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造成儿童反复发作性腹痛的原因之一。主要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临床症状有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腹痛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脐周多见,偶然可在右下腹扪及具有压痛的小结节样肿物,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白细胞正常或升高:腹部彩色多普乐超声检查可证实。中医腹痛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2.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及18岁以下青少年,尤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男多于女,冬春季节多见,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临床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1].2003年11月~2008年11月本科采用中药穴位贴药经皮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3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Brenemann综合征,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常在8岁以下,常并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肠道炎症之后。疼痛位置不固定,以右下腹多见,疼痛性质亦不固定[1]。其病因尚未明确,西医学常用抗炎或抗病毒等对症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中医学中无专属病名,但可归为"腹痛"范畴。《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腹痛候》言:"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首次将小儿腹痛作为单独疾病进行阐述。我院  相似文献   

4.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和青年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本文报告了艾灸配合超短波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反复发作1例,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消失,2月后随诊腹痛症状未再出现,复查腹部超声未见肿大淋巴结,提示采取艾灸与超短波相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反复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采用中药透皮技术疗法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贴敷,分型诊治,对阳明型、太阳型均用相应的方剂治疗,在长时间的临床应用中,效果良好。肠系膜淋巴结炎好发于15岁以下儿童,常见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呈阵发性疼痛,有压痛点,痛点不固定,日久可见厌食、偏食、面黄肌瘦等疳积症状。[临床资料]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上分型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观察组)和14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肠系膜淋巴结影像资料,观察其高频超声表现特点。结果:高频超声筛查出腹痛患儿所显示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均为多发,其中以右下腹和脐周最为多见,具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抗炎治疗1周后复查,肿大淋巴结体积均有缩小或消失。结论:高频彩色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能为临床明确诊断和观察疗效提供客观的影像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高频彩超探讨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4岁7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检查。结果:超声观察76例患者中73例右下腹回肠末端区见1至多枚淋巴结肿大,2例于脐周见数枚淋巴结。结论:高频彩超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mesenteric lymphadenitis,ML)是发生于回肠、结肠区域的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反应,好发于儿童及18岁以下青少年,尤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经常出现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中或者发生于肠道感染之后,是引起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1])。笔者采用针刺"尺腹"、公孙穴配合隔药灸脐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Brenneman综合征,好发于春冬两季,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是引起小儿急慢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常易反复发作,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1])。该病多因病毒、细菌感染所致~([2])。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腹痛,或有发热、恶心、呕吐、少数有便秘或腹泻等,腹痛部位不固定,以右下腹最多见,也可见于脐周、上腹和左下腹部~([3]),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病程迁延日久。现就近年来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外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小儿腹痛常见的原因~([1])。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或伴有发烧、呕吐、腹泻、便秘等临床表现,儿童与青少年多发,以7岁以下小儿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该病易反复发作,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严重者可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彩超的普及和应用,本病诊断率已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童发病率较高。该病多因病毒、细菌感染所致,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近年来该病发病有增长趋势,部分患儿病情迁延,常致再发性腹痛,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目前西医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病,是引起儿童腹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或继发于胃肠道炎症后,该病以腹痛为主,可伴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或便秘等[1],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童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童发病率较高.该病多因病毒、细菌感染所致,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增长趋势,若病情迁延,常致再发性腹痛,伴发食欲不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目前西医主要采用广谱抗生素、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如头孢类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等.本文应用中药敷脐加西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常见于学龄前儿童.随着高分辨率超声探头的应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得以清晰显示,由于该病难以获得病理结果,且CT和MRI价格昂贵、特异性低,故高频超声检查是成为确诊该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儿腹痛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多种多样,幼儿及儿童在发生上感、中耳炎、扁桃体炎或仅是高热时往往伴腹痛[1],以往临床主要考虑胆道蛔虫或胃肠道痉挛.现在,由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使得肠系膜淋巴结能够清晰显示.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明确诊断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42例.效果较好,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儿童功能性腹痛是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约占腹痛患儿的50%以上。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该病在4~18岁儿童的发病率为0.5%~7.5%,女童多见。我们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功能性腹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亦称Brennemann综合征,多与病毒感染有关,细菌感染少见,多见于7岁以下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是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1-3]。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是引起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1-3]。本病长期反复发作,会影响患儿食欲,造成厌食,进而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等,给患儿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笔者采用酒灸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寒型)4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莹  石云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8):113-114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检查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伴急性腹痛的患儿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比值(L/S值)。结果:统计发现有93%(91/98)腹痛患儿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98.5(66/98)。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的淋巴结,可作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并肿大系指儿童免疫力低下,常由呼吸道感染引起肠系腹淋巴结炎、肿大,致腹痛、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或便秘的一组消化系症状并、病变,肠系腹淋巴结炎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种,急性以发热、腹痛为主,发热可以是高热或低热,腹痛以隐痛,阵发性加重,重者可并发肠套叠;慢  相似文献   

20.
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疾病,多见于7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由于疼痛部位常发生于右下腹,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因此辅助检查显得尤为重要,超声检查对此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