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8例肾上腺转移瘤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明确诊断,可评价病灶19处,病灶最大径为4~7 cm,平均(5.55±0.79) cm.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三维粒子植入制定治疗计划,在CT引导下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于治疗后6~8周随访观察客观缓解率,按照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评价病灶.结果 术后6~8周随访,评价病灶完全缓解(CR)5/19,部分缓解(PR)11/19,疾病稳定(SD)3/19,疾病进展(PD)O/19.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恶性高血压、大出血,肾脏、肺、胰腺等周围脏器损伤等.结论 CT引导下放射性12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并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10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HCC合并肝右静脉、下腔静脉癌栓临床资料,术后2月行CT增强、肝功能、AFP检查.以后每2月复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相关手术并发症出现.每位患者平均植入125I粒子10.2粒.术后2月,5例患者肝右静脉、下腔静脉内癌栓较前不同程度缩小,3例患者癌栓较前无明显变化,2例患者癌栓较前增大.结论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HCC合并肝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PVTT患者58例,A组(26例)行TACE结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放射治疗;B组(32例)单纯行TACE。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42.3%、23.0%,平均生存期15.5个月,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9例,总有效率(CR+PR)为46.2%(12/26)。B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21.9%、6.3%,平均生存期7.5个月CR2例,PR6例,CR+PR为25.0%(8/32)。A组的生存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癌栓能明显提高其疗效,并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27例肺转移癌患者中肝癌肺转移18例(46个结节),前列腺癌肺转移4例(9个结节),乳腺癌肺转移5例(12个结节).共67个结节,结节直径0.5 ~4.0(平均2.1)cm.在CT定位下植入125I粒子2~ 33粒/例,粒子活度为18.5 ~29.6 MBq/粒,肿瘤匹配周边吸收剂量为90~120 Gy,术后进行验证和质量评估.结果 随访4个月,67个结节中CR 24个,PR 30个,NC 5个,PD 8个,总有效率达80.6% (54/67).11例次出现不同程度气胸,其中3例次较重,术中胸腔穿刺后好转,较轻者密切随诊观察直至气体吸收;4例次出现痰中带血,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疗效肯定.CT定位准确,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材料和方法:54例肺部恶性肿瘤,男38例,女16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2.3岁.中心型肺癌17例(17个病灶)、周围型肺癌23例(23个病灶)和肺转移瘤14例(24个病灶).64个病灶均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肿瘤的大小计算粒子布源,行CT导引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术后1~12个月行CT复查.根据国际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植入125I术后1~2个月全部54例64个病灶中,有效率90.6%.6个月49例58个病灶中,有效率91.4%.12个月15例21个病灶中,有效率85.7%.术中及术后出现气胸9例,经保守观察或常规治疗痊愈;术后复查发现粒子移位3例,无不良反应.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均取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30例,在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随访1~30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技术成功率100%;30例患者近期疗效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3例,无变化7例,进展2例,21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肿瘤局部均无明显进展,近期总有效率7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控制病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胃肠道来源肺转移瘤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20例胃肠道来源肺转移瘤患者,肺内病灶5个以下,总计病灶数56个,平均每例2.8个病灶,病灶平均直径2.1cm(0.5~3cm)。其中单肺转移13例,双肺7例。原发病灶均有病理诊断,肺转移均经CT或MRI检查后临床诊断。利用计算机三维立体定向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布源,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肺转移病灶内。观察治疗后2个月病灶变化。结果20例56个病灶,完全缓解(CR)32个;部分缓解(PR)19个;无变化(NC)5个。总有效率91.1%。2个月内无死亡病例。发生气胸2例,咯血痰2例,胸腔出血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胃肠道来源肺转移瘤,肺内病灶5个以下,最大直径不超过3cm,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癌(HCC)多发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介入与放射性粒子诊疗中心45例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HCC 多发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随访观察肿瘤近期局部疗效及并发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粒子植入后的总体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共对177个肺转移瘤进行粒子植入治疗,6个月后评估近期疗效显示46.3%的肺转移瘤为CR、32.8%的肺转移瘤为PR、11.3%的肺转移瘤为SD、9.6%的肺转移瘤为PD;DCR为90.4%。中位随访期为22个月,粒子植入后1年、2年和3年的OS率分别为71.1%、45.7%和25.7%。血管侵犯(HR=3.01,95%CI:1.26~7.21,P=0.01)、肺转移瘤的数量(HR=2.69,95% CI: 1.05~6.89,P=0.04)是粒子植入治疗HCC 多发肺转移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是HCC 多发肺转移瘤患者的治疗选择,且无血管侵犯及肺转移瘤数≤3的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的生存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人工气胸后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和局部疗效.方法 39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男26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4±10.6)岁.病灶大小为2~6.5 cm.全部患者均先行人工气胸,再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果 39例患者均成功行人工气胸,平均注入气体600 ml(400~1000 ml),人工气胸平均用时12 min(5~18 min).125I粒子植入平均用时95 min(60~150 min),平均植入125I粒子34粒(15~60粒),并发症发生率为2.6%.治疗后1、3、6个月有效率(CR+PR)分别为69.23%、74.35%、82.05%.结论 CT导向下人工气胸后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结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能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Ⅱ型或Ⅲ型门静脉癌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34 ~ 70岁,平均(56±8)岁;肝内原发肿瘤1~15个(中位数为4个).23例门静脉癌栓的平均直径为(20.5±1.5) mm,平均长度为(37.4±2.6) mm.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化学栓塞治疗肝内原发病灶,同时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通过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处方剂量、所需粒子数、粒子的空间分布、粒子放射性活度、匹配周边剂量等参数,然后在CT监视下,依次在肿瘤的不同层面及位置植入125I粒子.结果 每例患者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次数1.0~6.0次,平均(3.1±0.4)次;门静脉穿刺粒子植入次数1.0 ~2.0次,平均(1.4±0.5)次;植入粒子数4~ 17枚,平均(7±1)枚.患者生存期3~24个月,中位生存期18个月.患者3、6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3% (21/23)和69.6%( 16/23)和60.9%( 14/23).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可以显著延长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T引导放射性125I植入治疗纵隔淋巴结转移瘤的方法、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11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s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采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计划,选择粒子活度:(1.11~2.96)×107Bq(0.3~0.8 mCi),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3、6、12个月评价肿瘤局部控制率、疼痛缓解有效率.结果 术后出现气胸3例,气管瘘l例,肺部感染1例.随访1、3、6、12个月,患者局部控制率为81.8%、90.9%、72.7%、72.7%;疼痛缓解有效率,1周100%、1个月90.9%、3个月90.9%、6个月81.8%、12个月72.7%.结论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纵隔转移瘤创伤小、并发症少、局部病灶控制率确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初步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10月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0例患者,12个病灶,垂直径1.7 cm×1.0 cm~6.5 cm×5.0 cm,其中直径<5.0 cm、≥5.0 cm的淋巴结分别为6个(50%)、6个(50%).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活度0.3~0.7 mCi,术后验证D90(90%靶体积所接受的最小剂量):36~110 Gy(中位59 Gy).术后观察病灶大小变化、疼痛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随访时间4.3~16.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7个月,2个月局部控制率100%、有效率58.3%,2、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66.7%、58.3%,中位生存时间12.1个月.1例患者术后5个月死于消化道出血,6例死于肿瘤转移,3例患者生存并未见粒子植入部位复发,未见其他部位大出血、肠道感染、骨髓抑制等粒子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取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导引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11例,腺鳞癌4例,鳞癌7例,肿瘤直径约3.5-8.0cm,全部经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在CT导引下使用粒子针行肿瘤组织间^125Ⅰ种植,粒子活度0.8mCi,6例辅以化疗,2例补充放疗,CT随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2例中,^125Ⅰ粒子种植后6个月CT评价,布源满意率86.36%(19/22),3例完全缓解(13.63%,3/22);14例部分缓解(63.64%,14/22),5例无变化(22.73%,5/22),总有效率77.27%(17/22)。随访6~38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6%(14/22)、31.8%(7/22)、13.6%(3/22),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创伤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CT导向下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膈顶部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自2006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集4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膈顶部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膈顶部病变49个.根据术前强化CT利用TPS计划系统设定125Ⅰ剂量和分布在CT导向下行125Ⅰ粒子植入.125Ⅰ处方剂量(匹配周边剂量):150~200Gy.结果 本组46例患者均按计划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平均植入125Ⅰ粒子65.6粒.3、6、9、12个月的肿瘤局疗控制率(CR+PR)分别为30.6%、69.4%、55.3%及46.3%(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导向介入治疗膈顶部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CT导向下^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治疗恶性肿瘤的技术方法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17例36个恶性肿瘤病灶,在CT引导下进行肿瘤内^125I粒子组织间插植。首先根据影像资料,利用TPS计算出治疗肿瘤所需要^125I粒子的最佳数量及分布,然后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到肿瘤内,术后2月随访。结果:CR17个(47.2%),PR11个(30.6%),NC4个(11.1%),PD1个(2.8%)。结论:CT导向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引导^125Ⅰ放射粒子联合间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1例、33个病灶,在CT引导下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联合植入化疗粒子缓释剂中人氟安,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肿瘤变化,判定疗效。结果 31例患者33个病灶,6个月后CT复查,CR 6例(19.4%)、PR 21例(67.7%)、NC 3例(9.7%)、PD 1例(3.2%),有效率(CR+PR)87.1%。术中4例出现少量气胸,1例肺内少量出血,术后1周内痰中带血丝3例。结论 CT引导^125Ⅰ放射粒子联合间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微创、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早期(IA、I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8年6月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58例,根据治疗前的肺功能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和不合并COPD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术后2~6个月检测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变化的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覆盖90%靶体积时的剂量(D90)为(114.3±10.2)Gy,90%剂量覆盖的靶体积百分比(V90)为(92.3±7.2)%,术后验证匹配周边剂量(MPD)的中位值为112.8 Gy。随访6个月,不合并COPD组与合并COPD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0、0.20,均P>0.05)。合并COPD组治疗前后的DLCO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P=0.563),但不合并COPD组治疗前后的DLCO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19)。治疗前后,合并COPD组和不合并COPD组肿瘤体积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2、1.26,均P>0.05),但合并COPD组和不合并COPD组在治疗前后肿瘤体积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9.96,均P<0.001)。根据术后质量验证MPD和D90大小分为2组(>110 Gy组和≤110 Gy组),合并COPD组和不合并COPD组的FEV1%之间、FVC%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0.37、0.21、0.22,均P>0.05)。 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早期NSCLC对患者FEV1%和FVC%无明显影响,但能够改善不合并COPD且肿瘤明显缩小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外照射后复发的恶性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外照射后复发的恶性肿瘤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资料与方法 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14例外照射后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其中原发肿瘤8例,转移瘤6例(11个病灶),病灶的平均直径为3.25cm。依据粒子植入术前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治疗计划在CT导引下穿刺植入^125I粒子。植入^125I粒子数为9.48粒(中位数为28粒)。植入术后立即CT扫描及术后2~6个月CT扫描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 14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瘤体内粒子分布满意,其中1例植入术后有2粒粒子脱落到体外,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4例疼痛患者粒子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减轻。14例19个病灶粒子植入后完全缓解(CR)5个,部分缓解(PR)9个,无变化(NC)4个,进展(PD)1个,近期总有效率73.7%。结论 对于外照射后复发的恶性肿瘤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近期肿瘤局部控制率满意,远期疗效有待大组病例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9例肾上腺恶性肿瘤患者(9个病灶).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模拟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置入肾上腺肿瘤内.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9.6 MBq,粒子相隔1.0 ~ 1.5 cm平面播植.治疗后1 ~ 15个月,复查增强CT扫描进行影像学疗效评价.结果 9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肿瘤获得不同程度缓解,影像评价: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3例,无变化1例.治疗操作的主要并发症为少量出血(1例).结论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CT导引下125 I粒子植入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2,他引:45  
目的 评价CT导引下瘤体内12 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  10例 13个病灶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 5I粒子植入 ,其中原发肿瘤 4例 ,转移瘤 6例 (9个病灶 )。患者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5 4~ 6 2岁 (平均 5 6 .9岁 )。依据粒子植入术前 15d内CT图像应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粒子植入计划 ,按治疗计划在CT导引下穿刺植入12 5I粒子。植入术后立即CT扫描及术后 5~ 10个月CT扫描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  10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 ,粒子分布满意 ,单个瘤体内植入12 5I粒子数为 1~ 4 4粒 (平均 18.6粒 )。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全部 4例疼痛患者粒子植入术后疼痛均有明显减轻。随诊CT检查示 3个病灶消失 ,8个病灶明显缩小 ,其余 2个病灶大小无明显变化。植入术前及植入术后随诊显示病灶平均大小分别为 3.15和 2 .0 6cm(t =5 .12 7,P <0 .0 0 1)。结论 CT导引下12 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原发及转移性恶性肿瘤是 1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外照射起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外照射放疗的准确性较差 ,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明显 ,效果常常不太理想。病灶内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治疗恶性肿瘤是 1种新的放疗手段 ,其可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