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手术治疗进行了探讨。方法 我们对北京医院普外科1995年-2004年间4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着重诊断及手术中的一点体会加以讨论。结果 本组46例中,44例均行手术探查,其中再次手术8例,肿物完全切除34例,完全切除率77.3%。良性及恶性肿瘤各22例。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手术治疗PRT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中根据患全身及局部情况,果断决策手术方案十分重要。尽可能提高PRT完整切除率对改善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1995-2009年41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为单位体检时发现,其余首发症状及体征为腹部肿块、腹痛、腹胀.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2%(37/41).CT检查32例,MRI检查5例,阳性率100%.完全切除36例(87.8%),部分切除5例(12.2%),5例患者行联合脏器切除(12.2%).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困难.B超和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主要手段,完整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1995-2009年41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为单位体检时发现,其余首发症状及体征为腹部肿块、腹痛、腹胀。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2%(37/41)。CT检查32例,MRI检查5例,阳性率100%。完全切除36例(87.8%),部分切除5例(12.2%),5例患者行联合脏器切除(12.2%)。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困难。B超和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主要手段,完整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分析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0例,重点探讨B超、CT、DSA等的诊断价值及手术要点。结果:20例中18例为恶性肿瘤,2例为良性肿瘤。全切除19例,仅1例恶性淋巴瘤作姑息性减瘤切除术。无手术死亡。认为B超可作为基本的诊断方法,CT有助于对肿瘤与邻近脏器关系及血供的判断,DSA不但提示肿瘤的血供并可在术前进行动脉栓塞而有助于术中控制出血。肿瘤完整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关键,联合脏器切除术应在术前有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02年我院收治的1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结果12例中有5例体检时被发现,7例因腹部肿块在我科确诊。其中手术治疗10例,完整切除8例。结论提高切除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尽可能完整,整块切除肿瘤及其受累器官和组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积极处理复发肿瘤。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2例,其中良性22例,手术切除率为91%;恶性10例(来自中胚层9例),手术切除率为40%。文中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所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析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20例,重点探讨 B超、CT、DSA等的诊断价值及手术要点.结果20例中18例为恶性肿瘤, 2例为良性肿瘤.全切除19例,仅1例恶性淋巴瘤作姑息性减瘤切除术.无手术死亡 .认为B超可作为基本的诊断方法,CT有助于对肿瘤与邻近脏器关系及血供的判断,DSA不但提示肿瘤的血供并可在术前进行动脉栓塞而有助于术中控制出血.肿瘤完整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关键,联合脏器切除术应在术前有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罗国强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3):603-60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至2002年我院收治的12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结果12例中有5例体检时被发现,7例因腹部肿块在我科确诊。其中手术治疗10例,完整切除8例。结论提高切除率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尽可能完整,整块切除肿瘤及其受累器官和组织,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积极处理复发肿瘤。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但不包括胰腺、肾脏、肾上腺及大血管的肿瘤[1]。该病解剖部位特殊,起病隐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因此临床诊断困难。本文对106例PRT的诊断与治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89年至2OO7年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64例,完整切除肿瘤40例,姑息切除20例.探查活检8例,手术出血休克2例.结果 随诊68例,良性肿瘤6例存活,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53,5%、31.6%,姑息切除和探查活检者预后均差.结论 重视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术前诊断准备,术中处理是提高切除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方法 回顾分析1989年至2OO7年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64例,完整切除肿瘤40例,姑息切除20例.探查活检8例,手术出血休克2例.结果 随诊68例,良性肿瘤6例存活,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7%、53,5%、31.6%,姑息切除和探查活检者预后均差.结论 重视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术前诊断准备,术中处理是提高切除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PRPT)临床少见,仅占全身肿瘤的不到0.2%,PRPT来源于不同的组织,种类繁多,起病隐匿,诊断复杂,完整切除率较低,术后复发率高,所以如何提高诊断及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仍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普通外科于1997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由于腹膜后间隙大、部位深 ,早期多无典型症状 ,多为恶性 ,常易误诊或延误诊断 ,从而失去手术时机 ,手术切除率较低。我院 1982年 5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中 ,男 7例 ,女 3例。年龄 8~ 72岁 ,平均 4 6岁。病程 1个月~ 2年。临床表现 :腹部肿块 9例 ,腹痛 7例 ,腰背痛 4例 ,纳差消瘦、贫血 7例 ,双下肢水肿 1例、发热 4例 ,尿频 1例 ,不完全肠梗阻 1例 ,排便次数增多便条变细 1例 ,黄疸 1例。行X线胃肠钡餐造影 6例 ,钡剂灌肠 4例 ,静脉肾盂造影 3例 ,拍…  相似文献   

16.
<正>1980~1994年间,我院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75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的有关问题分析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腹膜后肿痛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它具有早期诊断难 ,手术完全切除率低 ,恶性占多数等特点。我院自 1 980年至 1 998年共收治这类病人 41例 ,除一例诊断基本明确 ,但因患者半年前曾患心肌梗塞而放弃手术外。其余的均经手术治疗并送病理确诊。现将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2 5人 ,女性 1 5人 ,男女之比为 1 .6∶1 ,年龄最大的 6 5岁 ,最小的 6岁 ,平均年龄 42岁。出现症状最短时间 5天 ,最长 2 0年。1 .2 症状  ( 1 )腹部包块 :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组因自扪或他人发现肿块的患者 35例 ,占 87.5 % ;( 2…  相似文献   

18.
1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tumor,PRT)是指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由于部位特殊,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难以早期发现,且手术难度大,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为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我们回顾了我院外科1998年9月至2006年9月诊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共53例,经  相似文献   

20.
报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T)39例,年龄2~71岁,男女比例1.4∶1,恶性占82.1%.腹块和腹痛为最常见症状.部份表现为腰背痛或下肢麻木、疼痛及贫血等;术前误诊率35.9%.良性肿瘤切除率100%,而恶性肿瘤切除率仅为26.9%.文中对 PRT 的论断和治疗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