C=7.296,P=0.007,χ2B-C=3.866,P=0.049]。结论三种治疗方法治疗跟骨骨折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软组织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跟腱旁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71例跟骨骨折患者(82足),其中治疗组38例(39足)给予跟腱旁小切口、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组33例(43足)给予跟骨外侧L形切口、跟骨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AOFOS评分、Bhler角改变、Gissane角改变。结果 71例均获随访,时间8~28(14.6±1.2)个月。并发症:治疗组切口延迟愈合2足;对照组切口延迟愈合3足,创缘坏死2足,浅表感染1足。治疗组的手术切口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Bhler角及Gissane角、末次随访AOFO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腱旁小切口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肯定,切口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切口切开复位螺纹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04—2011-05采用切开复位螺纹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31例,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0 min。31例均获随访17~28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参照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4例,良8例,可7例,差2例。结论小切口切开复位螺纹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恢复跟骨的正常形态,维持距下关节的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患足功能恢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克氏针结合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8例(38足)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结合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术中克氏针维持塌陷的关节面复位,跟骨外侧缘放置重建钢板和植骨,术后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评价跟骨骨折的复位情况。结果患者均无感染和皮肤坏死,复查X线片提示Bhler角和Gissane角分别为24°~42°和98°~137°,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16(13±3)周,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26足,良10足,差2足,优良率94.7%。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结合跟骨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术治疗SandersⅢ型、Ⅳ型跟骨骨折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应用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进行治疗的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83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2例)给予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传统L型切口AO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跟骨高度以及跟骨宽度。结果观察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以及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跟骨宽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距下关节移位跟骨骨折患者来说,应用手法配合外侧小切口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Gissane角、跟骨长度等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