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5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系统进行了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并以9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①OMI患者VLP阳性率为22%(11/50例);②OMI患者在VLP检测时有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75.0%(3/4例),而无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17.4%(8/46例),二者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③VLP阳性与梗塞部位、室性早搏情况、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胆片对频发室性早搏病人心率变异性(HRV)、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评价其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符合24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以温胆片(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以美托洛尔(25mg,每日2次),疗程4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HRV指标变化,包括时域指标(SDNN、rMSSD、pNN50)和频域指标(LF、HF、LH/HF);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LP指标变化(包括TQRS、LAS40、RMS40)及VLP阳性患者的转阴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SDNN、rMSSD、pNN50、HF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LF、LF/HF则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TQRS、LAS40较前缩短,而RMS40较前增高(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对频发室性早搏VLP阳性患者转阴率分别为57.1%和75.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66.7%。结论温胆片能有效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其不仅可以改善心率变异性,而且可以通过缩短TQRS、LAS,提高RMS对VLP阳性病人有一定的转阴作用而改善频发室性早搏病人的预后,推测其机制可能同提高心脏迷走神经张力,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体表心室晚电位(VLP)是心肌延迟激动的表现。VLP的存在,是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状态的反映。在正常人群,VLP发生率为6%~7%。在窦性心律中检出VLP时,则表明心室肌内有潜在性折返道路。故对此类人群,要加强监护和追踪观察。在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时,检出VLP是猝死的预报信号。本文分析了300  相似文献   

4.
从Holter记录中,几有室性早搏(室早)的患者,选择心室晚电位(VLP)阳性和阴性各40例,分析比较两组间室早形态和数量的九项指标,表明在阳性和阴性组之间室早形态和数量分布无任伺有机联系,即仅根据室早形态和数量不能预测该患者的晚电位是否为阳性。  相似文献   

5.
心室晚电位(VLP)是心室肌局部延迟除极引起的电活动,是心室肌损伤性碎裂电位在体表的反映。通过仪器记录到QRS波之后这种高频(约100HZ)、低幅(<20—25UV)波,且持续时间长(>10ms)的碎裂波,称为心室晚电位(VLP)。  相似文献   

6.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因其心室除极时间延长,本身可导致心电图(ECG)信号的延迟和碎裂,使心室晚电位(VLP)的各项参数增大。因此,使用目前的VLP阳性标准显然不合适,而且在临床VLP研究中发现不同频率的高通滤波,结果亦有差异。本文采用了九种不同的高通滤波频率观察其VLP变化,寻找理想的滤波频率,同时比较国内外常用的阳性诊断标准,初步探讨不同高通滤波频率对CRBBB检出VLP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51名心血管病患者和81名非心血管病患者作了心室晚电位检测,发现心血管病组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率占13.5%、非心血管病组占4.9%。本文对6例冠心病VLP阳性患者试用抗凝,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冠脉微循环等综合抗心肌缺血治疗使6例患者VLP全部转为阴性。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室晚电位(VLP)是预测、预报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信号.冠心病猝死也与VLP阳性密切相关。本文对177例冠心病者VLP检测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的临床病因分析,旨在探讨VLP阳性者与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临床研究发现,各种溶栓治疗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病死率。心室晚电位(VLP)是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发生的强烈预兆。新近,许多作者对AMI溶栓治疗后心室晚电位转阴的机理及意义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1 溶栓治疗前VLP转阴的机理 溶栓治疗后VLP转阴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明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VLP)与QTc离散度(QTcd)的关系及QTcd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86例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阳性组及阴性组QTcd的改变。结果:VLP阳性组QTcd明显高于VLP阴性组(72.6±18.7和25.9±8.7,P<0.05),VLP阳性组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VLP阴性组(28.2%对4.2%P<0.01),发生室速和室颤者QTcd>80ms。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QTcd与VLP具有良好的相关性,QTcd可作为预测冠心病患者室颤发生的一种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QT间期离散度与心室晚电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96例心室晚电位(VLP)检查者测量其同期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QTd),观察结果显示:VLP阳性组QTd显著高于VLP阴性组(P<0.05)。其中4例死亡者VLP均为阳性,而且QTd均>80ms。提示QTd与VLP呈正相关,且与心功能呈负相关。QTd与VLP结合可增加对心电不稳定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已广泛用于临床,它是缺血或坏死心肌部位产生的一种迟发碎裂电活动,VLP发生与心梗时心肌坏死引起传导障碍有关。本文对86例心梗患者VLP检查,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其临床意义。急性心梗28例中有13例VLP阳性,陈旧性心梗58例中有19例VLP阳性。其中下壁心梗患者VLP阳性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心肌梗死(MI)患心室晚电位(VLP)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 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AMI)作VLP及QTd检测,进行前瞻性分析。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 28例VLP阳性与28例VLP阴性的QTd有显差异。结论 VLP与QT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两对AMI的预后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道,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年内室性心动过速(VT)发生率,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late potentials;VLP)阳性者为14%~29%,VLP阴性者为0.8~4.5%.本研究通过记录AMI后第7天上午及晚上(相隔10~12h)的VLP,明确VLP是否具有变异性,VLP变异性是否与心律失常事件相关,以及VLP变异性的临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常成人体表心室晚电位200例分析(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技术检测体表心室晚电位(VLP)已有10余年历史,VLP与心室内折返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基本得到肯定.然而,VLP阳性诊断标准尚没有统一,各家报道的数据有较大差异.为此,我们对200例正常成人作了体表VLP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人心室晚电位(VLP)阳性与发生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关系密切,阳性者有做心室电生理检查的指征。但心室电生理检查是有创性检查,且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所以难在临床广泛应用。我们采用经食管左室调搏的方法(TEVP)对VLP阳性的冠心病人进行诱发VT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心室晚电位(VLP)虽巳受到极大重视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其中有:(1)VLP检出方法的标准化问题;(2)VLP作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可靠性问题;(3)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检测VL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问题等,均须在实验中解决,并在实验中探讨VLP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心室晚电位(VLP)与折返性心律失常(AV)密切相关,在预测恶性心律失常事件中具有重要意义。抗心律失常药物对VLP的影响亦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就倍他乐克对VLP的影响进行临床实验研究,旨在探讨倍他乐克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进行心室晚电位 (VLP)测定 ,分析室性心律失常 (VAR)和VLP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美国生产ECGLABTM工作站 ,VLP采用Frankd导联测定。结果 发现AMI伴VAR者VLP比未伴VAR者阳性率明显增高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并发现多部位比单部位阳性率高。结论 VLP与心律失常有着密切联系 ,VLP阳性者 ,室内电活动呈不稳定状态 ,有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对各类疾病患者及正常人作心室晚电位(VLP)检测发现,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心肌病及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的VL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和正常人,其中以心肌梗塞患者最高,4例心性猝死患者中3例VLP阳性,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脏病患者的VLP阳性检出率也较高。说明VLP阳性与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有密切关系,VLP阳性对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