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穴位注射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9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家山 《陕西中医》2006,27(7):864-86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临床疗效。方法:96例均采用穴位注射配合针灸治疗,穴位注射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穴位注射结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张密香  王卫刚 《陕西中医》2013,(10):1395-139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B1、肌肉注射甲钴胺、静脉滴注丹参滴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疗法,并将肌肉注射改为穴位注射。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怀士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780-78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7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干扰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干扰素肌肉注射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0.3%。两组患者止疱、结痂、止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可明显减轻病痛,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夹脊穴注射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星期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夹脊穴穴位注射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燕 《陕西中医》2004,25(12):1130-1130
目的 :观察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1 0 0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 60例 ,取环跳、殷门、秩边等穴 ,施用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对照组40例只对相同穴位进行针刺。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2 %( P<0 .0 5 )。提示 :复方当归液穴位注射具有活血化瘀 ,通脉止痛之效。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4例,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对照组22例应用维生素B12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45.8%(P<0.01)。提示:本方法通过穴位注射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针药结合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临床治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临床治愈率为31.7%,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疗效能发挥协同效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8.
赵彦 《陕西中医》2008,29(7):875-877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绒促性腺素(HCG)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采用穴位注射HCG疗法,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肌肉注射疗法。两组每次用药量相同。用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B超监测胎囊发育,统计临床用药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25例总有效率6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先兆流产能促进胎囊发育,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30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30例,采用VAS评分并记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内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有疗效;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菲  陈茜  张璇 《陕西中医》2011,32(1):12-14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本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胃镜、病理、远期疗效等。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可缓解症状,改善体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穴位注射配合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辛芩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曲安奈德迎香穴注射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穴位注射基础上加服辛芩颗粒治疗。结果:辛芩颗粒与曲安奈德迎香穴注射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长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辛芩颗粒与曲安奈德迎香穴注射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长期疗效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石菊姣  柳文娣 《陕西中医》2012,33(5):595-596
目的:观察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周腧穴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牵引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万昌  马奇 《陕西中医》2010,31(9):1217-1218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56例,采用牵引推拿及穴位注射三联疗法,对照组88例,采用单纯牵引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8.6%,P<0.01。结论:牵引推拿及穴位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缓解颈部肌肉痉挛,调整颈椎关节扭曲,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4.
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赪辉  范秀风 《陕西中医》2012,33(3):348-34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肉桂、附子、延胡索、细辛、白芥子、川芎、乳香、没药、丹参等)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76.7%,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苦参素足三里穴位注射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保肝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素足三里穴位注射,1d1次,3月为1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总的有效率96.7%、对照组76.7%,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相似,停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ALT复常率仍保持在58.3%,较对照组38.8%为优,P<0.05;两组治疗后,HBsAg未出现阴转,治疗组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8.4%、43.6%,对照组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12.3%、10%,P均<0.01;治疗组有8例出现HBeAb阳转,阳转率为26.7%,对照组有2例出现HBeAb阳转,阳转率为6.7%,P<0.01。结论:苦参素有抑制HBV复制作用,同时有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微循环、保护肝细胞等作用,结合足三里穴位注射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改善乙肝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对骨质疏松腰腿痛的影响。方法:收集126例骨质疏松腰腿痛患者临床资料,平均分成两组各63例,对照组常规抗骨质疏松处理,研究组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不同方法处理后在疗效、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性。结果:生活质量上,两组治疗后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和疲劳、失眠、食欲丧失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以上指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上,两组治疗后腰腿痛、下肢抽筋、下肢无力、麻木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上,对照组显效率41.27%、总有效率74.6%,研究组显效率63.49%、总有效率90.48%,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埋线结合穴位注射能改善骨质疏松腰腿痛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骨吸收。  相似文献   

17.
刘秀艳 《陕西中医》2007,28(9):1225-1226
目的:观察针灸与穴位注射药物治疗肝癌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灸与穴位注射药物,先针刺,再穴位注射药物,最后艾灸。对照组30例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药物止痛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90.00%(P<0.05)。提示:针刺、穴位注射药物、艾灸三种方法合用共凑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缓解肝癌疼痛。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王海风 《陕西中医》2008,29(12):1660-166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采用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对照组22例应用维生素B12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45.8%(P<0.01)。提示:弥可保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通过穴位注射还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针药结合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6,(7):909-91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进行视神经萎缩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1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31例,給予承泣、攒竹、阳白、风池等穴位针灸治疗,在此基础上給予穴位注射疗法。针灸后,取患者双侧肝俞、肾俞4处穴位注射视明注射液,每处1mL。两组患者均1日1次,10次为1疗程,总计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提高程度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18例显效,显效率为58.06%,总有效率为83.87%。对照组10例显效,显效率为32.26%,总有效率为58.06%。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视力为0.28±0.15,对照组治疗后视力为0.24±0.09。两组视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为明显,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注射能够更好的疏通经络,滋补肝肾精气,对视神经萎缩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谭奇纹 《中国针灸》2004,24(8):537-538
目的:比较针刺华佗夹脊穴及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B12及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3.5%,明显优于对照组72.7%(P<0.01).结论:本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