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离组织瓣整复口腔颌面缺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平时多见于肿瘤切除后,战时常见于火器性损伤后。此种患者不仅外观畸形,功能障碍,而且给患者造成心理上、精神上极大创伤。因此如何早期整复颌面部软组织、骨组织缺损是口腔颌面外科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科自1980年12月至1986年3月应用吻合血管组织瓣移植整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60例,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从纪  李慧增  孙远  杨军  史文进 《重庆医学》2003,32(11):1473-1475
目的 总结用前臂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及远期疗效观察。方法 对本科131例前臂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作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中37例病人进行了0.5~18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前臂区游离皮瓣具有许多符合口腔颌面部修复要求的优点。本组131例成功率99.24%,共吻合动、静脉分别为131条和253条。远期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患者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 前臂区游离皮瓣是一种多功能的优良皮瓣,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个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其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颏下岛状皮瓣整复颌面部肿瘤切除及损伤引起的组织缺损,发现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整复新方法. 方法 应用颏下岛状皮瓣进行整复面部组织缺损35例,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结论 颏下岛状皮瓣血管恒定,血管蒂长,皮肤质地细腻柔软,弹性好,其颜色与面部一致,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皮瓣,且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颏下岛状皮瓣整复颌面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颏下岛状皮瓣整复颌面部肿瘤切除及损伤引起的组织缺损,发现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整复新方法。方法:应用颏下岛状皮瓣进行整复面部组织缺损25例,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皮瓣全部存活。结论:颏下岛状皮瓣血管恒定,血管蒂长,皮肤质地细腻柔软,弹性好,其颜色与面部一致,是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皮瓣,且操作简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带蒂肌皮瓣移植在口腔颌面部手术缺损即刻整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1至2007年5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患者,分别采用额瓣、胸大肌肌皮瓣、腭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等进行即刻整复,共制取61例肌皮瓣。结果61例肌皮瓣完全成活54例,大部分成活伴边缘部分坏死5例,完全坏死2例,移植成功率为88.52%(54/61)。成功病例颌面部外形恢复良好,口腔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带蒂肌皮瓣是口腔颌面部术后缺损即刻整复的重要手段,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术时往往造成软组织大面积缺损,而导致颌面部明显畸形与器官功能障碍。以往因恶性肿瘤作广泛切除得不到立即整复,使手术治疗受到限制。近年来,由于肌皮辦的问世,特别是胸大肌肌皮辦的临床应用,给口腔颌面外科开创了广阅的前景。它不仅提高了恶性肿瘤的切除率,扩大整复范围,而且缩短了疗程,提高了外形及功能整复的效果。有的学者亦指出:此瓣蒂部较为臃肿易扭转而影响血运。作者根据这一缺点对蒂部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我科自1982年至1984年收治两例颌面部恶性肿瘤和一例颌面部恶性肿瘤因行放射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根据38例病人颌面部软组织缺损面积的大小采用不同类型的带蒂组织瓣修复。结果:38例病人术后组织瓣转移修复均存活,术后病人颌面部软组织功能及外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整复和术式的选择应依据缺损的情况、各种皮瓣的特点和术者的技能经验,精心设计,采用不同类型的皮瓣修复缺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肌蒂皮瓣即刻整复口腔颌面部癌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体会杨国民攀枝花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口腔中心关键词外科手术,口腔,肿瘤,颌面笔者自1983年开始应用肌蒂皮瓣即刻整复口腔颌面部癌瘤术后组织缺损5例,获得成功,体会如下。1胸锁乳突肌肌蒂皮瓣员复额部基底细胞癌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我科65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病人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率98%,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 游离皮瓣以前臂最为优越,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特点。方法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30例口腔癌患者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结果30例胸大肌肌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全部或部分皮瓣坏死,患者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结论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修复口腔颌面部较大面积的缺损,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大型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型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12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严重损伤伴缺损3例.肌皮瓣面积为(5 cm×6 cm)~(8 cm×11 cm).结果 15例胸大肌肌皮瓣有13例完全成活,1例部分皮瓣坏死,1例完全坏死.13例形态功能良好.结论 胸大肌肌皮瓣血管蒂恒定,血液循环丰富,提供组织量大,操作简单,供区可直接缝合,是修复口腔颌面部大型缺损的有效方法,安全、可靠、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2.
前臂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及其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用前臂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大面积缺损的经验及远期疗效观察。方法:对我科131例前臂区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中37例病人进行了0.5-18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前臂区游离皮瓣具有许多符合口腔颌面部修复要求的优点,本组131例成功率99.24%,共吻合动、静脉分别为131条和253条,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患者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前臂区游离皮瓣是一种多功能的优良皮瓣,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个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特点。方法 采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50例口腔癌患者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结果 50例患者中48例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96%。结论 游离前臂皮瓣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皮瓣。  相似文献   

14.
封卫江 《大家健康》2014,(9):200-201
目的:回顾性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情况。方法:收集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颌面部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40例),进行分析。结果:修复术式中,颈阔肌瓣修复术采用最多,共17例;前臂皮瓣修复术采用最少,仅1例。术后38例皮瓣一期愈合,2例二期愈合,受区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组织瓣移植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的重要手段,对患者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损缺的经验. 方法 对 50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50例,48例存活,成功率达96%. 结论 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管恒定,制作方便,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皮瓣远离手术区,可分两组,同时可减少手术时间,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优良皮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阔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效果. 方法 采用颈阔肌皮瓣修复11例口腔癌患者术后所致软组织缺损. 结果 11例颈阔肌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发生全部或部分皮瓣坏死,患者获得满意的外观和功能. 结论 颈阔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与重建进行评价.方法对16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软组织、硬组织修复与重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术后缺损未进行修复者33例(占20.63%);软组织修复者90例(占56.25%);硬组织修复者37例(占23.13%).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硬组织修复与重建具有明显的优点,但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口腔颌面部外伤、肿瘤等常造成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目前传统的修复方法仍以自体组织移植为主。近年来,组织工程的兴起为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选择。组织工程的3个基本要素为种子细胞、支架、生长因子,其中支架在组织工程领域内应用最为广泛。本文总结归纳目前国内外常用于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应用现状,以期为相关研究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腿内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肿术后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云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8,29(12):1002-1003
口腔癌肿术后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造成功能障碍及面部畸形,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通过血管吻合进行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小腿内侧皮瓣供区早己在显微外科、手外科、整形外科和骨科等临床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但在口腔颌面部术后缺损的整复中小腿内侧皮瓣的应用却少有报道。自2002年至2004年我们采用小腿内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术后缺损11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损缺的经验.方法:对15例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软组织缺损15例,14例存活,成功率达93.3%.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管恒定,制作方便,厚薄适中,便于折叠,血管蒂长,皮瓣远离手术区可分两组同时手术,减少手术时间,是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优良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