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安祥 《中医药通报》2011,10(1):7-8, 37
后世对张仲景金匮肾气丸的功效说法不一,本文着重从"回归经典"、"仲景方名"、"精气阴阳"、"阴中求阳"、"后世应用"五方面加以阐述,提出了此方补益肾气的原创思想不可丢弃.  相似文献   

2.
肾气丸是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见于《金匮要略》中的“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5篇,临床应用广泛。仲景本意肾气丸为补肾气而非补肾阳之方。后世医家临床应用中,多将熟地黄替代生地黄;肉桂替代桂枝,增大附桂在方中的比例,部分医家认为其为温补肾阳之剂,而且现代方剂学教材也将其归为温补肾阳剂范畴。文章通过对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原文进行梳理,将药物组成以及方义进行分析,结合作者对其功效的见解,探讨肾气丸方证内涵。  相似文献   

3.
经典常读常新,经方越用越巧,进入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研修三年,深有体会。今记再读《金匮要略》,用肾气丸方加减异病同治验案四则如下,抛砖引玉,望赐教。  相似文献   

4.
金匮肾气丸一名的本意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肾气丸",但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应用的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是在《金匮要略》记载的"肾气丸"基础上加入牛膝(去头)、盐车前子而成,其药物组成为十味,与《严氏济生方》中记载的"加味肾气丸"相同.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目前的组方现状虽然已被很多医家重视,但一直没有被临床医师广泛认知.纵观...  相似文献   

5.
肾气丸与瓜蒌瞿麦丸所治之证均有口渴及小便异常的临床表现,但肾气丸证责之于肾气亏虚,瓜蒌瞿麦丸证责之于肾阳不足、气不化津;前方以阴中求阳、温补肾气取效,后方以温阳化气、生津止渴获功。  相似文献   

6.
于东林  丁然 《河北中医》2013,(11):1652-1653
肾气丸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泽泻、附子、桂枝8味药物组成,在《金匮要略》中共出现5次,是现代临床的常用方剂,但我们在查阅《方剂学》及注释《金匮要略》的现代相关著作时发现,这些教材及相关著作大都认为肾气丸为温补肾阳之方,我们认为可能有悖张仲景原意,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试析张仲景辨治便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建平  胡勇 《陕西中医》2006,27(9):1156-1157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难以排出,或数日不行,或欲排不畅。张仲景根据便秘的不同特征,描述为大便难、大便硬、不易大便、大便初硬后溏、谷气不行等,在《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有60余处论述,立论全面,辨证灵活,治法多样,笔者以病因为纲,试析如下。1实热便秘燥热内结的便秘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李丹  徐里 《河南中医》2016,(5):775-777
蒋宝素尤重人体之肾气,认为肾的元气不足可致各脏疾患,如命母虚寒则火不生土,脾阳亦虚,生泄泻、痞满等疾;因肺主气,肾纳气为气之根,若肾虚气不归原,则肺气无从依附而生喘咳诸病,且肺肾为母子关系,子盗母气则肺病发;若病起于肝,则常传之于脾,注之于肺,下连于肾,故治病求本,肝病也常从肾来论治。蒋宝素在使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时,阴素虚者去辛热之桂、附以成六味;有热盛者易熟地黄为甘寒之生地黄;兼脾虚者合健脾益气六君子汤,偏阳虚者合理中丸;兼心阴虚者加生脉饮以滋养气阴或合天王补心丹以养血安神;若阳虚欲现脱证者,则去茯苓、泽泻、牡丹皮之利泻,加肉苁蓉、鹿茸、枸杞以纯补回阳。  相似文献   

9.
《金匮》肾气丸义理及衍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匮》肾气丸为温补肾阳之剂,乃阴阳兼顾,阴中求阳,益肾生气,温补肾阳之总方。其在《金匮要略》中治寒湿脚气、虚劳腰痛、痰饮、消渴、转胞凡五病。后世师其法而立新方者甚多,诸如济生肾气丸、十补丸、右归丸、右归饮、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丸、左归饮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仲景对"口渴兼小便不利"的辨治。方法: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口渴与小便不利并见的5个方证(五苓散证、猪苓汤证、瓜蒌瞿麦丸证、茵陈蒿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口渴并见小便不利是仲景辨治气化不利、水气内停之证的眼目,可广泛见于六经病及内伤杂病之水气病证中。结论:辨识口渴与小便不利对临证辨治水液代谢失调之病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天才  杨景锋 《河南中医》2010,30(8):729-730
张仲景辨治百合病,首论百合病成因主症治则以识病立纲;次论百合病救误治法以警示后学谨防误诊误治;继论百合病正治法示人以规矩准绳;列举百合病变证治法教人以知常达变;给药方法内治与外治合用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2.
金匮肾气丸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肾气丸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功能温补肾阳,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腰酸腿软,下半身冷感,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消渴等。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大量条文涉及腹痛的论治,根据腹痛的病因病机、疼痛性质、腹痛部位等特点,在选方用药、配伍禁忌、煎煮炮制、将养调理各环节,章法鲜明,进退有度。强调痛之部位,治有侧重,上腹多用清法,中腹多用温法、清泻法或清温并用,下腹(少腹)多用温补法、消法。同时重视甘药如饴糖、大枣、甘草等的应用,善用酒剂、虫类药及"毒"药,发挥其引经通络、破消积、除偏救弊的功用,临证时重视服药方式及药后调理可达事半功倍之效。充分体现了"用药如用兵"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4.
金匮肾气丸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一:小便不利 吴某某,女,50岁。2003年l1月14日就诊。述患慢性肾炎3年余,近来由于天气突变,气温下降,加之刚从外地回来,旅途劳累,病情复发。现症见全身水肿,尤以下半身为重,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尿量减少,24小时尿量不足1000mL。查体:双下肢高度浮肿,按之凹陷不起,  相似文献   

15.
论张仲景辨治虚痛证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虚痛证治的分析探讨,认为张仲景辨治虚痛证的特点是:辨痛求本,治重在荣;善用甘药,调补缓痛;五脏皆补,尤重脾肾。  相似文献   

16.
17.
陈倩亮 《中医研究》1998,11(4):45-46
本文就金匮肾气丸的历史演变,简略分析其组成功效,以及历代医家诸看法,重温《金匮》原文,认识到该方实属一首补肾精气,调肾阴阳的方剂,并具滋水上济、引火归原的立意。最后指出,目前方剂教材把它列为补阳剂的代表方,似有偏解之嫌,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金匮》肾气丸并非温补肾阳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匮》肾气丸至今仍为临床各界广泛应用为治疗肾阳虚证,仲景创建肾气丸之本意仅仅是补肾气,因后世医家误解而延误至今。通过理论探析与临床体会,认为应还仲景学说以原貌。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有“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条文中“微饮短气”不仅仅是独立的病理状态,更是对其它痰饮病的稳定期或缓解期的一个概括,对痰饮病的善后治疗有原则性指导意义。条文中给出的治疗方法是“从小便去之”,即指“利尿”;又根据病情的虚实、病位等,给出了“……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任连军 《河南中医》2012,32(7):815-816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化裁方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金匮肾气丸化裁方,日1剂,水煎服,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53例,显效33例,好转1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11%.结论:金匮肾气丸化裁方治疗呃逆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