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农村改厕对农民卫生知识和改厕意识及卫生行为的影响,为今后农村改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别选择6个县为调查点,采用现场问卷的方式对改厕村和未改厕村的农民进行调查。改厕村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民对粪便与疾病、改厕与防病等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明显高于未改厕村,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户主的文化程度与卫生知识和改厕意识有相关关系,文化程度越高,改厕意识越明显,改厕成功率就越高。农村改厕对农民相关的卫生知识、卫生行为和生活习惯有重大影响,并产生明显效果。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宣传与改厕的技术培训,是今后农村改厕工作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东省农村改厕对农民卫生知识、行为和态度的影响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在粤北、粤西和粤南各抽取1个县为调查点,每个县分别调查3个改厕村和3个未改厕村。每村抽取30户的户主为调查对象,不足30户的则全村每户调查。调查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现场调查农户的环境卫生状况,主要包括庭院卫生状况和厨房卫生状况;问卷调查内容为农民的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卫生行为形成情况以及农民的改厕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共收回调查表475份,有效461份,有效率97.05%,其中改厕村259份,未改厕村202份。改厕村农民的庭院及厨房卫生状况优于未改厕村(P〈0.01)。改厕村农民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93.05%,高于未改厕村的78.05%(P〈0.01)。改厕村农民卫生行为总发生率(85.12%)高于未改厕村的(65.94%)(P〈0.01);改厕村和未改厕村分别有94.21%、81.19%的农民认为有必要进行改厕,分别有94.21%、93.56%的农民表示愿意出钱改厕,分别以愿意出500元以上(67.62%)、500元以下(76.72%)为多(P〈0.01)。未改厕原因主要是农民认为改厕费用太高,负担不起,占75.74%。结论广东省农村改厕后农民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发生率都有明显提高。应加强对农村改厕的政策支持力度,多方筹集资金,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农户改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类已步入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 ,厕所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 ,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 ,改厕是我国农村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解我省农村改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于 2 0 0 2年 9月开展了农村改厕专项调查。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对全省 13个市按农村改厕普及率高、中、低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市 (县 )作为调查点 ,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在太仓市、高邮市、洪泽县各选择 3个村 (共 9个村 )作为现场调查点 ,其中改厕率 >80 %、2 0 %~ 4 0 %和 <2 0 %…  相似文献   

4.
实施WES项目对农村环境卫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实施水与环境卫生(WES)项目对农村环境卫生的影响。方法 在实施WES项目的县选择8个改厕村和1个未改厕(对照)村调查户厕内苍蝇密度、蛆密度和臭度,同时按照统一调查表调查农民卫生知识、行为、改厕满意度。结果 改厕户的卫生厕所苍蝇密度、蛆密度和臭度均低于未改厕户的旧式厕所,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施WES项目的村居民卫生知识水平、卫生行为和习惯均优于未开展WES项目的村。改厕户居民对卫生厕所的满意度高达94.8%。结论 实施WES项目提高了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南阳市农村居民卫生改厕知信行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阳市农村居民改厕相关卫生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及其家庭环境卫生状况,为今后农村改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南召县作为调查点,在该县随机抽取2个改厕村和2个未改厕村,每村随机抽取100户,每户的户主优先作为本次调查对象。调查主要采用个别访谈、现场察看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本次共调查400人,收回有效问卷397份,有效率为99.25%。其中改厕村200人,未改厕村197人。改厕村居民卫生知识总知晓率为91.28%,高于未改厕村的73.32%(P<0.01);改厕村居民卫生行为总形成率为56.75%,高于未改厕村的47.46%(P<0.01);改厕村有98.50%的居民认为改厕不会增加农民负担,未改厕村只有36.04%的居民认为改厕不会增加农民负担;改厕村居民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为1.00%,低于未改厕村的5.08%(P<0.05)。改厕村的庭院、厕所卫生状况好于未改厕村(P<0.05)。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婚姻状况的居民改厕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越高其卫生知识知晓率越高。结论农村改厕后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行为形成率都有明显提高,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庭院、厕所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改厕宣传、广播或电视是居民获得卫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居民的文化程度是其卫生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村改厕对农民卫生意识与行为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改厕对农民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的影响,为农村改厕和其他卫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选择改厕村和未改厕村各4个作为调查点,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将原始数据用EpiIn-fo2002,EpiData2.1b统计,然后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农民对粪便与疾病、改厕与防病等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等卫生行为与卫生习惯形成率和户主改厕意愿形成率分别达到了97.1%、95.36%和87.57%,明显高于未改厕村的67.83%、58.77%和43.03%。结论改厕能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开展以改厕为重点的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及时摸清目前农村改厕经费负担情况以及承受幅度,制定对策措施,我省对磐石、河清两县农村改厕工作,农民负担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调查内容及方法 (一)选点 根据我省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和改厕工作情况,按高、低二个档次各选择一个县,每个县按工作好、中、差各选择一个乡,每个乡再按上述要求选择三个行政村进行整群抽样调查,但每个行政村调查农户数量应不少于150~200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5~2006年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项目)发挥的作用,评估项目工作取得的效果.[方法]2007年5月,在济南市选择2个实施项目村,对环境卫生状况、苍蝇密度、农户厕所建筑与粪便处理,以及农民的卫生知识和卫生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并与2个非项目村进行比较.[结果]改厕村与未改厕村各调查农户61户,农户庭院内卫生状况良好率分别为81.97%、9.84%,庭院外卫生状况良好率分别为83.61%、6.56%,庭院内苍蝇密度分别为2.80只/笼·天、34.11只/笼·天,户厕无臭味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00.00%、3.28%,户厕无蝇蛆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00.00%、19.67%,均为改厕村高于未改厕村(P<0.01).改厕村与未改厕村各调查61人,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1.64%、52.13%,卫生行为形成率分别为90.16%、77.05%,均为改厕村高于未改厕村(P<0.01).改厕村的厕所均正常使用,使用者均表示满意.[结论]项目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改厕工作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疫区改厕对控制血吸虫感染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湖北省血吸虫病重疫区改厕对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的效果研究。方法按不同地理方位及不同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类型分别选择4个县作为观察点,采用检测血吸虫卵沉降率、人群问卷和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改厕村、建沼气村和未改厕村的血吸虫感染率及血防有关知识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三格和沼气式二种类型处理设施处理的粪液,血吸虫卵沉降率分别为90.0%和90.3%,改厕村的人群血吸虫感染率比未改厕村低47.0%.改厕村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农民对粪便与血吸虫病、改厕与控制传染源等血防相关知识接受程度.明显高于未改厕村.结论血吸虫病疫区改厕后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对减少血吸虫卵的传播,降低血吸虫感染率效果明显,改厕后对疫区农民的血防相关知识有促进作用,并对其生活习惯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不同经济地区居民健康知识、行为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有 80 %的人口是农村人口 ,所以卫生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应放在贫困的农村地区〔1〕。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贫困地区农民健康知识及行为等现状 ,对我国辽宁、四川、陕西、湖北、河南、安徽省 6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居民进行了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及对比分析。1 对象和方法1 1 调查对象 在辽宁、四川、陕西、湖北、河南、安徽省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按年人均收入选取不同经济水平的县 ,年人均收入 10 0 0元以下的县为贫困县 ,10 0 0~ 2 0 0 0元为中等县 ;3 0 0 0元以上为富裕县。共调查 18个县 3 6个村 15~ 64岁的村民 2 160 0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