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耐药伤寒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700万的伤寒病例,约600 000伤寒患者死亡。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产生耐药不可避免,耐药菌株迅速在世界范围蔓延,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甚至发生耐药株大流行或暴发。耐药伤寒的临床特点是症状重,热程长,并发症多,治疗困难,使病死率回升,为此有必要不断对抗伤寒治疗尤其是耐药性伤寒的治疗进行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2.
多重耐药伤寒沙门氏菌耐药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相似文献   

3.
4.
耐药伤寒2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伤寒沙门氏菌耐药性及其耐药质粒的监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1987~1992年从苏州地区分离的591株伤寒沙门氏菌的耐药监测发现,1987~1988年耐药菌株流行后的4年间,伤寒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恢复了敏感性。对耐药菌株进行的质粒检测、结合转移、转化及消除试验证明:伤寒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系一分子量为98.6Mdal的质粒所介导。对伤寒杆菌耐药性的持续监测,研究阐明其演变及消长规律,为耐药伤寒防治及最终建立对R质粒传递的消除和阻断方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一起广泛耐药伤寒暴发的临床特征,为耐药性伤寒诊治提供经验。方法纳入2022年1月27日至2月15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就诊的7例广泛耐药伤寒确诊患者。通过描述性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药物敏感试验、诊治经过及预后。结果7例广泛耐药伤寒患者中,男3例,女4例,其中1例为孕妇(妊娠32周),年龄为(29.8±6.8)岁,范围为22~42岁。发热7例,热程为6~20 d,腹泻5例,无玫瑰疹、淡漠面容及相对缓脉等伤寒特异性表现。4例并发肠出血,6例并发肝功能损伤。6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消失/减少,2例白细胞计数降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示,7株伤寒沙门菌株均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喹诺酮类、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敏感。7例患者入院前均有抗菌药物使用史,入院后1例予静脉滴注头孢唑肟治疗7 d,出院后予头孢克肟口服7 d序贯治疗;6例患者予静脉注射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14 d。经治疗,所有例患者的血/粪便培养均转阴,好转出院。随访中1例患者出现脾脓肿。7例患者均为北京市同一公寓住户,且潜伏期内公寓有断水及水质浑浊异味现象,考虑为水源性传播引起的伤寒暴发。结论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伤寒典型临床表现缺乏,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上升,广泛耐药伤寒应选用适当抗菌药物并延长抗感染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深圳市耐药肺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市、区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及传染病院 2002-2003年登记和治疗的耐药肺结核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调查。结果2002-2003年共治疗耐药肺结核病人 103例 ,但实验室诊断方法不一,治疗方案不合理占28.1% ,对病人未进行全程督导管理。转归队列分析显示 ,治愈率34.9% ,失败率为 30.1% ,丢失率 13.6% ,还有9.7%的病人无法评价。结论 深圳市耐药结核病疫情较严重 ,二线药已广泛使用、急需建立耐药病人治疗和管理常规 ,以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耐药肺结核病诊断治疗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深圳市耐药肺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市、区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及传染病院2002—2003年登记和治疗的耐药肺结核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调查。结果2002—2003年共治疗耐药肺结核病人103例,但实验室诊断方法不一,治疗方案不合理占28.1%,对病人未进行全程督导管理。转归队列分析显示,治愈率34.9%,失败率为30.1%,丢失率13.6%,还有9.7%的病人无法评价。结论深圳市耐药结核病疫情较严重,二线药已广泛使用、急需建立耐药病人治疗和管理常规,以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9.
伤寒沙门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伤寒沙门菌耐药基因的定位。方法32P随机引物标记氯霉素耐药基因为探针,以Slotblot、Southernblot法检测,同时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活性(CAT)和药敏试验(MIC)作为耐药标志。结果16株伤寒菌中有14株含98600000大质粒。经杂交,其中7株质粒阳性;1株染色体阳性;3株质粒与染色体均为阳性。质粒杂交带位于4.3kb片段,染色体为5.2kb片段。结论伤寒菌耐氯霉素基因大部分位于98600000大质粒上,少数位于染色体上或两者兼有  相似文献   

10.
Hp耐药的现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体外药敏试验显示Hp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但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较少,主要有克拉霉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等.由于Hp根除疗法的推广应用,Hp对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可能变得日益严重,已明显影响到部分Hp的治疗方案根除率.检测Hp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方法主要有琼脂稀释法、纸片扩散法(K-B法)和E-试验等.由于部分抗生素的耐药与Hp菌株的基因突变有关,也可通过耐药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快速检测.近年有代表性的Hp耐药性研究见表2.  相似文献   

11.
作者应用12种不同剂量的氯霉素治疗525例伤寒病人,三組病人每天氯霉素之剂量各为每公斤31.6毫克,47.4毫克和62.8毫克,分成4或6次应用,疗程为5天,另三組每天之剂量減少一半各为每公斤15.6毫克,23.7毫克和31.6毫克,分成3或4次应用,疗程10天。另六組之剂量同前二組,但加用Prednisolone剂量为每公斤0.8毫克,一天三次,应用3天。治疗結果,10天疗程組中其并发症发生率最高者較5天疗程組中最低者还要低,加用Prednisolone組和未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与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44年链霉素研究成功,结核病自此由无药可治到有药可治,并逐渐从长程化学药物治疗进入到短程化学药物治疗时代.而在21世纪的今天,结核病的治疗再次成为难题,有些结核病患者的疗程竟达2年以上,其根源是MTB所致[1].  相似文献   

13.
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感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其在临床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的比例增高;由于外界抗菌药的压力、鲍曼不动杆菌自身变异等因素的影响,其耐药性正在升高.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耐药现状与耐药质粒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医院内感染大肠杆菌的耐药状况,初步探讨其耐药发生机制。对1992年1月-1993年10月我院临床分离57株院内感染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质粒图谱分析及β-内酰胺酶测定。  相似文献   

15.
耐药结核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人口中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到2004年全世界将有1200万新病例。在过去十多年里.结核病的发病率呈全球性回升.而且在未来的10年时间里还会增高。在1993年WHO就已宣称.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  相似文献   

16.
培氟沙星治疗伤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评价培氟沙星治疗伤寒的疗效,对130例伤寒进行随机分组双盲对照观察培氟沙星与诺氟沙星的疗效,另有27例伤寒用沙星治疗作开放试验。培氟沙星治疗90例伤寒的显效率为诺氟沙星的疗效,另有27例伤寒用培氟沙星治疗作开放试验。培氟沙星治疗90例伤寒的显效率为98.9%,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为4.21±1.19天。盲对照试验表明培氟沙星临床疗效优于诺氟沙星。药敏试验证实培氟沙星对伤寒杆菌均有良好杀菌活性,而  相似文献   

17.
氟哌酸治疗伤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氟哌酸(NFX)不同剂量、不同配伍随机治疗464例伤寒,并与同期氯霉素治疗作对照。结果,NFX<1.2g/日者与Cm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6g/日疗效优于对照组,亦优于NFX<1.2g/日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NFX联用磷霉素钙(Fm-Ca)有显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二十余年前氯霉素开始用于伤寒的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伤寒的抗菌治疗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本文就近年来伤寒现症病人和慢性带菌者抗菌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临床上耐药菌株感染逐渐增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传播已成为全球的严重威胁,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也时有报道。呼吸道病原体对抗生素存在高度耐药时,临床预后明显变差,导致与严重呼吸道感染相关死亡风险明显增加[1]。研究发现,使用抗体治疗可作为呼吸道MDR感染的有效策略,对病原体有显著特异性,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并与抗生素有协同作用[2]。本文就近年来抗体联合抗生素治疗耐药呼吸道感染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一、抗生素的免疫调节作用感染早期给予敏感抗生素对于防止病原体呼吸道和全身扩散至关重要,延迟治疗则可能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对处方抗生素高度耐药时,抗生素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临床死亡风险增加[3]。在自然病程中,感染的最终结局取决于细菌毒力因子与宿主防御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抗生素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发挥抗菌活性,而呼吸道病原体的清除则取决于补体系统的调理作用和吞噬过程。研究发现,抗生素在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涉及免疫调节作用。一些抗生素可改变细菌表面结构,促进隐匿在细菌内部主要抗原表位的暴露。  相似文献   

20.
头孢哌酮(cefoperazone)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体外有极强的抗伤寒杆菌活性,在胆道中浓度高.作者用氯霉素与头孢哌酮进行儿童重型伤寒的治疗对照研究。研究对象25例均为海地大学儿科住院儿童,年龄2~15(平均8.6)岁。所有患儿持续发热超过39℃(肛温)5天或5天以上,伴有伤寒的中毒症状,无其它感染的症状或体征,血培养阳性。合并其他细菌感染、不耐受头孢菌素类治疗及过敏者除外。采用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