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上多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等类型,笔者用自拟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10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胃炎是以胃黏膜非特异性的炎症为病理变化的一种慢性胃病,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并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如暖气泛酸、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按胃镜和病理分类,一般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其中以浅表性胃炎最为普遍,容易治疗;而萎缩性胃炎则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伴有肠腺化生者尚有癌变的可能;肥厚性胃炎则较少见。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胀”、“肝胃气”、“心下痛”的范畴。根据胃脘痛特点,笔者采用自拟胃顺汤加减治疗此类患者1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徐菲菲  叶寿山  张霄翔 《中药材》2012,(7):1123-1125
目的:研究苍藿平胃颗粒对慢性胃炎及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慢性胃炎模型和胆汁返流性胃炎模型,分组给药治疗1 w后取其标本,检测胃液量、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并观察其病理学变化。结果:苍藿平胃颗粒中、高剂量对慢性胃炎和胆汁返流性胃炎大鼠胃酸度的降低有明显抑制作用;病理检查显示,苍藿平胃颗粒低、中、高剂量对慢性胃炎和胆汁返流性胃炎大鼠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有显著改善作用。结论:苍霍平胃颗粒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6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二节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通过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将内镜下慢性胃炎分成非萎缩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特殊类型胃炎3大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根据病变分布,可再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以胃窦为主或全胃炎以胃体为主。  相似文献   

5.
芍药牵石散治疗胆胃同病性胃炎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兆山 《光明中医》1998,13(1):30-31
芍药牵石散治疗胆胃同病性胃炎58例疗效观察徐兆山黄福斌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224002)关键词芍药牵石散/胆胃同病/慢性胃炎胆胃同病性胃炎是指胆囊病变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而导致的慢性胃炎,临床以胃脘部饱胀疼痛或痛连右胁、嗳气、嘈杂、口苦等为主要症状,我...  相似文献   

6.
关风岭  关思友 《四川中医》2003,21(11):10-11
本文将胃源性眩晕分为胃下垂型眩晕(气虚挟湿型)、慢性胃炎型眩晕(脾胃虚寒型)、红斑性胃炎型眩晕(脾胃蕴热型)3型辨证治疗,临床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胃复春片与养阴活胃中药合剂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养阴中药合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以及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慢性胃炎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但2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活胃的中药合剂治疗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和胃解痞汤治疗慢性胃炎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百炎 《新中医》1998,30(2):47-47
和胃解痞汤治疗慢性胃炎61例陈百炎笔者采用自拟和胃解痞汤治疗慢性胃炎6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1例中,男31例,女30例;年龄23~70岁;病程1~10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7例,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20例。2...  相似文献   

9.
康芳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21-122
目的:探讨肝胃百苓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肝胃百苓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元胡胃舒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胃百苓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久延失治进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因此,清除HP是治疗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键.1997年以来我科根据慢性胃炎病程较长,多属虚实挟杂的病理征候,筛选一组中药,优化配伍,组成胃舒煎剂,临床观察治疗HP感染性胃炎、溃疡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十二指肠胆汁反流至胃内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可为胃食管反流病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的一部分,是慢性胃炎的特殊类型。予自拟愈胃舒胆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00例,疗效满意,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萎清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叶酸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胃萎清颗粒治疗,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24周及28周后临床疗效、病理组织学评分、中华健康状况量表、脾胃系统临床症状量表、主要症状积分、慢性胃炎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病理组织学评分、中华健康状况量表、脾胃系统临床症状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后治疗组患者慢性胃炎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脾胃系统临床症状量表中,两组患者胃痛、胃胀、恶心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后治疗组患者嗳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萎清颗粒可能通过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变化,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上多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等类型。笔者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7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经常发作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常兼有胀满、嗳气、呕恶、纳差等症状。临床虽可分为寒痛、热痛、虚痛、实痛等,但多以气郁寒滞为主。因病邪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作者在临床上针对这一病机特点应用舒肝和胃,温散通降法,治疗脘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60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病例选择参照1986年全国胃炎会议拟定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炎和溃疡病,排除胃下垂,胃癌及肝,胆病等。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4.2岁。…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者一般将慢性胃炎分为脾胃阳虚、肝胃气滞、胃阴亏虚三型,并认为与脾、胃、肝三脏有关。但究竟哪个脏腑与本病关系最密切,各家看法尚不一致。既往有人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为胃阴不足。钱氏将133例萎缩性胃炎分为脾胃虚寒、肝胃不和及虚寒兼气滞三型。实际只脾虚、肝胃不和二类。张氏的122例慢性胃炎,多属肝胆郁热,胃失和降。可见胃阴不足的确不太多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分析了经胃镜诊断的201例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看出脾虚可能是慢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上多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等类型.中医药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笔者结合临床实践用中药自拟方治疗慢性胃炎5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调胃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作用 ;方法 :按照文献方法制备大鼠浅表胃炎模型和疼痛模型 ;结果 :调胃颗粒具有很好的治疗大鼠浅表胃炎和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胃炎中医辨治七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胃炎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 ,由胃镜检查可分为浅表性胃炎 (单纯型、糜烂型及出血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 (疣状胃炎 )等。临床以嗳气 ,泛酸 ,中上腹胀痛 ,纳呆 ,便秘或便溏为主症。其病因与吸烟、饮酒、胆汁返流及胃潴留、药物、胃幽门螺旋杆菌 (HP)感染及精神、应激、环境因素有关。中医学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 ,现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常用方法讨论如下。1 和胃降逆法胃为水谷之海 ,主通降 ,以降为和。胃满则肠虚 ,肠满则胃虚 ,胃气不降 ,则变生恶心、呕吐 ,嗳气、痞满 ,大便秘结等症。镜下可…  相似文献   

19.
胃宁冲剂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实践表明,长期反复发病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萎缩性胃炎的前驱疾病,防治浅表性胃炎,可以视作保护胃粘膜的早期措施。从1981年以来,我们开展纤维胃镜检查,并把它作为寻找治疗慢性胃炎有效方剂的一项手段。1985年以后,我们用筛选出来的胃宁冲剂进行临床验证,并设单盲安慰剂为对照,共观察慢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不同病因导致胃黏膜发生慢性病变,是临床常见病.胃镜及胃组织活检可将其分为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胃炎.临床具有症状复杂、病情缠绵、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特点.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