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孔菊 《妇幼护理》2023,3(13):3178-3180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出 生的新生儿 400 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200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精细 化护理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病房物品合格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病房空气、奶嘴、奶瓶、消毒液、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卫生等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均明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 护理中,能够提升新生儿病房的各物品及手卫生合格率,降低新生儿院感发生风险,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医院保健工作中应用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预警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某院出生的新生婴儿11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母亲护理满意度;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母亲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子宫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褥期保健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及危机管理预警能提高医院新生儿护理保健工作质量,提升新生儿母亲对院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增强产妇产褥期相关保健知识及自理能力,有效减少产妇产褥期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节追溯下的无缝护理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6月30日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1年1月1日~6月30日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的12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采用环节追溯下的无缝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缺陷环节发生情况、护理质量、新生儿卫生合格情况、新生儿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基本信息错误、手腕带脱落、留置针部位异常、护患纠纷、交接工作不到位等护理缺陷环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士态度、医护纠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医护人员手卫生、恒温箱入水口、室内空气、新生儿使用前奶瓶、奶嘴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环节追溯下的无缝护理应用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管理中,能降低无陪护新生儿病房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卫生合格标准,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任咏 《妇幼护理》2022,2(20):4672-4674
目的 研究分析将 PDCA 护理模式实施于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 2021 年 2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科中接受治疗的 80 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 PDCA 护理管理模式。分析比较两组的新生儿病房指标达标情况、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满 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房指标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 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控制中采用 PDCA 护理管理模式,能改善新生儿病房 指标达标情况,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情况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模式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细节护理管理在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患者723例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患者70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细节护理管理,包括成立细节护理管理团队、完善医院感染管控制度、落实各项制度。两组患者均由同批护士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以及其他感染)发生率。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对比组间考核成绩,并利用护理质量问卷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23%低于对照组的10.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气监测、消毒控制、手卫生、器械清洗、无菌操作考核评分与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工作效率、病房环境管理、自我监管能力、相互督促与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细节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降低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士的自我监督意识以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董玲玲 《妇幼护理》2023,3(4):860-862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我院新生儿 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 50 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采取常 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发展性照顾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体格发育、不良反应发生率、家长满意度等观察指标。结果 观 察组的患儿体格发育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家 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能够增强患儿体质、减少不良 反应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万莉 《妇幼护理》2024,4(10):2462-2464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对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住 院患者 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0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医院感染管 理。分析比较两组的医院管理质量、手卫生依从性、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管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医院管理质量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方面手卫生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管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能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有效减少医院感染 发生,提高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基于行动研究法制定的护理管理策略在产科病房院感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在产科工作的共50名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工作时间的不同将符合标准的50名医务人员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名。对照组应用常规医院感染防控管理策略,研究组应用行动研究法指导下制定的管理策略,干预时间为4周。比较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病房内卫生情况(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基础设施装备、手卫生)评分、医护人员相关指标情况(感控知识掌握程度、手卫生情况、抗生素等药物使用情况、废弃物处理)评分和满意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院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房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基础设施装备和手卫生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医护人员感控知识掌握、手卫生情况、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情况、废弃物处理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行动研究法指导下制定的护理策略相比于常规护理管理策略在病房院感防控中的效果更好,能显著提高病房和医护人员的卫生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标准化管理在新生儿医院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204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CNP标准化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占比及围住院期指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白细胞计数、呼吸机使用、并发症发生率),并记录其干预后的护理舒适度[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行为评估量表(FLACC)]及家属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呼吸机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采血、静脉穿刺时的NIPS、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NP标准化管理不仅可有效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医院感染率,且还有利于护理舒适度及家属满意度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9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感染管理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收治的90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房内空气、奶嘴、奶瓶、消毒液、灭菌物品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可增强对新生儿院感控制,降低新生儿院感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比型教学查房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高州市人民医院200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对照组护生使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使用对比型教学查房.对比两组护生的考核评分、能力指标得分以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12.
魏欣 《妇幼护理》2022,2(8):1854-1857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健康教育配合病因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给予情景模拟健康教育配合病因护理干预。经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患儿依从性、患儿家属的HAMA评分、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用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及休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在健康教育、护理态度、护理技术以及病房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健康教育配合病因干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有效提高患儿的依从性,缓解患儿家属焦虑情绪,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1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认知功能评分(MMSE)、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及语言能力评分、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阅读及听理解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为框架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语言能力及生活质量,且意外事件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88例小儿肺炎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4)和观察组(n=44),常规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细节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管理联合常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对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对手术室患儿术后疼痛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104例手术室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的FLACC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相关指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1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住院后期在护士的指导下家长参与新生儿的喂养、保暖、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部分护理工作。对照组住院期间所有的护理工作均由护士完成。比较两组新生儿家长在新生儿出院时对新生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出院后1个月体质量、身长、头围增长情况、家属满意度及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新生儿基本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新生儿出院后1个月体质量、身高、头围的增长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新生儿出院后1个月再入院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士指导下家庭参与新生儿住院期间部分护理工作,能够满足新生儿及其家属的需要,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减少再入院率,提高新生儿病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干预在神经康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接受神经康复干预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护理管理中行常规性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护理管理中行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HAMA、HAMD及NIHS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FMA及FIM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康复患者护理管理中行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理功能,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助产士为主导的伙伴式陪伴分娩对初产妇心理应激反应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助产士为主导的伙伴式陪伴分娩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心理应激反应、分娩结局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产后,观察组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会阴裂伤、会阴侧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初产妇实施助产士为主导的伙伴式陪伴分娩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其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分娩结局,也能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产科温馨护理管理模式对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8例产科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应用产科温馨护理管理模式)和对照组(应用普通病房护理管理模式),每组均为54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产科患者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分别为1.9%(1/54)、1.9%(1/54)、0.0%(0/54),对照组分别为22.2%(12/54)、18.5%(10/54)、14.8%(8/54),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52.3±2.4)分,对照组为(38.9±4.8)分,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温馨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