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排斥反应(AR)是肾移植术后的重要并发症,有必要寻找能早期诊断和预测AR的非侵入性标记物,并针对不同的分子标记物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本文对肾移植术后AR相关标记物趋化因子家族及其受体、信使核糖核酸、白细胞分化抗原、小分子蛋白、白细胞介素等的研究进行回顾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急性排斥反应(AR)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对移植肾的存活期有显著影响,早期诊断利于患者及时接受有效治疗。本研究通过动态检测肾移植术后AR过程中外周血穿孔素(P)和颗粒酶B(GB)mRNA的表达,以了解二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排斥反应(AR)是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移植肾存活率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检测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相对无创的方法,本文从miRNA的特点入手,对外周血miRNA在肾移植术后AR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武桢 《器官移植》2011,2(5):298-300
肾移植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最理想疗法。然而,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往往是导致移植物失功的重要因素,严重降低人、肾存活率。研究显示,使用免疫诱导治疗可显著减少A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自从环孢霉素(Cyclosporitl,Cy)问世以后,肾移植病人的生存率得到了改善,但急性排异反应(Acute Reiection,AR)仍然是肾移植成功的一个主要障碍。大约70%接受尸体肾移植的病人,在移植后头三个月至少发生一次AR。AR仍是早期移植肾功能丧失的最常见的原因。直到目前,AR的治疗仍是首选增加刺激素剂量,然而,近25%AR对激素治疗无反应。同时,大剂量激素引起许多严重并发症,如机会性感染、白内障、无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Joseph Murray于1954年完成了首例肾移植,宣布了人类与排斥反应斗争的开始。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出现和配型方法的改进,移植排斥发生率显著降低,移植肾存活率大大提高,肾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然而,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仍是目前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失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可防患于未然,减少危害。一、AR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肾移植AR可发生于术后任何时间,其中大多数在术后7~90d,发生越早程度越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①尿量减少:是AR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环孢素A早期肾毒性与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鉴别肾移植术后环孢素 A(Cs A)早期肾毒性与急性排斥反应 (AR)。方法 :比较 Cs A早期肾毒性与 AR在临床表现、有关生化指标及 Cs A血药浓度方面的不同。结果 :4例 Cs A早期肾毒性与 10例 AR分别通过降低 Cs A用量及抗排斥治疗 ,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鉴别 Cs A早期肾毒性及 AR较为困难 ,但可以根据两者临床表现、有关生化指标及 Cs A血药浓度的不同进行初步鉴别。此外 ,还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肾功能对减少 Cs A剂量或增加免疫抑制剂的反应 ,进行诊断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外周血中分泌干扰素(IFN)-γ的效应T细胞数量变化在预警急性排斥反应(AR)中的意义.方法 本前瞻性对照非连续性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收治的20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根据移植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两组:AR组(24例)和移植肾功能正常(stable allograft function,STA)组(176例).其中AR组根据病理严重程度再分为Ⅰ级(9例)、ⅡA级(7例)、ⅡB级(4例)、Ⅲ级(4例)4种等级.另外随机选择行活体亲属肾移植供者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10例).3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5、7、14、21、28、60、90 d留取外周血;另外AR组于临床拟诊AR当日开始留取外周血,即0、1、3、5、7、14、21、28 d.通过体外刺激因子佛波酯(phorbol myfismte acetate,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Ion)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释放IFN-γ,采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 linked-immunospot assay,ELISPOT)方法,动态监测外周血分泌IFN-γ的效应T细胞数量(IFN-γ ELISPOT值).比较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IFN-γ ELISPOT值的动态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FN-γ ELISPOT值对AR的诊断效果;比较AR组患者冲击治疗前后IFN-γ ELISPOT值的动态变化;比较AR组中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IFN-γ ELISPOT值的动态变化,以分析IFN-γ ELISPOT值与AR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术后1、2、4 d,AR组和STA组的IFN-γ ELISPOT值明显高于HC组(均为P〈0.05),肾移植术后1、2、4、7、14、21 d,AR组的IFN-γ ELISPOT值均明显高于STA组(均为P〈0.05).IFN-γ ELISPOT值诊断AR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2,最佳临界值为23 spots/ 5×105 PBLs,其评价AR的灵敏度为0.920,特异度为0.875.在诊断前3 d、前1 d及穿刺当日,4组患者之间IFN-γ ELISPO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AR发生前7 d内,IFN-γ ELISPOT值上升速度越快,上升峰值越高,提示AR病理损害越严重(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动态监测IFN-γ ELISPOT值对早期诊断AR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自1992年1月至1994年8月我院17例尸体肾移植应用CsA的体会。本组总的人/肾存活率为81.3%/75.o%。感染仍是肾移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环孢素时代,急性排斥反应(AR)的发生率下降,其表现较不典型且轻微。本组HLA配型与AR发生率的相关性不明显。本文对AR的诊断与治疗以及AR与CsA肾中毒的鉴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白细胞介素(IL)-2 mRNA表达在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进行肾移植术的68例患者,测定术前、术后第1、3、7、14 d PBL的IL-2 mRNA表达.依据围手术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有尤分为AR组和对照组.结果 术后6~20 d共有9例患者发生AR.术前、术后第1、3天,AR组和对照组患者PBL的L-2 mRNA表达分别为(0.182±0.230)和(0.176±0.015)、(0.174±0.018)和(0.168±0.023),(P>0.05);术后第7天,两组PBL的IL-2 mRNA表达分别为(0.270±0.056)和(0.195±0.053),(P<0.05);术后第14天,两组PBL的IL-2 mRNA表达分别为(0.320±0.043)和(0.181±0.034)(P<0.01).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L的IL-2mRNA表达可能是监测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法,并有助于AR的及时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