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寒型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60例予以黄芪建中汤内服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口服西药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与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苠建中汤内服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金不换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用金不换和胃汤;对照组服用雷贝拉唑胶囊和多潘立酮片,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对症状积分、胃黏膜病变评分进行统计并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胃脘胀痛、胸胁窜痛、嗳气频繁、嘈杂泛酸、烦躁易怒等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胃黏膜病理变化水平。[结论]金不换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气化浊解毒汤剂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异型增生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自2013年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CAG伴异型增生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益气化浊解毒汤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症状、胃镜、病理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胃脘疼痛、胃脘胀满、饮食减少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77.36%)(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88.68%)高于对照组(73.58%)(P〈0.05);观察组病理检查总有效率(84.91%)高于对照组(67.93%)(P〈0.05);2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饮食减少积分治疗后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胃脘疼痛、胃脘胀满、饮食减少积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严重用药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化浊解毒汤剂联合胃复春片治疗CAG伴异型增生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脾肾阳虚型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使用安慰剂穴位贴敷治疗,疗程4周,随访4周。采用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2组患者总体症状疗效、证候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IBS-SSS表中腹痛、腹痛天数、腹胀、排便满意度、肠道症状对生活的干扰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下降更多(P0.05)。观察组、对照组IBS-SSS总有效率分别为93.24%和50.68%,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9.04%和42.46%。[结论]健脾温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法治疗IBS-D能缓解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味对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脘疼痛的改善及预后。方法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研究组给予穴位贴敷+黄芪建中汤加味,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对比临床疗效、胃脘疼痛程度,3个月后随访其胃脘痛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1.80%高于对照组73.77%(P0.05);治疗前两组胃脘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7、14 d后研究组胃脘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随访,研究组胃脘痛复发率1.63%低于对照组13.11%(χ~2=4.318,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味可明显改善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脘疼痛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与西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63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32例)和西药组(31例),其中穴位贴敷组脱落1例,西药组脱落2例。穴位贴敷组选用脾胃培源方穴位贴敷,西药组口服盐酸曲美布汀分散片,2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后观察2组的症状严重程度积分(IBS-SSS),对比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2)2组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的IBS-SSS均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好转程度均优于西药组(均P0.01);(3)治疗组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治疗IBS-D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任督二脉穴位皮温与酸反流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120例GERD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行背俞指针疗法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这3个反映酸反流指标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任督二脉穴位皮温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24 h食管酸反流总时间百分率、长时间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均显著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7、14天任督二脉的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穴位皮温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患者酸反流有改善作用,可改善任督二脉经气交会失衡,任督二脉经气交会的改善有助于减少酸反流.本研究初步证明“任督二脉交会失衡是GERD发病的经络病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运脾散敷脐治疗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儿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分为运脾散治疗组和西药(多潘立酮)对照组各30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胃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判定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及胃电节律得到显著改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2组治疗后,均有显著的症状疗效,治疗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总有效率和对照组大致相当(P>0.05).[结论]运脾散敷脐治疗运动障碍样型FD有显著的症状疗效,能有效调节胃排空率及胃电节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方法]84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健脾疏肝和胃法治疗,并据证化裁;对照组用复方阿嗪米特、莫沙必利、法莫替丁等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5%和7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腹痛、餐后饱胀、腹胀、嗳气、胃部烧灼感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腹痛、胃部烧灼感、嗳气、腹胀症状较对照组缓解明显(P<0.05).[结论]健脾疏肝和胃法治疗FD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复方阿嗪米特、莫沙必利、法莫替丁等,但总体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FD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以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运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MTL的水平。[结果]经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7%,对照组的75.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治疗前后MT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MT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配合穴位贴敷治疗FD可升高血清MTL水平,促进胃肠道蠕动,能有效改善症状,临床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1.
治疗组180例用中医穴位贴敷及中药足浴,隔日1次;对照组180例用甲钴胺0.5mg/次,3次/d,口服。1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3%(P〈0.01)。两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医穴位贴敷配合中药足浴具有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且疗效优于单纯甲钴胺片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通降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瘀血阻络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方法]将86例中医辨证为瘀血阻络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雷贝拉唑20 mg/次,早饭前半小时口服,1次/d,疗程为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通降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主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次症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内镜积分的比较(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排空T1/2和Tl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素、胃泌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通降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瘀血阻络型反流性食管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复发,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伏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温阳活血方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穴位贴敷,从头伏开始至三伏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ST—T变化情况。结果在心绞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遴选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共计70例,随机分组后,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分别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经对比分析,组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黄芪建中汤、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联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消除胃黏膜活动性炎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或采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58例,用温针灸治疗;Ⅱ组45例,用穴位贴敷治疗;Ⅲ组62例,用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结果]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3.8%、65.4%、88.9%,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FD有良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黏膜定标活检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纳入130例就诊于我院门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予辛开苦降方免煎颗粒剂及胃复春模拟药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及辛开苦降方免煎颗粒剂模拟药治疗,疗程1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病理积分、中医证候有效率及临床有效率。[结果](1)试验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8.33%,临床有效率为38.33%;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70.00%,临床有效率2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胃脘胀满、胃脘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随访时胃脘胀满、胃脘疼痛积分较治疗结束时有明显降低,对照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慢性炎、活动性炎、异性增生病理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萎缩、肠化、病理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萎缩、肠化、病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在改善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与胃复春片疗效无异,但其对萎缩、肠化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胃复春片,疗效持续时间也优于胃复春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分析中医综合方法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奥美拉唑钠肠溶胶囊、阿奠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法,包括:健康宣教、情志疏导、体质辨识和辨证论治相结合,服用中药汤剂予以预防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胃脘痛、灼热、泛酸、饱胀及嗳气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显效率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显效率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可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胃炎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医辨证为精血不足、阴虚火旺、脾虚血瘀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成药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2组治疗6个月为1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病理改善情况。病理方面主要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轻、中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胃胀、胃痛、泛酸嗳气、嘈杂、纳呆等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胃痛、泛酸嗳气、嘈杂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但纳呆及胃胀症状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在改善纳呆、胃胀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能明显改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积分(P0.05),尤其是治疗组能显著改善异型增生积分(P0.01)。治疗组在改善异型增生方面有效率达85%,明显优于对照组50%(P0.05),而2组在萎缩、肠化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体临床疗效70.0%(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加味通过滋补精血、潜降虚火、健脾化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总体疗效达91.7%。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明显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化,尤其在逆转异型增生方面具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缓胀贴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7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包括利尿、保肝降酶、抗病毒等对症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疏肝缓胀贴穴位贴敷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10 d。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体重、平均24 h尿量、肝功(ALT、AST、TBIL、ALB)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5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在腹围、体重、24 h尿量、肝功等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疏肝缓胀贴穴位贴敷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腹水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针刺及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美常安及得舒特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2组疗效,并随访半年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疗效上,在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痛或腹部不适上2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年后随访3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8例,复发4例(复发率22.2%);对照组14例,复发6例(复发率42.9%),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西药疗效显著,且远期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