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类方治疗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医学数据库中以地黄饮子类方治疗中风(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报道文章,以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数据进行药的使用频率、归经和功效的统计分析,并应用关联规则方法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方剂中药对的应用规律。结果在8首方剂中,出现了38味中药,出现频次共为93次,在药物的核心系数(H)的统计中,巴戟天、肉苁蓉、山茱萸、菖蒲、石斛、熟地、远志等药物的核心系数(H)较高;在归经的统计中,归肾经、肝经、心经的药积分比较高;在功效的统计中,补阳药、补阴药、活血化瘀药、补血药的使用次数较高;在药对的统计分析中,巴戟天—肉苁蓉、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山茱萸、熟地—山茱萸等药对的使用频率较高。结论利用计算机对药物的核心系数(H)、归经、功效和药对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能较好地发现地黄饮子类方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能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用药规律。 [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建库至2022年3月运用中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处方,构建方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频次、类别、性味归经、聚类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85篇,方剂90首,中药144味,累及用药频次966次。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牛膝、黄芪、丹参、茯苓、杜仲。累计用药16类,排名前5的类别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利水渗湿药。中药性味及归经分析显示,常用药物以甘、平为主,归经主要为肝经、肾经、脾经。系统聚类可分为6类,涉及六味地黄丸、天麻钩藤饮等。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药对关联规则9条,药组关联规则10条,核心配伍的功效为补益肝肾、平肝潜阳。 [结论] 现代医家认为,高血压肾损害病性为本虚标实,治疗该病当以补虚为核心,随证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之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肾方药治疗妇科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收录的题目中含有补肾方药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收集文献记载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4.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中药进行疾病种类、中药频数、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15篇,文献包含25种疾病,以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和月经失调居多;181种中药,以当归、菟丝子和熟地黄居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性味以甘、辛、苦,温、平、寒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1个,因子分析提取得到11个公因子。结论:补肾方药治疗妇科疾病用药以补虚药为主,与中医对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的认识相符。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活血化瘀方剂在治疗心系疾病方面的用药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规律,以期对活血化瘀法治疗心系疾病进一步完善补充。方法:利用《中医方剂大辞典》系统搜集用于治疗心系疾病的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的数据挖掘方法,如频数统计、复杂网络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熵方法分析等,分析药物频数、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新方组合等用药及组方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方剂327首,涉及药物275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当归(158次,48.31%)、川芎(100次,30.58%)、赤芍(89次,27.21%);最常见的对药为川芎-当归(120次,50.84%),其次为赤芍-当归(104次,44.06%);最常见的角药为赤芍-当归-肉桂(49次,20.76%),赤芍-川芎-当归(49次,20.76%);基于关联规则发现的常见药物组合:赤芍→当归(置信度1),川芎+白芍→当归(置信度1),延胡索+川芎→当归(置信度1),基于复杂网络发现的核心药物有当归、川芎、赤芍、人参、肉桂、生地黄;通过熵方法提取出来的新方组合12个。结论:本研究进一步的挖掘了活血化瘀方在历史过程中治疗心系疾病的核心用药及组方规律,其中当归、川芎、赤芍等核心药物常配伍温阳药、益气药、理气药等,其治法多为活血化瘀,益气温阳,行气止痛,进而为活血化瘀方在心系疾病治疗上提供补充借鉴,以及为下一阶段活血化瘀方干预心血管疾病的新药研发方面提供补充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AUB)的中药复方专利的挖掘,分析复方专利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治法,用药规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 搜索国家专利数据库中2010—2023年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中药复方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 3.0数据挖掘,对中药使用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等进行统计,通过关联规则,k-means算法和复杂熵聚类法等方法统计用药规律和配伍规律。结果 共纳入治疗异常子宫出血中药复方122剂,涉及中药155味,使用频次前6位分别是当归、地黄、白芍、黄芪、地榆、益母草。复发中的药物药性以温(34.58%)为首,药味以苦(37.61%)为主;功效以补虚类为主,其次为止血类;药对组合中出现频次最高为“黄芪-当归”;置信度居首位的关联组合为“白术,仙鹤草-黄芪”;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类方。结论 补气养血是异常子宫出血的核心治法;清热止血是重要治法;活血化瘀是异常子宫出血的潜在治法;用药考究,多药相须,重视炮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挖掘山药临床应用特点与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收录的含山药方剂的临床文献为数据来源,使用Excel2013工作表、SPSS Modeler 14.1和SPSS Statistic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标准的中药分别进行频数、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30篇,共含中药373味。四气以温、平居多,五味以甘、苦居多;归经以脾经、肺经和肾经居多;功效分类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含山药的核心中药组合22个,配伍中药多为补虚药和利水渗湿药。脾系病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11对,系统聚类分析得到8类。结论:通过分析含山药方剂的临床应用文献,反映出山药的应用特点和配伍规律,可进一步反馈临床,指导临床用药或将文献总结所得规律用于相应保健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报》2019,(6):1343-1347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中附子的临床应用配伍规律。方法:中国知网搜集2013—2018年的期刊文献,以"附子+临床"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分类,将临床文献中含有附子的中药复方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Clementine12.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频数分析中,共纳入203首方剂,涉及235味中药,单味药以制附子(128次,12.34%)、白术(89次,8.58%)、细辛(83次,8.00%)等最为常见;用药类别以补虚药(35种,628次,30.15%)、清热药(26种,116次,5.57%)、活血化瘀药(25种,149次,7.15%)居多;中药药性研究中四气以温(104种,1038次,49.83%)、平(50种,350次,16.8%)、寒(65种,337次,16.18%)较多;五味以甘(94种,1 208次,35.07%)、辛(111种,1 062次,30.83%)、苦(104种,788次,22.87%)较多;归经以归肝经(117种,737次,12.49%)的中药较多,其次是脾经(94种,1 306次,22.12%)、胃经(87种,718次,12.16%)等,共涉及12经。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新的药对组合7种。因子分析得到公因子7个。结论:附子在中药复方中应用时,采用以寒制热、以甘缓毒、甘温助阳、甘寒补阴、辛以行散、扶正祛邪等配伍方法,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8.
刘田园  白明  刘保松  苗明三 《中医学报》2019,34(6):1343-1347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中附子的临床应用配伍规律。方法:中国知网搜集2013—2018年的期刊文献,以"附子+临床"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分类,将临床文献中含有附子的中药复方录入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Clementine12.0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频数分析中,共纳入203首方剂,涉及235味中药,单味药以制附子(128次,12.34%)、白术(89次,8.58%)、细辛(83次,8.00%)等最为常见;用药类别以补虚药(35种,628次,30.15%)、清热药(26种,116次,5.57%)、活血化瘀药(25种,149次,7.15%)居多;中药药性研究中四气以温(104种,1038次,49.83%)、平(50种,350次,16.8%)、寒(65种,337次,16.18%)较多;五味以甘(94种,1 208次,35.07%)、辛(111种,1 062次,30.83%)、苦(104种,788次,22.87%)较多;归经以归肝经(117种,737次,12.49%)的中药较多,其次是脾经(94种,1 306次,22.12%)、胃经(87种,718次,12.16%)等,共涉及12经。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新的药对组合7种。因子分析得到公因子7个。结论:附子在中药复方中应用时,采用以寒制热、以甘缓毒、甘温助阳、甘寒补阴、辛以行散、扶正祛邪等配伍方法,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中药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治疗HR-HPV感染的有效方剂,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1年2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处方的中药频数、中药属性(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使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并构建中药复杂网络,筛选中药核心组合。结果 共纳入95首处方,涉及中药152味,其中以补益药、清热药、祛湿药多见,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四气以寒、平居多,五味以甘、苦常见。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分为7组,关联分析筛选出20对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发现黄芪、白术、黄柏、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党参、茯苓、甘草等8味药为治疗HR-HPV感染的核心处方。结论 HR-HPV感染的中药治疗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辅以养血活血,用药以补益药、清热药、祛湿药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整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1年11月3日有关TON的文献,严格按纳入与排除标准抽取方剂,建立中医药治疗TON的处方数据库,并对高频药物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次统计,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和R4.0.5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使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16首方剂,涉及药物149味,其中使用频率>10%的药物有31味,包括当归、川芎、赤芍、桃仁、柴胡、丹参、红花等;药物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药性以微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经为主。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物组合有川芎-当归、赤芍-川芎、赤芍-当归等;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归为4大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TON的药物配伍原则和治疗方法明确,多采用活血化瘀、益气补血、疏肝清热和通络明目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以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中药为主,治疗依赖泼尼松(prednisone,Pred)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PITP)患者的疗效。方法 用以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门诊治疗对Pred依赖的CPITP患者,每天一剂,根据血小板数(blood platelet count, BPC)及临床出血情况,逐渐减少Pred的用量。合并中药治疗4周以上者,按中华血液学会提出的疗效标准评价加用中药前后的疗效,并比较加用中药前后BPC和Pred的用量。结果 50例Pred依赖CPITP经中药治疗后,BPC由治疗前的(28.6±22.5)×109 L-1升至(81.8±56.5)×109 L-1 (P<0.05); Pred的剂量由中药治疗前的(28.1±15.2) mg/d降到(8.0±9.4) mg/d(P<0.05);中药治疗前完全反应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2%、10%和88%,中药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30%、46%、24% ( P<0.05)。结论 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对依赖Pred的CPITP患者疗效显著,可增强患者对Pred的敏感性和克服对Pred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消岩汤及各拆方组对人肺腺癌 A549细胞的体外生长的作用机制,探究消岩汤剂中最有效的作用成分和浓度。[方法] 消岩汤全方和根据功效拆分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益气扶正组,以CCK-8检测A549肺腺癌细胞的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各组均有明显的抑制细胞活性作用,抑制强度依次为:全方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益气扶正组。[结论] 消岩汤及其拆方组在体外实验中均能抑制A549肺腺癌细胞细胞生长,消岩汤全方组当浓度达到50 g/L时达到最大抑制率为85.60%。清热解毒组药物在抗肿瘤作用方面,与全方接近,提示清热解毒组中药为体外实验中全方抗肿瘤作用最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中药外治黄褐斑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融理、法、方、药为一体阐述。结果:自拟疏肝补血消斑散、化瘀消斑汤、滋阴化瘀汤、清热解毒化湿汤、祛斑增白散、温补化瘀汤诸方外用治疗黄褐斑,直达病所,疗效肯定,彰显中药外治优势。结论:中药外治黄褐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s of 4 effective components from a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namely Qingre Huoxue Jiedu Formula(QHJ heat-and toxin-clearing a...  相似文献   

15.
以二磷酸腺苷(ADP)为诱聚剂,活血化瘀方在高,低两种诱聚浓度下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的抑制率分别为75.50%、70.20%(体外)和50.00%、33.10%(体内)。益气化瘀方在高、低两种诱聚浓度下对大鼠PAgT的抑制率分别为23.80%、34.85%(体外)和32.30%、21.80%(体内)。结果表明两方剂在体内外对PAgT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中药外治扁平疣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融理、法、方、药为一体阐述。结果:自拟疏风解毒散结汤、疏肝解毒化瘀汤、养血滋阴解毒汤、健脾养心解毒汤外洗,自拟复方土大黄酊外擦,配合0.1%维A酸软膏外涂,药物直达病所,疗效易显。结论:中药外治扁平疣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魏瑞慧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93-1694
目的:观察采用清热活血法(自拟清热活血汤)及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病例90例,均服用自拟清热活血汤,水煎服,日1剂,7~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愈71例,治愈率79%,有效17例,有效率19%,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该方案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方对胃溃疡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胃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调节。方法选择50只SD雄性大鼠,用乙酸复制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兰索拉唑组、清热解毒方组和联合给药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兰索拉唑组灌胃兰索拉唑,清热解毒方灌胃清热解毒方,联合给药组灌胃兰索拉唑和清热解毒方。比较各组胃溃疡指数、胃溃疡抑制率、胃液pH值、胃蛋白酶活性、胃组织病理变化、血清中EGF和EGFR水平。结果清热解毒方组和兰索拉唑组胃溃疡指数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大于联合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方组和兰索拉唑组大鼠的胃溃疡抑制率、胃液pH值、血清中EGF和EGFR水平均显著小于联合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方组和兰索拉唑组胃溃疡指数、胃蛋白酶活性、胃溃疡抑制率、胃液pH值、血清中EGF和EGFR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兰索拉唑组和清热解毒方组大鼠胃黏膜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胃黏膜上皮变性坏死以及溃疡症状均小于模型组,胃黏膜上水肿、出血、炎症等症状轻中度;联合给药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基本相同。结论清热解毒方可以有效改善乙酸致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胃溃疡症状,但联合应用西药与清热解毒方时,则能收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清热解毒方促进胃溃疡修复过程的机制可能为促进EGF和EGFR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解毒饮片及超微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滋阴活血解毒方饮片组(以下简称饮片组)、滋阴活血解毒方超微组(以下简称超微组)、阿加曲班组,每组5只。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造模成功后7 d,用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用Motic Med6.0数码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脑梗死面积。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IL-1β、IL-8、TNF-α的含量。结果饮片组、超微组及阿加曲班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比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血清IL-1β、IL-8、TNF-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饮片组、超微组、阿加曲班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IL-1β、IL-8、TNF-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阴活血解毒方能减小脑梗死面积,抑制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脑缺血所致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中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用药规律,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主要病因病机。[方法] 收集近8年中药治疗EP的文献,利用Excel软件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结果] EP的产生中医病因病机主要在“瘀”,其中与“肝肾”两脏最为密切。治疗EP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位药物种类分别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止血药、温里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药物种类分别为当归、川芎、桃仁。[结论] 本研究再次深刻分析EP的病因病机,归纳治疗EP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EP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