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丹参多酚酸盐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5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0例,均给予基础资料,观察组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比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14日后,观察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高于入院时与对照组,血浆粘度低于入院时、对照组,对照组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高于入院时,观察组14日后心绞痛发作次数(3.4±2.0)次/d低于对照组(5.0±2.3)次/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进而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  相似文献   

2.
酸枣仁总皂苷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玮  袁秉祥  于晓江 《陕西中医》2005,26(7):723-725
目的:研究酸枣仁总皂苷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旋转筒血液仪式粘度汁、体外血栓形成仪等研究酸枣仁总皂苷对高粘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总皂苷能显著降低全血高切、低切血液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P<0.001),并能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及体外血栓指数(P<0.001)。结论:酸枣仁总皂苷可改善高粘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祛风湿药对偏瘫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1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大秦艽汤加减,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仅个别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粘度低切值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湿药有改善血液循环和祛瘀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的临床表现,为合理治疗高血压提供相关血液学的机理。方法:血压正常130例与高血压20例分别检测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的浓度。结果:高血压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均较血压正常组高(P〈0.05)。高血压组男性血液流变学指标中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较女性高(P〈0.05)。血压正常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病常伴有动脉壁的损害,导致血液粘度增高,而血液粘度的增高又可使组织血流量减少,小动脉壁缺血,这些均可加剧病情发展,为此检查高血压患者血液三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藏药瓦夏嘎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组(B组,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喂服生理盐水)、药物治疗组(W组,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喂服藏药瓦夏嘎提取液),动物造模45d,药液灌服45d。下腔静脉采血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B组大鼠全血粘度在低切和高切时均明显增高,与N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W组大鼠全血粘度低切和高切值均明显低于B组,W组和B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但与N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Hct明显升高,与N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W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其值接近N组;B组PagT明显延长,与N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W组与B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仍然高于N组(P<0.05)。结论藏药瓦夏嘎具有改善高血脂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头痛安片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肾上腺素加冰水应激法建立急性血瘀模型.结果:头痛安组在高、中、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较血瘀模型组显著为低.结论:头痛安片剂能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中药联合化疗应用于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7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中药加化疗)和对照组26例(化疗),共治疗3月,观察患者的免疫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率为44.2%、38.5%,差异无显著性(P=0.5227)。对照组CD3 ,CD4 ,CD4 /CD8 ,NK 指标均较治疗前提高,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部分指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活血中药联合化疗对改善大肠癌术后免疫状态低下和血液高凝状态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瘀模型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瘀模型家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血瘀模型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血瘀模型家兔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均能明显改善血瘀模型家兔的血液流变性 ,以大、中、小剂量组的血小板聚集性下降最为明显 (P <0 0 1) ,大剂量组的全血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 (高、中、低切 )也明显降低 (P <0 0 5 ) ,红细胞聚集、刚性、变形指数等也有下降 (P <0 0 5 )。小剂量组的全血粘度在切变率 8、10s-1时亦明显下降 (P <0 0 5 ) ,全血还原粘度 (低切 )和血沉方程K值也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改善血瘀模型家兔的血液流变性 ,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普  崔玲 《中医杂志》1997,38(5):286-288
老年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盲给药,疗程8周。结果表明:益气活血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9.5%,明显优于对照组(54.2%);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血小板粘附、血栓弹力图、体外血栓长度等药后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郑文娟 《新中医》2014,46(6):79-81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患者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重症胰腺炎合并肾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患者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2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栓素B2(TXB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ET)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切变率、ESR、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患者的内皮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状态,缓解肾损伤的进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急性发作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对该病门诊及住院确诊患者采用川芎嗪或低分子右旋糖苷注射液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查及眩晕改善情况并随访6m。结果:①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川芎嗪组疗效优于低右加复方丹参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甘油三脂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川芎嗪组疗效略优于低右 复方丹参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川芎嗪组治疗前后、低右加复方丹参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甘油三脂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总胆固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川芎嗪组6m复发率低于低右加复方丹参组。结论:川芎嗪可有效控制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急性发作,具有起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能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12.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实验用去甲肾上腺素与牛血清白蛋白致兔“血瘀证”动物模型,结果表明:血瘀造型组与对照组相比,低切变率和高切变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明显升高(P<0.01),血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P<0.01),血小板1分钟聚集率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增加(P<0.05);血浆TXB_2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浆6-keto-PGF1a含量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C3b花环率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IC花环率明显升高(p<0.05);肠系膜微循环血流流速以粒线流、粒流为主(P<0.05),红细胞聚集增加(P<0.05)。上述结果提示本实验的“血瘀证”动物模型产生多环节的病理损伤,并由此导致血液的高粘、高聚和高凝的病理状态,与血瘀证的“血泣而不通”,“血凝而不流”的病理机制相似,似较全面反映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与临床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ICCVD)和精神分裂症(SP)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选择ICCVD(包括TTA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症)和SP患者,对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刚性指数、血小板粘附率指标进行检测,并取正常组作对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CCVD各组和SP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高(P<0.01),红细胞刚性增高(P<0.05),SP血小板黏附率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流变处于高粘度状态是ICCVD的危险因素之一。SP患者血粘度增高,可能与机体处于应激素状态和神经体液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复方调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调脂康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110例用自制复方调脂康胶囊、对照组98例用血脂康治疗,疗程均为8周。检查两组治疗前后全血低、中、高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HCT,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ESR,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调脂康胶囊对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慧 《四川中医》2020,38(5):165-167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将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中药口服灌肠治疗组)与对照组(西医治疗组)各5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的盆腔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10天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比容)变化。结果:治疗10天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与肿块大小、数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盆腔炎症状。  相似文献   

16.
补心气与滋心阴口服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70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其中36例应用补心气、滋心阴口服液作为治疗组;34例内服复方丹参口服液为对照组。连续用药8周,进行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表明:补心气与滋心阴口服液治疗后.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某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且其血液流变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复方丹参(P<0.05)。本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好转,与血液流变性的改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张玮  董维 《现代中医》2001,14(1):45-47
用旋转筒式粘度汁、体外血栓形成仪测定了产妇宝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妇宝能显降低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P<0.001),并能显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及体外血栓指数(P<0.001),从而改善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芪参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胶囊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低切)以及红细胞刚性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较对照组而言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加强心肌供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四物汤制备过程中不同中间产物(当归-川芎蒸馏液、水煎液、醇沉上清液及醇沉淀物)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作用的影响,阐明四物汤制备工艺的合理性。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采用全自动血流变分析仪测定血浆黏度及不同切变率的全血黏度,计算全血低切相对指数、全血高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测定不同中间产物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均明显升高(在200s-1、30s-1、5s-1、1s-1不同切变率条件下,全血粘度分别提高了18.67%、14.41%、14.23%、18.11%;血浆粘度提高了43.97%)。当归-川芎蒸馏液10g/kg剂量组在200s-1、30s-1、5s-1、1s-1不同切变率条件下,全血粘度分别降低了25.29%、24.15%、24.14%、27.28%;血浆粘度降低了50.45%;四物汤水煎液10g/kg剂量组在高、中、低不同切变率条件下,全血粘度分别降低了25.71%、26.48%、29.24%、34.33%;血浆粘度降低了62.28%;四物汤醇沉上清液10g/kg剂量组在200s-1、30s-1、5s-1、1s-1不同切变率条件下,全血粘度分别降低了20.48%、16.84%、18.22%、22.60%;血浆粘度降低了47.54%;四物汤水煎液10g/kg剂量组还可明显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了12.81%);而四物汤醇沉淀物10g/kg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作用不明显。结论:四物汤有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的作用,其制备过程能较好地保留活血药效成分,从活血角度出发,制备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用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葡萄糖中静脉滴注,同时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仅全血粘度低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整复在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血液循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