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鼻部不同部位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朝晖  王少新  陈建超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5):612-613,i008
目的:探讨鼻部分或全部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根据鼻部不同范围的缺损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修复,包括邻近皮瓣、岛状皮瓣、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等。结果:31例鼻部缺损组织瓣修复中鼻唇沟皮瓣13例,邻近滑行皮瓣8例,额部岛状皮瓣5例,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5例均成活。术后鼻外形均满意。结论:鼻缺损修复方式较多,应根据缺损的部位,范围选择不同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鼻美学亚单位修复鼻部缺损后的美学效果.方法 根据鼻部缺损的部位和范围,按照美学原理进行不同供区的设计以修复缺损.对鼻翼缺损小于1.5 cm鼻亚单位.应用耳郭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缺损大于1.5 cm鼻业单位选择鼻唇沟皮瓣修复;扩张后的额部正中或旁正中皮瓣适宜修复大于一个鼻亚单位的全鼻缺损;对于额部瘢痕者.采用远位上臂内侧皮管分次转移修复鼻缺损.结果 本组23例患者,移植组织瓣均成活,再造鼻及各鼻亚单位逼真.外形良好.结论 鼻缺损的修复应根据缺损部位的大小选择不同部位的皮瓣,而大于50%全鼻或鼻亚单位的缺损,应彻底切除全鼻或鼻亚单位后再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3.
鼻缺损修复术中美学亚单位原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美学亚单位原则在鼻部缺损修复和再造术中应用的效果和意义。方法鼻部各亚单位缺损患者共27例,根据鼻美学亚单位分区分为5组,为鼻背、鼻尖、鼻翼小叶、软组织三角以及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单位组。根据缺损面积占亚单位的比例,对小于50%的缺损作亚单位局部修复,大于50%的则去除残余组织,行全亚单位重建。其中,游离组织移植(如植皮、耳廓复合组织移植)10例,局部皮瓣4例,额部皮瓣13例,术后随访5~37个月,以修复后的鼻外形和色泽来判断修复和再造效果。结果植皮、局部转移皮瓣14例全部存活;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2例出现表皮发红发暗,半年后皮肤色泽渐趋正常;额部皮瓣鼻再造13例中,有1例出现鼻小柱伤口愈合不佳,鼻假体外露,鼻小柱瘢痕增生挛缩,二期行上唇黏膜瓣带蒂转移修复治愈。27例全部得到随访,患者和家属对手术结果均表示满意。结论运用鼻亚单位原则进行鼻部缺损修复和再造,与传统方法比较,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洞穿性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6月~2019年3月共12例患者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部洞穿性缺损,其中2例为外伤后软组织缺损,10例为鼻翼恶性肿瘤切除后的缺损,缺损面积为(1.0 cm×0.5 cm)~(1.3 cm×1.0 cm)。将同侧鼻唇沟皮瓣转移于鼻部缺损区,皮肤面做衬里,背面行游离皮片移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及术后美观情况。结果 12例鼻唇沟皮瓣均成活良好。1例移植皮片部分成活欠佳,经换药后愈合;3例患者诉皮瓣臃肿,再次手术将皮瓣修薄。随访6个月~1年,移植皮片与周围皮肤有轻微色差,无通气障碍,无明显塌陷,患者对外观满意。结论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缺损具有操作简单、血供可靠、并发症少、瘢痕不明显等优点,联合游离皮片移植可修复面积较大的鼻部洞穿性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参照鼻部美学亚单位的原则,根据鼻翼缺损的大小和毗邻亚单位的缺损,选择鼻翼缺损的修复术式。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我们共收治6例鼻翼缺损的患者。其中鼻翼亚单位缺损4例,行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鼻翼合并鼻尖亚单位缺损2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逆行颞浅血管供血的耳前皮瓣游离移植,血管蒂与受区邻近的鼻唇沟处角动、静脉吻合。结果本组6例游离组织均成活,随访6~12个月,重建的鼻翼皮肤色泽与周边接近,弹性正常,瘢痕隐蔽。结论大于鼻翼亚单位50%的缺损,用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合并鼻尖亚单位的缺损,用吻合血管的逆行游离耳前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6.
根据鼻部美容分区选择修复鼻翼缺损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东方人鼻部美容分区与鼻翼缺损修复手术方法选择的关系。方法如鼻翼缺损局限于鼻翼内2/3区域内,首选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在鼻翼创缘向内翻转局部皮瓣作为部分衬里;如缺损向内超过鼻翼区达鼻端区,向外超过鼻翼中外1/3交界,则首选同侧鼻唇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结果本组17例,其中11例选用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6例选择鼻唇沟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行鼻翼修复。移植组织全部成活,鼻翼外形和色泽满意。结论依据鼻部美容分区选择手术,可使术后外形更加逼真,瘢痕更隐蔽。翻转局部皮瓣作为部分衬里可扩大移植物与受区的接触面积,提高成活率,并克服了直线瘢痕收缩形成鼻翼缘小缺口的不足。鼻唇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血液循环可靠,再造鼻翼的臃肿程度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在鼻翼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6年3月,采用鼻唇沟皮瓣或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32例。分析鼻翼缺损情况、修复方法、切口瘢痕、对称性、鼻翼术后形态等。结果本组患者中采用鼻唇沟皮瓣修复19例,采用耳郭复合组织修复13例。两组患者鼻翼缺损均得到良好修复,外观满意,创面周缘及供区切口瘢痕均不明显。结论鼻唇沟皮瓣和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均为鼻翼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缺损范围较小者应优先考虑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再造鼻翼,缺损较大者则建议采用鼻唇沟皮瓣进行修复。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需结合患者实际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8.
运用额部阶梯状皮瓣修复烧伤后鼻部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烧伤后鼻部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选择烧伤后鼻部有多个亚单位存在瘢痕挛缩或缺损的患者,其额部皮肤正常或留有浅表瘢痕。依照鼻部美学亚单位分布或整个鼻部单元,切除鼻部挛缩的瘢痕及部分正常皮肤,以使创面规则完整、移位的鼻翼及外翻的鼻黏膜复位。松解、切除鼻翼软骨与鼻侧软骨之间的瘢痕,以显现鼻翼沟。而鼻尖亚单位区的瘢痕则给予部分保留。若有衬里缺损,可翻转瘢痕瓣或周围正常皮肤制作衬里。以一侧滑车上动脉在眶上的皮支为蒂,形成额部正中或旁正中三叶状皮瓣。分离时,皮瓣大部在额肌表面掀起,近蒂部时达额肌下,呈阶梯状。皮瓣分离后,带蒂转移修复鼻部创面,供区移植皮片。3周后断蒂、修整。结果本组12例,术中均发现滑车上动脉在眶上1.5-2.0cm水平出现皮支走行于皮下。术后皮瓣均成活,随访3-12个月,鼻外形逼真,皮瓣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瘢痕不明显,通气良好。其中5例额部供区移植皮片后皮片色素沉着显著,3个月后行扩张皮瓣修复。结论以滑车上动脉眶上皮支为蒂的额部阶梯状皮瓣是修复烧伤后鼻畸形的一个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鼻面沟带蒂皮瓣在鼻部亚单位修复中的应用及优缺点。方法 自2015年1月以来,采用鼻面沟带蒂皮瓣修复因肿瘤、外伤等引起鼻翼、鼻尖亚单位缺损患者共15例,根据缺损大小设计鼻面沟皮瓣并旋转覆盖创面,术后观察供、受区情况,三维激光扫描评价鼻部三维立体情况。结果 15例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显示鼻部外形良好,供区瘢痕隐蔽,三维扫描显示鼻部立体结构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采用鼻面沟带蒂皮瓣修复鼻部亚单位缺损,可以获得良好的鼻部外观,且供区损伤较小。该方法是修复鼻部较小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梯状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部分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国辉  李小林  曾瑞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0):1159-1160
目的:观察耳廓梯状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部分缺损的疗效,以探讨鼻部分缺损的有效修复手段。方法:应用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梯状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部分缺损5例,移植物面积0.5cm×0.7cm ̄1.5cm×1.8cm。结果:5例梯状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后全部存活。术后随访4个月以上,移植物无明显回缩,鼻外形满意。结论:保留真皮下血管网的梯状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部分缺损,方法简便易行,术后鼻外形满意,面部显著部位不增加新的瘢痕。  相似文献   

11.
鼻端缺损的四种修复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四种常用的鼻端缺损修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局部鼻唇沟皮瓣、管形皮瓣、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鼻端缺损57例,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修复缺损面积、住院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57例鼻下端缺损均得到较好地修复.管形皮瓣修复缺损面积最大、住院时间最长;局部鼻唇沟皮瓣修复缺损面积最小、住院时间最短;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效果好,但修复缺损面积有限.结论 鼻部下端缺损的修复,应根据其缺损面积、局部情况、患者要求和预期修复效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的分区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各区适宜的修复方法。方法:对18例鼻部皮肤良恶性肿瘤切除后采用分区修复方法,随访6个月-7年,评价其疗效。结果:鼻根区采用菱形皮瓣修复,鼻背区采用前额正中旁滑车上动脉岛状皮瓣修复,鼻尖或鼻翼区采用带皮下组织蒂鼻唇沟皮瓣修复,鼻面交界区采用面部旋转皮瓣联合鼻唇沟带皮瓣或上睑眼轮匝肌蒂皮瓣修复,皮瓣色泽和质地与鼻部相配,痕较隐蔽。结论: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采用相应皮瓣分区修复,可较好恢复鼻部美学外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4种局部穿支皮瓣修复鼻翼缺损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各种原因导致的鼻翼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15~93岁,平均45岁。鼻翼处缺损处面积为0.4 cm×0.4 cm^2.5 cm×2.5 cm,分别采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20例)、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6例)、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岛状皮瓣(5例)或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10例)进行修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鼻翼形态和鼻部功能,以及癌肿病例复发情况。结果41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切取范围为0.5 cm×1.5 cm^4.0 cm×4.0 cm,鼻翼缺损完全修复,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所有病例均进行了4个月至1年的随访,术后鼻翼形态较好,鼻部功能未受影响,癌肿病例未见复发。结论鼻翼缺损面积较大时选用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面部皮肤张力较大时采用鼻翼基底穿支鼻唇沟岛状皮瓣经皮下隧道修复,缺损邻近鼻唇沟处时宜用唇上-鼻唇沟角形穿支皮瓣,缺损面积较小时采用鼻外侧动脉角形穿支皮瓣修复。根据情况合理地选择皮瓣,均可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鼻缺损修复再造的美学原则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原则修复再造鼻缺损畸形,提高鼻缺损畸形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自1998年10月至2005年8月,根据患者鼻缺损的部位及范围,采用耳郭复合组织移植、鼻唇沟皮瓣、额部皮瓣、颞部皮瓣、耳后皮瓣、上臂远位皮瓣等方法修复各种缺损畸形,并综合比较分析手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98例鼻缺损患者获得良好的修复,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别。结论鼻缺损情况复杂多变,应根据缺损的部位、范围选择相应的修复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补鼻翼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耳廓复合组织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和经验,特别是术中和术后的处理要点。方法:将包括软骨在内的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用于修复鼻翼缺损。结果:本组42例均取得较好效果。修复的鼻翼弧度自然、形态满意。本文对术中和术后的处理要点和经验进行了讨论、总结。结论:耳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简单易行、成功率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反流轴型岛状耳廓瓣修复大面积鼻翼缺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寻求耳廓复合组织片游离移植时面积受限之解决方法。方法:于29具成人灌注尸体标本,进行额、鼻、颞部血管解剖观测,并进行临床实践。结果:颈内动脉的血流,可自滑车上动脉、框上动脉→前额动脉吻合网→颞浅动脉额支→颞浅动脉主干→颞浅动脉耳支而营养耳廓。根据解剖结果,可设计以滑车上、眶上动脉为血管蒂的跨区供血的反流轴型耳廓复合组织岛状瓣,修复大面积鼻翼缺损,临床上已应用16例,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来自颈内动脉的血液可经前额动脉吻合网进入颈外动脉分布的耳廓及耳前,耳后组织,提供血供,可据以设计岛状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大面积鼻翼缺损。  相似文献   

17.
鼻部分缺损畸形的显微外科技术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鼻部分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耳前和耳廓复合组织瓣供血的颞浅血管以旋股外侧血管搭桥与面动静脉吻合手术技术重建鼻部分组织缺损,供区采用耳后皮瓣转移一期修复。结果本组手术共修复28例不同部位的鼻部分缺损畸形病例。移植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最大面积4.0cm×2.5cm,最小2.5cm×1.5cm,移植的血管桥长度最长14cm,最短10cm。27例手术获得完全成功,医患双方对再造的鼻形态和色泽均表示满意,其中7例得到术后3~6个月随访,并有3例进行了门诊二期组织瓣蒂部臃肿修整术。随访病例对结果满意。失败1例的原因可能与年龄和长期吸烟、高血压、血管硬化,导致复合组织瓣血液灌注不足有关。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移植耳前和耳廓复合瓣再造鼻部分缺损效果可靠,外形结果满意,供区部位形象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烧伤后鼻及邻位组织缺损的最佳修复方法 及效果. 方法 1999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单位采用额部扩张皮瓣、上臂带蒂皮瓣、耳后反流轴型岛状皮瓣及鼻唇沟皮瓣,修复烧伤后鼻部及邻位组织缺损畸形患者12例,其中全鼻缺损4例,鼻部分缺损8例.12例患者巾鼻缺损伴面颊部瘢痕3例,伴额部瘢痕5例,伴上唇外翻及上唇大部分缺损共5例.皮瓣面积3.0cm × 1.5 cm~10.0 cm×8.0 cm. 结果 采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5例、上臂带带皮瓣修复3例、耳后反流轴型岛状皮瓣修复1例、鼻唇沟皮瓣修复3例.1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7年,患者鼻的功能及外形均明显改善. 结论 额部皮瓣为修复烧伤后鼻缺损的首选皮瓣.面部严重烧伤,瘢痕明显,不能选择局部皮瓣或邻位皮瓣时,可考虑应用上臂带蒂皮瓣、耳后反流轴型岛状皮瓣等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