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作者研制的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1991年1月~1994年10月,治疗26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从41.91%,恢复至95.57%,椎体后缘高度从81.03%恢复至100%,后凸畸形(Cobb氏法)从26°恢复至5°,有5例恢复前凸8°~10°,神经功能恢复1.8级(Frankel分级)。作者认为回复生理前凸的纵轴上纵向撑开力,更有助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2.
改良哈氏棒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应用电测法和运动测定技术,在8具防腐脊柱标本上进行改良哈氏棒、哈氏棒和狄克钉三种器材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固定的力学测试。实验结果显示:改良哈氏棒在稳定性、抗轴向载荷和抗旋转方面均优于另2种材料,虽然传统哈氏棒、狄克钉固定脊柱骨折有一定控制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稳定性缺陷,削弱了它们的固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胸腰段脊柱结核伴截瘫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伴瘫痪患者的手术时机、手术指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8年9月应用Ⅰ期标准前路手术(经胸腹入路病灶清除、钛笼支撑、自体骨植骨、钉板或钉棒内固定)治疗的56例胸腰段结核伴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19~78岁,平均42.5岁。病程3个月~4年。病变节段为T11-L2,累及椎体数目:1个椎体6例,2个椎体42例,3个椎体7例,4个椎体1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截瘫表现,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25例,C级21例,D级5例。术前Cobb角小于30°者30例,30°~60°者24例,大于60°者2例,平均(35.0±3.3)°。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3±2.1。所有病例术前均进行强化化疗,时间2~3周。术后通过观察Cobb角、VAS评分、Frankel分级、骨性融合情况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术后随访12~38个月,平均24个月。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即刻Cobb角(19.0±5.5)°,随访时丢失(1.8±0.7)°,术后VAS评分为1.4±0.3,末次随访时1.3±0.4。术后Cobb角、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1年时56例患者均获骨性融合。51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经过术后1~1.5年标准化疗方案化疗及神经功能锻炼,Frankel分级全部恢复到D级以上,5例完全截瘫患者有3例恢复至C级以上,2例恢复至B级。结论:胸腰段结核伴截瘫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引起截瘫原因、部位及全身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行Ⅰ期前路彻底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植骨、内固定,能有效的解除脊髓压迫,稳定脊柱,减少脊柱后凸畸形,促进截瘫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胸腰段骨折截瘫合并严重胸外伤治疗经验。方法回顾自1989年7月-2002年7月,共收治22例胸腰段骨折伴截瘫并发严重胸外伤患者。胸外科处理情况包括胸腔闭式引流21例,气管切开7例,呼吸机辅助呼吸6例,开胸探查止血肺、膈肌修补6例,不稳定型骨折椎管狭窄硬膜囊受压并行后路椎管减压加经椎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12例,保守治疗10例。结果胸外伤治愈21例,死亡1例;截瘫治疗情况为痊愈4例,好转4例,无变化13例。结论正确处理胸腰段骨折和严重胸外伤两者的关系,及时后路手术解决截瘫和脊柱骨折,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我科自1994年至1997年应用改良哈氏棒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21例,近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6~44岁,平均31岁;受伤原因:坠落伤17例,车祸2例,重物砸伤5例;入院时间:伤后半小时至4天,平均为3.5天,入院后6小时~5天手术,平均3天;受伤节段:T_(12)3例,L_1 15例,L_2 2例,L_3 1例。骨折按Armstrong类型分类:爆裂型骨折6例,压缩性骨折13例,剪力骨折2例;受伤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法评定:A级4例,B级12例,C级4例,D级1例。21例均经椎板切除减压、改良哈氏棒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9.
哈氏棒和Z-plate钢板在胸腰段椎体结核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应用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1999年3月-2002年2月采用病灶清除、椎体前路植骨,同时Harrington棒或Z-plate钢板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各4例。结果:经过平均18.4个月随访,患腰背疼痛好转,后凸畸形改善,平均矫正7度,术后10个月骨融合率为62.5%。结论:植骨同时内固定在重建脊柱稳定,加速骨融合中有积极意义。Harrington棒矫正后凸畸形方便而可靠,但在撑开椎体间隙安放植骨块,确保其安全、牢固方面不易操作。Z-plate钢板因前路暴露充分,病灶清除彻底,植骨安放准确,再加螺钉固定可产生机械的即刻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进步,在正规化疗的基础上积极的外科治疗不但可减少患者的卧床时间,缩短治疗周期,而且能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观点已逐渐成为共识.我科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有选择地采用同一体位下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后,经侧前方病灶清除加自体髂骨植骨术或人工椎体置入术治疗10例胸腰段结核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胸腰椎骨折伴截瘫是骨科常见病,我院自1990年1月至2 0 0 2年12月经椎弓根椎体后侧切除减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截瘫13 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3 1例,男10 5例,女2 6例;年龄2 0~5 6岁。T12 骨折73例,L1骨折45例,L2 骨折13例。新鲜骨折10 6例,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原则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至2008年收治的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病例232例,男148例,女84例;年龄20~76岁,平均37.8岁.术前后凸角度(Cobb角)<30°者65例,30°~60°者147例,>60°者20例.术前Frankel B级13例,C级12例,D级41例,E级166例.48例行单切口双入路手术,184例行经胸或经胸腹Ⅰ期前入路手术.术中清除病灶组织送病理检测和结核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术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实行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治疗1~1.5年.随访内容包括复发率、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和后凸畸形矫正状况.结果:232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2例术后伤口不愈,形成窦道,经局部换药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手术并发症包括肋间神经疼痛或麻木135例,气胸或胸腔积液13例,均无须特殊处理.2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5年,平均2.6年.随访期内结核未见复发,所有出现神经损害的66例患者,神经症状得到改善或完全恢复.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7.5°,末次随访,后凸角度平均丢失4.2°.所有病例病理检测确诊脊柱结核,107例培养出结核杆菌,阳性率46.1%,40例结核杆菌耐药,耐药率37.4%,其中8例结核杆菌耐多药,耐多药率7.5%.结论:对胸椎或胸腰段脊柱结核,首选的手术方式是经胸或经胸腹Ⅰ期前方入路病灶清除、肋骨或钛笼植骨、钢板内固定术;针对性的抗痨治疗是脊柱结核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 胸腰段是脊柱损伤的好发部位,常伴有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合并截瘫的手术治疗,一般包括脊柱复位、椎管减压和对损伤部位的脊柱进行有效的固定。基于双钢板固定不能桥正椎体的轴向压缩,且固定不够牢靠;Harrington棒治疗脊柱骨折,对恢复脊柱轴向压缩效果好,但在控制侧方移位和旋转活动方面不够理想;Luque棒内固定能有效地控制脊柱旋转和水平移位,  相似文献   

15.
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骨结核病中脊柱结核发病率较高,而脊柱结核合并脊髓、神经受压者也占有一定比例,1996年1月至2003年12月共手术治疗脊柱结核52例,脊髓、神经受压致不完全截瘫8例,作初步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以来,我们对26例脊柱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并截瘫患者进行了早期开放复位、双哈氏撑开棒内固定加局部减压探查术,2周后对神经功能恢复不好者行侧前路椎管减压术,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手术方法后路双哈氏撑开棒内固定术:行插管全麻,采用脊柱后正中切口(以损伤脊椎为中心切开6个椎体的长度).清楚显露骨折部,若有进入椎管的碎骨块则小心取出,助手用4把巾钳夹住骨折端上部棘突向后提拉,同时撬拨两侧小关节使之复位.清除破碎的黄韧带并咬除骨折上下少许椎板,清除椎管内血肿,用细导尿管探查骨折上下椎管,如无明显阻力,做骨折处的局部融合.  相似文献   

17.
爱德华兹套棒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型骨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112例胸腰椎骨折伴截瘫的侧前方减压治疗结果。随访1~16个月,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Frankel分级与术前相比提高Ⅱ~Ⅲ级。认为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术中无需X线即能准确定位和减压范围,手术减压途径直接,能直视下切除移位骨块及椎间盘,一般仅需切除伤椎体的后1/5~1/4,保留横突及后侧韧带复合结构的完整,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减压效果确实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10年8月,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自体骨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27例,2个椎体16例,3个椎体8例,4个椎体2例,5个椎体1例。分析术前与术后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以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3年,平均16.5个月。脊柱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46.3°改善到术后平均14.3°(P<0.05)。术后所有病例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2004-2008年收治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初治病例184例,经胸或胸腹前路行一期病灶清除、椎间肋骨(钛网)植骨、椎体棒板系统内固定术。术后根据药物敏感试验以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治疗1.0-1.5年。结果伤口均Ⅰ期愈合。并发症包括肋间神经痛、气胸/胸腔积液。随访1-4年,平均2.3年,随访期内结核无复发,神经损害改善或完全恢复,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9.5°。结论经胸或胸腹前路一期病灶清除联合肋骨(钛网)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胸椎或胸腰段脊柱结核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