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粪吸入性肺炎(以下简称本病)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病之一。多见于过期产儿、足月儿与小样儿。现将笔者所参与抢救的32例作一临床分析。临床资料32例中,男18例,女14例。过期产者12例,足月产者20例,其中小样儿4例。出生体重>4000克者2例,2500~4000克者26例,<2500克者4例(均为小样儿).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0例,其中脐带绕颈7例。异常分娩22例,其中剖腹产14例、用中位产钳助产5例、负压吸引产3例。出生时均有窒息史。1分钟 Apgar 评分结果:0~3分者20例,4~7分者12例。  相似文献   

2.
金永言 《临床荟萃》1999,14(6):250-250
窒息为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据perlman报道新生儿窒息可引起肾脏、中枢神经、心血管、胃肠道等多脏器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本文就我院1994年7月至1997年6月收住60例新生儿窒息与肾功能损害关系作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 治疗组为从我院1994年7月至1997年6月收住的胎龄≥37周,日龄≤3天的窒息新生儿病例60例,其中重度窒息(Apgar评分1~3分)38例,轻度窒息(Apgar 4~7分)22例。体重1850~4100g,男42例,女18例。对照组:正常新生儿60例,均为胎龄≥37周,Apgar评分9~10分,日龄≤3天,体重2500~3850g,男38例,女22例 1.2 方法 均于入院后24小时内抽血查肌酐、尿素氮。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与围产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勇  陈宝芳 《临床医学》1999,19(5):24-25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后期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回顾性研究,总结新生儿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探讨围产因素和器官损害之间的关系,以便能迅速判断新生儿窒息后发生多器官损害的可能性,及时制定出监护和防治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研究对象选自1993~1997年在我科新生儿病房住院患儿,其中有186例符合新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导致心、脑、肾、胃、肠等系统器官损伤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我院1994年8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29例窒息儿中出现的50例有心肌损害者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窒息儿符合条件之一:①出生时Apgar评分<7分或虽5min评分>7分,但10min评分<7分也归入窒息儿。②动脉血气分析pH值≤725或PaCO2≥51mmHg(1mmHg=0.133kPa)。50例窒息新生儿中男35例,女15例,均于出生24h内入院。重度窒息32例,轻度窒息18例。心率70~110次/min12例,…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脑损伤主要由围产期窒息缺氧所致 ,是新生儿死亡及致残的首要原因。脑损伤引起两种颅内病变 :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和颅内出血 (ICH) [1],两者常伴随发生 ;其发病机理亦相互联系。本文通过58例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与CT表现 ,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8年1月~2001年6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58例脑损伤新生儿 ,经临床与CT确诊为HIE32例 ,ICH26例。男36例 ,女22例 ,男女比为1.6 :1。胎龄<37周18例 ,37~42周34例 ,>42周6例。双胎合并早产4例。体重<2500克27例 ,2500~4000克23例 ,>4000克8例。孕产期中发现妊高征14例 ,胎…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是产房和新生儿科常见的急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缺氧导致多器官损害及血钙浓度降低已受到重视,但血钙浓度降低与多器官损害有何关系,报道尚少。我院新生儿科自1992~1997年6月共收治25O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本院出生100例,外院出生64例。男124例,女4O例。轻度窒息86例,重度窒息78例。人院时间:<lh84例,~24h68例,~2天12例。孕周<37周29例,~42周130例.>42周5例。出生体重<土skg37例,~34Ohs121例,>4Okg6例。主要并发症:胎粪…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窒息是我国围产儿死亡及脑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指胎儿缺氧及娩出过程中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及时、有效的复苏是挽救新生儿生命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关键。1 临床资料我院 2 0 0 1年 1~ 12月共分娩活产儿 32 74例 ,其中新生儿窒息 90例 ,发生率 2 .74 %。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 (指新生儿出生 1minApgar评分 4~7分 ) 4 4例 ,重度窒息 (指新生儿出生 1minApgar评分 0~ 3分 ) 4 6例。 90例新生儿窒息中 :胎龄 2 8~36 + 6 周 2 7例 ,37~ 4 1+ 6 周 6 1例 ,≥ 4 2周 2例。分娩方式为 :剖腹产 4 2例 ,…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严重病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我院产科1994年1月~1996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发生窒息的情况进行简单回顾,并对159例新生儿窒息进行临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根据新生儿娩出时的Angar评分,将窒息患儿分成轻度及重度窒息。1.2新生儿室息的发生率及有关因素我院产科自1994年1月~1996年12月共分娩新生儿3538名,发生新生儿窒息159例,占4.5%,其中轻度窒息123例占77.4%,重度窒息36例占22.6%,因窒息死亡7例,死亡率为4.4%,无窒息新生儿3379例,死亡9例,死亡率为0…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自由基在疾病过程中所致损害的认识,1998年以来,我科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复方丹参来对抗这一因素,应用于62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治疗中,并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8年2月~1999年12月我科收治的足月产新生儿窒息62例,入院时均有自主呼吸并于出生24h内入院,入院后1~3d内行头部CT检查。随机将这部分患儿分为治疗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出生5minApgar评分:0~3分24例,4~7分8例。头部CT示脑水肿27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出生5minApgar评分:0~3分21例,4~7分9例。…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期的产科质量及新生儿处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我院1996年1月~1997年12月153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1996年1月~1997年12月分娩总数688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53例,发生率为2.36%,低于国内外文献报导的7.16%[1,2]。新生儿窒息以出生后1min、5minApgar评分<7分为诊断标准,其中4~7分轻度窒息105例,0~3分重度窒息48例,新生儿窒息可由单一或多种因素引起,本文以其中一项为代表进行统计分析。新生儿窒息与孕周的关系见表1。表1…  相似文献   

11.
围产期窒息及其并发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窒息后严重的低氧血症可引起心、肺、脑、肾等多系统损害。本文随机选择我院新生儿科1996年8月~1997年6月新生儿窒息48例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谱测定资料,分析窒息对心脏的影响,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窒息组48例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均为足月儿,出生体重2500~4000g,重度窒息(Apgir1~3分)27例,轻度窒息(Apgir评分4~7分)21倒。窒息后并发症:吸入性肺炎1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6例,颅内出血6例。其中重度窒息组并发症21例,轻度窒息组4例。入院检查心脏听诊有明显…  相似文献   

12.
我院对1988年2月至1989年12月所发生的新生儿窒息108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中看我们产房护士在守产过程中怎样观察和处理,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资料分析 1988年2月至1989年12月我院分娩总数为1949例,根据Apgcl评分:≤7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1949例新生儿中窒息人数为108例,占5.54%,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6.01%~11.4%,现将108例窒息新生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后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探讨围产因素与窒息后器官功能损害的关系,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7年110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窒息后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为87.27%,脑损害为67.27%,心脏损害为38.18%,肺损害为23.63%,胃肠损害为7.27%,肾损害为4.54%。②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与胎龄、重度窒息、5min Apgar评分45分相关,而与出生时新生儿体质量、羊水污染程度及宫内窘迫关系不大。结论重视新生儿窒息的三级预防:防早产;防窒息,推广新法复苏技术,争取早期复苏;早发现早处理器官功能损害,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25例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军  熊英  陈娟 《华西医学》2008,23(1):136-136
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急危重症之一,及时的诊断和处理对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和低氧血症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共25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临床治疗1.1一般资料25例新生儿中男17例,女8例;早产儿6例(胎龄34~36周),足月儿19例;体重<2500g5例,>2500g20例;入院时年龄<3天23例,>20天2例;出生时有窒息史5例,出生时有气管插管抢救史3例,发病前有呛奶史2例,羊水胎粪污染史2例。1.2临床表现临床上患儿均表现为发绀、气促、呻吟、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躁动等,轻者通过一般给氧…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窒息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渐被重视,本文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发生的新生儿窒息2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与结果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本院分娩总数为3068例,其中双胎25侧,死胎死产21例,活产新生儿共3072例。新生儿常规于出生后1分钟、5分钟、10分钟各进行一次Apgar 评分,≤7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6.
1998年至2003年于儿科收治新生儿窒息60例。诊断及分度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及分度标准,其中重度窒息18例,轻度窒息42例,男36例,女24例,胎龄37~42周,体重2200~4200千克,日龄均在72小时以内。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标准参照虞人杰的窒息多器官损害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111 一般资料:1995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科住院并有胃肠功能损害表现的早产儿184例,男100例(5435%),女84例(4565%);胎龄26~36周,其中≥32周146例(7935%),<32周38例(2065%);出生体质量950~3200g,其中≥2500g22例(1196%),<2500g124例(6739%),<1500g37例(2011%),<1000g1例(054%)。112 有宫内窘迫或/及出生时窒息史87例(4728%),包括只有宫内窘迫而无出生时窒息3例(163%);其中轻度窒息62/84例(7381%),重度窒息22/84例(2619%)。113 出院首位诊断:早产儿54例(2935%),新生儿吸入综合征49例(2663%),早产极低…  相似文献   

18.
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可引起肾脏、中枢神经、心血管、胃肠道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其中以心脏受累较常见,为了对窒息儿心肌损害作出诊断,我们对100例新生儿作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我科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列为监测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根据出生时(1min.3min.5min 3项评分中最低一项)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为4~7分)77例,重度窒息组(0~3分)23例。男63例,女37例。体重<2500g16例,<4000g72例,>4000…  相似文献   

19.
108例新生儿窒息围产因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有香 《临床医学》2002,22(11):55-56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 ,也是低智儿及病残儿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 10 8例新生儿窒息的有关围产因素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与分析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常规于 1·5·10min各进行一次Apgar评分 ,以三次评分中最低一次为标准。评 0~ 3分为重度窒息 ,4~ 7分为轻度窒息 ,≥8分为正常。重点分析≤ 7分的新生儿窒息情况 ,以同期≥ 8分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1 2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从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在我院共分娩新生儿 170 9例。发生新生儿窒息 10 8例 ,发生率 6 32 %。其…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疾病 ,是由围生期宫内窘迫或生后窒息缺氧所致的脑部损伤。约90 %以上伴有多系统脏器损害 [1 ] ,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 ,影响预后。我院 1996年 1月~ 1998年 12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多脏器损害 10 2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0 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均符合 1996年10月杭州会议修订的标准 [2 ] 。其中男 77例 ,女 2 5例 ;胎龄 37~ 42周 ;年龄 <2 4小时 6 4例 ,2 5~ 48小时 30例 ,>48小时 8例。轻度窒息 7例 ,重度窒息 87例 ,宫内窘迫 8例 ;难产 45例 ,其中剖宫产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