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加强药品流通监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作出的国家建立并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重要决定,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我国将于2000年1月 1日起开始施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药品分类管理流通试点工作己于1999年10月18日开始启动,计划于 2000年 4月结束。 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将大大提高我国的药品监管水…  相似文献   

2.
药监动态     
日前,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西城分局召开“西城区零售药店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会”。推出西城区零售药店药品分类管理“六统一”,即统一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统一处方药师胸卡;统一处方药分类管理标准;统一处方药、非处方药分类标识;统一处方审核药师登记表;统一处方药销售登记表。  相似文献   

3.
《齐鲁药事》2005,24(10):581-582
为积极推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2004年7月我局发布了《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4-2005年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照《规划》确定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阶段性目标要求,为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对2005和2006年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相似文献   

4.
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从200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从此进入了实施阶段。2001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将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以法律形式做出了明确规定。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到现在也经历了8年的历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现就目前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对策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1.啥叫"OTC"?啥叫"中药OTC"? 提起"OTC",首先要说清楚关于药品分类管理的问题。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应用方便"的原则,将药品划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并按照其特点做出相应的法律管理规定,是国际上通用的管理模式。1999年7月22日我国正式公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关于我国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和《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等法规。  相似文献   

6.
万紫 《中国药店》2006,(12):18-1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各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11月11日中国非处方药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自我药疗大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已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最快将于明年下半年出台。这意味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将从部门规章升格为国务院法规,也标志着在我国起步于1997年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药品分类管理原本应与《药品管理法》一样被尽早立法,但事实上由于药品分类管理涉及药…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为加快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今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出了关于加大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管理推进力度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5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关于加强流通领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05,16(17):1360-1360
本刊讯根据2004年7月发布的《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4年~2005年工作规划》(简称《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于2005年8月12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切实推进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2006年1月1日起基本实现药品分类管理的阶段性目标。《通知》要求,自2006年1月1日起,麻醉药品、放射性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终止妊娠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胰岛素除外)、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疫苗及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药品零售企业不得经营的药品,在全国范围内药…  相似文献   

9.
《首都医药》2008,15(11):25-25
1、1999年10月18日,我国正式启动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流通试点工作。 2、1999年12月28目,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要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切实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唐仲进  陈佶 《上海医药》2000,21(6):35-36
从2000年1月1日起,我国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正式实施了。本办法为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已现雏形,必将会提高我国的药品监督管理水平和人民科学用药水平。 1 药品分类管理的意义 建立并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于1997年1月作出的决定,该决定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也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完善药品的监督管理体制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自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颁布以来,全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流通领域推行药品分类管理已经从最初试点的3个城市7家经营企业扩展到各地的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确定的较大城市。药品分类管理的核心是严格处方药(R)的监督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规范非处方药(OTC)的市场秩序,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保健。鉴于目前开展的药品分类管理试点工作仅仅是在药品的零售商业企业中展开,而对医疗单位如何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尚无明显确定,医疗单位对处方药  相似文献   

12.
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实行分类管理,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所采用的先进、合理的药品管理模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颁布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已于2000年1月1日开始施行。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刚刚起步,在广大农村OTC药品市场发展如何,是我们医药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医药世界》2001,(5):34-35
药品管理法修正案已明确规定,“国家对药品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国家药监局已在1996年6月发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随后陆续发布有关流通管理、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第一批非处方药目录产品审核登记、连锁经营、非处方药药品使用说明书、零售药店和从业人员资格、广告管理以及关于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等与药品分类管理及非处方  相似文献   

14.
药品分类管理应根据国情循序渐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实施分类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药品管理模式。实施分类管理,对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进一步提高药品监管工作的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我国的药品分类管理我国的药品分类管理工作起步较晚。1999年6月和12月,在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尚未出  相似文献   

15.
《齐鲁药事》2004,23(5):1-1
为加快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今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提出了关于加大流通领域药品分类管理推进力度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  相似文献   

16.
赵显军 《中国药事》2010,24(2):160-160,184
目的促进药品分类管理的有效实施。方法综述了药品分类管理的进展情况,分析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这一规定难以执行的原因。结果与结论应严格界定处方药、逐步扩大处方药的范围、积极推进医药分开和加大宣传力度,以真正实现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药品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的疾病的特殊商品,药品分别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建立相应法规并实施监督管理,是国际普遍采用的药品管理模式.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药品实行了分类管理.我国是自2000年1月1日起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使用方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赳,制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第二条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接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第三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的制定。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第四条国家药品监督…  相似文献   

19.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向社会发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公布《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这标志着我国在深化药品监督管理改革,在推进我国对药品实施分类管理工作的进程中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一、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时代意义药品分类管理是根据药品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接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管理。包括建立相应法规、管理制度并实施监督管理。(一)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冲提出:“国家建立并完善处方药…  相似文献   

20.
《齐鲁药事》2004,23(3):15-17
按照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整体部署和安排,我局在国家药品标准药品中进行了非处方药的遴选,目前已公布了六批4326个非处方药制剂品种,初步对上市药品进行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经研究决定,从2004年开始开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转换评价工作,并对非处方药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