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HP感染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14C-UBT尿素呼气HP检测实验。结果:食积胃滞、肝胃郁热、瘀阻胃络、胃中蕴热型HP多为阳性。胃阴不足、脾胃虚寒型HP多为阴性。结论:HP感染与胃脘痛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韩立民 《中医药学刊》2008,26(3):539-540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镁呼氢实验。结果:虚证为主患者中胃酸分泌下降;肝胃气滞、肝胃郁热型为主患者胃酸分泌较高。结论:胃泌酸功能与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韩立民  张小萍 《四川中医》2007,25(11):34-35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素浓度的关系。方法:血清放免测定。结果:胃脘痛各证型胃动素分泌大多下降。结论: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素分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其在胃镜下表现的联系以及辨证治疗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借助电子胃镜通过观察胃粘膜的形态、色泽、病理变化等,将中医望诊宏观和微观结合,为临床定量、定性研究提供客观依据,融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于一体,以求在胃脘痛的中医诊断及胃镜微观辨证方面加以研究,初步揭示其客观规律,更好地为临床和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 胃脘痛属祖国医学的脾胃病范畴。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以完成饮食水谷的消化与吸收,乃为人体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气机升降失调可导致胃脘痛。临床上,许多胃、十二指肠疾病都有胃脘痛的见证,中医对其诊治除传统的四诊辨证外尚无客观指标。本实验试图以胃电图(EGG)为指标,观察胃  相似文献   

6.
胃脘痛也称胃痛 ,常伴有暖气、泛酸、呕吐等病症。常见病因是饮食不调 ,肝气犯胃 ,情志不遂 ,脾胃虚弱及外邪犯胃等致病因素 ,病程较长 ,治疗效果缓慢 ,为了提高疗效 ,笔者自 1998年~ 2 0 0 0年对 60例胃脘痛病人进行中医辨证施护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9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60例其中男 38例 ;女 2 2例 ;年龄 2 1~ 67岁 ,平均 4 4岁 ;病程1~ 10年。浅表性胃炎 36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 4例。对照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8~ 68岁 ,平均 4 8岁 ;病程 1~ 8年 ,浅表性胃炎 2 2例 ;胃及十二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窦黏膜内生长抑素含量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血浆及胃窦部黏膜组织提取物作生长抑素含量测定。结果以实证为主的胃脘痛患者血清、胃窦黏膜生长抑素的分泌量显著高于虚证患者及对照组,胃阴不足和脾胃虚窦型则明显下降。结论生长抑素分泌含量与胃脘痛证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医胃脘痛辨证与胃肠透视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脘痛又称胃痛,其名始见于《黄帝内经》。如《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以胃痛为主要症状,多伴有上腹部胀满,嗳气吞酸,饮食不适等临床表现。胃脘痛为常见而多发的疾病,本文收集本院2008年88例病例,参照胃肠透视影像加以分析,可作为中医胃脘痛辨证的客观指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镁呼氢实验.结果虚证为主患者中胃酸分泌下降;肝胃气滞、肝胃郁热型为主患者胃酸分泌较高.结论胃泌酸功能与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像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广泛及时地吸取现代影像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胃脘痛的中医辨证施治 ,临床确有良效 ,但辨证分型缺乏客观的量化指标 ,更多依赖于望、闻、问、切 ,不可避免产生主观上的偏差 ,其重复性则显得更加困难。因此 ,借助现代化影像学技术 ,使其辨证达到客观化、量化 ,使其具有可重复性 ,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文就胃脘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与X线检查的相关性做了研究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观察 1999- 0 5~ 2 0 0 1- 12临床诊渐为胃脘痛的 144例患者 ,检查前由临床指…  相似文献   

12.
13.
胃脘痛属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经过三十余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分析,认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肝胃郁热,火邪犯胃;久病入络,胃络破损;脾胃虚寒,中阳不运;郁热伤阴,胃络失养为临床常见证型,并提出前述五种证型的治疗方法,具有执简驭繁之佳径,可显著提高该病的辨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胃脘痛又称胃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并伴有其他症状。临床护理中将本病分为五种类型辨证调护。 寒邪犯胃 病因:寒邪犯胃,过食生冷,导致胃寒而痛,尤以脾胃虚寒者更易感寒而痛发。  相似文献   

15.
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26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 2 6 8例中 ,男性 179例 ,女性 89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75岁 ,以 2 0~ 5 0岁者为多见 ,共 15 2例 ,病程最长者达 30多年 ,短者 1周左右。其中 2 16例作纤维胃镜或胃肠钡餐透视检查 :确诊为慢性胃炎者 16 9例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10 4例 ,伴局灶糜烂者 76例 ;胆汗返流性胃炎者 2 6例 ;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者 2 1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者 18例 ,慢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 5 6例 ;胃溃病 36例 ,复合性溃疡者共 7例。2 辨证治疗肝气犯胃 (89例 ) 以胃脘胀满 ,攻撑作痛或连两胁 ,善太息 ,喜嗳则舒 ,恶心泛酸 ,口干口…  相似文献   

16.
季新芳 《河北中医》2000,22(6):476-476
胃脘痛泛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又名心痛、心下痞痛。发病率较高,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情志抑郁、饥饱劳倦失宜、脾胃虚寒所致。中医护理有整体护理和辨证施护2个特点。笔者着重从此病的辨证施护方面阐述如下。1 观察病情和一般护理仔细观察患者疼痛部位、性质、发病时间、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除发热、痛剧或合并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外,一般患者要注意劳逸结合,使生活、饮食有一定规律;安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避免过度劳累、忧思恼怒、恐惧悲观对病情的影响。2 辨证施护2.1 寒邪客胃型 症见胃痛暴作,疼痛较剧,恶…  相似文献   

17.
胃脘痛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旋菌检测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症,病因复杂。现将笔者近1年来经中医辨证与幽门螺旋菌检测的胃脘痛235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共235例,住院81例,门诊154例;男152例,女83例;年龄在30岁以下  相似文献   

18.
胃脘痛,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做好胃脘痛的辨证施护,是治疗取得显效的关键。护理内容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病情变化 认真观察起病之急缓,疼痛之性质,伴随症状及舌苔、脉象、血压等变化,是准确判断病情,决定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我们利用胃镜直接观察病灶,结合中医辨证,对70例胃脘痛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70例中,男42例,女28例;25~35岁18例,35~50岁40例,50岁以上12例。患者均以胃脘痛为主收入住院,入院后均经胃镜检查,其中诊为浅表性胃炎27例(包括合并胆汁返流现象9例)。糜烂型胃炎6例,肥厚性胃炎3例,萎缩性胃炎3例;溃疡病25例,其中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4例;十二指肠炎6例。部  相似文献   

20.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自《内经》而下很长一段时间,前人一直根据病因病位不同,而立"九种心痛"之说,后经虞抟《医学正传·胃脘痛》阐述"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再心",从而区分了与"真心痛"、"厥心痛"等胸痹心痛之别.本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把胃脘痛按中医辨证论治,分为五型六证治疗,不但诊断准确简单,而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