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程飚  李勤  刘宏伟  江萨  陈葵  陈纯 《中国美容医学》2008,17(7):1041-1043
目的:观察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2个治疗组:①单纯蓝光照射组(n=36);②红蓝光混合照射组(n=28)。采取连续4周,每周2次发光二极管为基础的痤疮治疗仪照射。轻度患者治疗一个疗程,中、重度痤疮患者连续治疗1-3个疗程。结果:经过系统治疗后,痤疮皮损均有所减轻。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分别为80.5%及89.3%,P=0.514)。显效率比较,红蓝光混合照射可达35.7%,远远高于单纯蓝光照射组(8.3%)(P=0.008)。重度痤疮较中度痤疮有更为明显的反应,且副作用很小,使用蓝光对炎症反应可产生效果,配合红光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红-蓝光联合治疗痤疮可获得理想疗效,适合治疗轻、重度痤疮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306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火针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和对照组(采用单纯红蓝光照射)。火针每周治疗1次,共8次;红蓝光每周治疗2次,共16次,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49.3%。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针联合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每位患者每次使用蓝光照射20mi n,然后使用红光照射5~10mi n,每周2次;对照组40例,口服丹参酮胶囊联合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中、重度痤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红-蓝光联合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方法 对65例痤疮患者采用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每位患者每次使用蓝光照射20~25 min,然后使用红-蓝光联合照射5~10 min,每周2次,连续照射4周为1个疗程.轻度痤疮患者治疗1个疗程,中、重度痤疮患者连续治疗1~2个疗程.结果 经过系统治疗后,所有患者痤疮皮损均有明显改善且无副作用,轻度痤疮有效率为80%,中度痤疮有效率为89.4%,重度痤疮有效率为88.2%.结论 应用红-蓝光联合治疗寻常痤疮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红-蓝光治疗仅联合治疗寻常哀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100例患者分为3个治疗组.A组为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n=31),B组为蓝光照射组(n=34),C组为红-蓝光混合照射组(n=35).每周治疗2次,8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A组、B组及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8.82%,74.19%、及85.71%,红蓝光混合照射组疗效优于外用5%过氧苯甲酰凝胶组及单纯蓝光照射组,差异具有纯升学意义(P<0.05).结论:红-蓝光治疗仅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应用红蓝光联合治疗40例面部寻常性痤疮患者,每周2次,共治疗8次。结果:总有效率为60.00%。非炎性及炎性皮损平均改善率分别为55.57%和70.0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蓝光治疗痤疮,对炎症型皮损及非炎症型皮损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红蓝光组和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组,每组各30例。红蓝光组:采用红蓝光照射治疗,20min/次,2次/周;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米诺环素100mg,每天2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皮损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红蓝光组总有效率为43.3%,其中Ⅲ级、Ⅳ级患者的痊愈及显效率为30.0%;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组总有效率为76.6%,其中Ⅲ级、Ⅳ级患者的痊愈及显效率为71.4%。与红蓝光组比较,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组的总有效率和Ⅲ级、Ⅳ级患者的痊愈及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能耐受,不影响后续治疗,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米诺环素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凌昕  陈玲玲  季江  施辛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2):1835-1836
目的: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红蓝光联合照射加药物治疗中度和重度痤疮,分别与单纯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并观察疗效。结果: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中度痤疮疗效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重度痤疮无显著疗效(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照射治疗对重度痤疮疗效一般,而对中度痤疮效果佳,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宇  钱桂萍 《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210-2212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重度成年女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成年女性痤疮患者(Pi11sbury分级为II~IV度)87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联合阿达帕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药联合红蓝光治疗中重度成年女性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的副作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中药联合阿达帕林治疗。  相似文献   

10.
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对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O:点阵激光对40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进行连续5次治疗,其中治疗组术后联合硅酮凝胶外用,而对照组不外用任何药物,治疗后随访3~5个月。结果:治疗组痤疮瘢痕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70%。其中治疗组增生性瘢痕总有效率高于凹陷性瘢痕,而对照组增生性瘢痕总有效率略低于凹陷性瘢痕。术后随访治疗组仅1例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对照组有3例出现色素沉着,两组均无1例发生新的瘢痕。结论:点阵CO2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优于单纯点阵CO2激光治疗,联合治疗可提高增生性瘢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0%磺胺醋酰钠硫磺洗剂、1%氯霉素硫磺洗剂、5%硫磺洗剂外用治疗Ⅱ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分组,A组:10%磺胺醋酰钠硫磺洗剂治疗,93例;B组:1%氯霉素硫磺洗剂治疗,89例;C治疗:5%硫磺洗剂治疗,84例。疗程均为8周。结果:A组显效率67.7%,总有效率92.5%;B组显效率47.2%,总有效率79.8%;C组显效率16.7%,总有效率60.7%。A和B组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和C组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和B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和C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0%磺胺醋酰钠硫磺洗剂治疗Ⅱ度寻常性痤疮疗效优于1%氯霉素硫磺洗剂,1%氯霉素硫磺洗剂则优于5%硫磺洗剂。  相似文献   

12.
窄谱红蓝光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窄谱红蓝光与克痤隐酮凝胶联合治疗炎症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Pillsbury分级为Ⅱ或Ⅲ度)寻常型痤疮患者214例,分为试验组(98例)和对照组(116例)。试验组采用窄谱红蓝光与克痤隐酮凝胶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克痤隐酮凝胶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痊愈率为28.57%,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患者痊愈率为10.34%,有效率为50.86%,两组在痊愈率及有效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窄谱红蓝光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炎症性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用克痤隐酮凝胶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半身式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半身式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起始量为0.4J/cm2,每周3次,每次递加0.1J/cm2,共12次;B组:采用卤米松乳膏、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每天各1次,共用4周。两组中瘙痒剧烈者均口服盐酸依匹斯汀胶囊10mg,2次/日。结果:A组有效率达58%,B组有效率达3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身式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采用起始量为0.4J/cm2,每次递加0.1J/cm2,每周3次的照射起始量,递加剂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异维A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及点阵激光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 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20例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 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均给予异维A酸口服治疗,A组联合ALA-PDT治疗,B组联合1550 nm点阵激 光治疗,C组联合ALA-PDT及1550 nm点阵激光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痤疮综合评分(GAGS)及临床 疗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GAG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C组低于A组及B组(P <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 (95.00%)高于A组(75.00%)及B组(72.50%)(P<0.05)。结论 采用异维A酸联合ALA-PDT及点阵激 光治疗可有效缓解重度痤疮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饵激光联合脉冲染料激光(pulsed dye laser,PDI。)治疗面部痤疮瘢痕及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患者78例。其中实验组40例,用饵激光治疗3次,联合PDI,治疗4次;对照组38例,用单独饵激光治疗3次,末次饵激光治疗结束后3个月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2.5%(37/40),对照组有效率73.7%(28/38),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5);比较痤疮后红斑的疗效,实验组有效率77.5%(31/40),对照组有效率47.4%(18/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实验组4例、对照组2例出现轻度色素沉着,对症处理后色素恢复正常,两组均无色素减退、感染、新生瘢痕发生。结论饵激光联合PDI。治疗面部痤疮瘢痕,见效快、疗效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大志  杜娇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21):129-132
探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在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96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为研究对 象,随机分为A组、B组,各48例。A组予以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B组予以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 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康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87.50%,高于A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康复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低于A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血 小板血浆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 短康复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小,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光动力学疗法(PDT),强脉冲光(IPL)和红蓝光(LED)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PDT治疗组,IPL治疗组和LED红蓝光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中期(治疗1个月)和末次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中期评价时,PDT、IPL、LED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0.0%和36.7%,平均皮损减少率分别为90.4%、69.0%和39.8%。要达到炎症性皮损痊愈,PDT组平均需要(3±1.52)个治疗周期,IPL组(6±2.15)个治疗周期,LED组(9±3.34)个治疗周期。结论:光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PDT组疗法效果优于IPL和LED组,副作用少,有很好应用前景,而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甘草锌颗粒口服联合硼酸溶液局部外涂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9例轻中度(I~Ⅲ级)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治疗组):给予甘草锌颗粒口服联合3%硼酸溶液外涂;B组(B对照组):给予甘草锌颗粒口服;C组(C对照组):给予3%硼酸溶液外涂。三组疗程均为6周,疗程结束后根据皮损数目减少及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A、B、C三组痊愈分别为12例(32.4%)、3例(13.9%)、4例(12.5%),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8.9%、40.7%,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和A、C两组分别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C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锌颗粒口服联合硼酸溶液局部外涂治疗轻中度寻常性痤疮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西药联合应用及单独应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治疗组(A组)30例,西药治疗组(B组)(头孢哌酮+吲哚美辛+奥美拉唑)30例,中西药联合治疗组(C组)30例。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门诊复查,通过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了解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查前列腺液了解白细胞数量情况。结果在症状改善方面,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中药组与中西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西药组与中西药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量等级上,3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上,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独应用中药或西药;但在前列腺液白细胞数量等级的改善效果与单独应用中药或西药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