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连云港地区贝类食源性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烨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65-2067
目的探讨由连云港海域的半褶织纹螺和时螺引起的贝类食源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毒素性质。方法按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0352—95:“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测定螺肉及其内容物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螺肉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结果1991--2003年连云港地区发生半褶织纹螺中毒11起,2004年宁夏银川1起;时螺中毒1起,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生物测定法)均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PSP);上述贝类检样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检出河豚毒素TFX及其衍生物。结论鉴于海洋环境及生物污染严重,为保障食者安全,应对贝类毒素性质进一步研究、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温州市织纹螺引起中毒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和河豚毒素检测结果,为预防织纹螺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51份生鲜带壳织纹螺待测样品,形态学鉴定织纹螺品种,采用GB 5009.20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AOAC Official Method 2011.02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法》分别测定织纹螺样品中河豚毒素和12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 51份织纹螺样品中,34份为半褶织纹螺(Nassarius semiplicatus),17份为西格织纹螺(Nassarius siquinjorensis)。半褶织纹螺样品河豚毒素含量为0.005~64.1 mg/kg,西格织纹螺河豚毒素含量为0.003~0.128 mg/kg;51份织纹螺样品均未检出12种麻痹性贝类毒素。结论温州市半褶织纹螺和西格织纹螺中不含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特征化学成分为河豚毒素。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地区织纹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连云港地区织纹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方法。方法:收集近年织纹螺中毒资料,对连云港地区织纹螺进行形态学鉴定。应用生物测定法检测螺肉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SP)含量。结果:连云港海域生长4种织纹螺,其中半褶织纹螺导致10起中毒,中毒表现主要是下行性神经麻痹,毒素对温度不敏感。结论:鉴于海洋污染的严重性,为保障海贝的食用安全,应对贝类进行毒素安全指标检测。  相似文献   

4.
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依据“GB14 938- 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原则”分析流行特征 ,应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 :1991年以来连云港市及国内福建等省市发生的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 ,其毒贝除连云港市一起由时螺引起 ,其他均为半褶织纹螺。宁夏银川的有毒织纹螺则来自于千里之外的连云港市。结论 :为保障海贝的食用安全 ,应对贝类进行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5.
1985~2000年宁波市织纹螺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宁波市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 ,我们进行了本调查。1 资料与方法 :取自 1985~ 2 0 0 0年宁波市各县 (市 )区的食物中毒报告。织纹螺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与评价按照麻痹性贝类毒素小鼠生物测定法进行。2 .中毒概况 :1985~ 2 0 0 0年宁波市共发生织纹螺食物中毒 2 1起 ,进食织纹螺者 2 0 7人 ,中毒 5 9人 ,罹患率2 8 5 % ;中毒死亡 18人 ,病死率 30 5 %。 16年间共有 10个年份发生过织纹螺食物中毒。3.临床表现 :对记录完整的 2 7名中毒患者进行调查 ,潜伏期最短为 2min ,最长为 13h ,平均 2 5h(中位数法 )。其中 18名中毒死…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织纹螺毒素检测与毒性消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织纹螺毒素,分析其毒性消长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小鼠生物测试法对市场样品、中毒样品、新产螺点和监测点等来源的257份织纹螺样品进行PSP测定,按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和美国FDA的贝类麻痹性毒素标准判断,以100g织纹螺肉中PSP≥400 MU判为有毒,反之则无毒,以此来判定本市织纹螺毒性的强弱.结果从257份织纹螺样品中检出有毒织纹螺100份,占总数的38.9%,除象山外,其余织纹螺栖息地均能检出有毒织纹螺,其毒性的高低分别为中毒样品最高,监测点样品其次,市场样品最低.长期观察结果显示织纹螺毒性具有消长性,其产生的消除是动态性的,消长曲线呈锯齿状,毒素的产生有高峰年份,也有回落的情况,无规律性和可预测性.结论检测发现本市的织纹螺毒性较强,分布地域广泛,毒性强弱与织纹螺的来源、品种和地域有关,应充分认识其对人们的危害,提示我们本市的织纹螺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7.
食用织纹螺中毒15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15例食用织纹螺中毒个案及影响因素。[方法] 个案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调查发现15例病人所食用的织纹螺均为同一来源.加工处理和食用方法相同.潜伏期为0.5~9h,症状轻重不一,也有食用后未发病者,剩余织纹螺毒力检测为每100g含28000鼠单位。[结论] 有毒织纹螺分布有很强的区域性。食用前处理方法和食用量多少对中毒无直接影响。但酒精可加重麻痹性贝毒中毒的临床症状。预防织纹螺中毒应加强卫生宣传,禁止食用织纹螺。加大卫生工商的监督管理力度。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毒力检测在实际工作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8.
4起食用贝类引起的食物中毒福建省宁德地区卫生防疫站(宁德352100)郭胜利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地区沿海县(市)的渔村先后发生4起食用贝类引起的麻痹性贝类中毒。其中织纹螺2起,特管蜊螺和星虫状海葵各1起,均为渔民。中毒共20人,死亡4人。现报告如下。中...  相似文献   

9.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frish poison,PSP)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海域,是一类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极大的海洋生物毒素,也是目前危害最大的贝类毒素。织纹螺对PSP有独特的富集能力,近年来,沿海地区时有因食用被PSP污染的贝类而中毒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织纹螺毒素,了解宁波市织纹螺毒性,分析织纹螺毒素,为预防和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各类织纹螺样品用小鼠生物测试法测定PSP,用ELISA法测定STX,按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和美国FDA的贝类麻痹性毒素标准,以每100g肉中PSP含量I〉400MU、STX≥80μg则判为毒螺标准来判定本市织纹螺毒性强弱。结果从逐年定期监测点127份样品中检出毒螺63份;市场检查、食物中毒送检等多种来源130份样品中检出毒螺37份,共检出有毒织纹螺(〉400MU/100g肉)100份,占总数的38.91%,地域的毒次序为宁海〉北仑〉镇海〉奉化〉象山;样品的毒性次序为食物中毒样品〉历年定期监测点样品〉市场采集样品,红带织纹螺和正织纹螺等螺种毒性较强,小黄螺无毒。从155份样品中检出STX超标的16份,占10.32%,小鼠生物测试法超标的51份,占32.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5,P〈0.05),两法的相符率为29.57%。结论本市织纹螺带毒情况较严重,分布广泛,应充分认识其对人类的危害,毒性强弱与样品来源、织纹螺种类和地域相关。织纹螺毒素除STX外,尚存在其他麻痹性毒素,提示我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一起织纹螺中毒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2日上午,我所接到县人民医院报告,称周姓居民一家5月1日中餐食用海螺导致2人口唇、手脚发麻等疑似中毒症状。经调查确认是一起误食织纹螺引起的麻痹性贝类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麻痹型贝类毒素的快速方法。[方法]在福建沿海厦门、莆田、宁德三市的零售市场采集织纹螺68份,应用R-Biopharm试剂盒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果]应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全部实验过程在1h之内完成。检测限50μg/kg,灵敏度2.5μg/kg。[结论]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麻痹性贝类毒素简单、快捷,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对于监控海产食品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盐城市是江苏省东部沿海城市,海岸线长582 km,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70%左右,沿海滩涂面积690多万亩,占全省滩涂面积的75%左右,每年仍以4~5万亩的成陆速度向大海淤长。同时,盐城市沿海滩涂贝类的养殖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所以,加强贝类食用安全性研究,有利于贝类养殖、开发和利用。为了解盐城市境内织纹螺麻痹性毒素毒性的强弱及其消长情况和贝类带毒状况,于2006年5~8月开展织纹螺和经济贝类毒素毒性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集选择2004年因食用织纹螺引起1人中毒死亡的射阳盐场东沙港地带为监测点[1]。2006年5~8月份,…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福建省因海洋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引起中毒的海产品有河豚鱼、织纹螺、贻贝和热带深海鱼类等,导致中毒的毒素为河豚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和西加毒素等。各种毒素导致食物中毒的海产品品种、发病季节和发病症状都有鲜明特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预防海洋生物毒素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于梅  闫鹏  徐景野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6):1267-1268
目的 检测织纹螺毒力大小。方法 1986-2003年对此作了专项监测和调查,织纹螺毒力测定按美国AOAC关于麻痹性贝类毒素小鼠生物测定法进行。结果 18年来不同年份各监测点织纹螺毒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毒力变化规律难以掌握。织纹螺栖息地海涂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时有海洋赤潮的形成。象山港尾部属于赤潮多发区,当地监测点海涂生长的织纹螺的毒力较宁波市其他监测点海涂为高。结论 织纹螺的毒化主要与赤潮有关,但可能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宁波市有毒织纹螺的分布。分析各栖息地有毒织纹螺的毒性变化,为控制织纹螺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分析化学家学会(AOAC)和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CIQ)的小鼠生物测试法,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贝类麻痹性毒素(PSP)标准,判定本地织纹螺毒性的强弱,按年观察结果。结果1986~2003年,宁波市127份被检织纹螺中毒素平均含量最高的年份为1991年,达11900MU/100g螺肉,最低年份为1988年,其毒素含量也达403MU/100gN肉,其他年份的毒性波动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栖息地毒螺检出率镇海区为31.43%,北仑区为39.29%,宁海县为73.08%,奉化市为25.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宁海外,其余3个县(市、区)毒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新增织纹螺栖息地象山采集的30份织纹螺样品,毒素测定值均≤400MU/100g肉,未检出毒螺。结论宁波市各栖息地的织纹螺带毒严重,是一种引起织纹螺中毒的原因食物。各栖息地织纹螺毒性存在差异,以宁海县的织纹螺带毒最普遍。毒螺的分布和毒性的强弱与地域相关。织纹螺毒素的毒性可消长,但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市贝类中毒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贝类中毒的致病因子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此类事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1991年来发生在连云港市,因食用含有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荔枝螺、泥螺引起中毒并致死亡的6起贝类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及毒素性质进行分析.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按SNO 352-95进行.结果从中毒者食剩的荔枝螺和泥螺均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该样品提取液可在1~6 min内致小白鼠死亡,毒素含量≥18万mU(100 g螺肉).结论 6起贝类中毒均由麻痹性贝类毒素引起.  相似文献   

18.
1 中毒原因 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等地,曾多次发生贝类中毒。导致中毒的贝类有蚶、蛤、蛏、螺、贻贝等日常食用的贝类。此种贝类,本身并不带毒,也无生态和外形上的变化。而是因为贝类摄食海藻,将毒素积蓄于肝、胰、脾、胃等内脏,呈结合状态。人若误食贝类内脏后,毒素迅速被释放,就会发生麻痹性神经症状,故称麻痹性贝类中毒(Paralytic  相似文献   

19.
织纹螺毒性与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织纹螺是沿海潮间带和潮下带常见的螺种之一,呈世界性分布,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狭舌目、织纹螺科,以藻类为食物链。一般认为织纹螺带毒与“赤潮”某些藻类毒素有关,通过摄入有毒藻类,滤过性蓄积,产生了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简称PSP)。食用有毒的织纹螺即可引起中毒,由于其中毒进展快、症状重、无特效药、  相似文献   

20.
两种方法检测织纹螺中麻痹性毒素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织纹螺带毒情况,探讨织纹螺毒素特征。方法:用小鼠生物法测定织纹螺麻痹性毒素;用ELISA法测定STX,按织纹螺肉中毒素含量≥400MU/100g或STX≥80μg/100g判为对人有毒害的毒螺。结果:小鼠生物法测定检出有毒织纹螺51份,占总数的32.90%。以中毒样品检出毒螺的数量最多,占总数的23.23%,检出的毒素含量最高达21600 MU/100g肉,其毒性也是最强的;其次为监测点样品,毒螺的检出数量为9.03%,市场样品较少,而新产螺点样品未检出有毒织纹螺。ELISA法测定检出毒螺16份,带毒率为10.32%,两法同时检出毒螺的仅为29.57%,在毒素含量和检出毒螺的数量上ELISA法明显低于小鼠生物法,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宁波市织纹螺的毒性较强,小鼠生物法检出的毒性反映了织纹螺携带的实际毒力,ELISA法检出的是织纹螺中STX含量,说明织纹螺中携带的毒素不仅仅是PSP,该结论与以往报道的织纹螺携带的毒素主要是PSP不一致,提示我们为进一步控制织纹螺中毒,有深入探讨织纹螺麻痹类毒素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