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生物农药庄稼保护剂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进行毒性试验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该受试物对雌、雄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对雌、雄大鼠急性经皮LD50(4h)〉5000mg/kg,对家兔急性皮肤刺激反应均值积分为0,对家兔眼平均刺激指数为0;对豚鼠致敏试验,致敏率为0%。结论庄稼保护剂急性经口、经皮均属微毒性,对家兔急性皮肤刺激和眼刺激试验均为无刺激性;致敏试验,该受试物属Ⅰ级弱致敏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菜青虫病毒 (PrGDFV)杀虫剂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 通过对PrGDFV的急性经口LD50 、急性经皮LD50 、3 0d致病性观察、皮肤致敏、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以及眼刺激实验对其进行安全性毒理学检测。结果 PrGDFV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 大于 5 0 0 0mg/kg ,经皮LD50 大于 40 0 0mg/kg ,均属低毒级 ,对兔眼无刺激性 ,3 0d致病性观察 ,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 ,但无明显特异性和剂量—反应关系 ,无明显致病性依据 ,该病毒对大鼠不致病 ,对豚鼠致敏率为 0 ,属微致敏物。结论 PrGDFV不失为无毒性、无刺激性、无致病性、无致敏性反应的安全纯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3.
溴氰菊酯毒性和致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了解溴氰菊酯的毒性、刺激性、蓄积毒性、致敏性和致突变性。方法 按标准方法分别作大小鼠急性经口毒性 ;大鼠经皮、吸入毒性 ;皮肤、眼刺激性 ;大鼠蓄积毒性和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豚鼠致敏试验 ;致突变试验包括Ames、小鼠骨髓微核和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 大小鼠急性LD50 分别为 2 78mg/kg和 5 6 2mg/kg ;大鼠经皮LD50 >2 0 0 0mg/kg ;急性吸入LC50 >3 0 0 0mg/m3 ;无皮肤刺激性 ,轻度眼刺激性 ;蓄积系数 2 3 ;致敏率为 0 ;Ames试验结果阴性 ;微核和染色体在高剂量组 ( 11 2 4mg/kg)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大鼠 90天亚慢性经口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 2 82 5mg/kg。结论 溴氰菊酯有明显的蓄积作用 ,为弱致敏物 ,一定剂量下可引起骨髓微核和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 ,提示它是一种可能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氯-2-氟-3-甲氧基苯硼酸的急性经口毒性,急性经皮毒性,急性皮肤刺激和急性眼刺激性.方法 按照《化学品测试方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年)开展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急性眼刺激性试验. 结果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雌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369mg/kg,95%可信区间为227mg/kg~599mg/kg;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33mg/kg,95%可信区间为160mg/kg ~399mg/kg.对死亡大鼠解剖见肺脏充血.②急性经皮毒性试验:大鼠急性经皮LD50 >2500mg/kg.③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对大耳白兔染毒后各观察时点皮肤刺激反应总积分平均值和皮肤刺激反应时点最高积分均值均为0分.④急性眼刺激性试验:对大耳白兔眼刺激试验分级为5级.结论 4-氯-2-氟-3-甲氧基苯硼酸对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分别属"低毒","中毒".靶器官可能是肺脏;对大鼠急性经皮毒性属"实际无毒";对大耳白兔皮肤不产生刺激性,但可对眼睛产生中等刺激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对蟑螂细小病毒杀虫剂 (简称ssDNA)进行毒理学评价。方法 进行大鼠急性经口LD50 、经皮LD50 、5周致病性试验 ,豚鼠皮肤致敏、小鼠骨髓微核以及兔眼刺激试验。结果 ssDNA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 大于 5 0 0 0mg/kg ,经皮LD50 大于40 0 0mg/kg ,均属低毒。经 5周致病性观察 ,个别指标在个别时间与对照组有差异 ,但无明显特异性和剂量 -反应关系 ,无明显致病性依据。 3 0h给药法经腹腔注射的小鼠骨髓微核为阴性。对豚鼠致敏率为 0。对兔眼无刺激性。结论 ssDNA不失为无毒性、无致病性、无诱变性、无致敏反应的安全天然生物杀虫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0%联苯菊酯水乳剂的急性毒性,为其毒理安全性评价和农药的登记提供依据。方法按《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及《农药登记资料规定(农业部2007)》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皮肤及眼刺激试验、皮肤致敏试验。结果 10%联苯菊酯水乳剂对雌雄性SD的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雄性均为271mg/kg b.wt.属中等毒类;对雌雄性SD大鼠急性经皮的LD50雌、雄性均为4 300mg/kg b.wt.,属低等毒类;对雌雄性SD大鼠的急性吸入LC50(2h)雌、雄性均大于5 000mg/m3,属微毒类;对雌雄性家兔的急性眼刺激性,未冲洗时急性眼刺激积分指数为6.0,平均指数为2.5,属轻度刺激性。对雌雄性家兔的急性皮肤刺激性,积分为0.0,属无刺激性。受试物原药致豚鼠致敏率为0.0%,属弱致敏物。结论 10%联苯菊酯水乳剂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分别为中低、微毒类,轻度眼刺激性、无皮肤刺激性、弱致敏性的农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丙炔菊酯的急性与亚慢万籁 毒辣性、刺激性、突变性和致敏性。方法 按国家标准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大鼠急性经口、经皮与吸入毒性试验。小鼠急性皮下、腹腔注射试验。皮肤致敏试验,Ames试验和亚慢性经口试验,结果 大鼠急性经口LD50;雌性为501mg/kg,雄性为926mg/dkg;经皮LD50;雌性为2610mg/kg,雄性大于2150mg/kg;急性吸入LC50为471.5dmg/dm^3;小鼠急性皮下注射LD50;雌性为2710mg/kg,雄性为2370mg/kg;急性腹腔注射KL50;雌、雄鼠均为316mg/kg;眼、皮肤刺激为轻度刺激性;Ames试验为阴性;皮肤致敏率为6.7%;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每天2.340mg/kg。结论 丙炔菊酯的急性经口、经皮毒性为低毒级,急性吸入毒性为中毒级;为弱致敏物,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8.
含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水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对氯间二甲苯酚 (PCMX5 % )消毒水对哺乳动物的毒性 ,并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用SPF级NIH小鼠、SD大鼠、新西兰家兔、白化豚鼠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 0 0 2年版 ) ,分别进行急性经口毒性 (LD50 )、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多次皮肤刺激、眼刺激试验、多次阴道黏膜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PCMX(5 % )消毒水对雌、雄NIH小鼠和SD大鼠急性经口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对新西兰家兔的多次皮肤刺激、一次破损皮肤刺激、眼刺激均属无刺激性 ,多次阴道黏膜刺激属于极轻刺激性 ;对白化豚鼠的致敏强度为未见皮肤变态反应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未发现该受试样品对体细胞有诱变作用 ;亚急性毒性试验 ,一般生理体征无异常 ,对大鼠生长曲线无影响 ,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正常 ,脏体系数无异常 ,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 PCMX(5 % )消毒水毒性较低 ,对皮肤、黏膜刺激小 ,可用于皮肤、黏膜、家居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中生菌素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了解其毒性。[方法]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分别利用大鼠和新西兰白兔对该样品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和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该样品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结果均表明该样品属低毒,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急性眼刺激试验结果为轻刺激性。[结论]该中生菌素具有一定毒性,要更全面了解其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敏感含能材料2,2′,4,4′,6,6′-六硝基二苯基乙烯(HNS)的急性经口毒性、急性眼刺激性、皮肤刺激性、皮肤致敏毒性,为HNS的职业健康防护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根据《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范》,采用SD大鼠、豚鼠、日本大耳白兔进行急性经口毒性、皮肤致敏毒性、急性眼刺激性和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急性经口毒性采用最大限量法一次性染毒,14 d观察期内大鼠无死亡,大体解剖无异常;急性眼刺激性试验,兔染毒0.1 g HNS后,眼刺激性总积分平均值为0分,未发现损伤作用;皮肤刺激性试验,兔染毒0.5 g HNS后,皮肤刺激性总积分平均值为0分,未观察到腐蚀性和刺激性;皮肤致敏试验,20只豚鼠染毒0.4 ml HNS,诱导浓度为1 000 mg/ml,激发浓度为500 mg/ml,激发接触24 h后共有5只豚鼠皮肤出现轻微红斑或水肿,48 h后染毒组皮肤反应恢复正常。染毒组阳性致敏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毒性分级标准进行判定,HNS低毒,无眼刺激性和皮肤刺激性,具有轻度致敏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混配农药的安全性。方法按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16种混配农药进行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及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16种混配农药急性经口毒性7种为中等毒级,5种为低毒级,其余为微毒级。急性经皮毒性均属低毒级,对眼的刺激强度6种为中至重度刺激性,5种为中度刺激性,其余为轻度刺激性。对皮肤的刺激强度7种为中等刺激性,1种为轻度刺激性,其余为无刺激性。结论混配农药为乳油,一般经口、经皮的毒性比较高,对眼睛、皮肤粘膜的刺激性也较大,如果混配农药是可湿性粉剂,经口、经皮的毒性较低,对眼睛、皮肤粘膜的刺激性也较小。生产者和使用者要极其小心操作,注意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蚊香类卫生杀虫剂的安全性。方法委托检验30种蚊香类卫生杀虫剂,按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急性经口、吸入毒性试验,家免眼刺激试验及家兔皮肤刺激试验进行,对蚊香类卫生杀虫剂的主要成分作了调查。结果30种蚊香类卫生杀虫剂(盘式蚊香15种,蚊香片9种,电热蚊香液6种)急性经口毒性、急性吸入毒性均属微毒级。6种电热蚊香液对眼刺激强度和皮肤刺激均为轻度刺激性。杀虫的主要成分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结论蚊香类卫生杀虫剂均属微毒农药制剂。  相似文献   

13.
室内空气中对二氯苯卫生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定室内空气中对二氯苯卫生标准。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为雌、雄2组,进行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和蓄积毒性试验。采用Wistar大鼠进行急性经呼吸道半数致死浓度(LC50)试验(急性吸入染毒2h),并进行了亚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14、28d)。采用新西兰大白兔进行皮肤、眼刺激试验。在卧室衣柜内悬挂对二氯苯防虫饼104g,在卫生间放置对二氯苯除臭剂100、120g,在书房的2只书橱内各放置52g对二氯苯防霉剂,测定正常使用情况下空气中浓度,每日1次,共测定6d。结果雌性小鼠对二氯苯原药急性经口LD50为5129mg/kg,雄性小鼠LD50为5012mg/kg,雌、雄动物混合计算时,二者均为低毒级,弱蓄积性。对二氯苯原药和制剂大鼠急性经呼吸道LC50分别大于12.8、11.99g/m^3,均属于低毒级,亚急性吸入染毒(0-528mg/m^3)14d和28d未见肝、肾、脾脏异常的病理改变,未见体重改变。新西兰大白兔皮肤、眼一次性刺激为阴性,皮肤长时间反复作用具有刺激性。正常使用情况下,卧室空气中对二氯苯浓度为0.14-0.3mg/m^3,卫生间、书房空气中对二氯苯浓度≤0.3mg/m^3。结论参照国外对二氯苯的容许限值及有关标准、法规、建议及室内外环境数据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室内空气中对二氯苯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1.0mg/m^3。  相似文献   

14.
孙亮  吕文  孙养信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75-2776
目的检测40%杀扑磷乳油、100g/L联苯菊酯乳油、400g/L毒死蜱乳油、18g/L阿维菌素乳油、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45%马拉硫磷乳油、3%多抗霉素湿性粉剂、200g/L吡虫啉可溶液剂9种农药的急性毒性。方法按照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9种农药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急性经皮毒性试验、家兔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及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结果 40%杀扑磷乳剂经口毒性为高毒级,100g/L联苯菊酯乳油为中毒级,其余7种为低毒级。急性经皮毒性9种均为低毒级。9种农药对皮肤刺激强度均为轻度刺激性。对眼的刺激强度均为轻度刺激性。9种农药皮肤变态反应试验均为Ⅰ级弱致敏物。结论 9种农药大多数为低毒农药,也有高毒和中毒农药,对皮肤和眼均有刺激性。生产者和使用者要注意个人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7种混配家用卫生杀虫气雾剂进行毒性研究。方法按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17种混配杀虫气雾剂进行急性经口、吸入毒性试验,家兔眼刺激试验及家兔皮肤刺激试验。结果17种混配家用卫生杀虫气雾剂急性经口、吸入毒性除1种为低毒级外,其余均为微毒级;该次实验对其中6种气雾剂进行眼刺激及皮肤刺激试验均显示无刺激性。结论混配家用卫生杀虫气雾剂一般属微毒农药制剂,经口、吸入的毒性较小,对眼睛、皮肤的刺激性也较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噻磺隆原药的毒性及致突变性。方法 选择大鼠、豚鼠及家兔 ,采用经口、经皮肤、黏膜染毒途径 ,研究其急性毒性。同时用Ames实验、微核实验、小鼠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进行致突变性研究。结果 噻磺隆原药的大鼠经口LD50 大于 464 0mg/kg ;家兔皮肤及眼刺激强度为轻度刺激性 ;豚鼠皮肤变态反应实验为弱致敏性 ;Ames实验阴性 ,在 10 0 0~ 5 0 0 0mg/kg剂量范围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无显著增高 ;噻磺隆原药各剂量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噻磺隆原药属于低毒、弱致敏性农药 ,在本实验条件下 ,噻磺隆原药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立  李梓民  胡余明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78-2180
目的研究碘伏消毒液使用的安全性,采用动物试验方法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一次破损皮肤刺激、多次完整皮肤刺激、急性眼刺激、一次阴道粘膜刺激试验、微核试验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进行观察。结果本研究中昆明种雌、雄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LD50均大于5 000 mg/kg.bw,属实际无毒级;对新西兰家兔的多次完整皮肤刺激、一次破损皮肤刺激、眼刺激均属无刺激性;多次阴道粘膜刺激平均积分为2.0,属于极轻刺激性;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亚急性毒性试验,一般生理体征未见异常,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无异常,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碘伏消毒液属实际无毒,亚急性毒性评价无异常改变,对家兔阴道粘膜有极轻度刺激性。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toxicology safety to mammals of a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ith an additional N-acyl homoserine lactones gene (aiiA), which possesses insecticidal activity together with restraint of bacterial pathogenicity and is intended for use as a multifunctional biopesticide. Safety assessments included an acute oral toxicity test and 28-d animal feeding study in Wistar rats, primary eye and dermal irritation in Zealand White rabbits, and delayed contact hypersensitivity in guinea pigs. Tests were conducted using spray-dried powder preparation. This GM product showed toxicity neither in oral acute toxicity test nor in 28-d animal feeding test at a dose of 5,000 mg/kg body weight. During the animal feeding tes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owth, food and water consumption, hematology, blood biochemical indices, organ weights, and histopathology finding between rats in controls and tested groups. Tested animals in primary eye and dermal irritation and delayed contact hypersensitivity test were also devoid of any toxicity compared to controls. All the abov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GM based multifunctional B. thuringiensis has low toxicity and low eye and dermal irritation and would not cause hypersensitivity to laboratory mammals and therefore could be regarded as safe for use as a pestic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