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rna,PGML)较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同时合并肾癌病例未见报道。本院曾收治1例胃恶性淋巴瘤合并肾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年至2007年期间收治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上肠部不适感、黑便或腹部肿块,术前误诊8例,术前明确诊断2例、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后病理分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脾脏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lymphoma of thespleen,PLS)一般指原发于脾脏或脾门淋巴结的淋巴瘤。在恶性淋巴瘤中仅占1%,但在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仍占首位。Ahmann等收集脾脏淋巴瘤5100例,原发仅49例。  相似文献   

4.
结外型恶性淋巴瘤中原发胃肠道较多见 ,原发性肠恶性淋巴瘤主要发生在小肠 ,在小肠恶性肿瘤中占居首位 ,大肠淋巴瘤较少见。我院 10年来共收治了 15例原发性肠恶性淋巴瘤患者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 ,病理报告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5~ 6 7岁 ,平均36 .4岁。病变部位 :回肠 4例 ,空肠 1例 ,回盲部 6例 ,结肠 3例 ,回、升结肠同时累及 1例。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腹痛 10例 ,腹胀 5例 ,便秘、腹泻各1例 ,发热 1例 ,消化道出血 2例 ,腹部包块 5例 ,肠梗阻 1例 ,肠穿孔 2例…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ma,PGML)临床较为少见,占胃恶性肿瘤的1%~3%,占消化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1/3,因早期缺乏特异症状,临床易误诊为胃炎、胃溃疡及胃癌。我院于1998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PGML患者9例,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分析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4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特点、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标记,对4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 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淋巴瘤细胞围绕萎缩的乳腺腺管上皮浸润。4例LCA及CD20均显示( );2例k( );CD45RO、λ、CD5、CD10、cyclinD1和CK均为(一)。结论 4例乳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全部为B细胞来源,其发病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有关,早期诊断对预后的关系重大。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脑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我们现遇到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内镜病理诊断──附16例报告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214002)孙荣超,孔进发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以下简称胃恶淋)是胃癌以外的较常见的胃内恶性肿瘤,属粘膜相关的淋巴组织发生的淋巴瘤[1~3]。因无特异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9.
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比较少见,诊断较困难;而淋巴瘤的肺、胸膜侵犯相当常见,但多见于ⅢB和Ⅳ期患者,以胸部症状为首发表现者仅占3.0%~5.0%[1],常易引起误诊。本文报告1例原发性和5例继发性肺胸膜恶性淋巴瘤的诊治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见附表。1.2临床表现首起症状咳嗽5例(除例4外),胸痛3例(其中2例为胸腔积液),少量咳血2例(例2、6),2例病程中出现咯血。胸闷气急2例(例4、5)。除例1原发性肺恶性淋巴瘤外,起病均有发热。入院体检4例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其中颈部和腋下均肿大者2例(例3、5),例4单为腋下、例6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童扁桃体原发性恶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特点、组织学类型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HE染色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进行B、T分类,相关癌基因蛋白及EB病毒蛋白(LMP-1)表达的检测。结果4例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3例为弥漫型滤泡性淋巴瘤,1例为伯基特淋巴瘤;LMP-1均(-)。结论儿童扁桃体原发性恶性B细胞淋巴瘤在形态学上易误诊为炎症或低/未分化癌,诊断主要依据HE切片辅以免疫组化标记,组织学类型为弥漫型滤泡性淋巴瘤和非地方性伯基特淋巴瘤2种,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兰  周殿元 《新医学》1999,30(6):332-333
1引言胃肠道是给外恶性淋巴瘤最常侵犯的部位,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是指以结肠为首发病变部位的淋巴瘤,我院1977年1月至1996年2月收治经内镜、手术及病理活俭证实为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19例,现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诊断标准[1]具体为:①全身无病理性浅表淋巴结肿大;②胸片提示无纵隔淋巴结肿大;③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④手术时证实恶性淋巴瘤病变局限于结肠及引流区淋巴结;⑤肝、牌正常。2.2一般资料19例中男13例,女6例,年龄25~66(45±10)岁。入院至确诊时间1~180天,中位确诊时间47天。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进行诊断分析,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48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胃肠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以腹痛、消化道出血、体重下降、腹部肿块和发热为主,病理活检仍然是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内镜下活检确诊率为63.1%,血管造影、B超、CT有辅助诊断意义。结论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早期诊断困难,可采取多种检查手段,尽量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85年-2000年期间收治1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病例主要症状为腹部疼痛不适,消瘦,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1.2%,病理诊断均为非零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较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钡餐及纤维胃镜检查的征象与胃癌或胃溃疡极难区别,术前极易误诊,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分期与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的主要因素,巨块型和浆膜累及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经病理确诊原发性淋巴结外的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治疗方法。确诊为淋巴结外的恶性淋巴瘤10例 ,其中鼻咽韦氏环 3例 ,乳腺 2例 ,皮肤 2例 ,卵巢、胃、食道各 1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并对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PBL),临床上极少见。我院白1994年1月-2006年3月共收治6例乳腺恶性淋巴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参考有关文献对该疾病予以复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方法 对29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中胃部恶性淋巴瘤13例(44.8%),小肠4例(13.8%),回盲部9例(31.0%),结肠3例(10.4%)。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术前内镜、消化道造影确诊率分别为29.2%、5.6%,消化道造影结合CT确诊率为11.1%。术中快速病理检查3例均被确诊。结论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以胃部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回盲部。仅凭症状及体征很难与胃肠道其他疾病区别。内镜是最主要的检查方法,应特别注意多次、多部位且深达粘膜下取材活检;消化道造影是主要的检查方法,但如不重视分析反起误导作用。手术并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对可疑患者应放宽手术指征,重视术中所见避免误导,多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是提高确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好发于右半结肠;以腹部肿块、腹痛、消化道出血以及体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易误诊为大肠癌或肠道慢性炎症;采取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结论:早期确诊并手术切除病灶后辅助化疗和放疗,能有效提高结肠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6例原发性睾丸恶性淋巴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依据WHO新分类进行分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46~82岁。病程2周~1年,除2例伴有疼痛外均为单侧睾丸无痛性肿大。6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其中5例为中心母细胞性,1例为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混合性。瘤细胞LCA、CD45RA和CD20均( )。随访4例,2例分别于首诊后5、10个月出现鼻咽部、胸膜累及;2例分别为13和18个月无瘤生存。结论睾丸原发性淋巴瘤以弥漫性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老年人多见,预后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刘雪娟 《华西医学》2011,(2):207-209
目的 探讨乳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式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 1980年1月-2007年12月对收治的21例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乳腺恶性淋巴瘤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7岁;其中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18例,继发性恶性淋巴瘤3例.原发件乳腺恶性淋巴瘤均为非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