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文庭  贺永文  肖志宏 《肝脏》2009,14(1):30-3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表达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比较经不同浓度的TGF-β1刺激不同时间后HSC表达β-catenin、smad3和α-SMA mRNA的变化,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ng/ml TGF—β1刺激2h后,HSC表达β—catenin mRNA、smad3 mRNA和α—SMA mRNA量最大,β—catenin mRNA表达与两者均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0.947,P〈0.01;r=0.950,P〈0.01)。结论β—catenin在TGF—β1活化HSC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外源Smad7基因对原代肝星状细胞(HSC)活性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原代HSC,并予转化生长因子口。(TGFβ1)刺激,同时分别以重组腺病毒AdSmad7和对照病毒AdGFP感染原代HSC,RT—PCR法检测TGFβ1、Smad3 mRNA、Smad7 mRNA在HSC中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中a一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和Smad7表达。结果RT—PCR显示,与TGFβ1对照组比较,AdSmad7组Smad7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但TGFβ1、和Smad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与其他各组比较,AdSmad7组HSC胞质中Smad7表达最高,α—SMA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Smad7可在HSC中高效表达;外源Smad7基因可阻断TGFβ1,对HSC的活化作用,但对Smad3和TGFβ1,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E对肝脏星状细胞Ⅰ型胶原、TGFβ1和TIMP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维生素E对肝脏星状细胞 (HSC)Ⅰ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2 (TIMP2 )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HSC ,经 1mg/L维生素E作用后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Ⅰ型胶原表达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GFβ1和TIMP2 mRNA表达。结果 实验组中维生素E能使HSCⅠ型胶原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但对TGFβ1及TIMP2 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 维生素E抗肝纤维化作用可以通过抑制Ⅰ型胶原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D3基因(TGFβ3)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TGFβ3表达质粒[pcDNA3.1(+)-TGFβ31和TGFβ1表达质粒[pcDNA3.1(+)-TGFD11的构建。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将pcDNA3.1(+)-TGFβ1、pcDNA3.1(+)-TGFβ3分别及共同转染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TGFβ1、TGFD3、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将pcDNA3.1(+)-TGFD1转染HSC—T6细胞,经G418筛选建立高表达TGFD1的HSC~T6细胞克隆,pcDNA3.1(+)-TGFD3转染克隆细胞,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后TGFβ3、TGFβ1及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的pcDNA3.1(+)TGFD3、pcDNA3.1(+)-TGFD1质粒可转染HSC—T6细胞,转染率28.2%。pcDNA3.1(+)TGF侈3转染细胞后,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空白组及对照组增加,以72h增高最为明显(P〈0.05);共转染组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较pcDNA3.1(+)-TGFβ1转染组明显降低(P〈0.05)。TGF侈3转染克隆细胞后,TGFD1mRNA表达较克隆组无明显改变(P〉0.05),而蛋白质表达明显下降(P〈0.05),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较克隆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TGFD3基因转染正常培养的HSC—T6细胞,增加Ⅰ型胶原的表达;转染高表达TGFβ1的克隆组HSC—T6细胞,Ⅰ型胶原表达明显降低,提示TGFβ3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扶正化瘀方药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生成及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经口给予大鼠扶正化瘀方药(丹参、桃仁及虫草菌丝等组成)后,制备药物血清,观察药物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生成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细胞增殖采用^3H—TdR掺入试验,胶原酶法检测细胞内外的胶原生成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观察细胞Ⅰ、Ⅱ、Ⅳ型胶原的表达,Ⅰ型胶原mRNA表达采用斑点杂交法。结果:(1)10%药物血清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达46.87%(P<0.05);(2)药物血清能显著抑制细胞内(P<0.05)外(P<0.01)胶原生成率及细胞胶原的表达;(3)药物能显著降低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P<0.01)。结论: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mRNA的表达及胶原的生成量是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L-10,PDGF对体外培养HSC表达TGF-β1的影响。方法:原位灌流分离HSC,体外培养激活,分别用IL-10,PDGF以及两者共干预,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各组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IL-10干预组TGF-β1表达较对照组减弱,PDGF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强,IL-10干预组较IL-10,DGA共干预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PDGF可促进HSC表达TGF-β1,而抑制HSC表达TGF-β1可能是外源性IL-10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蒋炜  王吉耀  杨长青  刘文滨  王逸青 《肝脏》2004,9(3):145-147
目的 观察反义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Ⅰ型受体 (TβRⅠ )表达质粒对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 双酶灌注和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HSC ,将构建的反义TβRⅠ真核细胞表达质粒与 pcDNA3空质粒经脂质体转染培养活化的HSC ,通过RT PCR、Western印迹检测外源导入质粒在HSC中的表达 ,采用MTT法、3 H 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ELISA法检测TGF β1含量变化 ,并应用Western印迹检测HSC中Ⅰ、Ⅲ型胶原表达。结果 反义TβRⅠ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可抑制活化HSC中TβRⅠmRNA及蛋白表达。与 pcDNA3转染组相比 ,反义TβRⅠ质粒表达可抑制HSC增殖 (P <0 .0 1) ,降低TGF β1含量 (P <0 .0 5 ) ,抑制Ⅰ、Ⅲ型胶原分泌 (P <0 .0 5 )。结论 重组反义TβRⅠ表达质粒可在HSC中获得较好表达 ,并可显著抑制HS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  相似文献   

8.
Smad3、Smad7基因表达与肝纤维化发病关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Smad3和Smad7编码基因在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HS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注射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模型,按诱导时间将动物随机分为1、4、8周及正常对照组4例,行肝组织胶原VG染色,转化生产因子(TGF)β1免疫组化检测,同时分别以RT-PCR、Western blot检测原工分离HSC的Smad3、Smad7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胶原生成逐渐增多,TGFβ表达增强。与正常对照相比,各期肝纤维化大HSC中Smad3mRNA表达增加(P<0.05),注射CCl4后1周,Smad7mRNA较正常一过性升高(P<0.05)。第4周和第8周表达水平则持续下降(P<0.01),Smad3和Smad7的蛋白表达与其mRNA基本一致。结论:Smad3和Smad7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不同的介导作用,提示通过靶向性阻断HSC Smad3信号和(或)加强Smad信号有望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9.
丹酚酸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肝星状细胞分泌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丹酚酸B(SA—B)对肝星状细胞(HSC)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TGFβ1促HSC分泌胶原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法测定培养4d的原代与传代HSC的TGFβ1分泌量;添加TGFβ1于原代HSC中温育24h后,[^3H]脯氨酸掺人与胶原酶消化法观察TGFβ1促进HSC分泌胶原的作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HSCⅠ型胶原的表达;添加SA—B,观察对上述实验的干预。结果 传代HSC分泌TGFβ1的量明显高于原代HSC;添加SA—B后,对原代HSC的TGFβ1分泌量无明显影响,而传代HSC的TGFβ1分泌量显著减少。TGFβ1可显著促进HSC胶原的分泌和I型胶原的表达,而SA—B可拮抗TGFβ1的效应。结论 SA—B可抑制传代HSC的TGFβ1分泌与减弱TGFβ1促HSC胶原的合成,这两个环节可能是SA—B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蒿琥酯对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影响,从抑制HSC表达、生成和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1)这一环节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 分离大鼠HSC于培养瓶中原代培养10d,已处于培养活化状态,将HSC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青蒿琥酯(终浓度分别为125、150、175、200、225μmol/L)作用24、48、72 h.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RT-PCR法检测HSC中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TGFβ1蛋白水平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TGFβ1含量.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对培养活化的HSC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作用24h时,125、150、175、200、225μmol/L青蒿琥酯对HSC的抑制率分别为6.06%±1.44%、21.47%±5.57%、42.00%±7.36%、67.12%±4.55%、79.83%±3.67%(P值均<0.01).青蒿琥酯作用HSC 24h能明显抑制、下调HSC表达TGFβ1mRNA,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并且明显降低细胞内TGFβ1蛋白及细胞上清液中TGFβ1水平,0、150、175、200μmol/L青蒿琥酯处理组TGFβ 1分别为(164.24±6.88) pg/ml、(102.68±4.45)pg/ml、(86.54±5.56)pg/ml、(56.55±5.66) pg/ml(P值均<0.01).结论 青蒿琥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原代分离培养活化的HSC,青蒿琥酯在体外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其下调TGFβ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翻译与TGFβ1分泌至细胞外等环节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参对TGFβ_1刺激的NIH/3T3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丹参灌胃给正常大鼠,分离含药血清,温育TGFβ_1刺激的成纤维细胞。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和c-fos的基因表达。结果:经TGFβ_1刺激后,细胞Ⅰ型胶原和c-fos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丹参含药血清可分别抑制由TGFβ_1引起的细胞Ⅰ型胶原和c-fos的mRNA表达的增加,结论:丹参可能通过抑制c-fos的基因表达进而抑制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益肝康、丹参小复方、丹参对IL-1β刺激的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mRNA(TIMP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活化的大鼠HSC,随机分为8 组:对照组(A组)、IL-1β 10 μg/L(B组)、IL- 1β 10μg/L 益肝康2 g/L干预组(C组)、IL- 1β 10 μg/L 丹参小复方2g/L干预组(D组)、 IL-1β 10μg/L 丹参2g/L干预组(E组)、丹参 2 g/L(F组)、丹参小复方2 g/L(G组)、益肝康 2 g/L(H组).加药后24 h.应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HSC增殖,采用半定量 RT-PCR方法检测各组HSC 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A组HSC增殖和TIMP-1 mRNA表达强于F、G、H组(1.291±0.09 vs 1.055±0.105, 1±0.07,0.883±0.06,P<0.01:0.591±0.064 vs 0.493±0.088.0.458±0.076.0.356±0.046. P<0.05或P<0.01);H组HSC增殖和TIMP-1 mRNA表达低于F组和G组(P<0.05);B组HSC 增殖和TIMP-1 mRNA表达均明显强于A组 (1.575±0.017 vs 1.291±0,09,P<0.01;1.369± 0.097 vs 0.591±0.064,P<0.01)和C、D、E组 (1.575±0.017 vs 0.906±0.09,1.015±0.081, 1.097±0.038,P<0.01;1.369±0.097 vs 0.694 ±0.078,0.854±0.05,0.898±0.12,P<0.01);C 组HSC增殖和TIMP-1 mRNA表达低于D组和 E组(P<0.05).结论:益肝康等活血化瘀中药能抑制IL-1β刺激的HSCs增殖及TIMP-1 mRNA表达,发挥其抗肝纤维化功效.益肝康抗肝纤维化作用强于丹参小复方和丹参单药.  相似文献   

13.
Liu HC  Ma YX  He J  Ke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9):848-853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胶原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中ADM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AngII呈剂量依赖性地刺激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分泌ADM,在AngⅡ(10^-6mol/L)刺激前30min加入氯沙坦或(和)PD123319,氯沙坦(10^-5mol/L)可明显降低AngⅡ刺激的ADM分泌,其抑制率为45%(P〈0.01),而PD123319(10mmol/L)作用后抑制率仅为3%(P〉0.05),氯沙坦+PD123319组与单独氯沙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显著增加培养上清中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ADM呈剂量依赖地抑制AngⅡ上述作用,其中ADM(10“mol/L)组中I、Ⅲ型胶原合成分别抑制了30%和31%(P〈0.01),ADM(10^-7mol/L)组则分别抑制了43%和42%(P〈0.01)。ADM受体拈抗剂ADM22-52可增强AngII上述作用,Ⅰ、Ⅲ型胶原合成分别增加了38%和43%(P〈0.01);ADM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刺激的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其中ADM(10^-8mol/L)组中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抑制了55%和45%(P〈0.01),ADM(10^-7mol/L)组则分别抑制了70%和59%(P〈0.01);AngⅡ明显下调细胞内MMP-2mRNA及蛋白表达,ADM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上述作用,其中10^-8mol/LADM组细胞内MMP-2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1.0和0.9倍。结论AngⅡ可刺激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释放ADM,而自分泌旁分泌的ADM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内TGFN表达和上调MMP-2表达,抑制AngⅡ刺激的Ⅰ、Ⅲ型胶原蛋白生成,从而发挥有效的抗血管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甘草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信号传导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刺激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HSC,甘草酸与TGFβ1刺激的HSC共同孵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1000 μmol/L甘草酸对TGF β1刺激的HSC中Smad2、3、7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1-1000μmol/L甘草酸对TGF β1刺激的HSC中Smad2、3、7蛋白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促进HSC中Smad2、3、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同时促进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1-1000μmol/L甘草酸抑制Smad2、3、7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且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甘草酸可能通过干预大鼠HSC中TGFβ信号通路而减少胶原合成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介导肝星状细胞(HSC)激活和胶原生成的影响。方法 构建RAGE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经脂质体转染入HSC—T6细胞,以空白和转染非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GCsi-C为对照,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HSC—T6细胞RAGE、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和pGCsi—C组相比,转染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GCsi—R1的HSC—T6细胞RAGE mRNA和相对分子质量50×10^3、46×10^3的RAGE蛋白表达分别下调79.65%、78.04%(F=26.005,P〈0.01),56.09%、54.93%(F=365.185,P〈0.01)和63.67%、59.67%(F=386.07,P〈0.01),同时α—SMAmRNA和蛋白、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受到明显抑制,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和pGCsi—C组的57.53%、65.50%(F=20.913,P〈0.05)、58.48%、62.80%(F=56.592,P〈0.05)、71.16%、74.23%(F=18.091,P〈0.05)和71.91%、76.09%(F=17.299,P〈0.05)。结论 RAGE特异性siRNA可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并能有效抑制HSC的激活和Ⅰ型胶原生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对TGFβ1刺激的NIH/3T3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丹参灌胃给正常大鼠,分离含药血清,温育TGFβ1刺激的成纤维细胞.RT-PCR法检测I型胶原和c-fos的基因表达.结果经TGFβ1刺激后,细胞I型胶原和c-fas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丹参含药血清可分别抑制由TGFβ1引起的细胞I型胶原和c-fos的mR-NA表达的增加,结论丹参可能通过抑制c-fos的基因表达进而抑制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对TGFβ1刺激的NIH/3T3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丹参灌胃给正常大鼠,分离含药血清,温育TGFβ1刺激的成纤维细胞.RT-PCR法检测I型胶原和c-fos的基因表达.结果:经TGFβ1刺激后,细胞I型胶原和c-fas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丹参含药血清可分别抑制由TGFβ1引起的细胞I型胶原和c-fos的mR-NA表达的增加,结论:丹参可能通过抑制c-fos的基因表达进而抑制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8.
四种中药单体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比较丹参素、黄芩甙、黄芪、三七总皂甙4种中药单体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秋水仙碱为对照,将4种中药用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含量;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观察HSC活化增殖周期、细胞凋亡及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处理组的肝组织形态显著改善,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MDA、羟脯氨酸含量及TIMP-1、TGF β1表达亦明显减少、SOD活性显著升高,丹参素组作用最强,黄芩甙组、黄芪组次之,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四种中药都能抑制HSC活化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HSC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丹参素、黄芩甙、黄芪作用较强.结论 四种中药均能减缓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丹参素作用最强,黄芩甙和黄芪强于三七总皂甙.机制可能是这些中药能通过下调TGF β1抑制HSC活化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HSC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调TIMP-1/MMP-1比值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其沉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活性改变对HSC表达TGF β1的影响及在HSC激活中的作用。方法将肝星状细胞系rHSC-99分为3组:对照组(A组),PKC激动剂佛波酯0.5μmol/L组(B组),PKC抑制剂Calphostin C 100nmol/L组(C组)。加药后0、3、6、12h和24h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KC活性的变化;作用24h后,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TGF β1,Smad 4,Ⅰ、Ⅲ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佛波酯作用后PKC的活性显著增强,而Calphostin C则抑制PKC的活性。PKC活性增强后,与对照组相比TGF β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Smad 4的表达分别升高了4.8倍和13.1倍(P〈0.01);HSC的Ⅰ、Ⅲ型胶原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分别升高了2.4倍、1.8倍和1.3倍(P〈0.01),并促进HSC的增殖;PKC活性被抑制后则能抑制以上作用。结论PKC活性的改变能调控HSC中TGF β1的表达,在HSC的激活中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IFN α)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刺激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分泌Ⅰ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IFN α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HSC系rHSC-99,分别用0、0.0125、0.0250、0.0500,0.1000、0.2000,0.4000 ng/ml IFN α,PDGF-BB干预和两者共同干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实验观察各组对HSC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各组对HSC细胞Ⅰ型胶原mRNA和TGF 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HSC细胞活力(A值)PDGF-BB干预组为1.35±0.22,空白对照组为0.89±0.12,两组比较,F=16.3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PDGF-BB可提高HSC细胞活力.0.025,0.050、0.100、0.2000,0.400ng/ml IFN α加PDGF-BB共干预组,A值分别为0.84±0.18.0.45±0.15、0.26±0.01、0.33±0.07,0.30±0.06,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F=7.4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FN α与PDGF-BB共同作用可抑制HSC细胞活力,且在0.025-0.100 ng/ml范围内随着IFN α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越明显.(2)0.050、0.100、0.200ng/ml IFN α加PDGF-BB共干预各组Ⅰ型胶原mRNA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94±0.19、0.61±0.12,0.52±0.02,空白对照组为1.41±0.01,共干预各组比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F=127.9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0、0.100,0.200ng/mlIFN α加PDGF-BB共干预组各组TGFβ1 mRNA相对表达值分别为1.18±0.06、1.15±0.10、1.39±0.04,空白对照组为1.62±0.12,共干预各组比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F=82.1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IFN α与PDGF-BB共同作用对HSC细胞Ⅰ型胶原、TGFβ1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越明显.结论 IFN α对PDGF-BB诱导的HSC细胞活力及Ⅰ型胶原、TGF β1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越明显.这可能是IFN α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