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骶管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骨性骶管246个,带软组织骶管100个。结果表明,骶管上宽下窄,高位穿刺操作较易,但上端有硬膜囊,静脉丛较丰富,管径也较大,引起出血可能性也较大。有些骶管腔宽大,常规药液量充盈不足,第1—3骶神经外包有较厚的神经鞘和脂肪,均可导致上位骶神经阻滞不全。硬膜囊与终丝前后方,纤维索及脂肪形成的“中隔”,可能引起单侧阻滞。  相似文献   

2.
骶管阻滞麻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临床骶管阻滞麻醉所提出的问题,对100例成人干燥骶骨和20具成人尸体标本骶管及骶骨背面邻近区域的有关结构进行了观测。S_2棘突中点至两骶角连线中点长度平均为66.2±9.3mm.在干燥骨标本上,用薄乳胶膜囊直接灌水法测量了骶管容积,平均为16.1±3.6ml。骶管容积(Yml)与 S_2棘突中点至两骶角连线中点长度(Xmm)的关系,呈抛物线回归,方程为:y=15.1867-0.3454x+0.0053x~2。因两侧髂后上棘连线过S_2棘突中点,临床可以此定位,测出 X,估算注药量。经临床100例骶管阻滞麻醉应用,效果满意,初步证明了本研究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通过骶部骨性标志快速定位识别骶管裂孔,并阐明其与骶神经节和硬脊膜的位置关系,为从骶管裂孔进行骶管囊肿穿刺治疗的进针位置、角度和深度提供解剖学指导。 方法 取成人尸体标本15例。测量骶管裂孔到硬脊膜下界及骶神经节的距离,对骶角、骶管裂孔以及左右髂后上棘与骶角中点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矢状切面进行了多种解剖学测量,记录穿刺针插入的角度和深度。结果 两侧骶角中点到尾骨末端的平均距离为(5.73±0.81)cm,两侧髂后上棘与骶角中点构成等腰三角形,3条边的尺寸在女性偏小,从骶管裂孔进针的平均俯角是60.4°,两侧骶角中点到达硬脊膜下界的距离大于到达第3骶神经节中点的距离,小于到达第1、2骶神经节中点的距离。 结论 总结出骶管裂孔的体表定位方法,阐明了骶管裂孔在体表的准确位置、深度及其与骶神经节和硬脊膜的位置关系,骶管裂孔进针的最佳角度,这些测量研究结果可帮助临床医师对骶管囊肿进行更安全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为骶管麻醉、骶前后区射频神经切断术,以及超声检查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适合骶后孔骶管阻滞的精确定位方法及其进针角度和深度,为临床骶管阻滞和注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8例尸体标本,层次解剖并测量骶后各结构,对半劈开或打开骶管后壁,观测骶管各结构。以通过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为X1轴,以通过两骶角连线为X2轴,以骶后正中嵴垂线为Y轴进行定位。结果:①第2、3骶后孔的精确定位X1轴坐标分别为:男(68.45±5.78)、(86.91±6.14)mm,女(60.44±6.30)、(78.60±7.23)mm,X2轴坐标分别为:男(52.46±5.24)、(31.00±4.62)mm,女(48.26±4.32)、(30.20±4.27)mm,Y轴坐标分别为:男(20.76±2.53)、(19.20±2.50)mm,女(19.58±2.10)、(17.45±2.32)mm。②硬膜囊下端一般平对第2骶椎,与第2骶后孔上缘水平的距离为(13.07±5.50)mm。结论:第2、3骶后孔均可作为经骶后孔进针骶管阻滞麻醉的理想部位,推荐采用倒"工"形双重坐标法定位,穿刺角度宜向内、下偏斜矢状轴30°~40°,进针深度分别为9.3mm、6.4mm为宜。  相似文献   

5.
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穿刺点的选择及其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骶管裂孔、骶后孔穿刺术提供解剖学测量数据。方法:取成人骶骨137块,观测骶角、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的形态及位置。结果:左右侧骶角同高占70.8%,不同高考占24.8%,骶角不显占4.4%。骶管裂孔高18.3±8.6mm,宽10.5±2.7mm。在后正中线上,骶角间点至骶2后孔间点为53.0±8.4mm,骶2后孔间点至骶2后孔点为20.5±2.8mm。结论:骶管裂孔穿刺为骶管麻醉常用进针点。对钩形骶管,骶管中部狭窄,骶管麻醉一侧阻滞不全,或只需一侧阻滞麻醉,以及骶后孔穿刺骶管疗法,均可经骶后孔穿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采用骶管阻滞行腹部、会阴部手术的麻醉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全麻喉罩通气下,左侧卧位,用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局麻药0.5%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混合液,给试验量,观察无全脊髓麻醉后将余药注1ml/kg,改平卧住,10分钟后可达麻醉效果,开始手术,连续监测ECG、HK、RR、SPO2、BP,并记录其麻醉前、麻醉后10min,术中、术毕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HR、RR、SPO2、BP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新生儿在骶管阻滞复合全麻下,镇痛完善,肌肉松驰,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全麻药物用量减少,同时应用喉罩通气可避免全麻插管引起的气道损伤和水肿,满足手术要求,是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骶管裂孔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骶管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40例正常成人骶骨标本,观察骶管和骶管裂孔的形态,测量两侧骶角与后正中线之间的距离、测量第二骶椎下缘水平与两骶角连线的垂直距离。结果①骶管裂孔的形态变异较大,首先两侧骶角并不都是对称位于后正中线两侧,其中较多的是左侧骶角比较靠近后正中线,40例中有13例,约占32.5%;骶管裂孔的形态以三角形和长尖形居多占57.5%;其次是马蹄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占42.5%;②测得左侧骶角与后正中线之间的距离平均为(0.78±0.06)cm,右侧骶角距后正中线的距离平均为(0.94±0.06)cm;测得第二骶椎下缘水平与两骶角连线的垂直距离平均为(2.73±0.22)cm。结论①骶管裂孔的形态变异较大,其中较多的是左侧骶角比较靠近后正中线,所以对骶角不对称的病人,作骶管麻醉时,可考虑左侧卧位。②根据我们测得的数据,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麻醉范围和麻醉效果,骶管麻醉进针的部位可以考虑在两骶角连线的中点偏左0.1cm处,进针的深度正常成人在不超过2.4cm的范围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一般包皮环切术多在局麻下完成,但存在术中及术后切口疼痛水肿,阴茎勃起,影响愈合,近几年来我们对一部分病人采用骶管阻滞麻醉,以上症状减轻,病人愈后良好,现将统计资料完整的35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总数35例,其中包皮过长30例,包茎5例,年龄10~30岁,其中10~13岁5例,18~30岁30例,手术时间10~21分钟。统计35例中,轻微水肿5例,术中无一例疼痛,术后无一例疼痛,有6例当晚阴茎勃起1~3次,其余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罗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8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n=34)和氯胺酮全麻组(Ⅱ组,n=34),Ⅰ组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安静入睡后进行骶管神经阻滞,成功后注入0.2~0.25%罗比卡因0.5-1ml/kg;Ⅱ组应用氯胺酮全麻。均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30分钟时、术毕记录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手术满意率及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显著的差异。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Ⅰ组手术满意率100%,Ⅱ组手术医生满意率67.65%,苏醒时间Ⅱ组明显长于Ⅰ组(P〈0.05)。结论 罗比卡因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呼吸、循环稳定,肌松效果好,麻醉满意,术后苏醒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颅中窝进路内耳道手术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经颅中窝进入内耳道施行手术提供更简便的方法,在100侧成人颅骨标本上.对棘孔、岩大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和内耳门等表面标志进行了观测,运用几何知识、找出形态规律;在20侧成人整颅标本上进行了摹拟手术;讨论了与临床应用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骶后孔(八髎穴)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为八穴的针灸推拿以及骶后神经和骶管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我们测量了 30例骶骨标本 ,将骶后中线定为Y轴 ,将通过两骶角的连线定为X轴 ,测定骶后孔中点至两轴的距离 ;并测量骶后孔的口径 ,骶后孔中点至相应骶前孔中点的间距以及每侧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结果 :根据统计分析 ,我们确定了两种骶后孔定位方法 ,取得了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的数值 ;4对骶后孔口径的大小顺序是 :1孔 >2孔 >4孔 >3孔。结论 :两种定位方法可帮助医生对骶后孔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 ,避免一些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可使一些医疗麻醉等措施得以成功实施 ,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人内耳蜗神经管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临床人工耳蜗植人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观测30例(60侧)硅胶蜗神经管的长度和直径。观测15例(30侧)CT蜗神经管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蜗神经管为位于内耳道底至耳蜗底之间的一个粗短的圆柱型管道。硅胶蜗神经管的长度为(1.69±0.34)mm,平均直径为(2.53±0.27)mm。CT蜗神经管平均直径为(2.20±0.30)mm,直径的正常参考值为(2.08~2.23)mm(95%可信区间)。结论:首次测得了CT蜗神经管直径的正常参考值,该数值可作为人工耳蜗植入术前评估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宝冬  向宇燕  吕运成 《解剖学研究》2012,34(6):452-454,457
目的 通过对视神经管及其毗邻结构的研究,为临床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结构完整的成人头颈部标本12例,经红色乳胶灌注、10%的福尔马林固定,观察和测量如下指标:①观察视神经管的形态;②视神经管隆突的类型;③视神经管颅口、眶口及管中部的横径、纵径及横截面;④测量视神经管上、下、内、外侧壁的厚度;⑤视神经管内侧壁毗邻关系;⑥视神经管内眼动脉与视神经的位置关系.结果 视神经管由两口(颅口、眶口)和四壁(上壁、下壁、内侧壁、外侧壁)组成,其横截面积在眶口最大,管中部最窄;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最薄,内侧壁的毗邻结构主要有3种类型:①前为同侧后筛窦、后为同侧蝶窦;②全为同侧蝶窦;③全为同侧后筛窦,眼动脉在视神经管的颅口、眶口分别以视神经的内下方和外上方多见.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了解剖学参数;当打开视神经管骨壁,鞘膜的切开选择内侧壁稍上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岬沟及岬骨管在鼓室神经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利用显微解剖学技术对100个成人颅骨的200侧鼓室进行观察。结果:大部分标本均存在岬沟,以1条者多见,占89.0%,2条者11.0%。岬骨管可分为隆凸型及隐型两类,以岬下部多见,岬表可有岬窦存在。鼓室小管上口可位于岬下缘圆窗后下鼓室内的任何部位,下口多位于岩下窝,也可位于颈静脉窝及颈动脉管内。结论:岬沟及岬鼓管等结构可作为鼓室神经切除时寻找鼓室神经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颅中窝径路内耳道手术有关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100侧颞骨上,对颅中窝径路的内耳道手术中内耳道定位的方法.进行了解剖学的观察和测量,提出利用岩浅大神经、面神经管裂孔、岩浅大神经沟与面神经管迷路段的夹角(平均为97.3°),及内耳道底投影点至面神经管裂孔的距离等,作为内耳道定位的主要解剖标志和参考数据.该法比磨出上半规管透明线为标志优越.  相似文献   

17.
骶外侧静脉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骶外侧静脉的解剖研究,为临床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选用50具新鲜尸体,经乳胶灌注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骶外侧静脉多为2支型,占51.9%,其中以直接注入髂内静脉的最多见 骶外侧静脉管径左侧为(1.03±0.33)mm,右侧为(1.04±0.28)mm。骶外侧静脉脊支在第1骶前孔多为2支型,在第2~4骶前孔以1支型为多见。在第1骶前孔内脊支多位于外上象限,占52.11% 在第2~4骶前孔内多位于内上象限,各占63.33%,64.71%和80%。结论 骶前出血是多源性出血,骶外侧静脉出血时要依据其解剖学特点进行有效地止血  相似文献   

18.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受压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为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压迫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进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解剖了56例腰骶椎标本神经根,观察神经根有关压迫因素。结果:椎管内压迫为上关节突的内侧缘及黄韧带,椎间孔内压迫为增生上关节突、膨隆的椎间盘,椎间孔外压迫为膨隆的椎间盘和椎体的骨唇。在无明显椎间盘膨隆标本,L4、L5神经根与硬膜的夹角分别为40.4°±3.1°和45.9°±3.7°,12个因椎间盘膨隆的神经根与硬膜夹角分别为67.0°±8.2°和69.6°±8.1°。结论:解剖学神经根压痕的存在不能绝对证明生前有神经根损害症状,但对神经根压迫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神经根造影像,明确神经根压迫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