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它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多脏器损伤,尤其以肾、脑、心、肺为主[1].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都会造成胎儿缺氧及生后表现窒息.重度窒息儿病死率、伤残率达30%~40%,因此,在患儿复苏后实施及时、正确、完善的治疗和护理是降低窒息儿病死率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甘曾洪1994~1995年我院新生儿科共收治78例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患儿进入病房后,首先了解复苏情况,即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78例患儿中抢救成功68例,治愈率为89.5%。现介绍...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一般医院发病率约5%。严重时,新生儿呼吸功能障碍,氧和二氧化碳交换能力丧失,导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聚集产生酸中毒,造成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小儿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根据窒息的程度可分为轻度、重度2个阶段,可相互转化。准确地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有助于恰当地进行抢救,Apgar评分是1种简易的临床评价新生儿窒息程度的方法。评分越低,表示窒息程度越重,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生后1min评分可区别窒息程度,5min以后评分有助于预后判断,评分越低,预后越差,新生儿死亡率及以后脑部后遗症发生的机率越高,必须积极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本文对分娩时发生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和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01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复苏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新法复苏ABCDE方案抢救新生儿窒息 5 0 1例 ,抢救成功 481例 ,自动出院 6例 ,死亡14例。本文详细介绍了抢救的方法与复苏后的护理 ,强调新法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复苏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质量不可忽略的一环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及配合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疾病,是围产或死亡的重要原因。在窒息新生儿出生最初几分钟进行正确的复苏,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并影响其终生健康。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复苏后新生儿较正常儿的生活力差,仍有一段时间持续低氧血症,免疫能力差,此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做好新生儿复  相似文献   

6.
胎儿娩出时以及出生后数分钟内,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称新生儿窒息。它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可对小儿神经系统及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以致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伤残率的关键之一。胎儿富内窘迫、产程过长是造成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较为常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的抢救程序,作好护理工作是很重要的。我院曾对数十例窒息新生儿进行抢救,获得较好效果,其中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脑损害的主要原因。指胎儿缺氧或娩出过程中或出生后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积极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关键。由于重度窒息或缺氧较久可引起多脏器损害,尤以肾、脑、心、肺为多见犤1犦。因此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及护理,积极治疗合并症,消除低氧血症及减轻组织缺血,维持正常脑代谢功能,对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减少住院天数,预防或减轻后遗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近几年来对新生儿窒息的治疗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窒息者82例。入院时间为生后10min至4h不等,其中男51例,女31例,全部病儿都有宫内窒息或娩出过程窒息史,出生后产科Apgar评分重度窒息49例,中度窒息33例。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惊厥:易激惹和意识异常。全部病例经吸氧、保暖、镇静、降颅压、胞二磷胆碱、血活素、纳络酮、预防出血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经“头颅CT”扫描,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者37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8例。2观察和护理2.1保暖、防止热量散失由于新生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低温可提高代谢率以产热,导致低氧血症及代谢性...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通过迅速有效的抢救,复苏很易成功,但重视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我科2002年-2006年共分娩新生儿350人,其中窒息人数约38人,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11.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1 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1],一般医院发病率约5%.严重时,新生儿呼吸功能障碍,氧和二氧化碳交换能力丧失,导致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聚集产生酸中毒,造成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小儿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2].……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护理的新方法。方法 对86例窒息新生儿采用ABCDE复苏方案复苏,并给予全程护理配合。结果 复苏成功率为89.4%,复苏中和复苏后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ABCDE复苏方案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复苏方案;护理方面应注意复苏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复苏中应密切配合医生,复苏后要严密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15.
王俊美 《全科护理》2012,(5):433-434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1,2]。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min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临床表现主要反应在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张力及喉反射等。  相似文献   

16.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白2005年11月-2006年2月活产新生儿447例,新生儿窒息34例,均采用新法复苏抢救窒息新生儿,成功率94.12%,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复苏是指新生儿重度窒息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无效呼吸或心跳、呼吸停止时采取的一系列重建自己呼吸及循环的过程。及时有效的新生儿窒息临床抢救和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减少近期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发生。2013年6月至11月作者对剖宫产新生儿窒息25例用新法复苏技术进行抢救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艳明  莫新少 《全科护理》2012,10(29):2729-2729
对34例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复苏,同时加强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预防并发症,结果5min复苏成功28例,10min后全部复苏成功,均未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58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总结复苏的步骤,认为应严格按照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复苏囊正压通气给氧、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合理用药、保暖的过程进行。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在宫内或产程中由于缺氧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呼吸循环障碍,致氧和二氧化碳交换不足及主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良所致之表现.是我国围生儿死亡及产生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